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镜头大光圈是什么鬼敢与单反比
这两天许多人又在讨论手机大光圈的事,对大多数新手来说,还真误以为手机的光圈就等同于相机的光圈。一只大光圈的单反镜头动辄上万,一部手机才多少?这两者能比较吗?差距在哪里?
PS:如果你觉得文章的文字太多,或者难理解,那么只需用明白下面几点就可以了。
1.手机大光圈和单反大光圈不是一回事
2.手机镜头增大光圈,要么体积也随之增大,要么以牺牲画质为代价,精简结构
3.光圈越大,画质越差
4.大光圈和景深虚化只有半毛钱关系
那些年我们被这样忽悠过
当年,雷军在展示小米2手机的时候,曾发布过一系列照片,其中一张清晰的月球照片让人印象深刻。“小米手机能拍月亮”这个噱头可以说赚足眼球了。然而事情还没完,小米科技公关经理@疯狂的杨林,之后又在微博上秀出了拍月亮的照片,清晰度令人“匪夷所思”,而且这次的样张来自799元的红米手机,后置一枚800万像素摄像头。
手机中的单反机,这是在抬高自己,还是在贬低单反呢?当然了,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手机对着单反屏幕拍摄是完全可能的。
今年上半年,金立曾通过官方微博公布E8将拍出1亿像素的照片,顿时哗然的互联网YY出1亿像素的照片能看清对面女孩洗澡的毛细血孔等等,惊呆整个宇宙。要知道一张一亿像素照片体积将接近40MB,金立你这样玩,问过存储卡的感受吗?
手机上的大光圈只是一种暗示
眼下,手机厂商在对拍照功能宣传的时候,变得聪明多了,往往会加入各种专业的俗语,在参数上大做文章,让人听有一种不明觉厉的感觉。因为普通用户对这些数据背后的意思也是一知半解,反正“大”就是好,跟着感觉走嘛。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光圈。在单反相机中,大光圈镜头通常价格不菲,所以大光圈也成为了高端的象征(光圈值越小,光圈越大,这是大家常常会弄混的地方)。如今在智能手机的广告宣传中,“F1.8大光圈”、“F2.0大光圈”等字眼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似乎给用户一种暗示,“我也是高端”。然而事实真的如此?
很多入门摄影爱好者之所以买单反,买大光圈镜头,就是中了背景虚化的毒。
光圈是一个用来控制镜头进光量的部件。光圈越大,通过镜头进入到传感器的光线就越多。简单来说就是在快门速度不变的情况下,光圈越大,进光量越多,画面比较亮,而光圈小的,画面会比较暗。此外,光圈越大,景深越浅,背景虚化就越明显,光圈越小,景深越深,背景虚化就越难。以上文字,仅仅针对单反。
手机大光圈和单反一样吗?
F2.0代表着光圈的大小,从F1.0-F22是光圈由大变小的过程,数值越小,表示光圈越大。理论上通过光圈的光量跟光圈值的平方成反比。比如F2和F2.8这两个光圈值,F2 也就是 2*2=4,F2.8是2.8*2.8=7.84≈8,也就是说F2光圈的通光量要比F2.8将近大两倍,同理F1.8的通光量大约是F2.4的1.8倍。
手机内部,寸土寸金,又要拍照拍的好,又要体积来的小,空出的地方最好全部塞满电池。还记得当年那部为了拍照不顾一切的诺基亚808,采用卡尔蔡司认证镜头,别看光圈只有F2.4,但毫不留情的运用了底大一级压死人的原理,碾压性的配备1/1.2英寸CMOS。只可惜,机身厚度高达17.95mm,镜头还是凸出的。
为什么会这样?那是因为画幅变大的情况下,镜头要么选择减小T值(曝光级数),要么选择增加体积。诺基亚选择了后者,采用5片1组设计,且所有镜片都是非球面,其中还有一片是ED低色散镜片,用料十足。
老狼想说一句的是,画质的提升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单一增大光圈,非但没有正面作用,反而会影响画质。
手机上的镜头一般等效35mm焦距在21-35mm之间,这种焦距设计大光圈镜头需要用比较复杂的结构,代表有逆焦式广角镜头,如佳能24L、尼康24G,手机上还没有逆焦式广角镜头设计被引入的先例,原因之一是目前CCM模块容纳不下这么多的镜组,二是目前有机光学玻璃的折射率和其他性能以及成本等还有待提高,厂家设计能力薄弱也是问题。
目前手机常见的镜头是5P、6P,或者1G5P(1片塑料5片玻璃、2G3P 2片塑料3片玻璃)等,光圈也就能达到F2。如果强行增大光圈,只能面对其他各方面的问题,比如边缘分辨率下降,边角失光严重、像场扭曲、慧差色散等。
现代手机做得越来越薄,意味着给摄像头模块预留的空间越来越小,没有余量再在如此狭小的摄像头空间安排光圈叶片和相应的控制马达,所以手机摄像头基本都是恒定光圈设计,如果稍微懂一点MTF图的话,就应该知道,镜头光圈全开时会伴随有较为严重的边角失光和解析力下降的问题,如果不改变镜头结构,增大光圈只会带来更大的暗角和更为模糊的边缘。这岂不是有点得不偿失?
关于景深,那更是扯淡了。手机的大光圈并不是为了虚化而设计,主要目的还是能让手机够拥有更快的快门速度。在手机上这种小传感器和6mm以下焦距的超广角镜头去追求浅景深本身就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况且景深三要素里面还有物距呢。
模拟大光圈电子光圈是怎么回事
为了眼球效应,手机厂商也是拼了,不断大开脑洞。年初就有手机提出了模拟大光圈的功能。号称最大光圈可到F0.95, 最小光圈可到F16,还喊出了“先拍照,后对焦,后设置光圈”的口号。
无论怎么吹,也改变不了用算法实现的本质。类似抠图+高斯模糊的玩法,效果差强人意,景深的边界地带有时会很尴尬,导致该虚化的没虚化,不该虚化的被虚化了。
电子光圈的原理更简单,通过算法,手机会在限定的快门时间里,连续不间断拍摄多张图片,对各张图片透明化之后进行合成处理。拍摄拍水面这种相对静止的画面时候,破绽不多,但如果拍摄车灯光轨,恐怕一眼就能被识破,画面断断续续。从诸多样张来看,画质下降严重,还存在色斑情况。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手机厂商在宣传拍照功能时候的用心了吧?所以对手机大光圈值能抱着平常心,别指望麻雀变凤凰。
PS:手机拍照的改变,别拿光圈说事
这年头,不搞个手机,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做实业的。业内称120万即可产出私人品牌手机,这种刷存在感的方式,就一个字“壕”。与此同时,还诞生了一大票名字奇特的手机品牌,比如英年早逝的大可乐、半死不活的小辣椒等。这架势,给人的感觉是“手机制造”已经进入没有门槛的时代,但是要做好非常难。于是,大家都开始强调“差异化”,而拍照成为了最大的突破口。不可否认手机拍照能力在不断提升,但如果拿光圈说事,那就是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