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一个孩子未来的,是父母的陪伴吗(决定一个孩子未来的,是父母的陪伴吗英语)

12-03 亲子儿童 投稿:明目款款
决定一个孩子未来的,是父母的陪伴吗(决定一个孩子未来的,是父母的陪伴吗英语)

我们总希望给孩子最好的,却不知道孩子最需要的只是父母的陪伴;

我们总以为未来还有很多时间陪孩子慢慢长大,却忽略了孩子的成长总共就那么几年。

作者 | 可乐妈

前段时间,我听说了一件让人心里五味杂陈的事情:

我老家有个亲戚的孩子,名叫姗姗。

在家里排行老大,她2岁那年起,父母就带着年幼的弟弟去城里打工,她则留在村里,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

一直以来,姗姗给人的印象都是乖巧、懂事、安静。

但就是这样一个女孩,不久前却惊动了全家。

某天大课间时,姗姗悄无声息爬上了走廊的窗口,两条腿搭在半空中晃荡。

周围的同学见状顿时乱作一团,几个老师更是吓得面色惨白。

幸亏救援及时,才没出什么大事。

姗姗的爸妈得知了事情的经过后,匆忙赶回了老家。

可无论是妈妈的眼泪还是爸爸的训斥,都打动不了姗姗,她始终一言不发,村里甚至有人说她是脑子坏掉了。

直到后来,我在姗姗的空间里看到了这样一则动态:

“为什么只有在我要自杀时,你们才肯回来陪陪我?”

这句话看得我格外心酸。

原来,犯错和叛逆,只是孩子的手段,获得关注和陪伴,才是他们最终的目的。

不禁想起董卿在《朗读者》中说的一句话:

“陪伴是一种力量。

在这个世界上,失去了陪伴,就失去了生存的意义。”

很多时候,决定一个孩子未来能否过好、奠定他往后人生基调的,不是别的,正是父母的陪伴。

从小缺少陪伴的孩子

大脑受损严重

曾在网上看过一张扎心的照片:

小男孩的父母平时在外务工,很久才能回家一次。

一次,小男孩好不容易盼到了父母回家,便早早就收拾好了行李,希望爸爸妈妈再出发时能带自己一起。

可没想到,第二天等他一睁眼,爸爸妈妈又偷偷离开了。

于是,男孩只能提着行李,望着父母离开的方向,嚎啕大哭。

想来男孩的父母也不是故意骗孩子,多半是觉得在外打拼不易,何苦要孩子小小年纪也跟着遭罪。

但生活安逸却缺少陪伴的孩子要受多少伤?很多人根本想象不到。

20世纪60年代,由于种种原因,罗马尼亚出现了巨大的婴儿出生潮。

然而,由于很多家庭无力抚养,大量弃儿被送往了孤儿院。

这是一个极其庞大的群体,大约有50万人左右,统一被称为“罗马尼亚孤儿”。

这些孤儿虽然在孤儿院内得到了最基本的照顾,但因为缺少父母的爱和陪伴,很多孩子的大脑都出现了损伤。

研究人员扫描了他们的大脑后发现,这些孩子大脑中的白质纤维束出现了异常。

而这种异常对一个人的注意力、记忆力、计划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都会产生诸多不良的影响。

所以,后来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患上了心理疾病,变得异常敏感。

而在中国也有类似的研究:

有研究者对比了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的大脑,发现留守儿童大脑中负责调控和处理情绪的脑区灰质体积更大。

从而导致了留守儿童成年后更容易出现社交焦虑、情感障碍等问题。

一个孩子的童年没有父母的陪伴,便犹如小树没有了阳光和雨露,不仅会让孩子丢失宝贵的安全感和归属感,严重的还会影响孩子的大脑发育。

哪怕再多的金钱和物质,都弥补不了这种伤痛。

父母会不会陪伴

孩子二十年后过的是不一样的人生

长期从事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的李玫瑾教授在《心理抚养》一书中提到过一个案例:

有这样一位爸爸,儿子出生后,他高兴极了,说:“我一定要出去挣钱,给我儿子盖三间大瓦房,好让他以后娶媳妇。”

所以,儿子出生没多久,他就外出打工去了。

时间一眨眼到了十多年后,那时候,儿子已经辍学了。

这些年里,父亲在哪打工,儿子就在哪作案。

儿子第一次偷窃,才12岁,警察只能打电话给父亲,让他把孩子领回家教育。

父亲见到儿子,语重心长地教育道:

“儿子,你要争气呀!老子在外边挣钱,你在家要好好读书。”

说完后,就又回去打工了。

可没过多久,父亲就再次接到了警察打来的电话。

当他走进派出所后,儿子瞥了他一眼,转头告诉警察自己一共做了几次案、偷了多少钱,按照法律规定,可以被送进管教所。

看到这一幕时,警察纳闷极了:

“一般的小偷被抓后都会百般狡辩,说自己是第一次;

可这孩子看到父亲来了,怎么反而把偷窃金额都交代了,还主动让警察判自己刑,他是什么意思呢?”

对此,李玫瑾教授解释说,这孩子其实是在向父亲挑衅,他的潜台词就是:

“你能挣钱,我也能挣钱。

你不是不陪我吗?那我就犯罪给你看!”

