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葛宇路路牌被拆一周仍无名 居民生活受影响
有路无名、一路多名等乱象不仅让本地人疑惑,还让外地人犯晕,且违反了《地名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近日,在北京街头静立三年、走红三天的“葛宇路”路牌,最终被有关部门依规拆除。时过一周,界面新闻了解到,此路段依然没有挂上新的路牌。
2013年起,一位叫葛宇路的学生在地图上找到一条空白路段,并贴上自制的“葛宇路”路牌。随后,高德地图等导航软件收录了这条道路,并将这条无名的道路以“葛宇路”命名。
7月13日,这块非法设立的路牌由双井办事处牵头,被街道城建科、双井城管执法队拆除。
当这条道路再次成为“无名路”后,多家导航、打车、外卖软件上无法再对此路段进行定位,这对附近居民的生活带来了不便。
居住在苹果社区的一位居民告诉界面新闻,“我以前用滴滴打车时都用的‘葛宇路’定位,但是这几天发现输入‘葛宇路’后显示无结果,现在又不知道这儿到底叫什么,挺麻烦的”。
据封面新闻报道,“葛宇路”路牌被拆之后,北京双井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刘伟曾表示,等道路移交给相关职能部门后,再按程序进行命名。
然而,“葛宇路”路牌被拆一周之后,双井街道办向界面新闻透露,此路段目前仍由开发商代管,没有移交给相关职能部门,也没有进入正式命名的程序。
工作人员表示:“接下来,双井街道将督促开发商将此道路移交相关职能部门。同时,双井街道将配合相关管理部门对辖区内的路名指示牌等违法行为进行调查摸排,对发现的违法行为清理整治”。
但具体何时对该道路进行重命名,相关部门没有给予具体答复。
针对“葛宇路”由开发商代管的问题,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中国城市规划学术委员邵甬认为:“道路是城市公共资源,不应由开发商代管,尤其是建设完已经投入使用还未命名或者有命名没有设置路牌,那么就是部门失职”。
“拆了以后,接下来该怎么办,这个我也比较关心。如果又回到一个没有路牌的状态,那就很尴尬了。”路牌被拆之后,当事人葛宇路曾回应澎湃新闻,“我看了网上有一些声音,有人提了一个方法,我觉得相当好--拆了之后,再征集一轮大家的意见,进行公示,真正尊重当地居民的意见”。
对于相关部门至今未给此路段重新命名,葛宇路有些无奈,他对界面新闻表示,希望街道办尽快处理好这件事。
“葛宇路”变回“无名路”除了给附近居民的日常生活带来困扰,也暴露出城市道路维护和监管中的诸多问题。
有路无名、一路多名等乱象不仅让本地人疑惑,还让外地人犯晕,且违反了《地名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
因为存在先命名后建设的问题或者道路改建的现象,很多开发商在原来的一整条道上改建了其中一节便又重新命了新的路名,新旧名称糅合在一起,便形成了有路无名、一路多名等问题。
同时,城市道路命名的权力一直未交到公众手中,而是集中于部门。《地名管理条例》第五条(二)规定:“不符合本条例第四条第三、四、五款规定的地名,在征得有关方面和当地群众同意后,予以更名。”(即在以人名命名、重名、地名统一三个方面违反规定时,才谈到要争得当地群众的意见后,再予以更名。)《条例》只规定了在这几种特殊情况下才要征得当地群众的意见。
对此,邵甬表示,“最好是能够通过法定程序,使得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两种模式相结合”。
“葛宇路”暴露出的一系列问题,不仅仅是因为相关部门管理不力。邵甬认为,这其中还存在相关法律法规滞后的问题。
当前,我国关于城市道路命名,且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规定是1986年颁布并实施的《地名管理条例》和民政部于1996年发布的《地名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地名管理条例应该根据现在的情况进行调整。”在邵甬看来,我国现有的道路命名相关法规有些滞后。
“地名除了需要让老百姓易懂易记外,最好还能给这条路带来历史文化意义。”邵甬建议,“条例里有规定不能用人名,特别是外国人名做地名。但是如果这条路确实与该人物有着特殊关系,或者有某种寓意,会使这个地名更具有历史或者文化的意义,因此不能一概而论”。
特别声明:本文为企业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快闻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