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四端”与道德根源 ——从“万物皆备于我”所想到的
孟子的“四端”与道德根源
——从“万物皆备于我”所想到的
摘要:孟子云“万物皆备于我”,实则认为万物的根本原理都具备于人的本性之内,只需将它们发现、发挥出来即可。而人之性向善,“四端”内在于自觉心,若“尽性”修养出浩然之气,使得“四端”被扩充与发挥,便能成德。换言之,孟子认为道德根源来自于人性先天的向善,当达“万物皆备于我”之境,从而进行道德实践,方可致天人合一。
关键字:孟子,四端,性善论,道德观,万物皆备于我
正文:
《孟子·尽心上》中有一句名言广为流传:“万物皆备于我”。其意义并不可简单理解为万物都为我所存在,而是说世界上万事万物之理已经由天赋予我,我能够对其进行思考与认识,那么天地万物我都具备了。先抛开此命题的唯心主义不谈,这样之后便才有了其后的篇章:“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说通过自身实践而觉得心中万物的正确,快乐没有比这更大的了。勉力地推己及人去做,求仁没有比这更近的了。
对于“万物皆备于我”,朱熹的解释是:“大则君臣父子,小则事物细微,其当然之理,无一不具于性份之内也。”在这里,“万物”指的是所有人伦关系中的准则乃至于具体情境中的恰当行为,而“我”指的是道德主体的本体范畴。也就是说,儒家所倡导的道德上的善从一开始就以较为具体的形式潜藏在本体范畴之中。如是一来,我们后天对于善的认识就是一种自我发现的过程,我们对于善的认同以及实践都是顺乎本性的,所以“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于是从这句话中可窥得孟子性善论的影子。人的本性便是向善的,所以在追求道德的时候不需要刻意求索于外在世界,反躬自问万物皆备,那便已经足够。孟子以为“今人乍见儒子将入市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因推演下去说:“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这四心是仁义礼智之心的萌芽,人人都有。正如他在《告子上》篇章所述,“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仁义礼智的美德天生便有,只是未曾去领悟罢了。
孟子将不忍之心表达为恻隐之心,是人对于他人的境遇尤其是苦难产生的同情心,以及在此基础上生发的对于他人的帮助之心。善恶的区分是人心灵的基本能力,表现为向善避恶,所谓羞恶之心就是警戒人们不要越过善恶的界限之外而保持在界限之内,是人对于自身心灵的约束。而辞让二字,指人对于自身权利的放弃或是将此权利转让给他人。就放弃而言,辞让之心是谦卑的、温顺的;就转让而言,它是恭敬的、大度的。是非之心意味着真和假、对与错,不仅关涉认识,还关涉道德。当人区分出事物是非的时候,他也作出了选择和决定,即放弃错误的道路,行走真理的道路。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孟子的观念中,人自从出生便已经具有了上述的四种美好品质。“四端”是内在于自觉心的,属于人的“本质”,即所谓人的“性”。人之性,必有异于禽兽之处,这种“异于禽兽”的性,便是“善端”。孟子肯定人性本善,甚至说“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指出善是人的基本自觉。
细想之下,孟子所提出的“四端”之说其实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一种概括。正是因为人心有这四种好的发端,所以人性本善,所以人天生便是有道德的,“四端”正是在说明道德价值的自觉是与生俱来的。
在这里,孟子强调的是人性的自足性,但并不意味着他因此低估后天努力的重大意义。相反,“万物皆备于我”这个前提正在于为自我修养提供一种基础:“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一个人要进入自己的主体不仅取决于他的意愿,还取决于行为上的努力,这种努力的过程也就是对种种伦常善端真切的体认与一丝不苟的践行。对于这种过程,孟子称作“反身而诚”。
“反身”就是找回失落的自我,从而回归到真实不虚的“诚”的存在状态。专注于内在自我,回复到本来面目。朱熹对“诚”的解释是“实”,“万物”可视作自我,而“反身而诚”的努力过程就是个人对自我实在的追寻。一旦经由“反身”而达到“诚”,世界充满爱。如此,“乐莫大焉”,没有比这样更大的快乐了。对于这种过程,孟子还有类似的表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即竭尽了人的本心就知晓了人的本性。
