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月子婆婆来还是妈妈来?
怕婆婆做的菜不合口味,怕婆婆挑剔自己生的是个女儿,怕婆婆和自己生活习惯不一样生闲气……后怕多多的新媳妇们,大都选择回娘家或者让自己的妈妈来照顾月子。 她们的理由也很充分:一辈子一次的事情,怎么不能谨慎一点?
可是满怀欢欣或是满怀牢骚、准备来帮着媳妇坐月子的婆婆,在看到被邀请来的亲家母之后也能心平气和吗?
婆婆来了,妈妈也来了
怀胎十月,我在老公耳边吹了整整十个月的枕头风,中心内容不外乎一个:别让婆婆来帮我坐月子。
早在怀孕之前,有经验的同事和朋友就告诉我,坐月子最好是让自家妈妈来照顾,不然就要请个月嫂。“千万不要让婆婆帮你坐月子!”她们异口同声的劝诫让从没和婆婆住在一起过的我很是恐慌。就像她们说的,坐月子的确是件大事。抑郁、营养跟不上、吵闹,都会对产妇造成很大的伤害,有时候还会影响到小宝宝。短短一个月时间,还要心平气和地去和婆婆磨合生活习惯,简直就是个不可能的任务。
我不能拿我自己和宝宝去冒这个险,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坐月子的时候远离婆婆。为此,我在老公面前什么招数都使尽了,只差没有一哭二闹三上吊了。尽管老公一再强调在他们老家,媳妇必须由婆婆来伺候坐月子,不然婆家是要被戳脊梁骨的。可是他又不能反驳我列举的事实:我妈离得近,文化水平高,以前还有过帮助我两个姐姐坐月子的经验。一边拗不过我的撒娇,一边要维护公公婆婆在老家的面子,老公头一缩,用起了拖字诀,这头哄着我,那头瞒着婆婆。直到我快要临盆,婆婆当仁不让地拎着大包小包从老家赶了过来,一开门,才发现亲家母系着围裙,一副当家做主的样子站在儿子家。
据我妈说,婆婆的脸由红转白,又透出些青森森的寒意,最后黑着一张脸进了家门。
平衡不如偏好
现在回想起来,此后的所有婆媳矛盾,都源于这次不成功的坐月子,从婆婆进门的那一刻就开始了。
在去医院生产之前,婆婆和妈妈磕磕绊绊磨合了一个多月。两个老太太脾气都够犟,偏偏在孕妇该怎么吃的问题上南辕北辙,说不了几句话就夹枪带棒了。
没办法,我只能采取平衡策略,中午吃婆婆做的饭,晚上吃妈妈做的饭。大概是看在未出世的孙子份上,婆婆似乎要比妈妈容易妥协一点。说到底,我毕竟是吃着妈妈烧的饭菜长大的,难免要偏爱一些。我心里时时刻刻要记着和婆婆搞好关系,总是讨好似地恭维婆婆做菜的手艺。大概是我恭维人的水平太差,嘴里说着喜欢,脸上却皱成一团,最后只换来婆婆轻飘飘的几句敷衍。而这边,妈妈看着我还要勉强自己去吃不合口味的菜,心里又疼又气,平时和婆婆更没好气。
一来二去,等到我要住进医院那天,家里的气氛已经像个快要爆炸的火药桶。等我出院回家,这个火药桶已经把家里炸了个面目全非。
婆婆说不能洗澡不能洗头,妈妈说要保持清洁卫生;婆婆说一定要半夜起来奶孩子,妈妈说用吸奶器存着也可以;婆婆说卧室一定要密封不见光不透风,妈妈说要保持通风良好……到了最后,连煮面条是敞锅煮还是闷锅煮,两位老太太都能吵得不可开交。
我和老公夹在中间,我想讨好婆婆,他想恭维丈母娘,都在竭力找寻平衡点。但越是这样,两位老人家越是互不相让。中间我妈愤而回家、老公亲自登门去接;婆婆气急出走、老公半夜在车站找人这样的事情也发生了好几回。争吵到最后,我开始出现恶心、沮丧、头晕,医生说,这是轻微的产后抑郁症。
等月子一结束,婆婆收拾行李走了。临走时,她没和我说话,只让老公转达了一句话:“凡事都有根主心骨,没有一个锅子里两把铲子炒菜的道理。”
自此之后,婆婆很少来我们家。而住在同一城市的妈妈,也宁可我们周末回去吃饭,不来这个小家了。
编后: 坐月子,这个女人最虚弱的时期,我们都会本能地去寻求最温暖最可靠的母亲的怀抱。风俗告诉我们应该接受婆婆的善意,但绝大多数媳妇还是愿意在这一个月里重新享受一回做女儿的幸福。如果抛去“讨好”、“恭维”种种背后的小心思,你愿意让谁来照顾月子?婆婆和妈妈的怀抱,难道我们真的不能在中间寻求一个平衡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