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的这6件小事坚持下去,孩子想不成材都难!
一、睡前讲故事
讲睡前故事有助于提高孩子的理解力、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对大脑的发育很有帮助,还有助于孩子睡眠质量,让孩子带着舒缓和愉悦的心情入睡,也有助于孩子身心发展,还可以增加家长与孩子之间的联系与交流。睡前故事是孩子家庭教育的一部分,因为这些故事大都根据幼儿心理特点,专门为幼儿创作的。有浓郁的情意,能够打动孩子们的心;有高尚的童趣,能够引孩子们发笑,给他们以欢悦和快乐。
当然,睡前给孩子讲故事也是有注意事项的,不宜时间太长,最好控制在半小时之内。故事的选择也要有一定的讲究,最好选择平和,安静,优美的,不要选择那种故事情节激烈,或带恐怖性质的故事,那样会影响孩子的睡眠质量,可能还会导致孩子会做噩梦,影响夜间排毒和新陈代谢,还会影响孩子心理健康。
学习专业的文化和知识只是孩子生活与学习的一部分。回到家后,孩子也应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特别是做一些使用手指的细活,这样不但可以增进孩子的综合素养、生活技能,还能锻炼孩子独立、劳动和坚毅的性格。例如让孩子洗菜和打扫自己房间的卫生,这样的劳动可以刺激大脑,锻炼四肢协调能力。
动手做事是孩子成长的基础,是孩子手脑结合、身心和谐发展的过程。如果真正爱孩子,就要创造条件满足孩子“想自己做事”的需要,多让孩子动手,不要用您的“过度好心”剥夺孩子的成长机会,一定要综合的培养孩子的全面素养。
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人工知识传授的教育肯定必不可少,但野外的大自然中潜移默化的教育更为重要和有效。带着在茂密的山林中爬坡登顶,在青青的草地上采摘不知名的野花、追逐花间飞舞的蝴蝶,孩子心灵上恣意获得的启迪,潜移默化增长的经验与智慧,犹如春雨润物般无声无息却又显而易见,这对正在长知识的孩子而言尤其重要和必要。
可以鼓励孩子在外出体验感悟大自然后回到家中,将游记写出来记录下来。不但可以锻炼孩子的逻辑、写作能力,也可以锻炼孩子的坚持性和沉稳性,还可以记录孩子成长中的每一刻美好的瞬间。
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会患上“儿童孤僻症”,这主要是由于父母和孩子缺乏沟通所致的。所以家长多和孩子沟通可以增强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情感,和孩子成为朋友,减轻孩子的孤独感,同时还可以在日常交流中,潜移默化的指引开导孩子,并对孩子一些日常困惑进行解决。家长多和孩子说说话,即能够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有锻炼孩子的大脑发育,这样就有利于孩子更好地融入社会。
在交流中不可敷衍孩子,要认真回答孩子提出的问题,不要说“不知道”“等你长大以后就知道了”,要积极回答孩子的问题,并在回答孩子提出问题的时候给予孩子更多的思考,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
家长与孩子共同锻炼活动,不仅能培养孩子的运动兴趣、运动认知和运动习惯,而且还能增强与孩子的亲情互动与情感升华。
孩子成长需要有健康、强壮的体魄做基础。如果父母能够引导孩子从小喜欢上体育运动,不仅有机会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拥有健康的身体,更重要的是为孩子的身心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体育锻炼培养孩子勇敢、顽强、吃苦耐劳的精神。
现在的孩子,物质条件非常丰富,但是有许多孩子缺少坚韧不拔的意志和随机应变滴水不漏的反应速度。如果父母创造的物质幸福是他快乐的唯一源泉,那就非常不好,他可能会成长为一个只知索取,只会躲在温室里,只知道的享受的巨婴,那将十分危险的。所以,一定要注意培养孩子的社会参与精神和情商。
父母可以通过带孩子适当参加一些社会活动来进行。心理学家认为,父母带孩子共同参与社会活动,不但可以更好地增长孩子的社会经验,还可以增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密沟通,有助于培养孩子的情商以及意志力和反应速度,甚至对促进社会进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感情都有积极的作用。
和孩子一起参与社会活动,有选择性的让孩子感受一下社会的复杂和多样性,家长及时做好指引和梳理,做好指导可以为孩子以后走向社会,立足于社会,获得强大的社会生存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