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泉》——世界上最好的小说(二)

12-27 生活常识 投稿:明目款款
《源泉》——世界上最好的小说(二)

(二)

《源泉》的第二个“最好”,是通过对洛克这个美国式超级偶像的塑造,最强烈地赞赏和宣扬了一种个人创新和宽容、尊重个人创新的精神。此书有三个关键词:Second Hander,《源泉》中文版译为“二手货”,二手货的特点是缺乏自我和创新能力,在行为上模仿、依附和寄生于他人;Egoist,这是“二手货”的反义词,中文版译为“自我主义者”,自我主义者以追求自我创造与发展为人生最高目标;I Do,我能干,我能行,这是控制世界的“超人”华纳德刻在私人游艇船首的短语,代表了书中倡扬的英雄与强人精神。这三个关键词反映了《源泉》一书贯穿始终的一种富有自尊、自强和创新精神的人格力量。

作家安·兰德在《源泉》二十五周年再版前言中说:“它是对青年志气的认可,同时它歌颂了人类的光荣,显示了人类的可能性有多大。”“每一代人中,只有少数人能完全理解和完全实现人类的固有才能,而其余的人都背叛了它,这并不重要。正是这些极少数的人将人类推向前进,而且使生命具有了意义——我所一贯追求的,正是向这些为数不多的人致意。其余的人与我无关;他们要背叛的不是我,也不是《源泉》——他们要背叛的是自己的灵魂。”人是天地间的精灵,用易经观点看,在人类精灵中没有一种精神比创新更伟大。正是基于个人创新精神这一点,格林斯潘赞扬作家兰德说:“她使我明白:为什么资本主义不仅是有效率和可行的,而且是合乎道德的。”曾经发表“世界上最牛演讲”、在职场上自我奋斗创新有为达至极点的甲骨文公司首席执行官埃里森说:“当我还是一个少年时,我就希望自己能成为一名建筑师——那是在读了《源泉》之后。”由于《源泉》这种极其震撼深透的励志教育作用,使作者生前获得了“精神教母”的称号。

作家安·兰德通过专业化的建筑发展创新平台,成功地弘扬了个人英雄主义的创新精神。现代建筑是现代城市的核心要件。在世界上所有国家和地区,传统建筑使用的材料是石头、大理石、木头,直到二十世纪这种建筑一直处于主导地位。在二十世纪中期,传统建筑被创新的现代建筑取代了。由玻璃、钢筋、水泥、强化混凝土、电梯技术、空调技术和电力照明等构成的高楼大厦这种现代建筑,在世界上是怎么创新出来的,读过《源泉》便会一目了然。在世界上从古代建筑到现代建筑的创新和飞跃,这个过程中有许多人成为牺牲品,书中描写的主人公洛克这个角色,他是从牺牲品到成功者的一个典型代表。洛克因为坚持自己对建筑的创新理念而被他就读的理工学院开除,之后他长期被建筑界排斥和打击,但他不是一个情绪主义者,而是一个非常理性的人。他坚持自己的创新理念不动摇,在极度艰难的被“囚”状态中坚持创新,慢慢获取一点一滴的成功。有一次洛克帮一个缺乏高水平设计能力的朋友设计一个安居工程,他不要任何名利,前提是不允许任何人修改他的创新作品。结果这个设计工程接受了他那个朋友无法阻止的来自和建筑界的修改意见,最后由两名建筑师把洛克的创新作品改得面目全非。安居工程建好之后,洛克做出了一个震惊世人的举动——他用炸药包把这个工程炸了!洛克这个无言的举动说明什么,它要说明:你这个集体的智慧要否定个人创新,我这个个人就要毁掉平庸!

