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帖要写的和帖上一样吗

12-27 生活常识 投稿:北梦木兮
临帖要写的和帖上一样吗

关于黄简

黄简,一九四七年生于南京,现为中华艺术家协会会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香港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


《中国现代书法界人名辞典》、《当代书画篆刻家辞典》、《中国书法论著辞典》、《中国当代书法家辞典》、《中国当代青年书法家辞典》等均有收录。


上海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语文学会会员、中国大百科年鉴「艺术编」撰稿人。


一九九二年香港中国书法家协会成立,出任主席。

二零零一年九月在香港注册成立中华艺术家协会,任会长。



每个人心中都有他的审美观,他写的字,就是他审美的表现。

 

很多人知道自己写出来的字不好看,所以来学书法。学书法表面上看是学技法,怎样用笔、怎样取势等等,但作品最终还是表达他的心。心中的审美观也要提高改变,这就是心法。

 

所以我在课程中说,书法一是技法,二是心法。技法易明,心法难传。老话说「师父领进门,修道在自身」,前一句话是技法,后一句指心法。心法要靠你自己修练的。

 

我们临帖,就是原帖的书写者和你这位学习者相遇,譬如说你临写王羲之《兰亭序》,那就是你和王羲之的心相遇了。这里有两个层次:

 

第一是技法,王羲之所用的技法你是否了解,是否掌握,是否熟练,是否达到他的程度。这四个「是否」,决定你临帖的质量。

 

第二是心法,我假定你的技法和王羲之差不多,用笔、取势和裹束都接近了,大圈小圈都一样,但写出来一望而知出之于两个人的手笔,这是为什么呢?这就是心法上的差异,审美不同。两个人性格不同、气质不同、胸怀不同、品味不同、教育水平不同,这时候都显露出来了,藏也藏不了。

 

人的审美,在一切事情上都会流露出来,举手投足、开口说话、穿衣吃饭、坐立姿势、会见交际、工作休息,甚至怎样喝茶,怎样笑,怎样哭,……处处都会表现。这样一想,你就知道临帖为什么和字帖总有距离:你不是王羲之。

 

我昨天写博文,说临帖最好放弃自己的习惯,尽量靠近字帖作者,但这件事情对于初学者尤其困难,初学往往全神贯注于技法,盯着一点一画,写完一看,不对头,不好看。说到「好看」,这是审美,要很长时间浸淫于临写,慢慢会变化的。

 

所以说,我们学艺术,学书法,是改造自己的过程,是提高自己品味的一个手段。我在华师大和香港城大的教学经验,一个学生,技法大约两年左右就可以入门了,但要说到写出一张优雅的好作品,那还要很多年,视人而定。

 

王羲之《兰亭序》,书法家几乎都临习过,但你去看看虞世南、褚遂良、赵孟俯、俞和等临本,差之远矣,所以你无须悲伤,没有人可以临到一模一样。你说自己临五六十遍也不像,恭喜你,至少你眼光提高了,看出有差距,那就是进步的开始。比那些临两遍就说很像的人,好多了。我就喜欢这种肯下死功夫的学生,屡败屡战,决不放弃,只要你今天临池稍有所得,那就是成绩。

 

文章源自书法字帖


标签: # 心法 # 王羲之
声明:伯乐人生活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ttn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