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动了我的资金

12-27 生活常识 投稿:after rain
谁动了我的资金

众所周知,在股市里赚钱常见的有三种:第一种,分红;第二种,赚博弈的钱,也叫赚韭菜的钱;第三种,央行放水。

 

有小伙伴反映,前面两种都能理解,分红嘛,可以理解为企业赚钱了给大家发红包,就像四大行等等每年的分红就挺高的,一般大约有5%左右了。而赚博弈的钱,也称赚韭菜的钱,这个一般是在牛市的时候用的,在牛市的时候大家都相信股市会一直涨下去,价格一直上涨,随时卖都会有人接盘,泡沫什么的大家都会无视的,所以这时机智的小伙伴就可以赚的非常多。

 

至于不少小伙伴说第三种,对央行放水理解不了,今天借着这个机会跟小伙伴们聊一聊(如果小伙伴们有其他问题也可以在下方留言,我看到了会收集起来,以后跟大家一起聊)。

 

央妈放水,说白了就是提高货币的供应量(从某种程度上说降准也算哦)。货币供应量又有两种划分模式:一种是我们国内划分模式,一种是国际划分模式。

 

在我们国内的划分模式中:M0指的是流通中的现金;M1指的是狭义货币,它由M0、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类存款构成;M2指的是广义货币,它由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的存款、信托类存款、其他存款;还有根据金融工具不断创新而设置的M3,M3是包括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

 

其中,M2-M1是准货币,而M3则是根据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而设置的。

 

国际上的划分其实跟国内差不多,因为我们是模仿人家国外的所谓现代银行管理、统计体系设计设立的M系统。区别在于,我们多年的M系统只是模仿,并没有实际经济意义。这个其实很好理解。给小伙伴们举个例子,比如中国、美国两国的M系统,假设M1数值相同,那么美国的有实际意义的现钞就是M1,而中国的有实际意义的现钞要远远少于M1。所以在中国经济单位是没有足够的流通货币的,而美国相对于中国则有充裕的货币。

 

究其原因呢,可能就是中国的支票不能直接兑换现金吧(尽管它是货币)。这里的支票指的是个人支票,企业的支票确实可以提现。目前在中国影响到个人支票的问题基本上可以归纳为中国的个人信用体系建立的问题。遗憾的是,中国没有建立一个全国性的个人信用体系,这也影响了个人支票在中国的发展。

 

再比如说M2,在M2项目下,假设中美M2相同,则中国的储蓄额很大,但流通的、有实际经济意义的货币却很少,因为中国的M2被高额储蓄占掉了,而美国却几乎全部是M1(美国储蓄率很低)实际也就是全是M0,即决大部分是现钞,市场有经济意义的货币充足。而中国却是市场严重缺少有实际经济意义的货币。

 

那么国际的M1、M2、M3是怎么划分的呢?

 

在国际上,M1也是狭义货币,它指的是流通中的现金+支票存款,以及转账信用卡存款;M2是广义货币,指的是M1+储蓄存款,包括活期和定期存款;M3则是M2+其他短期流动资产,比如国库券、银行承兑汇票、商业票据等等。

 

我总结一下:M0通常被认为是最窄意义上的货币;M1反映了社会的直接购买力,一般来说,商品的供应量和M1应保持合适的比例关系,不然经济会过热或萧条;M2反映了现实的购买力,也反映了潜在的购买力。很多经济学者对国民经济状况分析、预测,都是在研究了M2,掌握其构成变化的基础上进行的。

 

所以,现在小伙伴们能理解了吧?其实我们国家,以及我们国民还是很有钱的,只不过勤劳的中国人习惯把钱存银行,尤其是定期,再不就是把钱拿来买一些理财产品。不是说这样不好,只不过这样一来,我们的流通中的现金明显变的少了。而美国几乎就不存款,或者只有很少存款。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美国每次调控货币都喜欢用M2。那些不懂行的人,有时候就会在网络上瞎起哄,快看呀,人家都调控M2货币了,我们为什么不跟上?难道等着被别人割韭菜嘛?其实并不是,我们的M2跟别人的M2构成都不一样,根本不能与别人同步调整。

 

而另外有一些人就表示,要怪就怪美国人不储蓄,不懂的节省积余,总是寅吃卯粮,其实这个说法也不对,美国人跟我们是一样的,大家都是人,都要吃喝拉撒,都要穿衣、吃饭等支付,这些支付不同样需要持有货币存量嘛。但是为什么他们储蓄那么低呢?这既不是他们不存钱,也不是他们寅吃卯粮刷信用卡,而是这些货币的存量不在储蓄项目下,而是在支票项目M1下。

 

话说回来,如果哪一天中国要是改革金融,我倒是建议把这个M系统改一改,把储蓄这个项目改成支票,让个人支票可以自由兑换现钞,这样中国实际有意义的货币就会增加十万亿以上,同时货币总量则不需要任何改变。

 

好了,今天就跟小伙伴聊到这里,谢谢大家!最后感谢爻之书老师的教导,本文观点是我受爻之书老师的点拨所得,谢谢!

 


标签: # 货币 # 存款
声明:伯乐人生活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ttn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