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子遇重阳

12-28 生活常识 投稿:after rain
甲子遇重阳

九九登高是重阳,又遇甲子海底金。后天先天两相逢,诸星闪耀由此成。

以此论学,恰逢其时,当有所会,昭明自成。

贫道特来为此专栏开篇祝学。

阳无阴而难成。重阳必阴,所生阴气,乃阴之纯净。在天配于斗姆元君,能得之则有补益,故登高寻阳,阴阳两充,最宜老人。^_^ 。

学而时习之。学,则效其先。习,则常学实行是也。时习,则实行以四时而不辍。实行不辍则为修,修即是重习,重习则成。学而不习,习而不修,则如孤阳不长而难成也。是故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学生学儒都品出点味道了,但难免有些贪新鲜,好高骛远,夜郎自大的苗头滋生。我就出了一个主意,要他们开此专栏和大家交流分享自己的心得。在磨砺学问以修其诚敬,使其自谦。只要是真心探讨学问的朋友都欢迎投稿。

私信往来中有些方便和大家分享的东西,我们也会在征询过当事人后和大家分享。^_^

独学无友则难免偏僻。很多朋友都开始自己读书了,但反馈回来的信息貌似有些不扎实过于浮躁的现象。所以开辟一个大家能够讨论问学的地方,也算是我们劝学的一个具体行动吧。《学记》有言:'独学而无友,孤陋而寡闻'。《书》曰:“好问则裕。”当然前提是自己要有学,要有志于学,开始学习啦。然后切磋琢磨,互有进益,亦是美事。

儒学最重人际,其问学参修之道,不可离师,亦不可离友。而古文里的友,是志同道合之人。所以在学儒的方法中,重要的一环就是和同学切磋,通过他人的观点来发现自己的问题,以人鉴己,发明学问精微。^_^

很多同学都反应礼记很难读,但我看他们读大学中庸都有些泛泛。究其原因,一来,是没人向导。二来,是对儒学的基本概念以及古代文明了解的太少。三来,我原先列出的书单是最俭省的模式,是个要直接做道士的最合适。所以对于今人,对于只想学儒的同学并不合适。

那么对于一张白纸一样的同学,读完三字经。领会那四个要点后,还是可以从《论语》开始读的。论语的注释已经多到足够编成一套藏书的了。我列几本风格不同,又有代表性的注解给大家作参考:

1.《论语注疏》(何晏注邢昺疏),何注本几乎可以说是所有论语注的底本,北宋刑公作疏,被收录在十三经正义中。基本是经学的风格。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何注多采用郑司农的论语注。所以可以一窥汉代论语经学的思路。

2.《论语集注》(朱熹),南宋朱子集两宋诸位理学大家的注解而成。有今人称其为舰队群里的航母,足见其对后代影响很大啦。

3.《论语正义》(刘宝楠),这是清代朴学的思路,对于汉宋之学都有收录,关键对于很多名物的考证很详细。但也有不对的地方,不能说汉代经学思路,只能说是对清代儒学对于宋明理学的反动,批判宋明学问,想要复汉代经学,但其实形成了新的学问。和经学,理学都不太一样。

4.《论语新解》(钱穆),钱先生这本书其实是对程树德先生的《论语集释》的一种反动,程先生这本就是只要有的都往里放,结果左右冲突,前后矛盾之处很多,若不是精熟各代学问,越看越别扭。而钱先生生于新旧交替,最清楚国民需要一本浅显通俗”人人可读之的“论语注,遂有此书。

5.论语译注(杨伯峻)。也是考据派的,但胜在朴实平易,功底很深,更多的描述了当时的历史背景,或者说他们以为的历史背景。去圣人化的味道很浓。也是值得参考的。

剩下的李泽厚先生,李零先生都有论语注解,但都是在新的西学学问体系下一种解析理解,对于初学的同学,想要先了解论语原意的同学并不适合。就不推荐了。

以上五本就是我推荐给我们学习小组朋友的论语参考书,有心读论语的朋友,可以借鉴。

读书要在熟读精思。但首先要熟读,所以熟悉文本内容是第一步,而不是一上来就深入死抠字眼啦。否则难免发而难收,也是一种歧路。

我们上次办的讨论交流对我和学生都颇有益处,打算继续办下去,就是有的时候学生忙的很,所以也许就是我和某位学生和大家交流,有些所谓的题目和交流的内容也会在此分享。

最后,就是有位臭屁的学生,总要显摆显摆他的心得。那也是好事,被大家打打脸,也算知道天高地厚,^_^。

所以,本专栏就是给大家提供一个互相交流,互相磨砺学问的平台。欢迎大家投稿,^_^。无论长短,但请有理有据哈。内容主要是针对儒学的。当然有的时候,我们也会用来写点别杂记,选登一些书信往来,交流题目等等。^_^


重阳快乐!

恭贺北斗九皇圣诞!

祈祝众星之母先天金气斗姆元君圣寿!

PS:

赠书已经寄出部分了,还有几十本没有人认领。其实里面的书都比较新,还有些同学的专业书,回头他们把书单在专栏再发一次,大家可以再看看。各取所需。别浪费了。实在没人要,大家再给我们推荐个可以捐书的地方,^_^。

标签: # 论语 # 学问
声明:伯乐人生活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ttn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