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员工越听话,越不受重用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 孤岛(ID:gu_dao2015),不代表管理智慧立场。如果您认为标注与事实不符,请告知我们。
文 | Juno
编辑 | 敦梦楠 美编 | 李秋杰
上学时,被告知要听老师的话;工作时,被告知要听领导的话。久而久之,听话成为了一种习惯。面对上级的质疑和不同观点时,难以坚持自己。而职场上能卓越成长的,恰恰是那些能够独立思考、并敢于坚持自我的人。
工作中,你是一个“听话”的员工吗?
· 老板说什么就是什么;
· 即便老板的观点过于主观和个人经验主义,也不敢提出质疑;
· 工作的目的不是为了交付更好的结果,而是为了“老板开心就好”......
记得小学有一次数学考试,有同学在做某道应用题的时候发现题目错了,于是举手问老师,结果数学老师斩钉截铁地说没错,于是大家都埋头做题,再也没人敢提出疑问。
当时的我虽然也怀疑题目有可能错了,但还是毫不犹豫按照老师说的去做。
结果你猜发生了什么?
那次考试,全班只有一个满分,而得满分的人正是那个举手质疑题目出错的男生。
因为他在老师说对的时候,依然坚持自己的看法,并且按照自己的理解修改了条件再做。
那个时候,当我拿到只有90多分的试卷时,除了害怕回家被母亲斥责,更懊悔的是,为什么在老师说试题没问题的时候,我没能坚持自己的判断。
工作中,这样听话的员工也不少见。
· 明明自己是设计,结果毫无审美能力的客户、领导说改就改,一个堂堂正正的设计活成了苦逼兮兮的美工;
· 领导想法一天一个样,即便准备了很久的工作要推翻重来也一个劲儿点头说好,发(nei)自(xin)内(he)心(he)觉得“老板开心就好”。
但突然某一天你会发现,乖乖听话也许不再受用,听话不仅不能够帮你获得认同,反而可能降低你在别人心中的地位。
你听话了,客户说你不够专业,
你听话了,领导说你没有主见想法。
为什么听话的人在进入职场后很难获得欢迎?
为什么不听话的人反而越来越受到重视?
01
听话,是一种推责
《异类》中曾提到过一个故事,1997年8月6日,一架由汉城(今首尔)飞往关岛大韩航空801次航班,在降落前坠毁。
大韩航空801航班最后30分钟语音记录还原了坠毁事故发生前的情况:
机长:嗯……真是……太困了。(含糊不清的语句)
副机长:当然了。接下来是整个飞行过程最关键的部分。
副机长:你有没有觉得雨下得更大了?在这个地方?
其实副机长本意是想提醒机长天气状况非常糟糕,不适合目视降落。
接着,随机工程师又说:“机长,气象雷达发挥了不小作用。”
随机工程师的本意跟副机长的本意是一样的,今天晚上并不适合目视降落。
当时外边正下着倾盆大雨,漆黑一片,而下滑角指示灯还有故障,但是机长决定目视降落。
即便从专业角度来看机长的操作并不符合规定,然而,不管是副机长还是随机的工程师都不敢明确地指出机长的错误,结果酿成了大错。
而这种情况并不是个例,在佛罗里达坠机事故中,副机长从未用过“暗示”以外的方式提醒机长结冰危险。
他甚至先后通过4种不同表达暗示了4次,但因为他和机长之间的权力距离,所以一直采取隐晦的方式向机长表达自己的意见。
马尔科姆指出,发生这些事故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语境文化。
高低语境文化是由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T·霍尔(Edward·T·Hall)提出的,像中国文化、日本文化、非洲文化、拉丁文化都属于高语境文化。
简单来说,高语境文化的人交流更多的是根据当时的情景解读信息,同样的语句,交流的情景不一样意思也就不一样,譬如说“你是个好人”,可能是委婉的拒绝,也可能是一种称赞。
因此,在中国人的沟通中,凡事都讲究一个“委婉”,明确指出领导的错误,或者提出和领导相悖的想法,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
然而,事事听话,领导让做什么就做什么,或者明明知道有更好的办法但却不敢提,其实是一种推责。
正如之前801航班的副机长,他的职责本来是在机长操作失误时及时提醒、纠正,但因为听话,他把本该自己承担的责任推给了机长。
而随行的工程师本来应该在飞行紧急情况时提供处理方案,计算起飞与降落的数据,也因为听话,没有坚守自己的职责,从而把所有的责任推到了机长身上。
但如果副机长、随机工程师都坚持了自己的职责,而不是放任机长的错误判断不管,那么悲剧也许就不会发生。
工作中其实也是如此,那些很听话的员工,不管老板说什么都点头说对的人,恰恰是不敢反抗权威坚持自己意见的人,因为他们害怕承担责任,所以干脆将选择权和责任一并推给了老板。
阅读量不好?
还不是老板定的标题嘛。
文章有错别字?
老板最后审核的时候竟然都没有发现。
选题读者不喜欢?
没关系,老板喜欢就好(笑脸)。
听话的员工,总是把工作中的选择权和责任全权推给上级,懒于思考,怯于担责,那么久而久之,就会成为一个职场木乃伊,没有自己的想法,只是被动地执行别人交代的任务。
02
听话,是一种懒惰
听话其实有一个潜台词:“何必给自己找活干呢?”
当与老板想法相悖的时候,选择屈从权威是一种懒惰,打开默认系统,默认老板的话都是对的,懒于思考、懒于证明自己的观点。
为什么会这么讲?
