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科学叫孩子起床(怎样快速的叫孩子起床)
冬季来临,要说最令妈妈们头疼的事情,十有八九是叫孩子起床。
反复唠叨、不停叫唤,孩子却连动都不动弹一下。
好不容易起来了,又哭又闹、要抱要哄,急急忙忙穿衣服赶紧出门。
面对叫娃起床这项“大工程”,很多宝妈都是气不打一处来,数不清有多少个早晨,是在怒吼声夹杂着娃的哭声中度过的。
叫孩子起床真有那么难吗?
教育孩子讲究方式方法,叫孩子起床也是如此,错误的叫醒方式,不仅难以让娃准时起床,还可能影响到孩子的大脑和身体发育,我们关键还是要用对方法。
警惕“杀伤式叫醒”
记得之前报道过这样一则新闻,重庆14岁男孩小文(化名),放寒假在家习惯了睡懒觉。
有天上午8点多,妈妈喊小文起床,但喊了几次还是没动静,妈妈一把就把小文的被子掀开了。
结果小文起来以后愤怒不已,竟然一气之下从12楼跳了下去。
不过好在他抓住了11层的防护网,最终成功获救。
很多父母,一旦叫了几次叫不醒孩子,就会采用“暴力”的唤醒方式:
一直对孩子大喊,直到孩子烦不胜烦才罢休;
直接掀开孩子的被子,用冷风让娃清醒清醒;
只要不起床,就一直摇晃孩子的身体,摇到起来为止。
实际上,这些都属于“杀伤式叫醒”的范畴,尽管这些叫醒方式看上去卓有成效,孩子确实起来了,但粗暴的叫醒方式,很容易对孩子造成伤害,弊远远大于利。
“杀伤式叫醒”会让娃“起床气”暴增
现实生活中,无论大人还是小孩,都有“起床气”。
当被惊醒时,我们整个人都会处在非常糟糕的状态,冲动易怒、心境低落、反应迟缓、注意力涣散等等。
从生理学上来说,这种“起床气”又被称为“睡眠惯性”,或者是“睡眠惰性”,即人们在醒来后,认知和感觉都尚未恢复,会出现暂时性的迷惑、行为紊乱和认知能力、感觉能力下降的状态。
而之所以我们会有“起床气”,是因为人睡醒的过程是相当复杂的。
简单来说,我们要从睡眠状态恢复警觉,逐渐启动意识,审视周围环境,试图活动四肢,在这样的过程中,还要尽量保障自身的安全感,以及身体的温暖。
一旦遭遇“杀伤式叫醒时”,那么就会打破孩子正常睡醒的过程,剥夺其安全感,使孩子下意识进入“防御反击”的状态,“起床气”暴增,出现攻击性、冷漠麻木,或者单纯地又哭又闹。
如果孩子长期被“杀伤式叫醒”,还会破坏孩子的睡眠机制,带来一系列的神经和心理问题,让娃更容易暴躁,安全感缺失,情绪易失控等等。
因此,我们叫孩子起床,就算再着急也要尽量采取比较温和的方式,给孩子一个充足的起床时间,“杀伤式叫醒”不可取。
怎样科学叫娃起床?
1.改善孩子的作息习惯
孩子有起床气,早上不愿意起床,很多时候是因为他们根本就没睡够。
根据美国国家睡眠基金会(NSF)建议,不同年龄孩子每天推荐的睡眠时长分别为:
1-2岁需要11-14小时;
3-5岁需要10-13小时;
6-13岁需要9-11小时;
14-17岁需要8-10小时。
我们要想让孩子按时起床,那么就应该根据每天上学的时间,合理规划好每天的上床时间,保证孩子有充足的睡眠。
2.使用温和的方式唤醒
除了“杀伤式叫醒”之外,一些温和的方式也能把孩子叫醒。
比如利用不断增强的光线,早上缓慢安静地拉开窗帘,或者是播放一些舒缓的音乐,准备一顿香喷喷的早饭等等,都能起到把孩子叫醒的效果。
3.给孩子“启动时间”
每个人的“启动时间”多有不同,有的孩子需要5分钟,有的孩子需要10分钟,我们应该给孩子预备充足的“启动时间”。
一般来说,只要把孩子叫醒一次,使孩子的“睡醒程序”启动就足够了,耐心等等孩子,即便孩子又睡着了,也只需再轻轻叫醒一次就好,孩子多半都能很快起来。
老苗结语:
其实不仅仅是孩子,很多成年人本身就是“起床困难户”,每天早晨都要响无数次闹铃,才能成功被唤醒。
我们想让娃按时起床,需要以身作则,先为自己养成好的作息习惯,再去约束孩子早睡早起。
今日话题:你平时会怎样叫孩子起床?
我是老苗——一名80后超级奶爸,也是医院里最扎眼的男性护士长,欢迎一起讨论孕育问题,也请你关注老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