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军敢死队在这场鲜为人知的保卫战中,流干了最后一滴血

12-28 生活常识 投稿:幻城
国军敢死队在这场鲜为人知的保卫战中,流干了最后一滴血


01


位于江西九江南边的庐山,又称匡庐,是一座中国名山。它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有“匡庐奇秀甲天下”的美誉。它还是中国四大避暑胜地之一,在山顶牯岭镇一带遍布有欧美20多国所建风格各异的别墅群,号称世界建筑博物馆。


民国时期庐山成为国民的“夏都”,类似如今的北戴河,进行过很多重要的政治活动。



1937年夏,曾经两上庐山与蒋介石见面,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一致对外共同抗日。卢沟桥事变后,蒋介石也是在庐山发表了著名的有关抗日战争的“最后关头”演说和严正声明,指出“再没有妥协的机会,如果放弃尺寸土地与主权,便是的千古罪人”, “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近现代在山上发生的“庐山军官训练团”和三次“庐山会议”这样的一些著名历史事件也让庐山披上了一些神秘的色彩。而鲜为人知的是,抗战时期在这座名山上还发生过一场令人荡气回肠的庐山保卫战。


1938年6月至10月,中国第五、第九战区部队在武汉外围沿长江两岸安徽、河南、江西、湖北4省广大地区与日寇展开了一场武汉大会战。



7月底日军集结重兵,在军舰、大炮和飞机的配合下攻入九江市区。日军第十一军司令冈村宁次遥望庐山,居然兴致勃勃地画了一张庐山写生,他满以为几天内就能登上庐山,一睹这闻名于世的美丽风光。


为了避免日军对布防在长江和鄱阳湖之间三角地带的薛岳、张发奎两兵团约40万中国军队形成钳形包围,第九战区决定避开日军锋芒,保存实力,将主力退后布防。此时庐山就成为掩护两大兵团转移,牵制日军西进,配合武汉会战的一个战略要点。


7月26日下午,原先驻扎在九江市区的江西保安第3团和第11团共3000官兵按照第九战区司令长官陈诚的命令,在九江城郊参与阻击日军,掩护薛岳兵团在九江、德安一带完成战略部署的任务后,迅速撤离,登上庐山担负守卫任务。



02


庐山的地理位置如何呢?眠眠先来简单介绍下,它长约25公里,宽约10公里,绵延90余座山峰,主峰汉阳峰,海拔1474米。在海拔1100多米的山腰有一座小山城--牯岭镇。庐山“一山飞峙大江边”,雄踞长江和鄱阳湖畔,处于重要的军事位置。此外,作为国民的夏都,庐山还有特殊的政治意义。


随着庐山周边地区相继沦陷,庐山被日军团团包围,成为一个“孤岛”。尽管庐山守军成为孤军,但两团官兵斗志旺盛,抱定牺牲一切的决心,誓死保卫庐山。一般会认为保安团这种地方部队战斗力很弱,可是这两个保安团的官兵虽然装备差,却有着非同一般的战斗意志和实力。



庐山国军的三位指挥官是江西游击总部副总指挥兼庐山守军总指挥杨遇春将军、保安3团团长邓子超和保安11团团长胡家位。


杨遇春,江西瑞金人,毕业于黄埔三期,特别擅长游击战术。他原本是去江浙地区的第三战区任职,路过江西时被省主席熊式辉挽留,请其担负守卫庐山的重任。他慨然领命,曾赋诗道:“奋勇忠贞来保国,此公无我待何人。登临胜地驱胡虏,免教神仙堕劫尘。”


邓子超,江西石城人,毕业于黄埔一期。他也曾以诗明志:“寇氛幂幂,士气勃勃。卫我庐山,伫看日没。”刻在仙人洞内的石壁上,表明战胜日寇的信心。


胡家位,江西新建人,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他的亲舅舅就是江西省主席、国军上将熊式辉。他当然知道孤军守山充满了危险,一旦失守必然是凶多吉少。


杨遇春


作为“官二代”他却没有选择躲避,而是慷慨赴难,履行军人卫国杀敌的职责。后来在8,13淞沪抗战一周年纪念日,庐山战斗正酣之时他曾写下“必恭敬止”和“寇犯中国,九江相继失陷,余奉命率部固守庐山。顾此白山黑水油然生敬,因题四字,概取诗曰惟桑与梓必恭敬止之义。愿此志与名山同垂不朽云尔”,表达了誓与大好河山共存亡的决心。


庐山守军迅速布防,邓子超的第3团团部设在大林路,负责防守庐山西部的土坝岭、汉阳峰、铁船峰一线;胡家位的11团团部设在图书馆,负责防守庐山东部的芦林、女儿城、五老峰、三叠泉一线。


