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迪一汽提前暖封闭 奥迪在长春二次创业正跑出“中国速度”
撰文|孙宇
2月获批,6月奠基,11月实现主建筑结构封顶,比计划工期提前一个月。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一路快马加鞭,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成长壮大,推进奥迪电动化战略在中国全面落地。同样是一汽与奥迪的再次携手,更具想象空间的是,在全球汽车产业变革的大背景下,奥迪一汽承载的战略意义与三十年前已经大不一样。
奥迪一汽提前实现暖封闭
豪赌新能源 奥迪在长春二次创业
1988年5月17日,一汽与奥迪签署“关于在一汽生产奥迪的技术转让许可证合同”,开始组装生产奥迪100车型,开启了奥迪在中国市场突飞猛进的发展。双方携手共创了在中国汽车市场的黄金十年,也在行业变革中经历了考验和挑战。目前,一汽奥迪在中国汽车市场拥有覆盖轿车、SUV、纯电动车、进口旅行车以及RS运动品牌等全细分市场产品矩阵,交付新车超过700万辆,是中国市场保有量最大的汽车品牌。
随着一汽奥迪销售有限责任公司南迁杭州,长春需要补充一个新的豪华车项目,奥迪也需要寻求一个发力新能源的新支点。双向奔赴下,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获批成立,奥迪随之在长春开始了“二次创业”。
不同于双方初次合作,出于对中国豪华车市场预期的谨慎态度,德国奥迪当时的投入较少,这让他们在一汽奥迪销量大幅攀升时后悔莫及。因此,在奥迪一汽项目规划之初,德国奥迪就定下了大手笔投资的基调。作为奥迪在全球的第三座新能源车工厂,德国奥迪在该项目中投资约26亿欧元,规划产能15万辆,将其建成为数字化、精益化、可持续化生产的全新标杆。
奥迪在项目中投资26亿欧元,规划产能15万辆
智能制造未来可期 蓄能长春人才新高地
奥迪一汽长春新能源生产基地,是继英戈尔施塔特、斯图加特之后,奥迪全球第三座新能源工厂,在奥迪的新能源转型布局中举足轻重。
工厂以工业4.0的标准设计,100%使用绿电和光伏电,同时通过生物膜和反渗透膜的深度处理,将厂区污水100%循环使用,未来投产后,每一辆车落地即实现碳中和。
通过数字化建设,奥迪一汽工厂将智能化理念贯彻至生产制造全流程,构建出了一个具有数字化IT架构网联系统和超级企业云系统的智慧企业。IT架构将所有设备、产品、维护互联互通,从而实现企业的高效联动。云系统则联动企业内部,提高柔性化生产能力;打通供应商,精准预测生产;连接用户,缩短交付周期。这不仅提升了生产速度与透明化程度,而且将效率与质量提升到全新水平。
未来奥迪一汽工厂还将从高度自动化实现精益化生产。通过无人驾驶运输系统,通过AGV智能调度算法,结合快递行业智能仓储AGV的优势与汽车工艺生产的特殊性,在焊装车间实现大体积零件配送高自动化,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在核心工艺车间,将采用超千台机器人操作生产,同班次操作工人也将达到约1000人,两者之比达到1:1,极大的提高了自动化率。
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生产与物流副总经理于秋涛告诉北青汽车:“奥迪一汽项目可提供匹配北上广一线城市薪酬的工作岗位,智能工厂未来生产的是奥迪塔尖的产品,这样的竞争力已经开始从全国各地吸引人才落户长春。”
长春新能源生产基地在奥迪的新能源转型布局中举足轻重
全价值链赋能 构建可持续繁荣生态
从奥迪一汽新能源基地正门进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大片自然形成的生态湿地。作为奥迪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一环,未来生产基地内将会栽种不同的植被,提升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实现生产基地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一脉相承地,与基地相匹配的供应商已经陆续在周边落户投资。基地周边将逐渐形成专属园区,吸纳更多优秀的供应商,共同构建绿色产业链,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升级。最终形成以奥迪一汽新能源生产基地为中心的工业生态圈,推动构建绿色美好生活圈的新格局。
新生产基地致力于实现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德国品质搭乘中国速度,使得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拥有最独特的行业领先优势。”奥迪中国总裁温泽岳对未来寄予厚望,“通过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我们希望进一步拓展奥迪在华的电动化产品阵容,同时联合本土伙伴一起在当地生产零部件、研发最新技术,将未来PPE车型打造成面向未来的新一代智能电动车。”
可以说,奥迪一汽项目的高效推进,是建立在一汽与奥迪过去成功合作的信任上,也得益于过去几十年双方在长春培育出的丰厚的产业基础。这一次,双方都卯足了劲,要再次携手打赢这场新能源转型的硬仗。这次凝聚在长春的“二次创业”,既振奋人心,也让人们看到了奥迪在中国市场未来发展更多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