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喜欢打人的原因和对策
很多家长都会发现,自家孩子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得特别喜欢动手。家里的棍棍棒棒都能成为她的“武器”,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也能成为他大打出手的原因。甚至在把孩子带出去以后,孩子还会把这种恶劣的行为放在其他小朋友身上。家长对此深感担忧,这要是教不好,孩子长大以后岂不是会更加变本加厉。
幼儿喜欢打人的原因有哪些?
1、不会表达情绪。
有些幼儿在生气了或者是委屈的时候,由于发育的还没有那么的完善,有时候不知道应该如何表达,所以就会用打人来表达出自己的坏情绪。
2、受到养育经历影响。
心理学研究发现:好胜心强的幼儿,在成长过程中,往往有过孤独、无助的情感经历,比如:与父母长时间分离,过度惊吓等,这种潜意识里的记忆,导致孩子在与他人互动时,表现出攻击性,变得喜欢打人。
3、受到家庭环境影响。
孩子的成长从模仿开始,如果孩子所处的家庭环境,经常呈现给孩子打架的行为,比如:父母之间,视频里的各种打斗行为,都会成为孩子学习模仿的对象。
4、空间感和身体控制力差。
幼儿的心智都发育不成熟,尤其是大脑的神经系统发育,对外界的刺激容易产生异常的兴奋,而且抵御诱惑的能力也很差。往往对自己的一些行为做不出正确与否的判断。有时候就是脑子里还没有想好,但是手已经打出去了。
5、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幼儿仍然处于与周围环境磨合、探究自身能力的阶段。他们对外部的事物充满好奇,也对自己的身体能够做到什么有着无限困惑。这时候,他们会用手拍打他人,这可能只是他们探索世界的方式。
6、自我中心的发展阶段。
当孩子的思维处于自我中心的阶段时,他们更多地考虑自己的心情,却忽略了其他人的感受。他们不能理解自己打人会对他人造成伤害,并不认为打人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幼儿喜欢打人的对策有哪些?
1、别给孩子贴上“打人”的标签。
很多孩子只是随意的打一下,并非有意识的真打人。孩子小表达能力差,有时候生气了有可能通过打人来表达自己。而孩子的这种行为却被很多父母误认为是孩子学坏了,就会训斥孩子,这样只会让孩子变本加厉。所以,父母切记,勿要给孩子贴上“打人”的标签。
2、培养规则意识。
进入幼儿园以后,孩子如果还是我行我素,以自我为中心,自然而然会伤到其他孩子,比较严重的还有可能通过打孩子的方式表达自己内心愤怒,这对于其他人都是隐患。父母只有为孩子培养规则意识,让他们懂得分辨是非,孩子才会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进而就能慢慢纠正。
3、让孩子承担“打人”后果。
在孩子发生“打人”行为的时候,让他学会道歉是必做项,但是让他意识到这种行为不正确更重要。在道歉的过程中安抚孩子情绪,让其明白打人是不对的,必要时上演情景模拟,让孩子感同身受被打人的心理感受,并产生同情心理,这样下次再遇到同样的情况,他就会有所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