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在生活中怎样正确引导孩子
家长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好的老师,家长的行为对孩子有着最直接、最持久的影响,为孩子树立学习与模仿的模样,是家长的首要任务。要想让孩子在成长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日常生活中,家长首先要以身作则。下面一起来看家长在生活中怎样正确引导孩子,希望有所帮助!
1、让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
在集体活动中,孩子可增长见识、开阔视野、结识伙伴、培养广泛的兴趣,并在集体活动中和同学们互相帮助。妈妈要善于在集体活动后与孩子谈心,有意识进行集体主义教育,让他们关心集体,为集体办好事。当孩子有为集体办事的愿望时,妈妈要积极鼓励,切实帮助,有物有钱可适当赞助。
2、多给孩子传递正能量
让孩子多与这类儿童或成人交往,在长期交往中,孩子便会不知不觉地学着别人的样子待人。利用电影、电视、童话、故事等文学作品中助人为乐的形象教育孩子、熏陶孩子。在各种榜样行为影响下,孩子便会逐渐产生助人为乐的意识,为形成这样良好的品格奠定基础。
3、给孩子多一些实践机会
乐于助人是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所以妈妈在日常生活中应尽量为孩子提供一些机会,让孩子的乐于助人的行为得到练习。比如,父母下班回来,孩予要主动问好,备茶递水。大人休息时,孩子动作要轻,不要影响他人的.休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要注意帮助自己周围的人。邻居老大娘需要送信,叫自己的孩子主动帮忙送去。在公共汽车上,要培养孩子将座位让给老人和比自己更小的孩子。当同学或朋友有病时,要主动探望。有困难时,要主动帮助。他们在帮助别人当中,丰富了感情,也认识到自我价值。
家长要教育孩子在交往中诚恳待人,助人为乐,做一个别人信得过的人。要让孩子懂得,只有遇事为别人着想,当自己有困难时,别人也同样会关心帮助你,在与同伴的交往中,会得有心理感,从而产生追求交往合作的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