毁掉一个孩子最简单的办法是什么让他变成透明人

12-27 生活常识 投稿:想和星星遨游
毁掉一个孩子最简单的办法是什么让他变成透明人


“前段时间,我收到一个学生的来信。回复时我扫了一眼她的电子信箱,尾缀是pooh,便追问了句:你喜欢维尼熊(Winnie the Pooh)么?很快我收到她的回复:老师知道么!你是第一个从我的邮箱看出来我喜欢维尼而且问我的!而且,是我上学以来第一个在课堂上叫我发言的!是第一个上学以来问我叫什么名字的…”


——来自一个老师的自述

 


作为听者,我有些诧异。老师漫不经心问出的七个字,也许是出于关心,也许仅是出于好奇,结果收到一大串兵荒马乱的回复。

 

三个“第一个”,三个“!”

 

这意味着什么?

 

这些学生就好像温顺的“小马驹儿”在没有路标的大草原上没头没脑地四处乱撞,却没有一个老师真正在意过他们的存在。难道孩子们在这单纯而美好的校园里,都成了无人问津的“透明人”?

 

为了求证这个现象的普遍性,我们潜入中小学和大学校园收集了一些声音。

 

01

 

一位老师说,“我平时会不定期选一些小朋友的画挂在墙上展示,但是因为面积有限,很多时候只是随意选择了一些比较有特点的作品展示。有天一位妈妈突然找到我,说她家的小朋友不想上学了,父母再三追问才知道是因为我没有选到她的画。”

 


这位小朋友在学校很少说话,也很少表现出高兴或者不高兴的样子。小同学找她玩,她会参与却不言语。家长也说,“原本以为孩子只是性格温和,没什么主见,谁知道她心里那么期待老师关注。”

 


其实,我们回忆一些自己上学时的同学,也有很多人连名字我们也记不起来。他们似乎没什么性格,没什么特点,有些被老师关注到,有些没有。

 

“透明人”在中小学并不少见,孩子们正处于建立自我的成长阶段,很希望受到他人正面的评价,又往往过于在意别人的看法,不会把自己的内心感受表现出来,从而不被注意到。有的父母会找到学校,处理得当老师会格外重视,处理不好反而让矛盾恶化。


 

02

 

有个连续三年被公认为优秀生的女生,只因家长跟老师起了冲突,就被取消了所有荣誉资格,在课堂上受到老师和同学公然地漠视,以至于家长不得不让孩子转学。

 


在家长们看来,这位老师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主要是老师引导的问题,比如选大队委时老师先说某某同学最近为大家做了什么贡献,这种孩子就应该当大队委。家长得罪了老师,老师就选择漠视孩子的各种优点,时间久了孩子不受重视,自然就消极了。”

 

但是没处理好家校关系,作为家长也有责任,“家长对老师有意见传导给孩子,孩子也慢慢不尊重老师,时间长了关系就僵硬了,老师也是人,也有情绪。”

 


家长和老师之间难免会因为各种小事引起争执,可是很多情况下,孩子只是变成了两方战场上攻击对方的武器,为了彼此争个对错忘了教育的初衷,到头来受罪的还是孩子。

 


03

 

还有一个妈妈也分享了类似的经历,孩子在一个所谓的实验小学,从一年级的入队,历年的班干部,演讲,主持,表演,合唱队等等,都没有孩子的事,甚至于学期末评优评先,除非孩子成绩考的比较好,才能有个小奖状,其余的什么优秀少先队员,优秀班干,优秀大队长,小明星之类的,都和孩子无缘。



“学校都不给孩子当少先队员的机会,他们怎么可能成为优秀少先队员?”

 

这位妈妈的心情可以理解,自己觉得孩子好,不比其他孩子差,怎么别人就当了班长?毕竟心疼自家娃的心谁都有。妈妈又说:

 

“学校太功利了,只有成绩好的学生和有钱人家的孩子才会受到老师和学校的关注。”

 


孩子在校学不出成绩,首先想到教育资源的不公平性,认为老师和学校背后操纵逼着家长去打关系巴结老师。

 

是不是真的这样?

 

针对孩子被忽视的现象,老师们也跟我们谈了自己的看法:



“男孩在小学阶段更容易被忽视,很可能是因为早期情商发育不如女孩高,所以老师会很自然地把注意力放在听话乖巧的女孩身上。”

 

“想成为英语课代表要先学好英语,想成为班长的孩子要有组织能力。”

 

“很多孩子性格内向,不主动表现自己,甚至怕被人关注。”

 

“老师也是人,关注优秀,更喜欢优秀,给优秀的更多机会也是我们眼里的公平。”



大部分中小学老师还是对孩子很上心的,不少家长还希望老师少管点。别家的孩子或许也是付出了努力才变得卓越,只是咱没看到,家长们之间可以多交流经验。此外,每个孩子的生理期和发光点都不一样,盲目追求所谓的公平只能搅乱自己的心态。不如冷静分析自己孩子的性格适合专业“岗位”还是“三好”这样的综合评价,鼓励他勇敢地争取荣誉。爸妈还可以跟老师一起设计一些具体教学措施,同时还能表达您对孩子的学习上心。


 

04


大学师生也互成“隐身”状态。

 

一个大一的孩子告诉我们,这一年来只有两位老师在课堂上给他们留了电子邮箱,不仅找不到人,发邮件老师也不知道他们是谁,更没有时间答疑。

 

“老师放下点名册就叫不出我们的名字了。”一个学生说。



也不乏存在一些,“老师只认识拍他们马屁的学生”,或者“跟老师搞好关系才有活儿干”的现象,很多大三大四的学生,即将面临实习和就业,容易在这方面捕风捉影将自己与其他学生的情况作比较。

 

还有一些学生表示老师不在更自由,逃课不被点名,不交作业也不会被谈话,不干涉自由恋爱…

 

从调查结果看来,大学老师“定点报道”,“来无影去无踪”的现象已经十分普遍,大学教师也没有义务记住每一个孩子的名字。那些自带科研成果的教授,或者校外有独立工作室的专家,他们确实没有心力关注每一个学生。一下了课,老师们主动“隐身”,搞得学生们也很被动的成了老师眼中的“隐形人”。

 


学生“忽视率”不容“忽视”,“隐形人”现象给了我们一定启发。

 

“透明人”想要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日校园里受到“重视”,脱颖而出,必须凭借自身的执着以及优异的学术能力。

 

上学是自主的第一步,百度谷歌图书馆,这么多途径可以获取需要的知识,为什么一定要麻烦老师。自己强大了,别人想不注意到都很难。


 

每个教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教学之外我们还能教给学生什么?

 

多数老师在学校教书只是副业,主要心思还在自己的校外的事情上。但是老师们既然占了学校这个“坑”,也应该先做好本职工作再谈你手里有几个伟大的项目。比起做学问,孩子的更需要心灵导师。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家长、老师和学生三方共同努力的结果。


 

爱是教育的灵魂,被忽视容易造成心灵的创伤,只有融入了爱的教育才能让孩子快乐成长。老师多关注孩子,及时反馈家长。家长也要让孩子以平和的心态看待老师的评价,老师关注自己不意外,不关注也很正常。父母毕竟不可能陪伴孩子一辈子,所以要从小培养他的社会意识。

 · end · 


标签: # 老师 # 孩子
声明:伯乐人生活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ttn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