跛脚状元、独眼探花,“身残志坚”在古代是什么待遇

12-27 生活常识 投稿:清风饮露
跛脚状元、独眼探花,“身残志坚”在古代是什么待遇



“盆友圈,从来没有如此充满正派学术研讨气息和哀思追悼过……”


对于我这样不懂科学的普通人,假如真的能从霍金身上学到点什么,可能就是他对于自己身体残障,以及如何面对“残疾人”这个身份的态度了吧---因为实在是太有智慧,太有幽默感了!在这一点上,霍金却不是“前无古人”。下面就来扒一扒中国古代那些像霍金一样“身残志坚”的名人事迹,谨以此纪念那些逝去的伟人。


曾经有媒体问霍金,当有人拿他的身体残疾开涮时,他为什么不生气?


霍金回答说,如果你是残疾人,这当然不是你的错,不过也不要因此抱怨世界或者要求人们同情你。一个人必须保持乐观,必须从既定环境中寻找自己的最佳位置。他还说,对自己的处境感到愤怒是浪费时间。


这一点郑国的相爷子产(姓公孙)深有体会,当然,他并不是从自身的经历得到的,而是因为“被打脸”。


话说郑国的申徒嘉是残疾人(年轻时犯过法,受刖刑斩一脚)。他追随老师伯昏瞀人已经十九年了,行学生礼,甚是恭谨。


有一次,郑国的相爷子产(姓公孙)来听课,伯昏瞀人不认他的相爷官阶,不给他特设 VIP 雅座,叫他去与申徒嘉同席邻坐。子产心里相当不爽。


下课后,子产离席,申徒嘉也同时离席。子产出门,申徒嘉与他并肩出门。子产走,申徒嘉碰巧跟着走。子产登车,回头说:'' 我先出门,你就留步;你先出门,我就留步。这样好吗?''


第二天下课后子产又提醒申徒嘉,'' 你冲撞了执政官,你知不知道后果很严重 ...''


申徒嘉说:'' 老师门下执政官也不少,可我没见过象你这样的。执了政,当了官,你要炫耀就炫耀吧,为何要践踏别人。皎皎明镜不染尘,斑斑尘染镜失明。你真是万丈红尘过,染了一身脏''。


子产很不服气:'' 犯法斩脚,够可怜了,你还想与圣人争长短,你连反省过失的能力也缺吗?''

申徒嘉:'' 反省过失?到处都有冤假错案,多少不该斩脚斩头的还是被斩了。这样的冤假错,天下岂少?''


子产无言以对。


申徒嘉又说:'' 世间有许多无可奈何之事。嘲笑我的人们都很幸运,没有被砍过脚。以前我听到人家嘲笑我,总是怒火中烧;后来,在先生的美德影响和教育下,我能够坦然面对。这十九年来,先生从来没有觉得我是一个残疾人,我也渐渐忘掉这一点。你我同修无形之道,你却来计较有形的体貌,你不觉得自己错了?不觉得自己才是有残疾?''


子产还是无言以对,一头的黑线很像两个字:脑残。


在古代像申徒嘉这样的能够接受教育的残疾人并非罕见。在古代的欧洲,人们把各类残疾人看成是“魔鬼缠身”、“上帝的惩罚”,相比而言,古代中国对残疾人的态度比较文明。在周朝就有了减免残疾人税收的具体政策,“以保息六养万民,一曰慈幼,二曰养老,三曰振穷,四曰恤贫,五曰宽疾,六曰安福”。(《周礼·地官·大司徒》)这并不只是一句口号,当时还指指派小司徒、乡师等地方官“九比之数,以辨其贵贱老幼废疾”具体执行鉴别残疾人,减免残疾人税收和安排残疾人生活的相关事宜。


春秋战国时期有“养疾”,就是将残疾人“收而养之,官之衣食”;秦汉、三国、南北时期,对“六疾不能自存者,人赐谷五斗”并“设立别坊,遣医救护”(《北史·魏本纪·高祖孝文皇帝》)特别是秦国时,还专门设立了一个机构“隐官”---可谓是最早的“残联”了,专门收容各种残疾人,让他们在里面做工。赵高的爸爸,就是隐官机构的管理人员;隋唐时期,不同规模地设立了“悲田制”和“福田制”从田产中得到固定经济支持来优恤残疾人。隋朝的“普救病坊”,元代的“惠民药局”和清代的“养济院”等等都是具体给残疾人提供救济的机构。


