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孩子时,谨记“二八定律”,简单却很管用
批评孩子,也需要父母的智慧。
方法得当,可以启发和引导孩子,若方法不当,不但达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亲子关系也会毁于一旦。
作者 | 枫子
我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几次,儿子歇斯底里地冲我怒吼了。
那天,儿子在房间上网课,我推门进去时,恰好看到他慌张地关闭游戏界面。
我上去就是一顿炮轰:
“你怎么这么不自觉?老师上课讲了什么?你懂了吗?笔记做了吗?作业会做吗?天天被老师说,你还敢摸鱼……”
不等我说完,儿子就把我推出了房门,我气不过,在门口又训斥了他几句。
结果,儿子的火气比我还大,他大吼道:“你到底要怎样!是不是要我把命还给你,你才满意?”
儿子冷漠的眼神,句句带刺的语言,拒我于千里的态度,让我不禁打了个冷颤:这还是我那个听话懂事的儿子吗?
我不懂,为什么我只是批评了几句,他却非要跟我对着干?为什么我付出了那么多,儿子却视我为“仇人”?
听了我的哭诉,作为心理咨询师的朋友,非但没有安慰我,反而无情地反问:
“你怎么做人家妈妈的?只会揪着问题骂吗?情绪管理不会吗?正面管教不会吗?就事论事不会吗?”
看我愣住,朋友解释道:
“怎么样?心情不好受吧?现在理解孩子当时的感受了吧。
批评可以,但它不该是你裹挟负面情绪,摧残孩子心灵的武器。
批评的目的,应该是传递价值观,是激励而不是打击,是唤醒而不是压抑。”
醍醐灌顶。
同样是批评,有的孩子会改错长进,有的孩子却要离家出走,甚至冲动跳楼。
追根究底,是父母不同的批评方式,造就了孩子不同的人生走向。
前不久,江西16岁男孩李正宇失联,牵动了无数网友的心。
11月11日,李正宇因为在学校表现不好被学校开除。
妈妈在接他回家的路上没忍住,批评了他几句。
李正宇的心情本来就不好,妈妈却仍在他的心里浇冷水。
愤怒之下,李正宇加快了脚步,在经过一个十字路口时,把妈妈甩掉了。
之后,再也没有了踪影。
电话联系不上,亲戚、同学家都没有找到,家人赶紧报了警,还到处张贴了寻人启事,四处寻找。
但一直杳无音讯。
直到9天后,有人在李正宇原来就读的初中发现了他。
原来这些天,他一直藏在篮球场的储物间,饿了就趁没人的时候溜进各个教室,找点小零食。
难以想象,李正宇到底是有多绝望,才宁愿一个人待在这样又冷又脏乱的环境里,也不愿回家。
更让人震惊的是,再次见到妈妈时,他一把推开了对方,扔下一句“我不想和你说话”之后,再也不理妈妈。
不过是批评了孩子几句,孩子怎就如此决绝?
其实,教育孩子的时候,说的人和听的人,心理基础是不一样的。
父母责备、批评孩子时,心理基础是:你是我的孩子,不管我怎么骂你,都是为了你好。
潜意识里,我们觉得这是爱的表达。
可孩子不一样啊,他们的感受,往往是由父母的态度决定的。
当父母的批评充满打击、否定、人格攻击,就会损害孩子的自尊心,孩子反而会破罐子破摔,不听父母的管教,任由不良行为持续。
想起网上一项关于青少年抑郁患者的调查,他们回忆起自己最痛苦的事,大都是来自父母一些伤人的批评:
“你是废物吗?”
“养条狗都比你有用。”
“你脑子进水了吗?”
网友@与之说:
“每次父亲开口骂我,我都会忍不住自我怀疑,觉得自己就是个垃圾,我活着是为了什么啊?”
