当狗当出的世界大国

12-28 生活常识 投稿:甜度酒窝
当狗当出的世界大国

日本帝国的优势就在于一举起民族主义的旗帜,便能举国一致。而中国向来是各行其是,他们的人民对于国事更是混沌无知。李鸿章刚想伸一伸胳膊,马上会有七八支胳膊把他拽住。


——伊藤博文


不可否认,日本民族的凝聚力的确非常强悍。而清朝末年的中国人民,大多数也确实对“国事”与“国家”的概念非常懵懂。


但戎评相信,伊藤博文在吐槽中国时,一定没有把日本的地位摆正。


时至今日,当众人讨论起日本成功的原因时,不同身份的人,都有着不同的看法。


普通民众会说:可能是日本的运气稍微好一点罢了。

历史学家会说:明治维新的成功,开启了日本帝国时代辉煌的篇章。

精日汉奸会说:因为大和人坚韧、专注、不屈不挠的民族性格,才创造了大日本帝国的伟大。



他们的答案或许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没有触及的问题的根本。


在戎评(微信公众号:戎评)看来,日本成功的关键在于:日本是条很好的看门狗!大家别说骂人啊,真相的确如此。


这事儿吧,还得从近代说起...


第一个选狗人:英国


19世纪,日不落帝国的米字旗,飘扬在世界上每一处有人的地方。


为什么是英国呢?


是强大的工业体系?抑或是驰骋在四大洋上、一眼望不到头的帝国舰队?


不可否认,没有一个强大的工业体系,英国不可能在长达两百年的时间内,稳坐于国际贸易的龙头。而没有制造业带来的贸易顺差,英国也无力维持全球最强大的舰队。


但是,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


19世纪末的英国舰队


英国成功的关键,在于他选看门狗的眼光非常毒辣!


17世纪欧洲大陆群雄并起后,孤悬海外的英国为了维持全球霸主的地位,开始奉行大陆均势政策。


什么叫大陆均势政策呢?丘吉尔曾在回忆录中写道:


英国四百年来的对外政策,就是反对大陆上出现最大、最富于侵略性和最霸道的国家。


说简单点,就是在某区域内扶持弱势一方制衡强势一方,从而使该区域形成均势状态,谁也无法一家独大。中国之所以扶持巴基斯坦,也是基于南亚均势战略的考量。


两百年来,英国凭借着大陆均势政策,牢牢在国际博弈里占据上风。


拿破仑领导的法国席卷整个欧洲大陆,英国就联俄扶普,共抗法兰西;法国式微而德国崛起后,英国就联法抗德。


19世纪上半叶,沙俄在尼古拉一世的率领下,疯狂向欧洲扩张,势头远盖英国传统对手法兰西。1853年,即将撒手人寰的尼古拉一世悍然发动第九次俄土战争,最终被英法联军击败于克里米亚。


克里米亚战争失败后,沙俄被迫停止在欧洲的扩张步伐。


讲道理,国家战败后正常操作都是休养生息,伺机而动。不过,新登基的亚历山大二世完全不按套路出牌,欧洲搞不定就搞亚洲呗。沙皇俄国嘛,双头鹰,一边欧洲一边亚洲。


随后,沙俄就把扩张重心转移到了远东,开始在东北亚与中亚频繁搞事。


随着北极熊的爪子越伸越远,英国愈发感觉形势非常不妙。中亚离克什米尔仅一步之遥,再往南边走就是英国在远东殖民战略的基石——印度半岛。而在东北亚,中国也是其传统势力范围。


此时此刻,英国迫切需要一条看门狗,以遏制沙俄在远东地区的扩张。


放眼彼时的远东,有希望抗衡沙俄的国家只有两个:中国与日本。英国佬会选中国吗?肯定不会啊!你要是把拥有4亿人口、GDP全球第一、各种工业原料丰富的中国扶起来,若干年后亚洲就没英国啥事儿了。


联中抗俄?英国这不是在喂狗看门,而是养虎为患啊!