在古代中国,残疾人不仅能得到同情和施舍,有时还能接受一定的教育---请注意,是有时。而且“教育”也不是说你能够想学什么学什么。


据记载,周朝时人们已经认识到“生儿学,非学不入”,残疾人只有通过一定教育和训练才能获得一技之长和谋生的手段。当时教育部门“乐”里有了“瞽矇教育”,一支300人组成的盲人乐队分成上瞽(40人)、中瞽(100人)、下瞽(160人),由2名大夫和4名上士分别担任大师和小师,这些大师和小师本身也是从优秀的盲人乐师中提拔出来的。除了瞽矇教育之外,还有对哑人(聋聩、喑哑)、肢残人(跛、断)等其他类型(侏儒)残疾人的教育措施。如:“古者以废弃之人,主卜巫祝之事”。(《荀子·王制》)当时上到国家出兵打仗,下到平民百姓的婚丧大师都离不开巫祝主卜。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此时,人们已朦胧地意识到残疾人的教育比正常人都教育更为重要。


然鹅,接受教育只能让人学会知识,知识和人的素质并不能成为正比。所以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像相爷子产这样歧视残障人士的受过高等教育“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在生活中也并非罕见,然而为此付出过惨烈代价的,当属春秋时齐国国君齐顷公了。


公元前前592年,春。晋景公(吃不上新麦掉粪坑翘辫子那位)派遣郤克(?—前587年,其祖为晋国公族,春秋中期晋国正卿)出使齐国参加盟会。

 

据《史记·晋世家》载:郤克与鲁国的季孙行父、卫国的孙良夫一起到了齐国。他们三个人身体都有缺陷,郤克驼背,季孙行父瘸腿,孙良夫是独眼。

 

齐顷公为了讨他妈萧同叔子高兴,故意安排三个有类似毛病的人,分别引导他们进入朝堂。他妈看了,大笑不止。

 

郤克受此大辱,向天起誓:“河伯作证,不报复齐国,我绝不渡过黄河。”从此,郤克不再关心粮食和蔬菜,忘了人生还有诗和远方,劈柴喂战马,哪里也不去,一心一意要复仇。


公元前589年,齐顷公率军讨伐晋国的盟友鲁国及卫国,郤克接到二国的求援信,当即率晋国的一半兵力,兵车八百乘,讨伐齐国。双方在鞍地决战。郤克期待已久的时刻终于来临了,虽然他上了战场没多久就挨了一箭。他仿佛感觉不到痛,一直坚持击鼓,激励部下奋勇冲杀...郤克始终是血肉之躯,他血越流越多。御手解张见郤克实在无力击鼓了,就把缰绳并在左手,右手接过鼓槌来击鼓。大约是他这样一心二用,无法专心控制拉车的战马。结果战马发足狂奔,战车停不下来,长驱冲向齐军。后面的兵士跟随主帅的战车一路狂冲,越战越勇。

 

最后齐军大败,连齐顷公本人都差一点做了俘虏。他故事警告后人,不要嘲笑残疾人。


在中国历史上,像霍金一样有才华却因为身体残疾而激起人们包括皇帝在内“人性好奇心”的人,最出名的当属“跛脚状元”和“独眼探花”两位了,当然,他们最后不仅是让这些人“大失所望”...


王世则,桂林永福(今广西永福)人,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983)癸未科文状元,他是中国科举史上的首位残疾人状元。


王世则幼时上山砍柴,从山上滚下,一条腿致残。他出身贫寒,常在放牛时溜进学馆偷听。一次,教书先生出对子考童鞋们,上联 '' 独角兽 ''(对“皮卡丘”呀--机智如我),整个学馆谁都对不来,此刻教室外传来一声 '' 比目鱼 ''。先生惊诧,是谁对得这么好?出去一看,原来是个衣衫褴褛的跛脚孩子 -- 王世则。先生见其聪明过人,便免费教他读书。王世则不负厚望,20 岁不到,考秀才,考举人,so easy!


公元 983 年,22 岁的王世则拖着跛脚,一路乞讨,来到京城汴梁参加会试,轻松考取了一甲进士。


王世则考状元的经过(传说版):


到了殿试,宋太宗(赵光义 939 年-997 年)嫌王世则跛脚 , 想把状元赐给江南才子谢文魁。于是,宋太宗亲自主考,让王、谢二人在金銮殿上一较高下。


Round One:二人同时跑步上金銮殿用笔击大鼓,先敲响鼓者胜。(观众席一片嘘声)ready go!谢文魁抢先跑向金銮殿,举笔就欲击鼓;王世则从后面掷笔击鼓,咚的一声 ,KO!


王世则,win!


Round Two: 二人各将一堆乱草整理整齐,先者胜。ready go!谢手脚灵活,动作利索,但理得一半便大汗淋漓;王不慌不忙,先把草抖直捆好,然后转身从殿堂卫士腰间抽出宝剑,将草的两头斩断。KO!