批评不是原罪,背后的打击和贬损才是。
事实上,每一句伤人的话,都不会变成激励,反而会摧毁了孩子的尊严和信心,不断提示着他自己是多么的糟糕。
心理学家钱志亮说过:
“当孩子犯错了,不是高高在上地去指责孩子、教训孩子,而是充分尊重孩子,用更智慧的方法引导他自我反思,唤醒孩子内在的自省能力。”
批评的内核,应该是引导和鼓励,是让孩子“抬头”而不是“低头”。
国学大师梁漱溟一生波澜壮阔,成绩斐然,在他的自述中,其父梁济对他的影响极大。
他9岁的时候,辛苦积攒的一串铜钱忽然不见了,他到处找不到,大声哭闹了很久。
第二天,父亲无意在庭院里的一棵桃树上发现了那串铜钱,知道是儿子贪玩遗落在了这里。
但他却没有责备儿子,而是写了张纸条给儿子:“有个小孩自己把钱挂在树上,却到处寻找,吵闹不休,真是毫无道理。”
梁漱溟拿着纸条,果真找到了自己遗忘的铜钱,顿时不好意思起来。
一直以来,不管梁漱溟犯下什么错,父亲从不疾言厉色训斥他,而是采用提醒、暗示等方法,启发他思考、自我反省。
父亲这种批评教育,很好地培养了梁漱溟的自省意识。
孩子的改变,是需要力量的。
想要孩子正确认识自己的错误,我们首先要放下成见和评判,看见和接纳孩子。
就像“南风效应”指出的:
越去评判或谴责孩子,对孩子刺激越大,只会激发孩子叛逆的情绪。
只有温暖和煦的引领,孩子才愿敞开心扉,听从父母的教导和建议。
家长坚定的态度和温和的话语,就是孩子改变的力量源泉。
在美国教育界,将批评定义为constructive feedback,翻译过来就是“有建设性的反馈”。
也就是说,批评是一种反馈,是对孩子行为、表现的回应。
正确的批评应该是有建设性的,必须要对孩子有帮助、有益处。
父母想要孩子意识到问题,并及时改正,不妨采用这“二八定律”:
1. 两分道理,八分共情
教育家贾荣韬分享过一个经历。
他的儿子骑自行车撞了一个小孩,虽然只是皮外伤,没有大碍,却花去上千元的检查费和医药费。
儿子出于害怕,不敢回家。
贾容韬没有着急批评,也没有讲大道理,而是先共情儿子:
“我特别理解你现在的心情,其实你不必太责怪自己,谁能不犯一点儿错呢?我知道你不是有意的,谁会无端给家里添麻烦呢?”
然后,他还帮儿子修好了自行车。
见父亲如此理解和接纳自己,儿子开始反思自己的错误:“我要是骑慢点就能绕过孩子,也就能避免这次事故。”
贾容韬这才开始输出自己的道理,告诉儿子各种交通安全知识,这次,儿子听得十分认真。
很多时候,不是孩子不听话,而是道理之前,我们要先给孩子多一些将心比心的共情。
激烈尖锐,解决不了问题,和风细雨,才能把话说进孩子心里去。
2. 两分批评,八分肯定
一个小女孩,因为心思都花穿着打扮上了,导致学习常常不在状态,妈妈看了很焦虑。
一天,妈妈见女儿又花了半小时在打扮上,便对她说:“每天美美的去上学,上课的心情都变好了呢。”
女儿听了很高兴,妈妈又接着说:“要是每天你的作业也能完成的美美的,那就更好了,妈妈相信这也难不倒你的对吧?”
女儿爽快地答应了,从那天起,女儿在学习上明显用功了。
这位妈妈用的方法就是心理学上的“三明治效应”:
先赏识、肯定、关爱对方的优点,然后提出建议、批评或不同观点,最后给予信任、支持和帮助。
在夸赞的基础上提出意见,孩子会觉得是善意的,也就更愿意接受批评,并改正自己的不足。
3. 两分建议,八分分享
高级家庭指导师刘称莲分享过一个朋友的故事。
朋友偶然间发现儿子的裤子里,藏有很多传情达意的“小情书”。
儿子才小学五年级,就“早恋”,朋友自然很震惊,但他却没有直接揭穿儿子。
而是选了一个父子俩都很放松的时间,跟儿子分享了自己早恋的经历。
他说自己很小时候就喜欢上一个女孩,但是因为那时候的自己没有能力,就把这份感情偷偷放在心里。
直到自己考上好大学,对未来有了规划,可以对女孩负责任了,才开始和女孩谈恋爱,并结婚生子。
自始至终,关于儿子裤兜里的情书,爸爸没有提一个字,却巧妙地给了儿子处理这件事的建议。
第二天后,那些情书真的就没有出现了。
和孩子分享自己的经历,就是一把打开孩子心扉的钥匙。
因为孩子听不进生硬的命令或建议,故事却能很好的引导,给孩子指明方向。
有句话说的好:为人父母,其实是一场修行,养的是孩子,修的是自己。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难免会有犯错误、表现不尽人意的时候。
我们要做的,不是用各种严厉的语言逼着孩子认错,而是让孩子学会思考。
我们要解决的,不是孩子,而是孩子身上的问题。
让孩子主动自发的改变,比家长说再多大道理都来得彻底、有效。
所以,任何时候,都不要让批评没有了“爱”,让教育没有了温度,让亲子间只剩下满嘴的说教。
一个沐浴在爱和接纳里的孩子,才能从心里生出无限的力量和勇气,成长为一个内心有爱、眼里有光、不负期望的孩子。
点个赞吧,与所有父母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