生活中,不少父母都像这位爸爸一样,以为给孩子挣钱就是对孩子好。

可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他不在乎家里有钱还是没钱,只希望父母能陪在身边。

所以,在孩子生命的头几年,哪怕父母给不了他富足的物质条件,也一定要给予他足够的陪伴。

只有这样,我们的孩子才不会掉入自伤自毁的黑洞中,才能成长为一个快乐、温暖、人格健全的人。

而“寒门贵子”庞众望的故事则截然相反。

他的原生家庭比绝大多数家庭都要糟糕:

父亲患有精神病,母亲常年瘫痪在床,自己深受心脏病的折磨,家里还有年迈多病的姥姥姥爷……

但他却以744分的高分考上了清华,一举夺得了当年的市理科状元。

更让人佩服的是,面对镜头时,这个家境贫寒、历经挫折的男孩脸上总是挂着笑容。

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时,他说:

母亲陪在自己身边时,总是特别爱笑,很少把压力传递给自己;

他写作业时,母亲就在一旁做刺绣补贴家用;

当他遇到困难时,母亲总会耐心地安慰他:你面对什么,就要去解决什么,因为你总是要走下去的。

正因如此,当记者问他:“你会不会羡慕别的同学,被父母照顾得特别安逸的那种?”

庞众望才会坚定地摇摇头,说:

“妈妈对我特别好,其实我感觉我比有的孩子还要幸运,(因为)我的妈妈,我随时都可以见到。”

的确,被爱和陪伴滋养长大的孩子,内心才会有足够的安全感。

也正是这份安全感,让一个孩子不会被困难轻易地打倒,让他能够乐观、坚强地走向更广阔的天空。

那么,该如何陪伴孩子呢?

教育界曾提出过一个理论,那就是创造“精心时刻”

它的意思是给予孩子全身心的关注,并向孩子传达一个信息:“你很重要,我喜欢跟你在一起。”

从而让孩子感觉到自己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人,正在被爱着。

对此,虎妈建议大家从以下几点入手——

1. 同在一起

被评为“全国推动读书十大人物”的李振村提到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个寡妇,独自抚养两个刚上小学的双胞胎兄弟。

每天晚上,孩子做作业,她就捧本书在边上看,直到兄弟俩都考上了北京有名的大学。

但实际上,她一个字也不认识,只是为了陪孩子,才坚持了一个又一个日夜。

“精心时刻”不一定是要做什么特别的事情,去哪个特殊的地方。

只要跟孩子同在一起做事,就是最好的时刻。

2. 抓住黄金时段

现在很多家长忙于工作,即使想陪孩子,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

所以,不妨利用一些黄金时段事半功倍地陪伴孩子:

比如,清晨,孩子睁开眼睛的那一刻,微笑着亲吻孩子的额头,给孩子一个大大的拥抱,用赞许的目光鼓励孩子起床、穿衣;

下班回家后,听孩子讲讲白天发生的趣事,或是轻轻告诉他你很想念他;

晚上睡觉前,拿出睡前读物,和孩子一起看书,并互道晚安……

3. 保持正面的眼神接触

有位心理咨询师曾分享过一个故事:

他的来访者是一家企业的高管,事业有成,但是只要在公开的场合说话,就容易紧张,总觉得别人都对他说的话不感兴趣。

在咨询师的引导下,他才渐渐吐露心声:

原来,从他记事起,妈妈陪伴他、与他聊天时永远给他一个侧脸,忙碌着自己的事情,很少正眼看他。

这让他经常怀疑,是不是自己讲的事很无聊。

还是说,妈妈根本不在乎他。

这个案例提醒我们:

陪伴孩子时,一定记得要保持目光的接触。

既可以防止自己心不在焉,也可以向孩子传达一种信息:这一刻,我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你身上。

4. 把倾听的重点放在“感觉”上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哪一刻,你忽然感受到了一个小孩子的孤独?”

一则高赞回答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网友的外甥是个6岁的小男孩,他有朵塑料做的小黄花,每天没事的时候就会跟小黄花嘀嘀咕咕说悄悄话。

一开始家里人觉得很好笑,后来觉得有点瘆人便偷偷把小黄花丢掉了。

小外甥发现后疯了似的又跑又跳又闹。

后来,网友才知道:

原来,小外甥的爸爸妈妈总是不认真听他说话,他无聊了就只能跟小黄花说话。

很多时候,孩子需要的陪伴,就是有个人能认真倾听他说的话。

所以,当我们陪孩子时,不要打断,不要批判,也不要否定,就试着站在孩子的角度体会他的感受。

比如可以说:

“这件事让你很难过是吗?”

“听上去你好像……,需要我做些什么吗?”

这样的陪伴才是充实的、收获满满的和有价值的。

教育家夏洛特说:

“很多父母终日奔忙,从来无暇顾及孩子。

当他们终于有一天想要好好关心孩子时,却发现已经无法与孩子进行沟通了,这时父母对孩子来说已经变得无足轻重了。”

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本质上就是一场渐行渐远的告别。

别等远到我们想拥抱他们时,才发现够不着了;想和他们做朋友时,已经丧失资格了;想重新当一回父母时,已经没有机会了。

就趁着孩子羽翼未丰,我们还未老去,珍惜现在的每一天,每一刻,每一分,每一秒。

别让“陪伴”这两个字,成为我们日后的遗憾,和孩子心头永久的伤。

声明:伯乐人生活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ttn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