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底足】古陶瓷底足图鉴

12-27 生活常识 投稿:永远 forever
【陶瓷底足】古陶瓷底足图鉴

元 青花缠枝牡丹云龙纹罐底足

元 青花缠枝牡丹云龙纹罐底足

元 青花缠枝牡丹云龙纹罐底足

元 青花缠枝牡丹云龙纹罐底足

元 青花缠枝牡丹云龙纹罐底足

元 青花缠枝牡丹云龙纹罐底足

元 景德镇窑青花缠枝牡丹纹罐底足

元 景德镇窑青花缠枝牡丹纹罐底足

元 景德镇窑青花缠枝牡丹纹罐底足

元 景德镇窑青花缠枝牡丹纹罐底足

元 景德镇窑青花缠枝牡丹纹罐底足

陶瓷鉴定,不外乎看器型、辩胎釉、论纹饰,了解历史情况、文化背景等。 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故然要学看器型、辩胎釉、论纹饰,但更重要的是迅速找准突破口。那么其突破口是什么呢?从陶瓷器底足着手可能会事半功倍。

例如底足中的“乳突”、“旋痕”(包括田螺纹及切削纹)、“跳刀痕”、“棕眼”、“火石红”(窑红)、“垫烧痕”、“米糊底”、“敲底”、“沾窑砂”等都是古瓷所留下的明显的年代痕迹。

元 青花八卦纹筒形香炉底足

元 青花八卦纹筒形香炉底足

元 青花八卦纹筒形香炉底足

元 青花八卦纹筒形香炉底足

“乳突”为底足中心隆起如乳房只突起。元代“乳突”明显,明早期“乳突”也较大,洪武中期渐小,永乐、宣德有细小“乳突”,虽然成化弘治、正德“乳突”较少见,但到嘉靖万历时又出现“乳突”,一直到崇祯才没了“乳突”。

“旋痕”包括“跳刀痕”,在明末清初较为明显;而明初时底足外壁往往有重刀斜削痕;宋时底足内壁也有旋转半圈的刀削痕,致使中间隆起一脊梁。而在明正德时底足处往往有放射状的田螺纹。

清康熙 斗彩石榴花纹罐

清康熙 斗彩石榴花纹罐

清康熙 斗彩石榴花纹罐

清康熙 斗彩石榴花纹罐

清康熙 斗彩石榴花纹罐

清康熙 斗彩石榴花纹罐

“棕眼”(针鼻孔),康熙时底釉处往往出现大小不一的“棕眼”,疏密不均,但无论大小都从“棕眼”中清晰地看到胎体,而光绪民国及现在仿康熙的作品,“棕眼”大而浅,一般从“棕眼”里看不到胎体。

明洪武 青花缠枝花卉纹碗底足

明洪武 青花缠枝花卉纹碗底足

明洪武 青花缠枝花卉纹碗底足

明洪武 青花缠枝花卉纹碗底足

明洪武 青花缠枝花卉纹碗底足

“火石红”(窑红),明前由于胎土中含铁量高,加温时露胎处氧化成砖红,甚至羊肝色。明之民窑削足之处火石红就特别浓显,仿品之火石红就完全不同,有的是用浆釉涂抹的,尽显轻浮不定,有的还偏黄。明后期已较淡,但明宣德时还常见火石红斑。直到清早期仍可见到火石红。

“米糊底”,明与明前砂底大盘,由于胎中含铁量高,烧后高温下要通风冷却,吹风的砂底处氧化成米饭烧焦似的片片的痕迹。

“敲底”,道光时钧红,由于釉肥厚,流到底足处烧后与所垫物粘连一起,为使其分开。只好人工敲开,造成底足如狗咬一般,但尽管如此,由于年代较长,所敲处,胎色变深,且手感平滑。

“沾窑砂”,由于过去特定的烧窑工艺,往往盘碗底足就沾有较粗的窑砂,如磁州窑碗底足就沾有较粗的窑砂,明清时不少盘碗等瓷器足内也沾有窑砂。

观察其露胎之处胎骨老化及自然磨损情况(伪品之磨损比较平滑,没有真品那么自然)。一般来说古陶瓷真品,其露胎骨显得比较干燥,而仿品则不同,显得轻滑或坚腻。当然也不能绝对而言,有的古陶瓷露胎也很细润坚腻,然而相比仿品还是稍显干燥。

鉴定其垫烧痕迹,如汝窑有芝麻钉支烧,官哥有“跌足”,明之以前之物器时常可以清晰地看到垫烧痕迹,只不过是各窑有各窑的垫烧方法而已。

纵观各个时期的足之做法都有其特别之处,所以还可鉴察其露胎痕迹之纹路,如南宋瓶脚就有圆圈之旋纹,元之器物也都多有旋坯痕并有鸡心点,明时则多有放射状的跳刀痕,旋坯痕则少(仅前几朝带有元朝之遗迹),清之民窑大多数能透过釉层看到旋坯之痕,官窑几乎看不到什么痕迹了,而仿品则往往做不到这点,不是过左就是过右。

标签: # 青花 # 云龙
声明:伯乐人生活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ttn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