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姥姥比奶奶带孩子更可怕

12-27 生活常识 投稿:沦为旧友
为什么姥姥比奶奶带孩子更可怕

作者:顾之痕(爸妈精读主笔)

来源:爸妈精读(ID:shenduwenhua)



01


妹妹生完孩子后,整个人都变了。


具体表现在,一遇到跟孩子有关的事,她整个人就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她眼中除了孩子,几乎没旁的。

 

这个变化最直接的后果,是她和我妈之间,经常发生冲突。

 

起初,我是站在我妈这边的,尤其是我妈哭丧着脸,对我妹的“指责”露出一脸无奈时,我越发觉得妹妹过分了。

 

小侄女半岁后,开始吃辅食,而我在妹妹家住了一阵子,才意识到:原来,可怕的是我妈。

 

有一回,我妈自告奋勇地挑战给侄女“喂辅食”这个任务,妹妹同意了。

 

小外孙女开始吃得很高兴,姥姥也很有成就感,可没过一会儿,小外孙女就不吃了。


孩子姥姥勺子还没伸过去,孩子就拧着眉,一脸不乐意。


最后辅食没吃完,还弄得孩子满脸都是糊糊。

 

孩子姥姥又尝试了几次,可孩子仍不买账,结果,姥姥忽然提高音量说:“吃不吃?再不吃就打!”

 

孩子虽然听不懂,但明显感觉到了大人脸上的表情变化,她怔怔地望着姥姥,动都不敢动。

 

类似的情况,在此后的几周里,反复发生,我甚至发现,当我妹这个“监工”不在场时,我妈对孩子的威胁、恐吓更甚。


其实我和妹妹都知道,妈妈她也不是真的凶,她只是习惯了这种教育方法,因为我和我妹从小就是这样被她凶着长大的。


相比较我妈妈,小侄女的奶奶就温和一些了,她常常会说:“小乖乖,你再吃点哈,你不吃阿婆就不高兴了哈。”


每个原生家庭的教育方式,或多或少的都存在缺陷。虽然我和我妹,都在极力避免像我妈一样情绪化,但我们仍会有和她相似的地方。

 

以前我就发现,我妹在面对调皮捣蛋的学生时,很容易发脾气,即便她努力克制,也很难做到和颜悦色。

 

当她和我妈一起照顾侄女时,她们身上,某些相似的缺陷,就会在孩子身上得到强化。


可奶奶不一样,奶奶在各方面都和姥姥不同,在育儿过程中,这种差异反而能起到调和作用,相比之下,姥姥带孩子要可怕得多。


 



02


闺蜜的婆婆,是个擅长照顾孩子的人,所以月子期间,她放心地让婆婆来搭把手。

 

婆婆来了没多久,闺蜜的妈妈也来了,紧接着,家里的气氛就变了。

 

因为是亲妈,所以她说起话,做起事儿来,有时不在意女儿的想法。 


闺蜜也是一个急性子,看到自己的妈妈有的方法不太合适也是直接问责,闺蜜说话也不太留情面。


而这一点,也刺激到了她妈妈,继而双方的矛盾就被激化了。

 

很多人都不知道,对于哺乳期的妈妈来说,妈妈是能够接收到孩子情绪、情感的,而孩子也是能感受到妈妈的情绪的。


所以,闺蜜和孩子姥姥争吵的情绪能直接影响到孩子,这种情况就很不利于孩子成长。

 

当奶奶作为育儿帮手时,因为婆媳关系“疏远”,所以面对媳妇的“挑剔”和“神经质”,婆婆多少会留点情面,闺蜜也会客气些,让关系不至于闹得太僵。

 

有血缘的姥姥,双方就容易把小问题变成大问题,继而孩子他妈吵得不可开交。而这种剧烈的摩擦,对婴儿的心理发展,却是极为不利的。

 

儿童精神分析的先驱梅兰妮·克莱因认为:


一个孩子的核心人格,在六个月之前就形成了。这个期间的婴儿,如果要面对养育者之间的剧烈冲突,那么后期在人格整合方面,就会遇到障碍。

 

过度亲密的关系,实际上是一把双刃剑。同样一句话说出来,必定是那个更亲近的人,伤自己更深。


女儿和妈妈之间的争吵,不仅伤了彼此的感情,还非常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



03


网上一些新手爸爸表示,在丈母娘入住自己的小家庭,参与育儿后,他们的“生存环境”受到了考验。

 

尤其是老婆和丈母娘发生冲突时,他们除了傻站在一旁,几乎没有别的选择。

 

有些新手爸爸试图处理这个问题,于是在各种论坛贴吧求助。


结果收到的回答,百分之九十都在劝他袖手旁观,理由是,她们已经吵了几十年,吵不散的。

 

然而,当他们真的袖手旁观时,矛盾反而会加剧。

 

老婆那边,本就处于情绪敏感期,当她们和母亲争吵受气时,老公的“袖手旁观”,会成为她们发泄情绪的理由。

 

丈母娘那边,新手爸爸不方便指责孩子姥姥的不科学育儿方式,同时丈母娘会把女婿的“不闻不问”定义没有责任心,且认定女婿不关心家庭,没能力处理好家庭问题。

 

但从新手爸爸的角度来说,如果协助带孩子的人是自己亲妈,当她和老婆的育儿观念不一致时,他可以更好的沟通孩子奶奶,也有勇气站在老婆那边,在维护夫妻关系的同时,也给孩子创造了最好的家庭氛围。



04


女性成长最快的时候,是她告别了过去的身份,变成妈妈以后。

 

在她成为妈妈以前,她是原生家庭中的“被保护者”,而当她成为妈妈以后,她就是新家庭中的“保护者”。

 

当母亲借由婴儿,进入女儿的小家庭中时,就相当于在说,女儿不用长大,不用离开妈妈的庇护,而这个,和女儿面临的角色转换,是有冲突的。

 

知乎上,就有新手爸爸抱怨说:


老婆生了孩子后,把育儿的重担,完全交给岳母。结果孩子两三岁了,老婆都没有身为母亲的责任感。

 

会造成这种局面,就是因为母亲的过多参与,导致女儿内心,对角色转变的拒绝。

 

妈妈和女儿之间,之所以会在育儿方式上,发生那么剧烈的冲突,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她们的争吵,是为了疏远关系。

 

因为只有关系远一点,妈妈的控制才会少一点。这样,女儿就有自己独立的空间,完成角色的转变。

 

在这个过程中,虽然婆婆也会和媳妇发生争吵,但这个争吵背后,更多的是为了拉近关系。

 

当婆婆和媳妇通过“争吵”这种极端的方式来沟通时,就相当于把自己最“真实”的一面暴露给对方。

 

而我们和他人的相处模式,部分是由对方教会的。所以,发生矛盾后,婆婆和媳妇都会从这个摩擦里,逐渐找到更舒服的沟通方式。

 

母爱是一场得体的退出,在育儿这个问题上,恰恰是母亲退出女儿生活的重要节点。

 

这个退出,绝不是说,母亲从此以后对女儿不闻不问,而是说,母亲需要给女儿自主选择的空间,并尊重和支持她所做的决定。

 

当女儿能够从心理上感觉到母亲对自己的支持时,她就能以最快的速度,成长为一名独立且优秀的女性。


标签: # 孩子 # 妈妈
声明:伯乐人生活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ttn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