排除掉中国,日本自然成了英国唯一的选择。日本当看门狗好啊,同样是孤悬海外的岛国,任你沙俄陆军再强大,你也打不过去;再则,日本工业原材料都得走海路进口,英国在新加坡和香港都布有重兵,捏着你命脉不怕你不听话。


于是,在英国的大力扶持下,日本踏上了看门狗的妖孽人(gou)生!


日本的妖孽狗生:从看门狗到世界帝国


明治维新是日本近代工业的开端没有错,但问题是,初始工业从哪里来的呢?


在1850年前,日本比咱们还惨,完全没有任何工业。要劳动力人口,基本都是文盲;要工业原材料,除了木材只剩下火山灰;要资金技术,那就更扯淡了,当时整个日本GDP加起来,估计还没咱江苏省多。


英国的刻意扶持,是明治维新工业崛起的关键。


1870年,日本向欧美派出大量留学生,其中以英国居多。同年,日本成立工部省,专司造船、铁路、制铁、冶钢等重型工业。



1871年,右大臣岩仓具视出访欧美,并与英国秘密商讨日本工业相关事宜。


在随后的日本工业大发展中,全是由英国资本技术一手推进的。比如长崎、兵库、赤羽三大造船所,以及深川水泥厂,要么是英国资本贷款,要么是英国技术注入。


可以说,日本初始工业体系,完全来自于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而在日本海军的建设中,英国更是下足了血本。


在日本造船体系还未完善时,英国承担了日本80%战舰的生产。比如“八八舰队”的主力舰,全部由英国朴次茅斯造船厂生产。此外,英国还亲手操刀改革日本海军。近代日本海军的编制,全部承袭英国皇家海军。


更重要的是,英国在战争时期对日本的扶持,直接促成日本崛起。




1894年,中日爆发甲午海战。虽然日本大获全胜,但当时日本的国民经济,已经濒临崩溃。


为了打败中国,日本自1886年起不断扩军,年度军费开支均超过30%。一个正常国家,良性的军费开支最多不超过8%,超过15%则会影响国民经济,超过30%不仅将严重打击经济发展,还会使背上庞大的财政赤字。


中日战争爆发后,日本财政压力进一步增大。


1895年初,日本通过伦敦发行1亿日元战争债券,英国认购超过7000万,使日本顺利渡过难关,最终击败中国。


正如网友所说,如果清能够采用“拖”字诀,把中日战争拖个三五年,让英国资本感觉日本获胜无望而撤资后,日本必然因国内经济崩溃宣告战败。然而,晚清执政者根本没有此等战略眼光。


PS:1895年,日本经济严重畸形,赤字是GDP的三倍,通货膨胀率高达320%。


甲午海战后,日本进一步增强在远东大陆的扩张,重点是朝鲜半岛和中国。



然而彼时的远东除了日本的主子英国,还有一个强大的对手——沙俄。日本若想在远东攫取更大的利益,必须要击败俄国。


1896年,日本进行第二轮军事扩张,年度军费支出超过40%。


本轮扩张旨在落实海军舰队扩军计划,以及重工业产品国造计划。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日本央行总裁高桥是清再次前往伦敦发行战争债券,英国仍然是认购量最多的国家。而为了延缓沙俄黑海舰队奔赴东线支援的时间,英国甚至施压中立国不得向俄罗斯舰队提供任何方便。


1905年,英国再次发力,内阁所属的情报机构派出间谍前往沙俄,挑起俄国内部骚乱。在帝国的内忧外患下,沙俄最终输掉了这场决定亚洲之主的战争。


至此,日本踩着中国与沙俄的尸体,正式成为大航海时代以来第九个世界大国。


日俄战争日本嘲讽漫画


从看门狗到世界帝国,日本的妖孽人生是靠自己努力而来的吗?


不,全凭有一条当狗的好命!没有做看门狗的资质,英国凭什么扶持他?没有英国的扶持,日本崛起又从何而来呢?


