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凤空间|电动寡头制霸,负者出清?

12-04 汽车知识 投稿:bones骨
秋凤空间|电动寡头制霸,负者出清?

作者 | 王秋凤

市场正在重新定位品牌价值。非一夜之间完成,只是需要时间来积累。

虽然2022年距离结束还有一个月,但全年新能源汽车的量能几成定局。从去年略逊于20%的渗透率,到现在月度占到30%渗透率之上(全年统算将在26%上下浮动),表现出高歌猛进的态势。

新能源的全年走势确实走出独立于大盘的行情,这种势头能延续多久,是否会在短期内将燃油车从市场驱逐出去,即实现类似挪威(渗透率一度高达96%,现在掉到86%)式的电动车独霸型市场?

从目前来看,新能源寡头化目标,暂时还不能指望。接下来,新能源竞争将回归传统路线,垂直整合仍是竞争力支撑。

电池市场是风向标

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在未来,但线索则在当下。电池作为新能源最重要的上游供应商环节,其动态预示着整车发展的调性。

10月份,动力电池出货量62.8GWh,同比大增150%,环比只增6.2%,三元和磷酸铁锂(LFP)装车比例达到了1:2。1-10月,电池产量426GWh,同比增167%。三元与LFP比例为2:3。而出口比例上,LFP占比70%,高于国内装车。

在整车之前,电池供应商先实现了“准寡头化”。前3家、前10家市占率分别为80.4%和95.3%,集中度已经非常高。但实现批量装车的有51家,比去年少了6家。而整车品牌前3、前10的市占率分别为25.5%和60.7%,集中度不如前者。

电池行业的马太效应为什么如此明显?原因在于,电池只面对几十家B端客户,销售目标非常狭窄,只能彼此刺刀见红,根本没有腾挪空间。而整车市场非常复杂(国内整车市场的复杂度超过整个欧洲),地域差异、层级差异、场景和收入导致的需求差异,让各个品牌都更容易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

而且,电池是最容易塑造规模化效应的供应节点。反之,如果这样的市场都无法实现寡头化,整车市场的寡头化更无从谈起。更别提整车厂在地方经济中拥有独特地位,地方政府往往选择提供政策、资金、资源和B端市场(比如政府采购和出租车)的支持。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市场机制部分失灵,负资产很难出清。

而对于新能源整车的方向,电池市场发出了未来增长趋缓的信号。从主机厂的角度,2022年生产成本控制不利,原因在于正极金属价格的失控。电池价格逐年下降、依靠采购规模压降成本的预期都落空了。目前这种价值链分配方案,让主机厂相当不满。

渗透率怎么走

因此可以预期,渗透率到30%一线之后,不会在一两年内上升到40%。欧洲渗透率最高的挪威和瑞典(50%),都是乘用车产业基本躺平、人均收入高、环保热情高涨的国家。拥有完整汽车工业的德国(32%)、英国(21%)、西班牙(10%),几年内都不会飙到这么高的渗透率,人均收入低得多、应用场景更复杂的中国,更不会如此。

眼下,渗透率继续快速增长的趋势,已经被削弱。未来,渗透率开始走平,即相对以前的低速增长,是大概率事件。燃油车退出的时间将被推迟。鉴于一线跨国车企,纷纷表示不再推动内燃机技术研发,那么过渡方案(PHEV和增程)的生命力,将持续得更久。我们已经看到PHEV和增程的产品种类和市占率在往上走。这两种混动,也使用内燃机,但绝大部分场景下内燃机工作在高效区间,这样就大大降低了对内燃机技术的要求。

如此,新能源寡头化目标,暂时还不指望。

新能源竞争促使品牌重新定位

不过,新能源市场的主流化不过6、7年的工夫,现在竞争烈度和集中度都高于燃油车。这说明新能源市场,将以更快的速度,培育出市场优势方,而且,与平均销量的差异,也大于燃油车市场。

