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昂贵的时代,顺风车终于“作死”了

12-28 生活常识 投稿:北梦木兮
在昂贵的时代,顺风车终于“作死”了

在昂贵的时代

顺风车终于“作死”了

 

在接连发生多起恶性事件之后,顺风车终于把自己“作死”了。


2018年8月26日中午,滴滴宣布,当夜12点,全国范围内下线顺风车业务。


顺风车的作死,是因为过去100天里两位姑娘的遇难。 

 

2018年5月,河南郑州,一位山东籍空姐深夜从机场叫了一辆滴滴顺风车,踏上了亡命之路。

 

大约过了100天,公众已经淡忘了空姐的悲剧,8月24日,一位温州姑娘,遭遇了同样的悲剧。 

 

事情的经过,目前媒体已经详细披露——作为平台运营方,滴滴的责任是无可推卸的。滴滴在顺风车的管理上存在的漏洞大家也已经看到:犯罪嫌疑人此前一天就曾被乘客投诉要对女乘客图谋不轨,却没有得到滴滴的任何处理。客服的权力太小,面对投诉推诿扯皮,不给警方提供车辆信息等等,都导致姑娘遇害的重要原因。

 

一个恶性事件的发生,是很多原因共同促成的。比如,如果姑娘不选乘顺风车,如果滴滴及时积极参与,如果当地警方不顾一切……

 

当此之际,咒骂“滴滴去死”,呼吁“卸载滴滴”都是顺理成章的。

 

可是,滴滴作为一家服务于海量用户的公司会被骂死么?不会的。你卸载得了滴滴么?卸不了的,在微信里镶嵌有滴滴的服务,你能把微信卸载?

 

骂不死滴滴,卸不了滴滴,你至少可以不用滴滴吧。可是,你不用,还是有大量的人用。原因何在?

 

根据《南方周末》2018年5月的统计,此前媒体报道及有关部门处理过的滴滴司机性侵、性骚扰事件,至少有50起。

 

我印象深刻的与滴滴有关的命案,已经有3起,一个是深圳女教师,一个是山东空姐,一个是温州女孩。

 

8月26日,杭州的钱江晚报用整个封面质问滴滴:你们摸着良心看看,你们出了几次事情了,你们不反省自己公司的管理问题,不要光顾着赚钱……


这个大字报,读起来很解气。但我还是觉得——滴滴作为一家企业,也绝不愿意看到这样的事情发生,他们应该也认真反思过。但屡屡发生的事情表明,管理顺风车的风险,超出了它的能力。

 

所以,滴滴还是停掉顺风车为好,顺风车,死就死了吧。

 

可是,在此之前,被资本助推必须高速发展的滴滴,显然不愿意停掉这个业务。之前,空姐遇害后,滴滴是下线了顺风车并进行整改。如今看来,要么是整改无效,要么是滴滴根本没有能力通过管理优化杜绝这种事件。

 

我倾向于认为,滴滴是没有能力管好顺风车里的风险的。其实,每家公司都无法杜绝错误,就像一份报纸上总能找到错别字,可是,顺风车上的风险事关人命啊。

 

接下来是我想重点讨论的话题。既然顺风车出了这么多事,既然顺风车给滴滴带来了如此多的恶评,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人使用顺风车?

 

我们都知道,如果一家公司的口碑很差,它逐渐会失去顾客,最终会被市场淘汰的。滴滴顺风车也不是强制性消费,为什么它出了那么多的安全问题,用户规模依然庞大呢?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价格。


我之前没有使用过滴滴的服务。刚才测试了一下,从北京的一个公园前往首都机场,大约50公里,快车是167元(差不多相当于普通出租车价格),专车是231元,顺风车不拼座是65元,拼座只要40元。

 

我在朋友圈里作了一个调查。一位北京的朋友说,她上班的路程,普通出租车90元,顺风车36元。


低廉的价格,让顺风车拥有很多用户。

 

当然,我们要说,低价不代表低质,尤其不能代表不安全。这个说法当然是对的,超级对,也是传说中的政 治正确。但在现实之中,政治正确不代表真相。我们必须活在真相里,而不能只活在“正确”里。

 

价格是由市场供需决定的。顺风车之所以价格低,是因为供应量充足,这种商业模式盘活了社会上的闲置资源,使得每一个车主理论上都能接送客人。换个角度说,它降低了运营门槛。一个人既然选择了顺风车,就意味着愿意接受一个非专业出租车运营者为自己服务。


政 治正确告诉我们,再便宜的商品和服务,也要保证质量和安全。但老祖宗也有句话反驳这个政 治正确:便宜没好货。

 

当然,并非便宜一定没好货,也不是贵就一定质量很高,豪宅也有漏雨的,而是便宜的东西里,差的比例相对大一些。

 

我们得承认,很多人选用顺风车就等于认同愿意以较低的价格接受质量相对不高的服务。也有人说,使用顺风车并不是因为价格低,而是因为出租车叫不到,或者有些地方出租车根本不愿意去。这其实还是价格的问题,只要你愿意出高价,高价的租车公司是愿意随叫随到的。


专车,我用过,服务确实很好,但它确实贵;包车,我也用过,它确实更贵。

 

打个或许又不那么合适的比方,由顺风车你可以想到拼多多。为什么很多人愿意到拼多多上购买东西,难道他们真的完全不知道那里面的东西可能质量差,甚至可能是山寨货么?

 

前一段那家讨论拼多多的时候,故作惊讶似的,好像突然发现了“另一个中国”。那就是,是人民群众的收入太低,才带来了拼多多的繁荣。


2016年,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是33616元,再除以12,就是人均每月的可支配收入,2800元。抛开中国的高收入地区,可以想象这个数字还会更低。

 

即便在北京这样经济发达的城市,2017年人均月可支配收入也就是4700多元。可是,你知道在北京租一套房每月房租平均是多少么?最新的数据显示,2018年7月,北京的住房租赁月租金均价为4902元/套。

 

这些数字不过是揭露一个真实的状况,相对于我们的收入水平,我们生活在一个昂贵的环境里。你观察一下,除了股票不怎么涨价,房子,房租,出行,医疗,墓地,这些我们离不开的东西,哪一个不是特别昂贵?

 

生活是昂贵的,所以大量的人才需要便宜。所以淘宝才营运而生,所以拼多多才流行,所以顺风车才能够迅速风靡全国。

 

事实上,顺风车是一个美好的构想。它可以盘活闲置的资源避免浪费,让乘客可以在深夜叫到车,可以跑出租车不愿意跑的长途,甚至滴滴还搞过顺风车约会、社交的创意,让客人和车主成为朋友。它颠覆了出租车的高价,它颠覆了出租车管理的中心化模式,它解构了对客运市场的管制。

 

本质上,顺风车模式在解放生产力。但它忽略了一个基本的现实,我们处在一个逃无可逃的“昂贵生存模式”之中,一个地方减少了代价,另一个地方可能要付出极高的代价。

 

曾经,很多人寄希望于滴滴颠覆某种现实中的不合理。但他们慢慢发现,滴滴逐渐做大之后,与它颠覆的对象相比也好不到哪里去,比如觉得价格变贵了,比如觉得服务质量下降了,比如感觉某些时候随意加价像是趁火打劫。


很多人说,杀死恶龙的少年,最后成了恶龙。

 

这些似乎在告诉我们,我们仿佛永远逃脱不了既有的生存模式——昂贵。

 

再说,昂贵的生活尚且难以保证质量……

标签: # 昂贵 # 出租车
声明:伯乐人生活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ttn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