皇帝问:'' 为何斩草?'' 王跪答:'' 乱草不斩不齐!''


Round   three:二人各将偏殿水池旁的两桶水提上正殿,先提完者胜。ready go!谢比王快,先将一桶水提上正殿,又转身去提第二桶;王一跛一跛地将一桶水提上正殿后,KO!


皇帝又问:'' 为何只提一桶?'' 王答:'' 天下江山只一桶(统)!''


王世则,win!宋太宗终于心服口服的恩赐他为新科状元。


王世则考状元的经过(正史版):


北宋太平兴国八年,恩科考试。宋太宗赵匡义亲自出了《六合为家》的赋题和《莺啭上林》的诗题(明显的歌功颂德款)。王世则第一个交了卷,他把 '' 六合 '' 形象地说成了宋家天下所有:


勾画乾坤,作我之龙楼凤阁;

开穷日月,为君之玉户金关。


此诗让阅卷的宋太宗十分酸爽,当即钦点王世则为状元(从头到尾就没提过他的残疾)。


清代的残疾人首先要面对的不仅是“冷眼与嘲笑”,还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和公开“以貌取人”的授官制度。清朝在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颁布的《钦定小学章程》:凡资兴太低,难期进益者;困于疾病者都应退出学堂。第二年发布的《奏定初等小学章程》:“学龄儿童,如有疯癫痼疾,或五官不具不能就学者,本乡村绅董可奏明地方官,经其察实,准免其就学。”就算你好不容易上了学,或者自学成才,想通过读书求取功名,作为残疾人来讲也是相当的困难,“举人三科会试不中进士,可于榜后应答挑,授以官职。不考文字,专取状貌”。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清代却出了一个皇帝亲封的“独眼探花”---刘凤诰(公元 1760 — 1830 年),字丞牧,号金门是萍乡的市上栗县赤 山乡石观泉村人,乾隆五十四年(公元 1789 年)中一甲第三名进士 。乾隆皇帝称他为 '' 江西大器 ''。


这一年,刘凤浩在国子监参加進士科目国考,其文章启承转合,逻辑条理,推理缜密,层次分明,深得考官赏识。考官不顾刘凤浩眇一目(眇 mi ǎ o:瞎了一只眼,后亦指两眼俱瞎),力荐他参加殿试。 

 

转天,刘凤浩上殿,乾隆抬头一看,一个独眼的人跪于殿前,心下不悦,说:朕出一联你可对来。遂吟联:

独眼不登龙虎榜


刘凤浩面不改色,随口对曰:

  半月依旧照乾坤


乾隆沉吟半晌,又出一联:

東启明,西长庚,南箕北斗,朕是摘星汉


刘凤浩拱手:

春牡丹,夏芍药,秋菊冬梅,臣是探花郎


乾隆听罢,拍案叫绝,“乃奇才也。”遂御笔钦点:朕准,认你这个 '' 独眼探花 ''。



在我看来,像霍金这样的天才,他的“志坚”跟“身残”没有一毛钱的关系!他去世后在盆友圈哀悼的人,总会提到的他的《时间简史》,当然其中不乏真正的读者,但是很多人正如霍金本人说的:“......大家购买我的书是因为读了它的评论或者它上了畅销书榜,但他们并不读它;他们只是将其放在书架或咖啡桌上,因此不须费力读通而仅是拥有它就值得炫耀... ”


为什么这么多人购买《时间简史》呢》?霍金的分析让那些渴望从他身上找到“身残志坚”精神来煮一碗心灵鸡汤的人大失所望:“人们对于我克服残废而成为理论物理学家的人性好奇心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是,那些基于人性好奇而购书的会大失所望,因为书中有关我的身体状况的只有两处。这本书试图成为一部宇宙史,而不是我的自传。”( 《霍金讲演录》)


参考资料:

史蒂芬·霍金《霍金讲演录》,《时间简史》序

《南通特殊教育中心网站》课程讲义《中国古代特殊教育》

《晋书·卷一百十三·载记第十二》作者房玄龄等(唐)

《魏书·卷九十五·列传第八十三》作者魏收(北齐)

《十六国春秋别本·卷四·前秦录》作者崔鸿(北魏)

《庄子·内篇·德充符》作者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

《南史》作者李延寿(唐朝)


赵小昭:现居于成都,大龄未婚问题美少女。专注于一切有趣无意义之事,做浮华时代清醒的看客。

标签: # 霍金 # 残疾人
声明:伯乐人生活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ttn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