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催促,正在渐渐摧毁你的孩子
过年四大催,你中招了多少?
学生时代被催着考高分、工作后被催着升职加薪、催婚、催二胎,仿佛一辈子就要抓紧时间快点奔跑才是正确的人生。
殊不知,很多新手父母也把这种嫌孩子比别人慢的潜意识强压在孩子身上。
01
4岁的Lulu最爱来找我玩,每次妈妈都会紧随其后,孩子还没玩几分钟,妈妈就开始进入复读机模式:
如果按照1分钟之内说“快点”这个词,6次左右,这样算下来,除去睡觉(按12小时来算) 一天大概催孩子 4320 次。
看到这个数字,有没有被吓到?孩子在这样的催促中真的能学会抓紧时间吗?
面对她母亲的催促,我听得头都快炸裂了,可Lulu竟然一点反应都没有,直到妈妈开始对她大吼,她才磨磨唧唧地抬头看了一眼 。
俞敏洪在腾讯的分享会上谈及中国教育发展的问题,他表示对中国教育现状比较绝望,因为有50%以上的家长在非常认真地、全心全意地用催促来 ‘摧毁’着自己的孩子。
催着孩子快吃、催着孩子穿鞋、催着孩子写作业,上学要催,结婚要催,生二胎也要催。
殊不知,你没完没了的催促,恰恰正是摧毁一个孩子的重量级武器。
02
催促孩子会带来怎样的后果?
1. 催促导致逆反
以前我们认为,孩子到初中的时候才会叛逆,但在催促声中长大的孩子,很小的时候已经能看到“叛逆的影子”。
这些孩子的特点是:配合度低。
有次她跟我儿子一起上钢琴课,房间很热,一进门闺蜜让她把外套脱了,反复说了5遍,还是无动于衷,闺蜜上前帮她脱,她就死命地拉住衣服不放,简直有点“不可理喻”。
因为平时闺蜜的口头禅就是,你给我快点,怎么那么笨!催促次数多了,孩子已经不去理会妈妈说的到底是对是错,只要是妈妈说的,她心底都在say no!
1-4岁:感知身边的事物,以及慢慢学会一些日常技能,比如逐渐学会自己吃饭,自己穿衣服,收拾玩具等。
4-6岁:继续感知身边事物,学着分析判断,熟练旧技能,学习更多新技能,感知时间,建立习惯时期,为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打下基础。
6-小学:建立更多生活及学习习惯,不断完善这些习惯等。
如果忽视了4-6岁感知时间的阶段,没有对孩子进行正确引导,取而代之的是没完没了地催促声,那么孩子将随着年龄的增长,把浪费时间变成了顽固习惯,想改都改不了。
孩子需要时间观察,学习,激活大脑,积累经验,当你觉得孩子洗手慢,其实他们在感知水流,还在研究肥皂产生的泡泡……
在催促声中长大的孩子,由于父母没耐心,看孩子半天没弄完,就开始一边吼一边帮忙,请问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什么?
孩子除了嫌你烦,什么都没学会,而且他们越来越没自信,因为从没有好好练习过这些技能。
自信不足的孩子,在学习上也会出现不敢尝试,不敢思考,怕出错的现象,极其影响学习成效。他们做其它事也会往回缩,对家长依赖心理增强,根本无责任感可谈。
没有哪个以催促为主要教育方式的家庭,气氛是健康的,因为家里小吼声、大吼声,声声入耳,妈妈会愤怒,孩子会不开心。
等孩子再长大一点,反抗意识越来越强,顶嘴吵架就会变成家常便饭,亲子关系受到严重影响。
03
会浪费时间的家长,培养的孩子更聪明
有一个男孩8岁上学,但仅仅读了三个月的书,就被老师斥为“低能儿”而撵出校门。
可是他妈妈发现他很爱读文学作品,9岁就看完了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剧作家莎士比亚、狄更斯的著作,能迅速读懂难度较大的书,如帕克的《自然与实验哲学》。
爱迪生的伟大成就,离不开妈妈的支持,而妈妈的支持主要体现在,不去催促孩子成长,舍得让孩子把大量的时间花在他有兴趣的方面。
我的另一个闺蜜蛋蛋妈就是出了名的慢性子,她带孩子在我们眼里简直是让时间浪费到令人发指。
有一次陪孩子竟然在地下停车场待了一个多小时,因为蛋蛋对车牌上的数字感兴趣,孩子一个个的念车牌上的数字,她就默默地跟在后面,直到孩子念累了才离开。
她把时间还花在回答蛋蛋各种没完没了地提问上,比如:
蛋蛋问:妈妈,一个小时多少分钟?妈妈说:60分钟啊。