在“万物皆备于我”的基础之上,孟子所说的道德实践并不是为了博得某种外在的赞许,而是为了实现对自我实在的认识。在这之后孟子又说:“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知晓了人的本性就知晓了上天,要保持人的本心,养育人的本性,以此来侍奉上天。“天命之谓性”,“性”本身就是“天”赋之于人的,人的道德倾向不光化之于“性”,究其根源还是“天”的创设。孟子认为现实世界是道德的世界,而道德根源背后的标准便是天,天表现于人便是性。在儒家来看,天是道德观念和原则的本原,人心中天赋地具有道德原则。人若能有足够修养,便能知天,达致天人合一,正如程子说:“心也、性也、天也,一理也”。
要达致天人合一,自觉履行道德原则的境界,仅有认识与自身的发现还不够,还要“强恕而行”,尽力按恕道办事来实行仁道。朱熹《集注》云:“强,勉强也。恕,推己以及人也。”所谓恕,便是孔子强调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一种将心比已,推己及人的思想。从表面上看,“恕”好象是指向我之外的其它存在者,但实际上,“恕”改变了我打量周围世界的目光,首先改变的却是“我”自身。由于人后天受到各种名利、欲望的蒙蔽,不能发现自己心中的道德原则。人类修行的目的,便是去除外界欲望的蒙蔽,达到一种自觉地履行道德原则的境界。
孟子强调,人要扩充本心。四端只是心灵的开端,人们必须将它们扩而充之,使之成为发展了的且完成了的心灵。他提出必须靠修养及发挥善性的功夫,全力扩充存于内心的“四端”,对此他称之为“尽性”。“尽性”的修养,培养出浩然之气,使人成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再以“心志统气”,控制自己的情感,便能成德。孟子认为自己能尽力依仁义礼智而行,于内在的事物全部得到,因此说“万物皆备于我”,能够“万物皆备于我”,便是养浩然之气。
如上述所论,我认为“四端”之说在《孟子》一书中是十分重要的,它是孟子思想的一个基础,一个发端,或者说一个理论根源。正是因为人心四端才有了性善之说,上天赋予人类道德,为求臻至“天人合一”的道德境界,人们求索内心而“尽性”。因而道德之根源来自于上天,也就是来自于人们内心深处的四端之善。至于“万物皆备于我”,便是一种通过践行内心道德标准而获得的美好境界。
参考文献:
[1]金良年。《孟子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8月第1版
[2]杨伯峻。《孟子导读》。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
[3]钱逊。《孟子读本》。中华书局。2010年3月第1版
(中国学术思想史 结课论文 2015年1月5日 于 济南)
——从“万物皆备于我”所想到的
摘要:孟子云“万物皆备于我”,实则认为万物的根本原理都具备于人的本性之内,只需将它们发现、发挥出来即可。而人之性向善,“四端”内在于自觉心,若“尽性”修养出浩然之气,使得“四端”被扩充与发挥,便能成德。换言之,孟子认为道德根源来自于人性先天的向善,当达“万物皆备于我”之境,从而进行道德实践,方可致天人合一。
关键字:孟子,四端,性善论,道德观,万物皆备于我
正文:
《孟子·尽心上》中有一句名言广为流传:“万物皆备于我”。其意义并不可简单理解为万物都为我所存在,而是说世界上万事万物之理已经由天赋予我,我能够对其进行思考与认识,那么天地万物我都具备了。先抛开此命题的唯心主义不谈,这样之后便才有了其后的篇章:“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说通过自身实践而觉得心中万物的正确,快乐没有比这更大的了。勉力地推己及人去做,求仁没有比这更近的了。
对于“万物皆备于我”,朱熹的解释是:“大则君臣父子,小则事物细微,其当然之理,无一不具于性份之内也。”在这里,“万物”指的是所有人伦关系中的准则乃至于具体情境中的恰当行为,而“我”指的是道德主体的本体范畴。也就是说,儒家所倡导的道德上的善从一开始就以较为具体的形式潜藏在本体范畴之中。如是一来,我们后天对于善的认识就是一种自我发现的过程,我们对于善的认同以及实践都是顺乎本性的,所以“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于是从这句话中可窥得孟子性善论的影子。人的本性便是向善的,所以在追求道德的时候不需要刻意求索于外在世界,反躬自问万物皆备,那便已经足够。孟子以为“今人乍见儒子将入市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因推演下去说:“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这四心是仁义礼智之心的萌芽,人人都有。正如他在《告子上》篇章所述,“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仁义礼智的美德天生便有,只是未曾去领悟罢了。
