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的游戏,被曹雪芹用来赚钱

12-27 生活常识 投稿:懵智
宋徽宗的游戏,被曹雪芹用来赚钱



前不久,潍坊市举办了第35届国际风筝节。大家在风筝节上摩拳擦掌,各出奇招,只见那红的、粉的、白的猪八戒、孙悟空、大章鱼……在天上五彩斑斓、成群结队。


(潍坊国际风筝节上的“大章鱼”)


(“猪八戒”)


咦,好像哪里不对?这些造型奇特的东西是风筝?



你知道吗,风筝曾是一种乐器


在唐代,“风筝”指的是檐铃,又叫铁马、风琴、风引,常悬挂于“殿阁檐棱间”。



李白就写过:


“晨登瓦官阁,极眺金陵城。钟山对北户,淮水入南荣。漫漫雨花落,嘈嘈天乐鸣。两廊振法鼓,四角吟风筝。”


风一吹,挂在屋檐四角的“风筝”哗啦啦地响。


音乐细胞比较发达的诗人更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品味,能把“风筝”的声音听出点乐曲的味道。唐代的高骈就专门描写过“风筝”:“夜静弦声响碧空,宫商信任往来风。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风吹别调中。”


那乐器“风筝”什么时候变成了天上飞的风筝呢?


明代的陈沂在《询刍录》里说过一嘴:


“风筝即纸鸢,又名风鸢。初李邺于宫中作纸鸢,引线乘风为戏。后于鸢首以竹为笛,使风入,作声如筝,俗呼风筝。”


五代后汉隐帝时的大臣李邺大概是觉得纸鸢和音乐更配,于是为纸鸢的风中之舞,专门搭配了乐器。风吹筝鸣,搞点气氛。所以能发声的“风筝”也就成了升级版纸鸢。自此之后,“风筝”和“纸鸢”等称呼开始交替出现。



我们现在的风筝对应的是古时的纸鸢,又称风鸢、纸鹞。


放风筝的最佳季节,一般认为是在春季,为什么呢?


明代的杨慎说是因为“春之风而升上,纸鸢因之以起”,而其它季节的风,要么横行空中,要么从上往下,要么卷土而行,反正都不利于放风筝。


万不得已,曹雪芹也要靠卖风筝赚钱


造纸术的普及使得纸鸢的制作得到更广泛的发展,放纸鸢也成为一件喜闻乐见的娱乐活动。


手巧的儿童“饰素纸以成鸟,象飞鸢之戾空”,还有各种各样的放飞姿势:“抑之则有限,纵之则无穷。动息乎丝纶之际,行藏乎掌握之中。”

除了采用新技术,为放纸鸢增加背景音乐以外,人们还创造了放纸鸢的比赛活动。


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抬头一瞧,“桥上少年郎,竟纵纸鸢,以相勾引,相牵剪裁,以线绝者为负,此虽小技,亦有专门。”



皇帝级别的宋徽宗赵佶常常在宫里放纸鸢,却“落在人间”。知识分子级别的陆游看淡官场名利之后,也只能长吁短叹地“纸鸢竹马伴儿嬉”。


另一个大知识分子曹雪芹也是一个著名的风筝控。不仅把风筝写进《红楼梦》,用来比喻探春命运,而且贫困潦倒的时候,还靠卖风筝贴补家用。



好友敦敏就曾被曹雪芹对纸鸢的痴迷程度震惊过:“所扎风鸢,罗列一室,四隅皆满,致无隙地,五光十色,蔚为大观。” 


曹雪芹的日常除了写作、扎风筝,还把两者有机结合,写作了一本扎风筝的书——《南鹞北鸢考工志》。这就是严谨学者和普通人的不同,处处留心皆学问。



《南鹞北鸢考工志》原稿后流传到日本。里面记载了43种“扎、糊、绘、放”的技法,完整保留下来的有20种,被列为首批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曹雪芹也开创了“曹氏风筝”这一流派。


从飞行器到娱乐领域,

大众喜欢才是王道


人类作为生来就在陆地上跑的灵长类生物,却生来对天空充满了向往。最初的风筝就是模仿天空中的飞鸟。


在美国华盛顿宇航博物馆的大厅里挂着一只中国风筝,上面写着:“人类最早的飞行器是中国的风筝和火箭”。



这是因为,春秋时期的墨子老前辈就做了尝试。墨子花了三年的功夫,做了一只木鸢,遗憾的是只飞了一天。


同行业竞争者鲁班的运气比较好,改进了墨子的做法,不用木头了,“削竹以为鹊”,并且“成而飞之,三日不下”。鲁班觉得自己简直厉害死了,“自以为至巧。”



墨子和鲁班的简易飞行器是纸鸢的雏形。而在成为民间娱乐活动之前,纸鸢在军事领域也企图干过一番事业。


据说,韩信与陈豨勾结企图谋反时,机智的韩信通过放纸鸢的长度来测量到未央宫的距离。



梁武帝太清三年,侯景叛变把梁武帝萧衍围在台城。有谋臣建议可以放飞纸鸢带着文书去搬救兵,结果没等到“以事达外”,刚飞出去的纸鸢就被射了下来。

大概是风筝在军事上没有更加突出的表现,所以才转型走向民间娱乐玩耍领域,并且借助人们的想象力,又有了各种各样的形状和绘制图样。



如今,还得怒拼颜值和造型才能搏得点击量。


标签: # 纸鸢 # 风筝
声明:伯乐人生活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ttn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