庐山方圆三百里,有9条主要的登山道,但是崇山峻岭间还有许多小道可以攀援上山。官兵们在各个路口要道构筑工事,垒集石块,准备与日寇决一死战。



7月30日上午,日军第101师团的太久保联队先是以10余门野炮向守军阵地猛烈攻击,随后200多名日军沿着陡峭的山路向上进攻。保安3团30多名官兵从掩体中跃起,进入阵地。等到日军进入离阵地只有百米左右,猛烈开火。


日军慌忙就地卧倒,守军官兵推动垒好的巨石翻滚而下,砸得趴在地下的日军嚎叫着四处躲避。守军的机枪随即猛烈扫射,将日军打得抱头鼠窜。官兵们冲出掩体,趁胜追击,用大刀和刺刀消灭了几十名日军。


在激烈的战斗中,战士们同仇敌忾,誓死如归。一名战士在敌军尸体上收集弹药时,被诈死的鬼子炸伤,他阻止了战友们冒着日军的炮火来救护自己。当再次进攻的日军走近他身旁时,猛然拉响手雷,与数名日兵同归于尽。



03


为了有利于长期坚守,避免加剧粮食等各种物资供应的困难,总指挥杨遇春组织力量将暂避山上的3万多难民趁隙突围送下山,然后将剩下的几千山民组织起来,成立了“卫庐社”。下设少儿组、妇女组、青壮组。少儿组协助站岗放哨、维持秩序、侦察汉奸;妇女组负责洗涤补缀,协助看护伤员;青壮组则教给他们战斗常识,负责运送弹药、粮食,协助战地救护。



广大庐山老百姓的坚定支持,为守军提供了后勤保障。山上还住着200多外国侨民,他们也积极支援守军,捐出急需的药品、衣物和棉被,帮助医治伤员。


守军甚至还开办了3所小学,将山上所有儿童集中保护起来,让他们坚持读书上课。他们还创办了一份《庐山围日报》,刊印出收到的无线电讯,让官兵和民众及时了解抗战形势。


守军在山下也开展了护山行动,他们杀汉奸,为山上购买粮食和药品,还积极宣传动员百姓,得以及时获得日军进攻的消息。


8月17日,守军得到情报,山下一个小村进驻了500多日军,企图在第二天凌晨上山偷袭。指挥部马上挑选出300名会武术格斗的战士组成一支敢死队,连夜下山埋伏。等到半夜时分,敢死队员全都脱去上衣,手提大刀摸进村向日军发动突袭。


他们进入日寇的驻地,在黑暗中摸着穿上衣的人就是一刀,很多鬼子刚从睡梦中惊醒就已身首异处。敢死队员们杀得性起,直到天色微明才撤离战场,返回山上。这次行动我军以阵亡47人的代价,消灭日军300余人,其中包括一名大佐和两名中佐。




04


庐山孤军英勇抗击日军的壮举,让当时在鄱阳县驻地的江西保安处副处长蒋经国少将无比振奋,决定去庐山前线慰问他的部下。他不顾别人的劝阻,带了几名警卫和一名摄影记者冒险潜行,上了庐山。他走到各个前哨阵地慰问官兵,到救护医院看望伤员。


7天后离开庐山时还召集山上的军官们举行了升国旗的仪式,以激励士气,壮军威。官兵们决心以自己的血肉保卫庐山,即使剩下一兵一卒、一枪一弹,也要继续完成任务。


庐山守军英勇作战、重创日军的消息披露后,给艰苦抗战中的全国军民极大鼓舞。蒋介石致电庐山:“孤军固守庐山,屡挫敌锋,极慰”。《新华日报》发表了题为“援助庐山孤军”的社论:“我庐山孤军将士,固守山地,予敌以重大打击。



我英勇孤军均抱牺牲决心,坚持抗战国策。我迭电嘉许,我各界同胞,敬佩之余,尤表感奋。”全国许多人民团体也纷纷致电慰问,筹集物资慰劳,守军将士们表示:“全国同胞没有忘记我们,我们要死守匡庐,为民族洒最后一滴血。”


冈村宁次企图劝降守军,他得知胡家位毕业于日本士官学校,便让一个曾经是胡家位的部下又与之沾亲的伪军军官上山送信,许诺给胡家位和杨遇春、邓子超以高官厚禄。


胡家位读完怒不可遏,将信撕得粉碎,指着汉奸大骂:“你投身贼寇,残害同胞,已是万恶不赦,竟然还有脸来当说客。两军交战,本不斩来使,但不杀你,如何能让冈村明白我等誓与庐山共存亡的决心和中国军人视死如归的气概!”