全面驱逐(弱者)虽然非常难以做到,但强者占优的局面,现在就已经出现。两者(寡头化和强者出位)的差异,貌似只在于相对量,其实是玩家数量的问题。

虽然眼下电动车卷得大家都不怎么赚钱(包含比亚迪),但不赚钱(净利润很低或者负数)与现金流枯竭,区别可大了。

面对新能源市场,一线豪华继续谋求保持超高利润率,纯属不切实际的想法。这一点也被现实证明了,BBA的新能源业务都不理想。表面原因是他们定价不合理,直接将燃油车定价体系平移过来。实际上,他们一天不战略性放弃利基市场,就一天不会将资源彻底地转向新能源。骑墙的后果,市场也给出答案。

从这一点上,合资车企都未能在战略上适应新能源市场的特殊规则,包括转型积极的大众,更换CEO之后正在全球范围内回收此前激进的做法。相似的还有福特。问题是,大家应对经济周期的做法,普遍出于财务考虑,做了一堆减法,但仍然陷入既有资产(适配燃油车市场、正在产出利润的资源)和转型需求之间的两难。

市场正在因此重新定位品牌价值。非一夜之间完成,只是需要时间来积累。

垂直整合是竞争力支撑

现在新能源市场上,创始人和资本都来自于互联网的新造车运动,正趋于低潮。经过几年的努力,他们中的头部公司,大体实现了毛利润转正,但净利润仍然为负。现在资本态度比较消极。早期投资者(PE、VC)闹着要退出,但蔚小理之后,暂时还没有新势力成功实现IPO。美股有审计底稿和审美疲劳的问题,科创板监管趋紧(比亚迪半导体业务终止了IPO进程),港股估值太低。今年美元收水有点穷凶极恶,大家都认为今明两年不是上市好时机。

那么就仍然要看交付和利润等市场要素。蔚小理都在“月度万辆”这个级别上做不上去,哪吒、零跑、埃安(背后是广汽和广州国资委),都做10-25万这一主流级别(实际上包含了3个亚分层)。

30万以上不是不能主流化,BBA主力车型每月都在2万以上。卖标也好,品牌溢价也好,反正完成了市场逻辑自洽。而头部新能源确实从BBA手里抢了不少市场,但下一步主打的科技牌,现在有点发霉(自动驾驶、智能座舱)。一方面宣传的技术落地困难,另一方面也有点同质化。座舱车机芯片用高通8155,自动驾驶用英伟达Orin,大家都差不多,如何体现差异化?

至于堆料、氛围塑造,以及提供品牌辨识度,这都是燃油车大佬们玩剩下的。

既然资本和技术这两个支撑,眼下都有点沉寂,那么传统竞争路线又成了决胜因子。规模化、采购成本背后的供应链垂直整合能力,成了决定市场占有率的主导力量。

今年比亚迪卖疯,就得益于多年前的供应链上游一体化部署。这与90年代以来的扁平化采购(供应商外链化)趋势相反,却是如今新能源竞争的法宝。长城汽车正在试图走相似的路,但其“多品牌”有点提前发育,节奏感相对比亚迪差一些。而且,虽然蜂巢规划产能非常宏大,但比“弗迪系”还缺了点上游配套能力和现实产能。

特斯拉采购倒是比较扁平,它实现的主要是技术垂直整合。三电系统自己做,授权生产,不少新势力也都做到了。但与Mobileye结束合作后,自动驾驶和车机芯片都走自研路线(代工找台积电),建立在原生的E-E架构上的自研软件,是其核心竞争力。

不过今年特斯拉在国内市场表现平平。此前另一个叱咤风云的上汽通用五菱,主做A00级的EV,确实打遍天下无敌手(长安和奇瑞只分到不多的羹),主要靠BOM能力。A00级和A0级市场(低于10万)天花板太低,已经干不出什么名堂。五菱今年的失意,也在情理之中。

低端市场要往高走,高端的要向下延伸。想上量就是必须做主流(10-25万),但这样又必须直面风头正盛的比亚迪,落入到供应链竞争的窠臼。

新能源竞争回归传统路线,将继续成为今后几年的主趋势。

-  E N D   -

秋凤空间

无肇因之始,无自限之垣

品茗聚友,坐而论道。

声明:伯乐人生活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ttn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