第二个选狗人:美国。


狗这一生是可以预料的,择一人而终老,但日本显然不是一条普通的看门狗。


当二次大战的硝烟在柏林散尽时,苏联,这个踩着破旧沙俄尸体的大国,迅速崛起于欧洲与远东之巅。作为新的霸主,美国迫切需要一些国家牵制苏联。


在白宫最初的战略规划里,牵制苏联的扛把子应该是中国。


但谁也没想到,手握百万重兵、清一色美械装备的国军,居然被泥腿子共产党从东北打到海南,直接龟缩到台湾岛上去了。



这下子,美国在亚洲要牵制的不止是苏联,还有中国。


美国被迫改变计划,把扶持重点放到了日本和韩国身上。1950年那场战争,美国的目的是帮助韩国统一半岛,然后促成半岛与日本的联合,最终在东北亚形成一个强大的战略壁垒以牵制中苏同盟。


当时一眼就看穿了这个阴谋,随即火速出兵保住朝鲜,促使中美苏在东北亚保持着一种微妙的战略平衡。


玩到这种地步,美国只能退而求其次,大力扶持日本遏制中苏。


说到这里,戎评(微信公众号:戎评)就要唠叨一下了,网上普遍认为“美军在朝鲜战争的物资需求,是推动日本二次崛起的关键”。这种说法其实很一叶障目,战争物资需求再大,能造就出一个亚洲最强经济体吗?


很显然,美国的产业转移,才是日本二次崛起的决定性因素。



五十年代,以IT产业为核心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在美国爆发。以洛克菲勒、摩根财团为首的华尔街金融大鳄,纷纷朝半导体、精密机械、精细化工等技术密集产业发展。


在他们的引导投资下,诞生了英特尔、微软、高通等世界新兴产业巨头。


这些被财团一手缔造的IT龙头,在西海岸的硅谷建起了一片不输华尔街世界金融中心的的世界科技中心!


出于利益最大化与扶持看门狗抗衡中苏的需求,美国将钢铁冶炼、造船、纺织、汽车等传统工业大规模向欧洲与日本转移。


依托于美国产业转移带来的福利,1956年,日本内阁正式出台以电力建设为中心的“电力五年计划”。


在电力五年计划的与产业转移的刺激下,日本重工业得到了飞速发展。


1959年,日本年度工矿业生产超过战前90%。在长达三年的时间内,日本GDP年增长率高达7.8%,经济空前繁荣,以至于史学家用“神武景气”来形容这段辉煌的成就。



日本人倒是嗨皮了,但美国愈发觉得不对劲。咋回事呢?玩儿脱了!


美国的本意是扶持日本抗衡中苏,可接受产业转移后的日本经济像抹了神油一般,制造业疯狂扩张,一路高歌猛进,直接打进美国本土!


六十年代中期,日本成为世界工厂,Made in Japan强势入侵美国。

六十年代末,日元成为继美元与西德马克之后,世界第三大储存货币。

七十年代,日本人均GDP超过美国1.5倍,并开始全面进军高端产业。


随着日本制造业的疯狂扩张,美国地产、汽车、钢铁等行业相继沦陷。一时市井传言:


继英国霸权、美国霸权以后,世界将迎来日本霸权时代!



本想扶持日本在地缘上牵制中苏,没想到却在经济上塑造了一个“劲敌”。从70年代开始,美国对日经济政策从扶持转变为打压。


被主人打压的看门狗


俗话说,当狗要有当狗的觉悟,你不能对主人龇牙咧嘴,更不能让主人有种你随时会咬他一口的感觉。


如果有哪只狗敢这样,日本就是它的前车之鉴。


随着日本产业的崛起,给美国带来的压力与日俱增,贸易逆差不断扩大、高新产业先后被日本并购、美国制造业加速空心化、失业率急剧上升...