杨遇春随后集合守军连级以上的军官,当场处决了这个为日寇卖命的败类。 气急败坏的日军加强了对山上的进攻,不断出动飞机轰炸守军阵地和居民区。



随着冬季的来临,守军补给越发困难,一些官兵还身着单薄衣裤,冒着寒风坚守在阵地上。守军请示后,将山上那些蒋介石、林森、何应钦、陈诚等国民要员别墅中的棉被和毛毯搜集起来,由妇女们赶制棉衣棉裤供战士们御寒。


粮食无法得到补充,官兵们常常吃马铃薯和榨菜充饥。虽然遭遇到巨大困难,官兵们的斗志却没有丝毫减退。他们还主动出击,经常组织小股部队下山袭扰日军,炸毁军车,缴获武器物资。甚至还主动驰援正在南浔线与日军血战的友军。



05


当时,在庐山南边的瑞昌、德安等地,10余万国军在薛岳指挥下正与由冈村宁次指挥的数万日军展开激战,十分惨烈。9月2日,庐山守军得知,日军101联队大约4000人在联队长饭冢国五郎大佐率领下正沿着庐山南麓向德安迂回包抄,企图从背后向国军发动攻击。


饭冢国五郎


这个饭冢十分狂妄而凶悍,驻扎在庐山外围的秀峰寺时竟然残杀了庙里所有的僧人。


国军160师阻击饭冢联队已经有两天,伤亡极大。杨遇春与两位团长闻讯,决定主动驰援。他们抽调150名壮士携带32挺机枪,组成一个加强连,绕过围山的日军,向160师坚守的东牯山疾速前进。到达后战士们马上架起机枪,向已经接近山顶的日军猛烈扫射。


日军没想到受到突如其来的打击,连忙后撤逃跑。国军160师乘胜追击,让日军101联队陷入困境。被日本人誉为“军神”的饭冢大佐在接受日本战地记者采访时居然光着膀子挥舞战刀耍酷,结果被160师神枪手一枪击毙。


此战,庐山守军副营长范春南等93名官兵壮烈牺牲。庐山守军也为最终取得南浔战役中的“万家岭大捷”做出了贡献。




庐山这座嵌入敌群中的堡垒让日寇如鲠在喉,无法安宁。冈村宁次调来两个旅团的兵力,企图尽快拿下庐山。从1939年4月开始,日军加强了攻势,不仅调动飞机大炮对庐山上守军阵地狂轰滥炸,步兵也从9条登山道不断向上强攻。国军战士们拼死守住阵地。


在土坝岭阵地,当日军蜂拥而上时,守军一名班长握着手榴弹,扑向敌群,在巨响中与7个日本兵同归于尽。


战斗最紧张时,胡家位、邓子超两位团长亲自来到最前沿阵地,拿起武器和战士们一起拼杀。庐山守军牺牲重大,兵员锐减却依旧岿然不动。日军强攻了十几天,同样死伤惨重,也只占领了半山腰的部分阵地,却始终无法攻打到山顶。


庐山官兵在残酷的战斗中,生死关头依然从容乐观,如今在庐山松林路附近依然可以看到“月照松林”和“山叠千重”等石刻就是他们当年在战斗之遐留下的遗迹。





06


庐山最后还是失守了,原因竟然还是汉奸。日军见硬攻伤亡多也不能奏效,设法花钱收买了山下的一个猎户,4月18号凌晨这个汉奸带领一队日军从莲花峰山麓被山洪冲出的一条沟壑偷偷地攀上小天池附近潜伏下来。


早晨大批日军从莲花洞的山路向上猛攻,正当守军全力以赴阻击时,潜伏的日军插到小天池阵地背后突然开火。



守军猝不及防,牺牲惨重,官兵们只好边打边撤,小天池阵地失守了。(去过庐山的人都会知道,小天池位于庐山牯岭镇东北面山顶,可以俯视庐山的中心,小天池失守就失去了屏障,庐山中心的门户大开。)大批日军乘机冲上牯岭,向守军的各个据点发起猛烈攻击。


正在指挥作战的杨遇春听到小天池失守的消息,立刻明白牯岭山城很难守住了,便命令各据点的守军迅速向庐山西南部的仰天坪一带集结。傍晚,集结的官兵们和人员再分两路向山下突围。


他们沿途冲破日军的堵截,19日中午进入九江县岷山地区。后来又转移到修水山区,继续开展抗日游击战。


从1938年7月26日登上庐山,到1939年4月18日突围,庐山保卫战坚持了近9个月,200多场战斗。守军官兵牺牲过半,保安3团原有官兵1653人,撤退到岷山时仅剩下840人。抗日壮士们慷慨赴难,用生命践行了不屈的壮举。 


如今庐山的抗战博物馆,很值得一去


庐山保卫战是中国抗战史上孤军抵抗日军的一个奇迹。1946年国民在庐山建庐山抗战纪念碑,镌刻有楹联“风萧易水屠龙去,月冷庐山跨鹤归”。


2007年为了纪念抗日战争70周年,重建庐山抗战纪念碑,勒石永志。如今,庐山的仙人洞附近还遗留着当年庐山守军修建的碉堡和“保卫庐山誓死抗日”的标语。我们在欣赏祖国大好河山的同时,也可以去看看这场保卫战的历史遗迹。

标签: # 庐山 # 日军
声明:伯乐人生活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ttn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