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长者转危为安,低龄孩子集体出院,这里传出的都是好消息
广州此轮疫情报告的病例中,一老一少人群因其特殊性往往更受关注。老年长者身体弱、基础病多,本就重症风险更大;儿童群体免疫力尚在构建,病情进展也很令人揪心。25日,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成功为一名85岁高龄、有脑梗塞与慢阻肺病史的患者实施紧急器官切开手术,降低了危及生命的风险。28日,又经过精心呵护、救治,助5名儿童康复出院。
高龄老人多病缠身
肺部积痰呼吸困难
刘伯(化名)已是85岁高龄,年迈的他曾发生过脑梗塞,还患有多种基础病,只能长期卧床。半年多前,他还患上了严重的坠积性肺炎,持续咳嗽、咳痰,但因为行动不便,一直未接受系统规范化治疗。
一次核酸检测中,刘伯核酸结果呈阳性,这对他本不乐观的病情而言更是雪上加霜,他被紧急送往省二医重症医学科隔离病区接受治疗。
经检查,刘伯的胸部CT提示肺部感染,在感染新冠病毒后并无明显加重的表现。此时,刘伯发热、意识欠清,插管后短期内亦不能拔管。由于他自主咳痰能力差,痰液较多,分泌物淤积在肺内,不利于肺炎的治疗与康复。医护人员多次使用纤支镜帮助其吸除下呼吸道的痰液,这对刘伯而言很痛苦。此外,伴有新冠感染的情况下,为刘伯操作吸痰,也将进一步增加医护人员的风险。
在这种情况下,省二医重症医学科主管医师叶敏宜迅速邀请多学科为刘伯会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师龚平桂也立即将情况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负责人、主任医师邓泽义汇报。
经会诊研判后一致认为,刘伯急需行气管切开术开放气道,清除肺部分泌物潴留,以利于后期气道管理;周期拖得越长,刘伯的感染可能越来越严重,甚至危及生命。
会诊后,叶敏宜医师和龚平桂医师立即告知刘伯家属病情,家属签署气管切开知情同意书后,为刘伯安排手术。
帮老人开通气道
医生穿着“太空衣”完成手术
“为有呼吸道传染病患者做开放气道手术,风险比普通病人要高很多。”邓泽义主任医师介绍,在气管切开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呛咳,从气道里喷出的含有大量病菌、病毒的痰液、飞沫、血液可直接喷溅到医护人员的身上,形成的气溶胶更可能被周围人员吸入,职业暴露风险极高。
邓泽义主任医师当机立断,“这台手术必须速战速决。”
为尽可能快速、安全地完成手术,邓泽义主任医师与省二医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医师肖平两位经验丰富的老手联合为刘伯行气管切开术。
“气管切开手术,在平时,难度不是特别大,我和肖平都非常熟悉术中操作。但在特殊时期,情况就不一样了。”邓泽义主任医师坦言,这次手术需要在严格规范的三级防护下佩戴正压头罩进行,术中操作难度增加不少。
邓泽义主任医师与肖平副主任医师需穿着正压防护服与正压面罩进行手术
邓泽义主任医师(左)与肖平副主任医师(右)为刘伯进行气管切开术
穿戴着“太空衣”一样的正压防护服和正压面罩,视觉、听觉、触觉都会受到干扰,还无法戴头灯,大大增加了手术的难度,为了保证视线清晰,手术台上,邓泽义主任医师始终保持弯腰的姿势,完成整个手术操作。
11月25日下午,在省二医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及龚平桂医师的协作下,邓泽义主任医师与肖平副主任医师默契配合,快速认清气管的解剖位置,精准下刀,用时不到5分钟便为刘伯完成气管切开,从气管里为其吸出大量粘稠痰液,效率丝毫不亚于平时常规操作。
随着痰液吸出,刘伯的血氧饱和度慢慢上升,术后生命体征平稳。整个过程,包括术前术后规范穿脱防护服、准备术中物品、麻醉消毒以及完成手术,仅耗时一个多小时。
肖平表示,刘伯的后续治疗以监护为主,气管切开插管后,痰液容易吸出,对刘伯缺氧状况的改善很有帮助,利于后续的康复和治疗干预,降低了出现危及生命情况的风险。
经省二医重症医学科医护团队的综合治疗和悉心护理,目前,刘伯气管切开术后伤口愈合良好,血氧饱和度和生命体征平稳,痰液减少,肺炎较术前有明显缓解。
单日出院5名低龄儿童,最小仅4月龄
在极好的抢救了老年群体的危急情况后,省二医儿科病区也传来好消息,又一批共5名孩子于11月28日康复出院。
出院孩子年龄介于4个月至3岁之间,他们多以发热、咳嗽或合并呕吐、腹泻、食欲精神差入院。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孩子们的症状已基本消失,新冠核酸均为阴性,顺利康复出院。
其中出院的孩子里,还有这一对龙凤胎姐弟。姐弟俩因反复发热、咳嗽、腹泻,精神、食欲欠佳,新冠核酸检测阳性,于11月19日收治于省二医儿科病区。起初,姐弟俩对陌生的环境及医护人员还有些抗拒,但在医护人员的诊治与悉心照料下,孩子俩的病情逐渐好转,跟医护人员越来越亲切。可爱的姐弟俩对能够回家感到兴高采烈,但对医护人员也依依不舍。对于孩子能康复出院,孩子妈妈深情地对医护人员连声道谢,“感谢省二医儿科医生护士的辛勤付出!”
截至11月27日24时,作为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省二医累计收治患者856例,累计出院277例。
采写:南都记者 王道斌 通讯员 王舒慧 郭馨阳 黄怡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