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国士,天下无双

12-26 生活常识 投稿:我找回了孤
我有国士,天下无双


年迈的老伴黄建琴,紧紧牵住他冰冷的双手:“老林啊老林,这是你第一次握住我的手这么长时间,40多年来,你一直把家当餐馆,当旅馆,一心只想着工作……”


匆匆赶到医院的博士长跪不起,拉起老人冰冷的手放在自己的脸上:“老师,您就像父亲一样,再摸摸我的头,好吗?”


护士们强忍着内心的万分悲痛,默默地为林俊德先生擦洗身体,整理遗容,换上他钟爱的军装。


全体医生和护士排成两列,深深三鞠躬,含泪向他告别。


2012年5月4日,林俊德在北京301医院被确诊为胆管癌晚期。


面对诊断结果,他出奇的坦然。


“我的病我清楚,要我活的得质量,就让我工作,我现在需要的是时间。”


三万多份研究资料需要归档,如不及时整理,顶尖的技术资料和珍贵的数据信息将就此失传。


2个学生的毕业论文需要亲自批阅,如果不及时审核,将影响孩子们的毕业答辩。


医生建议他进行化疗,他怕化疗时间太长,影响他的工作。


为了便于工作,他转入西安唐都医院。


从这一天开始,生命留给他的只有8天的时间。


同事、学生、亲人闻讯纷纷来看望他,他却说:“我没有时间了,看望我一分钟就够了,其他事问我老伴吧。”


5月26号,林俊德病情恶化,出现了大面积肠梗阻,肚子里充满胀气和腹水。医生建议马上手术,然而他再一次拒绝了。


“我不做手术,做了手术能延长几天,又不能工作,这样没有意义。你们不要勉强我,我的时间太有限了。”


为了减少干扰,他两次让医生拔掉导流管和胃管,他反复对医生说:“带着管子工作不在状态,我需要的是时间和效率。”


最后,医生给他拔掉了3米多长的导流管。


他央求医生允许他在医院办公。


他拉着主治医生的手说:“我是搞科研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现在最需要的是时间。”


医生不同意,他就央求护士长:“我的时间不多了,我还有工作没做完,求你们让我继续。”


基地领导前来看望,他说:“我只有两个要求,一是不再做治疗了,二是请你说句话,让他们把办公桌搬进来。让我工作,我可能还能多活几天。”


基地领导含泪同意他的请求。


就这样他戴着氧气面罩、身上插着十多根管子,颤巍巍地坐在办公桌前,对着笔记本电脑,一下一下地挪动着鼠标。


医生说,他的上身完全是软的,他完全是靠着那些医疗器械勉强支撑着的。



2012年5月31日,他的病情再度恶化。


护士抽泣着说:院士说,躺在床上就是病人,起来就是正常人。


他先后9次要求起床工作,医护人员含泪满足他的愿望。


上午10点,连续工作了2个多小时的他,颤抖地对女儿说,盘,C盘我做完了。



他的手已经颤得握不住鼠标,眼睛也渐渐看不清了。


他几次问女儿:我的眼镜在哪儿?女儿说:眼镜戴着呢……


此时,很多人痛哭起来,因为怕他听到,使劲捂着嘴巴。


最后,老伴儿忍不住劝他:医生想叫你休息一会儿!他则回答:坐着休息!



而他接下来说的一句话,让在场所有人再一次掩面啜泣—— “坐着比躺着好啊,我不能躺下, 躺下了,就起不来了!”



又工作了两个小时,他累得再也支撑不住,终于在医护人员的搀扶下,回到了病床。


他艰难地呼吸,眼神逐渐暗淡下来,担心他一睡不醒,老伴儿黄建琴一直陪他说话。


可是他太累了,一闭眼就永远地睡着了。这一躺下后,就再也没能起来……


5月31日20时15分,林俊德,这位让罗布泊发出45次巨大轰鸣的将军,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02

平沙莽莽黄入天,英雄埋名五十年


1938年,林俊德出生在福建省永春县的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因为家境贫寒,上完小学就被迫辍学。


后因资助,他得以继续求学。


因为家里实在贫困,大学5年他没回过一次家。


靠着勤学苦读,这个来自山村的穷小子,硬是打着赤脚考上了浙江大学机械系。


毕业后的林俊德,被分配到国防科委下属某研究所。


上世纪50年代末,西方大国对中国实习的核讹诈核垄断政策,苏联也撤走了技术专家并带走了全部核心资料。


报到第二天,研究所领导就对林俊德说:国家正在西北建设一个核试验场,把你挑过来,就是去那里工作。


深知国防安全的重要性,林俊德义无反顾地走进了荒凉大漠,开始了十年如一日的科研生活。


1964年10月16日15时,罗布泊一声巨响,蘑菇云腾空而起。这历史性的一刻被一张黑白照片记录了下来。


试爆成功的一声巨响,就是崛起的礼炮。



照片中这些研究员们高兴地跳起来,相拥喜极而泣,而林俊德就在其中。


现场总指挥张爱萍向总理报告,周总理却在电话里谨慎地问:


“怎么证明是核爆?”


