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治疗腹胀痛案三则 (转载)

12-28 生活常识 投稿:北梦木兮
经方治疗腹胀痛案三则 (转载)
小儿论坛核心词:小儿点击关注

    经方一直都是中医人士研究的重点,药味较少,配伍精当,疗效颇佳。但目前不少人有经方难学、经方难用之感。笔者认为,不要把经方说得模棱两可,神秘莫测,正确的学习方法至关重要。

      湖北中医药大学成肇仁教授从医执教40余年,学验俱丰,临证善用经方加减治疗多种疑难杂症,效果显著。

      10月24日(周二)下午14:00,成肇仁教授将在神石大健康学术报告厅为中医人士带来公益讲座:《如何学习 伤寒论 》。喜欢经方的朋友一定不要错过,具体安排见文末。

      现择其用经方治疗腹胀痛案三则,供同道参考。

      本文为临证心悟,建议精读

      1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案

      裴某,男,26岁,2016年11月9日初诊。

      【主诉】腹胀满半月,尤以食后为显,伴嗳气,大便偏稀,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

      【处方】厚朴,干姜,姜半夏,炙甘草,党参,白术,陈皮,焦三仙,广木香,砂仁。8剂,颗粒剂,开水冲化,早中晚服。2017年1月13日因腹痛腹泻就诊时,告知服上方8剂即愈。

【按】本案以“腹胀满”为主症,察其舌淡脉细,加之大便偏稀,成肇仁辨为脾虚气滞湿阻之证。四诊合参,正合《伤寒论》之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证。《伤寒论》曰:“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该证为虚实夹杂之证,脾虚为本,湿阻气滞为标。

      食后腹胀加重及大便偏稀为湿阻气滞之征;舌淡脉细为脾虚之征。方中重用厚朴行气燥湿,干姜、半夏燥湿化痰,党参、炙甘草补益脾气。原方中用生姜,因患者脉沉,大便偏稀,故改为干姜。成肇仁于原方基础上合香砂六君汤,以加强其健脾行气化湿之力。

  2  半夏泻心汤案

      张某,男,29岁,2017年2月12日初诊。

      【主诉】胃脘痞胀不适1周。1周前因胃中受凉,曾发疼痛,呕吐。伴嗳气,大便偏稀,日行1~2次。舌暗红苔薄白,脉滑。

      【处方】法半夏,黄芩,黄连,干姜,党参,白术,茯苓,陈皮,砂仁,广木香,焦三仙,炙甘草。8剂,颗粒剂,开水冲化,早中晚服。

      2017年2月19日二诊,因服药后大便次数增多而擅自停药,但腹胀减轻,舌脉同上。守上方加炒扁豆,炒薏米,泽泻,10剂,颗粒剂,服法同上。

2017年3月5日三诊,大便已基本成形,腹胀大减,舌脉同上。守上方加苍术,厚朴,猪苓,8剂,颗粒剂,服法同上。

【按】本案以脘痞为主症,因1周前胃中受凉而加重。据症状分析,患者素体胃肠虚寒,胃之受纳腐熟功能较差,导致胃肠食积,久而化热,形成虚实夹杂、寒热错杂之势。一经饮食或起居不慎,诱而发之,脘痞遂成。

      治以辛开苦降、健脾行气。方选半夏泻心汤合香砂六君汤化裁。法半夏、干姜辛温以散寒温脾,黄芩、黄连苦寒以清热降浊,党参、炙甘草扶脾之虚;六君子汤以健脾化痰,香、砂以理气。

      二诊时患者诉因药后大便次数较多而停药,故于方中加扁豆、薏米、泽泻以健脾利湿。三诊时症状基本控制,加苍术、厚朴、猪苓,合前为胃苓汤,以运脾利湿。

  3   桂枝加芍药汤案

      鲁某,男,65岁,2016年12月4日初诊。

      【主诉】腹满时痛3天,伴腹泻日行3次,有小肠高位完全梗阻病史。舌暗红苔根部黄腻,脉沉弦。

      【处方】桂枝,白芍,苍术,厚朴,陈皮,延胡索,猪苓,泽泻,焦三仙,车前草,炙甘草,3剂,水煎服,日3次。

  2016年12月7日二诊,诉上述症状明显改善,腹已不胀痛,大便日行1次,基本成形,舌暗苔中心黄腻,脉沉弦,守上方去车前草,加砂仁,广木香,3剂,水煎服,日3次。

【按】《伤寒论》:“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本案虽无太阳证误下的病史,却有“腹满时痛”的见症,加之其脉沉,当为太阴证,腹泻日行3次,按之不痛,则非桂枝加大黄汤证。证因太阴脾络不和,脾湿滞肠所致。

      治以调和气血,疏通经脉,利湿止泻为主。方用桂枝加芍药汤(去姜、枣)调和太阴经脉气血;胃苓汤运脾利湿止泻;加延胡索理血止痛,焦三仙消食化积,车前草利小便,遵仲景“利小便实大便”的治法。

      二诊时腹胀痛基本消失,大便已基本成形,故去车前草,加砂仁、木香理气。本案虽有肠梗阻的病史,但不能因此而误以为枳实导滞汤证,妄用下法,当细细辨证。

 



 赞赏 

标签: # 半夏 # 厚朴
声明:伯乐人生活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ttn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