最总要的是,日本在成为世界工厂后,不再甘心做中低端产品供应商。于是,日本通产省下发产业升级计划,带领日本制造全面冲击高端产业市场,并取得巨大成功。



以半导体产业为例,70年代初,完成部分产业升级的日本,对美国发起了惨烈的半导体战争,史称第一次DRAM世界大战。日本凭借着价格与性能的双重优势,打得美国在各大战役中节节败退,市场占有率从90%暴跌至20%。而日本NEC等半导体企业却踩着美国的尸体,问鼎世界之巅。


PS:第一次DRAM世界大战即日美半导体大战。


面对着家狗的步步紧逼,美国杀心大起...


地缘上,美国拿日本牵制中国与苏联;经济上,美国却拿韩国牵制日本。


70年代,美国将部分高端产业转移至韩国,使韩国产业初步拥有制衡日本的实力。为了避免内容太杂让大家接收信息困难,戎评(微信公众号:戎评)仍以半导体产业为例。


1969年,在美国的威逼下,日本被迫对韩国进行产业转移。


该年,日本在光州地区帮助韩国建立第一座晶圆厂。而工厂的所有者,正是我们熟知的SAMSUNG三星。同年,三星通过代工首次迈入半导体产业。



1973年,根据美国经济智库的顶层设计,青瓦台将半导体产业列入“韩国六大战略产业”。在1975年三洋(日)对三星完成全部技术转移后,韩国火速修改外资入境法,杜绝外资参与韩国半导体产业(美国除外),从而使三星能够在温室中茁壮成长。


三年后,美国镁光科技与韩国电子技术所建立合资公司,在韩国建设了第一条3英寸晶圆生产线。


1980年~1985年,美国向韩国半导体产业的援助超过20亿美元,按照价值换算约等于今天的700亿人民币。在五年的时间里,韩国半导体产业产值高达41.87亿美元,增长率超过170%。



由于美国的鼎力扶持,韩国在短短15年间就初步建立起完整的半导体产业链。


1985年,完成产业整合的韩国以三星、现代为开路先锋,雄心勃勃的杀入国际半导体市场。然而,温室的花朵毕竟经不起暴风雨的摧残。韩企刚一走出国门,就遭到了日本的猛烈打击。


1986年,日本NEC、东芝、富士通等半导体巨头突然出击,同样以价格优势在全球范围内对韩企展开绞杀。至此,第二次DRAM世界大战,日韩半导体战争全面爆发。


面对日企凌厉的攻势,战争初期韩企节节败退,仅三星一年亏损就高达21亿人民币。1986年,白宫向美国半导体巨头英特尔与IBM发起紧急动员令,联手对三星进行经济与技术扶持。


PS:按照等价换算,彼时21亿人民币的购买力在今天至少相当于180亿。


与此同时,美国也趁着日韩半导体战争的间隙,亲手对日本高端产业掀起大规模战争。



标志性事件有三个:日美贸易战、日美半导体协议、东芝事件。


这是一场决定未来经济格局的战争。从国会山对日本启动301条款那一刻开始,中国,逐渐走向亚洲政治舞台的核心!


后记:从日美战争到东亚经济联合体


1985年12月13日,法国巴黎。


日本和光交易公司驻欧洲的员工熊谷一男,在巴统的大楼外徘徊。


踌躇良久,手握日挪苏三国秘密协议的熊谷一男,终于大步流星的走进办公楼...


随着这份文件的曝光,日美经济战进入了最惨烈的绞杀阶段。


在《广场协议》与《日美半导体协议》的狼藉之下,曾经不可一世的日本制造,终于向强权低下了高昂的头颅。


然而,日本高层从未放弃过以经济整合亚洲的野心。


面对美国的步步紧逼,日本也开始玩起平衡之道。他们把重新崛起的希望寄托于千年宿敌的身上。他,就是中国。


左右逢源,以中制美,日本自以为走了一步妙棋。殊不知,等待日本制造的,是一场更惨烈的屠杀...

标签: # 日本 # 英国
声明:伯乐人生活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ttn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