蛋蛋又问:那两个小时呢?妈妈说:120分钟啊。
蛋蛋还在继续:那315个小时呢?妈妈耐心地回答:18900分钟啊。
妈妈始终面带微笑,很认真地回答蛋蛋的每一个提问。
别的家长带孩子都赶着坐电梯,她娘俩基本都慢慢地爬楼,因为孩子喜欢数台阶。
他们骑滑板车在公园围着湖转三圈,四圈……一边骑,一边讲故事,看到什么就编进故事。
他们会在大树下看蚂蚁看一早上;他会让孩子把卷轴窗帘拉起来、放下、再拉上去,再放下来;雾霾天,别人家都买空气净化器,蛋蛋爸爸却是买来电路板、电机、涡轮扇叶等配件,花时间跟蛋蛋一起DIY净化器……
蛋蛋在这种家庭教育下成长,没有催促,没有急不可待,他有充足的时间去观察,去提问,去找答案,去知道自己想知道的。
所以他才4岁,已经可以轻松数数到1000以上,单双数,3的倍数,日常算账都没问题,他的计算能力与小学一、二年级哥哥姐姐不相上下。
他从没上过任何数学早教班,这一切绝对跟妈妈允许蛋蛋浪费大量时间在数字方面息息相关。
“台湾卡耐基之父”黑幼龙用“慢养”的培养方式将四个子女培育成才,他说:
不催促孩子并非是对孩子的放任自流,而是做更有意义的引导,不匆忙不慌乱。
不催促孩子的本质,体现的是家长的教育理念高度,是对孩子的尊重和信任。
所以,舍得让孩子“浪费时间”的妈妈,才能培养出更聪明的孩子。
04
妈妈们有原则是对的,但无需吼叫,正确的方法是,让孩子承担错过实际时间而带来的结果。
美国的斯特娜夫人是一位享有盛名的早期教育家,有一天,孩子问斯特娜夫人:“我想到同学家里去玩,可以吗?”
母亲说:“可以,但必须在12点半以前回来。”
可那天孩子比预定的时间晚了20分钟才到家。斯特娜夫人见孩子回来了,她什么也没有说,只是指了一下墙上的钟。
吃完饭,孩子赶紧换了衣服,因为她每到星期二就要去看戏或看电影。
这时,斯特娜夫人又让孩子看看钟,并说:“今天时间来不及了,戏和电影是看不成了。”孩子难过地流下了眼泪。
斯特娜夫人说了一句十分惋惜而又耐人寻味的话:“这真遗憾”。
面对孩子的过错,斯特娜并未采取任何处罚手段,但却使孩子明白了:浪费时间,自己需要承担后果。
2. 感知时间
4岁开始就可以和孩子玩一玩预估时间的游戏,并记录他们做事情所消耗的实际时间,跟孩子的预估时间做对比。
让孩子清楚的知道自己吃饭需要花多长时间,穿衣服需要花多长时间,上学路上需要花多长时间。每天晚上与孩子进行回顾和总结。
3. 善用工具
帮孩子做一个时间规划表格,记录每天要做的事情,以及完成情况。
准备个沙漏,这孩子刷牙,吃饭,上厕所,洗手,穿衣服的时候都可以使用。
10岁以上的孩子,可以开始用日历规划一周或一月的事情,这就进入高阶时间管理阶段。引导孩子对事情进行重要紧急排序,学会应对突发事件安排,或委托他人,删除事件等能力。
05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儿童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究者和成功者。”
孩子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他们需要时间了解,观察,探索身边的一切事物。
而大多数妈妈的教育方法是,用催促吼叫陪伴孩子成长,压抑了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探索需求。
龙应台在《孩子你慢慢来》:
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
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
给孩子时间允许他们慢慢成长。
不求一时的速度与效率,不以当下的表现评断孩子,包容理解孩子,尊重每个孩子的差异,让我们陪着孩子一起发现最好的自己。作者简介:韩老白,富书签约作者,狮子座正能量辣妈,小清新文艺设计师。工作五年,从设计院裸辞。懂点心理学,专注塑造女性职场、婚姻幸福力。愿我的文字,陪伴万千女性成长。简书@韩老白,微博@韩老白。本文首发爸妈内参(ID:shenduwenhu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