现场指挥帐篷里顿时一片肃静。因为当时的中国,对核实验的实验数据,几乎为0。


就在这时,核武器试验研究所所长程开甲带着26岁的林俊德匆匆赶到:


“冲击波的数据已拿到,这次爆炸是核爆炸。爆炸当量为2万吨。”


张爱萍激动地拍了拍林俊德满是尘土的肩膀说:你们立了大功。


因为,在核爆炸后的一瞬间,还有一个画面鲜为人知。


当蘑菇云还在不断向上翻滚时,穿着防护服的林俊德,无所畏惧地向烟云开进,搜寻记录此次爆炸数据的设备。



从1964年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


到1996年中国进行的最后一次地下核试验


林俊德参与了中国的全部45次核试验


在最后一次核试验解密视频中,林俊德激动地说:


这是我们国家进行的一个伟大的事业,自己有幸在一辈子中,为这个工作做点自己微薄的贡献。


世界核爆史上美国和苏联先后进行了上千次核试验。而中国,只用45次便实现了既定目标。


一辈子只做一件事情,可是这件事情却改变了整个的命运,让全体国民敢于挺直腰板,大声说话。


一件事是小,但是做一辈子,就大了。


停止核试验之后,林俊德便投入国防尖端科技的研究中。


七十岁高寿的他,一年只休息三天——大年初一、初二、初三。


已经退休的他,日程表被安排得满满的,搞研究、做实验、带学生几乎占去所有时间。


他在意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他为每个学生建立了一个文件夹,里面详细记录着每一个学生的专业特长,培养计划和实施方案。


当年的毕业生唐博士,现在仍然会常常拿出老师的论文批阅意见,一遍遍地仔细阅读。


那是林俊德去世前三天,忍着病痛在病榻前读完他130页、8万字的论文后,用颤抖的手写下来的,也是林俊德留下的最后手记。


虽然只有338个字,却一笔一划,写得工工整整,呕心沥血。



03

大漠、烽烟、马兰


从得知自己身患癌症的那天起,林俊德就在笔记本上写下,他的临终清单:


1、计算机、保密柜清理


2、****技术(国家机密)


3、家人留言


4、(空)


5、马兰物品清理(宿舍、办公室)


但是,死神留给他的时间实在是太少太少了。


在他的笔记本上,一页页详细记录着归档材料、完善技术方案、学生论文等处理的事项,但是“家人留言”那一项冒号后面却一片空白。


老伴黄建琴说:“他本来想给挚爱的孙子外孙,一人写一封信,留一点话。但是最后都没有时间。”


他把一生献给了工作,并认认真真地践行了一辈子。


宁愿透支生命,不忘牢记使命。


林老去世后,机关领导人来到林俊德家里,看到家里的情况,大家再一次湿了眼眶。


那个破败的老房子已经悄然伫立在风雨中,长达40年之久;


屋里没有多余的家具,唯一的沙发还是用包装箱拆下的木板做成的;


客厅里的一个小木椅子,是林老利用铺完地板剩余的木料亲手做的;


洗手台上的一个铝盆,仔细一看已经留下了5个“疤痕”。


他的衣柜里,除了军装,没有什么像样的西装,两件毛衣也全是补丁,公文包已经旧得掉色了,他仍然拎着它,出席各种会议。


机关领导眼见此情此景,将10万元的慰问金送给林俊德的妻子黄建琴,恳请她务必收下。


黄建琴深深地鞠了一躬,婉言谢绝了,随即她转身对领导说:“这些钱就当做他最后的一次党费吧!这也是老林的心愿。”


临终前,林院士早已安排好了后事,他说:一是一切从简,不收礼金;二是不向组织提任何要求;三是把他埋在马兰。


“驱驰名节重,淡薄素心存”一生守正,一生清白,一生简朴,林老用他一生的坚持,践行了他作为一个党员的追求。


以智殉国,铸就成的铜墙铁壁,至死攻坚,绽放成死亡之海的倔强马兰。


战士自有战士的告别,你永远不会倒下。



标签: # 他的 # 工作
声明:伯乐人生活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ttn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