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诗笔记12
许浑《咸阳城东楼》*****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26.刘乂《落叶》返蚁难寻穴,归禽易见巢。满廊僧不见,一片俗嫌多。
此诗作者姓名存疑。见到的有:刘乂,刘义、刘叉等。我估计“刘叉”应该是错的,古人再幽默。也不会以“叉”为名。其它两个音同,形近,皆有可能。我选自《全唐诗佳句类典》,参看《苕溪渔隐丛话》。两处皆为“刘乂”。
关于刘乂的简介,几乎查不到有价值的文字,只得作罢。好在理解这首诗,并不需要了解诗人的身世,可以完全从字面去理解。我喜欢它,就在于它能小中见大,饱含哲理。
“返蚁难寻穴”,就是因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蚂蚁站位太低,所以视野不够广阔,所以在远处很难发现自己的巢穴。但刘乂没有想到的是,蚂蚁寻找回家路,并不依靠眼睛,而是依靠——据科学家说——嗅觉,按照它来时留下的气味,寻找回家的道路。所以实际上它不一定比归禽找回家的路更难。
“归禽易见巢”,就很容易理解了,归禽居高临下,就跟人登泰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一样,什么都看得见。
有趣的是在后边,诗人间接地说明“返蚁难寻穴”的原因:原来“满廊”都是树叶子,蚂蚁爬起来很费劲,要“翻山越岭”的。由此看来,刘乂说“返蚁难寻穴”的原因不是我上边说的原因——个子小,看不见家在哪里——而是路上障碍太多,是“行路难”,不是“寻穴难”。题目就是《落叶》,所以必须围绕题目写。写“返蚁难寻穴”,就是为了写落叶多。那,这样看来“归禽易见巢”有点跑题——开个玩笑!
重点在“僧”与“俗”对落叶的态度不同。看到这里,我突然想到晚秋时节,北京钓鱼台国宾馆附近的路面,金黄色的银杏树叶子铺满道路,形成一条金色大道的时候,有人主张按着道路保洁的规定,按时清扫落叶,有人主张保留一段时间,供人们欣赏,“踏金”——反正那里也不是交通要冲。
我觉得这件事好像是对这两句诗的诠释。
刘乂,能把“落叶”这再普通不过的俗事,写出如此有情趣的诗来,实在是不简单。以前读过此诗后,我曾发感慨:无名诗人也可以写出有名佳句。不知此话是否有理:一,刘乂是“无名”,还是 “有名”;二,这首诗算不算佳作。
26.刘乂《落叶》返蚁难寻穴,归禽易见巢。满廊僧不见,一片俗嫌多。
此诗作者姓名存疑。见到的有:刘乂,刘义、刘叉等。我估计“刘叉”应该是错的,古人再幽默。也不会以“叉”为名。其它两个音同,形近,皆有可能。我选自《全唐诗佳句类典》,参看《苕溪渔隐丛话》。两处皆为“刘乂”。
关于刘乂的简介,几乎查不到有价值的文字,只得作罢。好在理解这首诗,并不需要了解诗人的身世,可以完全从字面去理解。我喜欢它,就在于它能小中见大,饱含哲理。
“返蚁难寻穴”,就是因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蚂蚁站位太低,所以视野不够广阔,所以在远处很难发现自己的巢穴。但刘乂没有想到的是,蚂蚁寻找回家路,并不依靠眼睛,而是依靠——据科学家说——嗅觉,按照它来时留下的气味,寻找回家的道路。所以实际上它不一定比归禽找回家的路更难。
“归禽易见巢”,就很容易理解了,归禽居高临下,就跟人登泰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一样,什么都看得见。
有趣的是在后边,诗人间接地说明“返蚁难寻穴”的原因:原来“满廊”都是树叶子,蚂蚁爬起来很费劲,要“翻山越岭”的。由此看来,刘乂说“返蚁难寻穴”的原因不是我上边说的原因——个子小,看不见家在哪里——而是路上障碍太多,是“行路难”,不是“寻穴难”。题目就是《落叶》,所以必须围绕题目写。写“返蚁难寻穴”,就是为了写落叶多。那,这样看来“归禽易见巢”有点跑题——开个玩笑!
重点在“僧”与“俗”对落叶的态度不同。看到这里,我突然想到晚秋时节,北京钓鱼台国宾馆附近的路面,金黄色的银杏树叶子铺满道路,形成一条金色大道的时候,有人主张按着道路保洁的规定,按时清扫落叶,有人主张保留一段时间,供人们欣赏,“踏金”——反正那里也不是交通要冲。
我觉得这件事好像是对这两句诗的诠释。
刘乂,能把“落叶”这再普通不过的俗事,写出如此有情趣的诗来,实在是不简单。以前读过此诗后,我曾发感慨:无名诗人也可以写出有名佳句。不知此话是否有理:一,刘乂是“无名”,还是 “有名”;二,这首诗算不算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