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在朋友圈QQ和微博都不一样

12-28 生活常识 投稿:森与雨露心
为什么你在朋友圈QQ和微博都不一样

 


1000个读者有1000个哈姆雷特,这是莎士比亚对人类尿性的洞见。当代年轻人亲身演绎了这句话:

 

100个社交软件上有100个不同的你。

 

没有手机和网络的时候大家诚诚恳恳,撑死了玩儿个“人前人后,两面三刀”。


现在各种功能细分到变态的地步,你要是没个性格迥异的小号、在某软件上有个不为人知的分身,出门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戏精时代,表里如一根本不是美德了,讲究的是多面、立体、有层次。



有人觉得这是病,得治;有人乐在其中。

 

今天我们来分析分析,为啥网上有那么多个不同的你,这背后到底有什么玄乎?


本文由linkedIn原创,作者小女贼,犯二的呆萌狗,假正经的文青,半吊子写手,生命不止,折腾不止的假想流浪追求者。微信公众号小女贼的胡言乱语(id:xnz-912)。




 

社交软件中

人人都是戏精?

 

今年年中,Twitter上一张反映互联网软件使用时间的图广为流传——“2017年,‘互联网1分钟’会发生什么?”



可以看到在国外最常被使用的16种互联网平台中,有至少10个都带有明显的社交属性。


其中最眼熟的是谷歌、脸书、油管儿、推特、Instagram、领英(啧啧啧)和Tinder(别装了你肯定用过)。

 

虽然图里的一些软件我们暂时用不到,但基本都有功能相似的替代品。


我们来一起做个算数:


1分钟里40秒都给了社交软件,意味着1天当中刨去睡觉的8个小时有10个小时都花在社交软件上。


按平均年龄70岁算,在不算长的两万天人生中,大部分人把将近1万天花在社交软件上。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那么问题来了,这10个小时里,我们都在什么软件上、干什么?

 

演戏啊朋友们!

 

当代青年的精神偶像王小波先生有个侄儿,向往过上清贫但不羁的艺术家生活。


当时王小波劝他认真生活,“因为那些演绎贫穷的艺术家,日子都不清贫,锦衣玉食。”

 

这句话可能另有所指,但却意外成为这个戏精时代的最好注释:

 

在这一天当中的10小时里,我们披着各式ID马甲,在网上演绎各种情绪、偏好和意见。

 

我们在微信上扮演上进青年、潮流先锋、高知分子、艺术发烧友;



在QQ工作群里演绎能扛事儿的同事、好说话的甲方、风趣幽默的上司;


又在微博中变身大放厥词的喷子、造作的颓废文青、花痴八卦的路人。



到底哪个是真正的自己其实不重要,今时今日、此时此刻我更想展露哪一个自己,或者不得不表现哪一面,才是问题的关键。

 

所以可以这么推论,在不同软件上扮演不同的自己,其实并不是什么戏精,而是为了在社交时代,一面满足自己,一面满足他人,当然最根本的还是要满足生活所需。


人格分裂

背后另有原因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人格分裂”似的在不同的社交软件里扮演不同的自己?

 

除了社交平台自身的定位和属性之外,根据人的社交需求和心理,我们理出了下面3个原因。

 

生存需要

 

一句话概括:达尔文理论——适者生存

 

不同环境的选择必然造成不同的行为模式。

 

就像上学时老师对我的评价是“你很活跃也很健谈”,而我的父母却总说“你这孩子怎么三棍子打不出一个响屁”。

 

为什么会有这么两极的评价?

 

因为我在这两个圈子里的角色设定、社交地位、行为属性完全不一样。

 

说到底社交工具也是一个圈子的组合。

 

不同社交平台,不同的圈子,呈现出来的性格和行为当然有差别。



猎奇欲望

 

痞子蔡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曾说:


网路就像一层很安全的防护罩,不仅遮蔽了风雨,但同时也挡住了阳光,隔着这层防护罩去观察一个人,就会有误差。

 

网上通常有三种人:

第一种人会在网路上突显次要性格。


人人都有多重性格,次要性格是指被压抑或者自己没察觉到的特质。


虽说“网络一线牵,相逢就是缘”,毕竟少了生活中的利害关系,次要性格的占比会上升。

 

第二种人会在网路上变成他“希望”成为的那种人。


人们常在虚拟的网络,有意表现出自己羡慕的那种性格,完成自我满足。

 

第三种人会在网路上变成他“不可能”成为的那种人。


人只有一辈子,相比“喜欢”和“希望”,“不可能”实现的角色转变永远是最大的诱惑。

 

毕竟生活多少会有缺憾,各种社交平台正好给我们提供了假想和尝试的空间。



从众心理

 

大众传播学中有个著名的“沉默的螺旋”理论。

 

说的是大家在舆论表达中一种从众、弱势方屈从强势方逐渐不再发声的现象。

 

我们可以“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也可以在不同的社交平台里迅速抓住平台特性,迎合最受欢迎的社交形象。

 

所以在不同的平台,我们就会做不一样的事,表现不一样的自己,力求“安全”且不孤单。


其实不是戏精

只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

 

当然了,“戏精”和“人格分裂”只是大家的自黑和戏谑,对于在不同的社交软件上展露不同人格这回事儿,大家都心里有数。

 

甚至,很多时候所谓的“表里不一”、“前后迥异”,其实都是我们的优点使然。

 

知乎上关于《为什么人要在不同平台展现不同性格》的问题,有几个回答我很喜欢:

 

1. 我们太丰富

 

人本身是立体的,但要在不同的环境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投射出的形象则是平面的,必然具有片面性。

 

2. 我们很自然

 

现实生活中,不同圈子的朋友,极少在同一个场合下出现。在不同的场景,用不同的行为模式适应环境、展现不同的自己,本来就是自然的样子。


 

3. 我们有原则

 

虽然有时候你在不同的社交平台流露出的态度、语气、言辞有很大不同,但其观点所体现的原则和价值观其实是保持完全一致的。

 

美国塔夫斯大学心理学系社会知觉与态度实验室的研究者们的一项实验更是证实:大多数人在不同社交场合的行为具有一致性。

 

4. 我们爱惊喜

 

讲真,要是没在QQ群里和客户对撕,我压根儿不知道自己还有较真儿和强悍的一面。


同样的,不同的环境激发我们不同的表现,以前没注意过的特质和不知道的特长会逐渐清晰可见,所以演绎不同的自己,其实是个自我发现的惊喜之旅。

 

所以自始至终,不管你用多少平台,凹多少种性格和形象,你还是你。

标签: # 不同 # 社交
声明:伯乐人生活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ttn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