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散手的对抗训练(九)近身训练
让人难以想象的是:我们祖先传承下来的“搭手”训练,其训练目的,却是为了“丢手”(肢体不发生接触)。只是因为传承上出现了问题,才使得祖先传承下来的“搭手”训练,演变成了今天在网上随处可见的,没有实战对抗能力的“讲手”。
“搭手”训练在传承上的断层,使得当下传武拳友,不得不在套路单式中找技击,甚至还迷信“拳(套路)打千遍其理自见”。这种训练上的“缘木求鱼”,实在让人痛心。
如果不是亲历所为,很难想像,实为“搭手”的训练,其目的反为“丢手”,但这恰恰体现了我们祖先的搏击智慧。
“搭手”就是推手,在上一篇文章我们谈过,推手训练“听劲”;但我们现在想说的是:这个由“搭手”(推手)训练出来的“听劲,还可以在“丢手听劲”(肢体不发生接触)中应用。
“搭手听劲”,对于没有接触过太极拳的拳友来说,都让人难以琢磨,“丢手听劲”,更让人匪夷所思,但这就是实战传统武术的神奇和魅力,也是实战传统武术的精华。
实战传统武术太极拳,从开始训练的第一天,就是单操训练和对抗训练同步展开的。对抗训练每天都有,差不多每个为身法而设计的单操训练,都可以在打法中得到应用。这是实战太极拳训练的高效性。
一般来说,一年的实战太极拳业余训练,完全可以应对一般突发事件的发生。
另外,在体育范围内的比武切磋:只要训练时间相同,实战太极拳可以和门内门外任何拳种打实战对抗。
前面我们谈了,“搭手”训练为“丢手”训练服务,实际上“搭手”训练的作用,还远不如此。因为“搭手”训练,同样为接手训练,近身训练,贴身训练,和地面训练服务。
关于“搭手”,还有一个“好处”不得不提,这个“好处”也体现了我们祖先的智慧,那就是人类间激烈的,充满风险的生死搏杀,由于“搭手”的训练,而变得“安全和高效”。
“搭手”变成今天这样,是时代发生了变化,远离了冷兵器的时代,人们更需要养生和健身。
参阅《从实战武术无护具和禁打部位说起》
对于以实战技击为训练目标的传武习练者,我们想说:实战传统武术是传承下来的,不是照古拳谱“自学”的,古拳谱记载的多是练功的结果和目标,不是实操办法。就像不知道“少主脱褂”,永远练不出来真正的“含胸拔背”,不知道“膝走外8揉足”,永远也打不准“揽雀尾”一样。
正确的“搭手听劲”,一定需要有传承的老师“喂手”,功夫才能上身,才能成就“丢手听劲”。
互联网时代,既是信息对称的时代,也是信息不对称的时代。因为那些“自学成才”的老师,在望文生义地讲授“含胸拔背”,“沉肩坠肘”,“松腰落胯”,“抻筋拔骨”,“棚捋挤按”的同时,也把他的,和他的学生们的错误,通过自媒体同步公开。
但是,中国真正的传承技击武术,在中国特殊的历史环境下,残缺不全的走到今天的时候,又使得凤毛麟角的真正懂技击武术的老拳师,普遍高龄,且不懂上网。他们的传承,香火微弱,偶尔在互联网上发光,却经不住别有用心者的围攻。
所谓的别有用心者,无外有两种人,一种是开现代搏击拳馆的,靠黑传武给自己增加生源,另一种是大脑质量不高的,不懂传统武术又喜欢对不懂的事物乱喷乱吐的。
值得庆幸的是,真正的传承技击武术,能带给习练者极大的乐趣,这包括健康的身体,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对突发事件下自卫能力的自信,甚至对一些慢性病的疗效上.........。
习练传承实战太极拳,只会让习练者的一对膝盖,练得如同一对铅球一样强壮,不会存在膝盖受伤甚至病变的问题。
能有幸投身于真正传承实战武术门下的人,尽管也是凤毛麟角,但是他们当中绝大多数是武术套路习练的“老司机”,有的还是老师级别的,通过他们对传承实战太极拳由衷的认可和喜爱,能让我们看到真传实战武术勃勃的生命力,它不会因为特殊的历史原因而泯灭。
如果说,一个习练传统武术的拳手,说他在坚持,我们基本上可以断定,他没有得到真传;真传实战武术的习练者,视受训如自己喜爱的节日,不管开多久的车去参加训练,也不厌其烦;不管在训练中留多少汗水,也乐在其中。真传实战武术的魅力是无限的,我们关注的,不是一个习练者能否坚持的问题,而是希望习练者,平衡好习武和生活关系的问题。
别怀疑传统武术的实战能力,那些逢战必败的人,不是实战传统武术的习练者,而是套路“武术”的受害者(这里是指认为套路武术可以技击的少部分人)。
“搭手”训练还有一个“好处”,是对练中内劲和抗击打的同步增长,关于这一点,我们会在以后的文章中逐步提到。
(套路武术有很好的表演和健身价值,我们在讨论技击武术的同时,对以健身和表演为目的的套路武术习练者表示敬意)
(待续)
温哥华-国庚起太极散手 靖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