洛克在法庭上的长篇证词是一篇伟大的哲学著作。洛克说:“心智是个人的属性,并不存在所谓集体的大脑这样的东西,并不存在所谓集体的思想。由一群人所达成的一致只不过是一种妥协,只不过是从许许多多个人的思想中推断出来的一个结果而已,它只是再次推论的结果。首要的行动——推理过程本身——必须由每一个人来独自进行。我们可以将一顿饭分给许多人来吃,我们却无法在一个集体的胃里去消化这顿饭。没有一个人能用自己的肺来代替别人呼吸,没有哪个人能用自己的大脑代替别人去思考。人类身体和精神的所有功能都是他个人的东西,它们无法分享和转移。”“创造者进行发明创造,而寄生虫则剽窃和模仿别人。”“人类一直接受这样的观念——听从别人的意见是一种美德,但是创造者恰恰是那个唱反调的人。人类接受的教导是——随波逐流是美德,但是创造者正是那个逆水行舟的人。人类被教育说团结在一起是美德,但是创造者恰恰就是那个特立独行的人。”“那些伟大的创造者们——那些思想家、艺术家、科学家、发明家——在他们那个时代都是特立独行的人。每一种伟大的新思想总是最先遭到反对,每一种伟大的新发明都被指责。第一台发动机被认为是愚蠢的。飞机曾被认为是异想天开。动力织布机被认为是罪恶的。麻醉被认为是不道德的。”洛克最后说:“是我设计了科特兰德项目,我把它交给了你们,我又毁灭了它。我之所以毁灭了它,是因为它的存在并不是出于我自愿创造的选择……它的形式已经被两个自以为有权进行改进的二手货擅自修改,而他们要改动的却是他们无法创造和没有能力和资格去创造的东西。”你去修改一个你无法创造、没有能力和资格去创造的东西,你是在干什么啊?你是在毁灭创新!因此洛克要把那个毁灭创新的结果给它毁灭掉!

我们来看法庭审判的结果——这个严重的故意爆炸行为,这个肇事者在我们今天中国人的文化观念里,可能把他枪毙十次都不为过——可是一百年前的“美国法律”却宣布他“无罪”!这个故事虽然是一篇小说,但它反映的是美国社会宽容个人欣赏个人、宽容创新欣赏创新的制度和文化。这部书在美国的销量仅次于《圣经》,说明美国社会有一种普遍的对个人、对创新的信仰和宽容的精神。虽然洛克代表的创新彻底毁掉两栋符合大众观念的建筑,但是创新却促使千千万万价值无限的建筑出现,这就是美国精神最成功和绝妙的地方。

洛克在他的证词里还讲有一句话,他说:“没有任何工作是通过大多数人的意见集体完成的,每一件创造性的工作无不是在单一的个人的思想指引下完成的。”我们来看看我们熟悉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这些时代创新的杰作是不是这样。马克思主义无疑是马克思、恩格斯的个人智慧。有好些社会主义国家的思想家、理论家们说,他们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给马克思主义增添了新的内容。可是过了二三十年,历史又证明他们那个“发展”、“增添”的东西是错误的。你怎么能够把那个你自己的、可能对也可能错的“水货”,都往马克思的头上泼呢?毛泽东思想也是毛泽东的个人智慧,要不是“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你把中国一千万个最聪明的脑袋加起来,也不会产生毛泽东思想。同样邓小平理论也是如此,如果邓小平提出的“改革开放”、“一国两制”理论,首先拿出来经高层集体讨论,那个早就被修改掉了。我们常说“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中国有多少个臭皮匠啊?有十三亿多,那么诸葛亮应该有四亿多,这样计算的话,中国的科技和经济实力应该超过美国几百倍了。很多臭皮匠合在一起不是诸葛亮、不是创新,而是捣蛋、破坏,是比臭皮匠更加低级的十足的傻瓜。

在科学研究和管理活动中,是不是多数人的意见就是正确的?是不是根据多数人意志制定的规则就是好的?美国宪法是世界上最民主的宪法,但美国宪法的回答是“否”,所以美国宪法采用各种从到地方的制衡措施来阻止所谓“多数的暴力”。在多数时候,尤其是在关键时刻,多数人的意见往往是不正确的,因此根据多数人意志制定的规则通常不是最好的规则。如果你要根据多数人的意志来裁判创新,那么创新就只有死路一条。所以创新的关键在人、关键在个人,个人创新是创新型国家的根本要素,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培育尊重个人、宽容个人的文化精神和社会风气,否则创新型企业、创新型城市、创新型国家就永远建立不起来。

标签: # 洛克 # 个人
声明:伯乐人生活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ttn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