举个例子,如果老板认为某个标题更好,但实际上,你认为另外一个标题也许会更吸引读者点开。
听话的员工往往就直接采用老板认为好的标题,而不听话的员工呢,会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把不同的标题扔到各个群里,让大家投票。
但这些行动在听话的员工看来,就是一种“给自己找活干”。
在他们看来,当自己的想法和老板的意见不同时,听从老板是一种省力,老板满意自己也轻松,但不听从老板是一种折腾,费力不讨好。
有人会说,我老板不是那种会听你的建议的人,但你会发现,如果你想说服老板,不一定要表现得非常强硬,也可以使一些手段。
我有个朋友,在做方案的时候会遇到一种情况就是,自己花了几个通宵做的方案结果被领导轻而易举推翻,理由可能仅仅是不重要的细枝末节。
因为他发现,不管他多么认真地准备,领导总是习惯性地否定他第一版方案。
如果他是听话的员工,他就会老老实实按照领导的想法和建议修改,反正领导觉得好就好,但他并没有这么做。
他想了个办法,每次在做运营方案的时候做两份,一份不太好的,一份自己用心准备的。
在提交方案的时后,他会先把不太好的一份方案给领导看,被领导否定之后,他会等一天,再把第二份自己真正用心做的方案提交上去。
而用这种方法,90%的情况都会通过。
做两份方案不麻烦?
当然麻烦,但是听话的员工往往止步于麻烦,而不听话的员工往往会越过麻烦。
03
听话,是一种无能
我认识一个做设计的朋友,在公司的时候总表现得“听话”,不管是谁,都可以对她的设计指手画脚。
一会儿,这个人让她换个底色,一会儿,那个人觉得字体太丑,反反复复修改了好几版之后,领导又过来说,觉得还是原来的颜色更好看。
明明是个设计却活成了美工,一群没有审美不懂设计的人都可以轻而易举让她修改自己的作品。
本以为天天加班熬夜改设计,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没想到反而被领导认为“没有自己的想法”。
她觉得自己特别委屈了。
但其实,在这件事情上她何尝没有责任。
当同事提了一个不靠谱的建议、或者完全违背审美的意见时,她的第一反应不是用自己的专业性反驳对方,而是点点头,说了一句“好的”;
当领导过来认为应该模仿别人家的海报时,她没有用自己的专业性去解释为什么选择现在的版式和元素,而是点点头说“好”。
她以为听话是一种敬业,但那实际上,听话恰恰是一种不专业。
每一次“好的”其实都是自己在专业性上的妥协和让步。
而每一次的妥协和让步又在不断降低自己在专业性上的权威。
记得之前看过一本书提到过,在日本,作为家庭主妇的妻子其实很排斥丈夫进入厨房,因为她们认为丈夫一旦进入厨房,就是一种对自己地盘的侵犯,只有一个无能的妻子才会让丈夫随便进出厨房对她们做的家务指手画脚。
在工作中其实也是如此,每个人都需要有一种“领地”意识,在自己的领地里做到最专业、最权威,不容别人侵犯。
如果把工作比作一门手艺,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自己的手艺练好,一个拥有专业性的职场人,在自己的工作领地中,需要坚决捍卫自己的立场和专业性。
一个资深的新媒体编辑,应该对一个糟糕的标题深恶痛觉,即便这个标题是老板提出来的。
一个专业的设计,在审美上应该有一种偏执,即便客户指手画脚也依然坚守美的原则。
《史蒂夫·乔布斯传》中讲了这么一个故事:
Mac团队从1981年开始,每年会颁发一个奖项给一个最能勇敢面对乔布斯的人。
有一天,乔布斯冲进了阿特金森手下一名小工程师的小隔间,说出了自己常说的那句话:“这是狗屎。”
普通人这个时候可能很难直面面对乔布斯的强大气场,没想到那个小工程师却回答:“不,这其实是最好的方法。”
于是他向乔布斯解释了自己在工程上做出的权衡,而结果是,乔布斯败下阵来。
还有一次,乔安娜·霍夫曼发现乔布斯在未经过她同意之下“以完全扭曲事实”的方式更改了她的市场规划。
于是她怒气冲冲地冲向乔布斯的办公室,并告诉他的助理:“我要拿把刀插进他的心脏”。
奇怪的是,史蒂夫没有发飙,反而在听到她说的话之后作出了让步。
这些人反抗了权威,坚守住了自己的领地,结果不是被炒鱿鱼,而是获得了尊重。
《重新定义公司》里面曾提到谷歌公司内部有一个文化,就是“别听河马的话”,所谓河马,指的是一个公司在做决策时,大家常常会习惯听从于highest-paid person's opinion(高薪人士的意见),这只“河马”或许是你的的直属上司或老板,他们是权威的象征,很少有人敢反驳他们的意见。
但作者也指出,“只有创意精英才敢冒着被河马踩死的风险捍卫质量和业绩”。
所谓的创意精英,就是不肯在自己的专业性上做一点让步和妥协的“死脑筋”,宁愿得罪人也要捍卫自己的专业,他们把自己所做的工作和产品当做个人品牌的延伸,因此他们无法忍受降低他们专业水准的事情出现。
张小龙曾在腾讯内部做过一个长达8小时的演讲,演讲的内容是关于“微信背后的产品观”,他认为一个出色的产品经历应该具备的素养之一就是负责的态度。
简单来说,所谓负责,就是对自己专业性的有所坚守,唯有如此,才能“抵挡住来自上级的压力和绩效考核的压力,按照自己的意志不变形、不妥协地执行产品策划”。
当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不听话”,要做一个不听话的员工往往要具备这三个前提:
一是敢怼,即有胆量提出和老板不同的看法;
二是能怼,即有能力证明自己的观点是对的;
三是会怼,有技巧地让老板同意自己的观点。
只有这样,你才能成为一个被老板需要的员工,而不是听话的员工。(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