孟子将不忍之心表达为恻隐之心,是人对于他人的境遇尤其是苦难产生的同情心,以及在此基础上生发的对于他人的帮助之心。善恶的区分是人心灵的基本能力,表现为向善避恶,所谓羞恶之心就是警戒人们不要越过善恶的界限之外而保持在界限之内,是人对于自身心灵的约束。而辞让二字,指人对于自身权利的放弃或是将此权利转让给他人。就放弃而言,辞让之心是谦卑的、温顺的;就转让而言,它是恭敬的、大度的。是非之心意味着真和假、对与错,不仅关涉认识,还关涉道德。当人区分出事物是非的时候,他也作出了选择和决定,即放弃错误的道路,行走真理的道路。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孟子的观念中,人自从出生便已经具有了上述的四种美好品质。“四端”是内在于自觉心的,属于人的“本质”,即所谓人的“性”。人之性,必有异于禽兽之处,这种“异于禽兽”的性,便是“善端”。孟子肯定人性本善,甚至说“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指出善是人的基本自觉。
细想之下,孟子所提出的“四端”之说其实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一种概括。正是因为人心有这四种好的发端,所以人性本善,所以人天生便是有道德的,“四端”正是在说明道德价值的自觉是与生俱来的。
在这里,孟子强调的是人性的自足性,但并不意味着他因此低估后天努力的重大意义。相反,“万物皆备于我”这个前提正在于为自我修养提供一种基础:“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一个人要进入自己的主体不仅取决于他的意愿,还取决于行为上的努力,这种努力的过程也就是对种种伦常善端真切的体认与一丝不苟的践行。对于这种过程,孟子称作“反身而诚”。
“反身”就是找回失落的自我,从而回归到真实不虚的“诚”的存在状态。专注于内在自我,回复到本来面目。朱熹对“诚”的解释是“实”,“万物”可视作自我,而“反身而诚”的努力过程就是个人对自我实在的追寻。一旦经由“反身”而达到“诚”,世界充满爱。如此,“乐莫大焉”,没有比这样更大的快乐了。对于这种过程,孟子还有类似的表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即竭尽了人的本心就知晓了人的本性。
在“万物皆备于我”的基础之上,孟子所说的道德实践并不是为了博得某种外在的赞许,而是为了实现对自我实在的认识。在这之后孟子又说:“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知晓了人的本性就知晓了上天,要保持人的本心,养育人的本性,以此来侍奉上天。“天命之谓性”,“性”本身就是“天”赋之于人的,人的道德倾向不光化之于“性”,究其根源还是“天”的创设。孟子认为现实世界是道德的世界,而道德根源背后的标准便是天,天表现于人便是性。在儒家来看,天是道德观念和原则的本原,人心中天赋地具有道德原则。人若能有足够修养,便能知天,达致天人合一,正如程子说:“心也、性也、天也,一理也”。
要达致天人合一,自觉履行道德原则的境界,仅有认识与自身的发现还不够,还要“强恕而行”,尽力按恕道办事来实行仁道。朱熹《集注》云:“强,勉强也。恕,推己以及人也。”所谓恕,便是孔子强调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一种将心比已,推己及人的思想。从表面上看,“恕”好象是指向我之外的其它存在者,但实际上,“恕”改变了我打量周围世界的目光,首先改变的却是“我”自身。由于人后天受到各种名利、欲望的蒙蔽,不能发现自己心中的道德原则。人类修行的目的,便是去除外界欲望的蒙蔽,达到一种自觉地履行道德原则的境界。
孟子强调,人要扩充本心。四端只是心灵的开端,人们必须将它们扩而充之,使之成为发展了的且完成了的心灵。他提出必须靠修养及发挥善性的功夫,全力扩充存于内心的“四端”,对此他称之为“尽性”。“尽性”的修养,培养出浩然之气,使人成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再以“心志统气”,控制自己的情感,便能成德。孟子认为自己能尽力依仁义礼智而行,于内在的事物全部得到,因此说“万物皆备于我”,能够“万物皆备于我”,便是养浩然之气。
如上述所论,我认为“四端”之说在《孟子》一书中是十分重要的,它是孟子思想的一个基础,一个发端,或者说一个理论根源。正是因为人心四端才有了性善之说,上天赋予人类道德,为求臻至“天人合一”的道德境界,人们求索内心而“尽性”。因而道德之根源来自于上天,也就是来自于人们内心深处的四端之善。至于“万物皆备于我”,便是一种通过践行内心道德标准而获得的美好境界。
参考文献:
[1]金良年。《孟子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8月第1版
[2]杨伯峻。《孟子导读》。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
[3]钱逊。《孟子读本》。中华书局。2010年3月第1版
(中国学术思想史 结课论文 2015年1月5日 于 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