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岁宝宝叛逆期怎么办(2岁宝宝叛逆期怎么办?)
文丨福林妈咪
那天在网上看到一个视频,国外一个小女孩,看起来2岁左右的样子,和姐姐妈妈一起出门,因为妈妈开了她本想要开的门,于是坐在地上大哭了起来,非要重来一次不可。
妈妈和姐姐大概是习惯了妹妹这个样子,于是头也不回地走掉了。
被留下的她明显有些慌了,但她依旧站起来,回到门内,再亲手把门打开,关山,然后才朝妈妈追过去……
这一幕简直太典型了!
这就是让全世界家长“闻风丧胆”的“糟糕的两岁”。
这个阶段的宝宝开始有自我意识,并且处于秩序敏感期,所以她非常喜欢说不,什么事情都想要按照自己内心的秩序来,一旦不对,他就会立马大哭,不管你做什么都没有用。
像视频里这位妈妈一样一走了之肯定不行,3岁前是培养孩子安全感的重要阶段,爸爸妈妈总是弃他而去,并且从不在意他的想法,这对孩子的成长来说不是好事。
那应该怎么办呢?
我有一个办法,是我结合很多理论知识,与自己的两次带娃经验总结出来的,非常简单,却非常有效,今天分享给你们!
书上说,注意睡前仪式的带入,将很好地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入睡习惯。其实“仪式感”可以解决孩子许多问题,它就像一道光,一道照亮孩子的光,一道照亮生活的光。
孩子对秩序感的需求,是需要一个明确的仪式感的,忽略了这一点,你就很难弄清楚,为什么有时候你明明按照孩子说的去做了,他还是不依不饶。
果果两岁处在一个“狗都嫌弃的年纪”的时候,和大人对着干也是她的强项。
我:该午睡了,我们睡觉吧
果果:不要。
我:那你要干嘛?
果果:外面玩。
我:你想去玩什么?
果果:骑木马。
我:木马也回家睡觉了。
果果:外面玩。
遇到这种情况,我就会:
我:那我们去看看外面的木马回家睡觉了没有?
果果:好。
我:看完我们就睡觉哦?
果果:好。
然后我抱着捡捡到窗户口看了一眼中午一点的太阳。
我:外面是不是没有木马了,木马回家睡觉了,我们也去睡觉吧。
接着他真的就上床了,至于在床上又滚了多久才睡着,那是另一回事了。
两岁孩子的世界就是这么简单,顺着他的角度去化解他的问题,帮他把他当下想的事做成一个闭环。
睡觉→要骑木马→去看木马→看完了→睡觉。
注意在答应带他去看木马前要和他确认好看完木马就睡觉,这是在孩子内心当中植入一个“锚点”,
而不是睡觉→要骑木马→不行,这样“骑木马”这个事情没有得到解决。
问题是:要骑木马
怎么解决:去窗外看一下,看完睡觉
“去看一下”就是他对于“要骑马”这个需求结束所需要的仪式。
2岁孩子的脑袋构造很简单,他只有一根筋,没有得到解决的“骑木马”可能会一直伴随着他整个午睡,直到睡醒第一句话仍是“骑木马”……
事情得到完整闭环,这就是他的仪式感。
前几天我和爸爸带着果果去商场,商场有一个人偶大熊猫,捡捡要去摸,于是爸爸就带着他去摸了,摸完我们就走了。
走道半道,果果又说要摸大熊猫,爸爸说你刚刚不是摸过了吗?
果果说还要摸,于是爸爸又带他折回去摸了一次。
摸完我们又走了,走着走着,不出意外,果果又说要摸大熊猫。
这下好了,爸爸不愿意了,于是果果开始反反复复地吵着要摸大熊猫。
我问果果:你刚刚摸完大熊猫,和它拜拜了吗?
果果:没有。
我:那我们和大熊猫拜拜一下,然后回家好吗?
果果:好。
于是我们回到能看到大熊猫的地方,远远的和大熊猫拜拜了一下,开开心心的回家了……
这个案例也是同样的道理:
摸大熊猫→还要摸大熊猫→和大熊猫拜拜→回家
问题:解决还要摸大熊猫这个事
怎么解决:和大熊猫拜拜。
“和大熊猫拜拜”就是他对“还要摸大熊猫”这个需求结束所需要的仪式。这件事也就闭环了。
这下大家应该明白了,我是怎么让2岁的叛逆小朋友“听话”的。
划重点:
tip1:找到问题矛盾,明确目的
tip2:怎么解决,寻找简单直接的办法,设立一个仪式感,孩子的世界很简单
tip3:解决前,强调目的
tip4:完成问题闭环,给孩子所需的仪式。
若发现新问题,循环回tip1,麻麻们需要耐心。
“仪式感”可以是睡前的一声“宝贝晚安,妈妈要睡了,我们不说话咯”,可以是外面玩要戴口罩,可以是长大一岁的礼物,可以是每天的一句“我爱你”……
用“仪式感”去处理孩子需求的被满足感、被重视感,是对孩子情感世界的尊重,能让孩子对事物报以热情,从中发现生活的乐趣。
“仪式感”也会变成孩子心里的爱,变成幸福的味道。
我希望作为妈妈的我,做的不是依靠父母的权威去镇压他,告诉他你不可以干这个,不可以干那个。而是尽量以更为平等的方式去对待他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帮助他也帮助自己去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