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需求激增(新能源车需求激增怎么办)

12-03 汽车知识 投稿:何必去打扰
新能源车需求激增(新能源车需求激增怎么办)

即便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缺芯少电”等多方困境,今年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依旧保持了惊人的高增长态势。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今年1~10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548.5万辆和528.0万辆,同比均增长1.1倍,产销连创历史新高。同时,市场渗透率也在快速攀升。今年前10个月,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攀升至24%。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向好的趋势下,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的数量也出现大幅增长。近日,企查查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现存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多达56.8万家。仅今年上半年,我国新增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11.1万家,较去年同期增加50.3%。

1

相关企业数量大幅增长

根据企查查的数据,近10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的注册量呈现逐年递增的态势。2012年,我国新增4000家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此后每年相关企业注册量增速多集中在30%~85%的区间。其中,2015年,新注册企业数量首度破万。2020年,新增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达7.4万家,同比增长85%。2021年,伴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异常火爆,新增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多达17万家,同比大幅增长128.4%。可见,近10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始终是热门的投资领域。

从区域分布上看,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数量总体呈现“南多北少”的分布格局。在企业数量排名前十的省份中,位于北方地区的仅山东省、河南省两个省份,分别现存6.4万家、3.1万家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而位于南方地区的广东省、江苏省、浙江省均挤进企业数量前5行列,分别现存5.7万家、4.5万家、3.2万家相关企业。具体到城市分布上,南方城市更是包揽企业数量排行榜前5名,其中上海位居榜首,现存1.96万家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

对此,银河证券汽车行业分析师石金漫告诉记者,汽车产业的发展具有产业集群效应,产业链企业的分布多与整车企业发展挂钩。目前,在多家整车企业的带动下,我国汽车产业已形成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中部地区、成渝、东北六大产业集群,分别以上汽集团、吉利汽车、广汽集团、比亚迪、北汽集团、长城汽车、东风汽车、长安汽车以及一汽集团等车企为中心。因此,广东省、江苏省、浙江省等南方地区的汽车产业基础深厚,产业链发展成熟,为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此外,上海、广州、深圳等南方城市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的发展上,也出台了颇为详细的政策规划。不久前,广州便专门出台《广州市支持汽车及核心零部件产业稳链补链强链若干措施》,以提升智能网联和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自主创新与核心竞争力。

同时,石金漫指出,作为上榜的两个北方省份,山东省和河南省则在商用车领域颇有建树。山东潍柴、河南宇通等商用车巨头都在加速新能源转型步伐。以宇通为例,今年7月,宇通新能源商用车基地在郑州正式开工建设,计划总投资85亿元,规划建设新能源重卡、新能源中卡、新能源轻卡等整车产能,新能源车桥等关键零部件,以及新能源商用车研发中心等。郑州宇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汤玉祥表示,宇通将以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技术为依托,争取抓住城市电动化窗口期,打造一个有竞争力且自主可控的新能源商用车集团。

2

各领域发展不平衡

全联车商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总裁曹鹤看来,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企业的实际数量或少于56.8万家,且存在较大差距。“即便把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也纳入进来,实际的数量应该也是少于56.8万家的。”他说道。仅依靠企业名称、经营范围和产品名称中是否涵盖“新能源汽车”来做判断,范围过于模糊。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参与者正越来越多,并在快速成长中。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师建华表示,近几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实力明显增强,配套设施日益完善,产业规模化逐步扩大,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有望突破650万辆。在整车制造上,截至2021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企业数量达到198家,其中150家成立于2018~2020年,新入局者不断涌现。石金漫认为,在市场日渐成熟的趋势下,明后年整个产业将逐渐从如今的百花齐放进入大浪淘沙的阶段。“不管是头部企业如‘蔚小理’,还是零跑汽车等第二梯队,都将面临被淘汰的风险。”她指出,接下来几年,造车新势力尤其是腰部以下造车新势力将面临生死考验。

在师建华看来,经过多年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核心“三电”等关键技术上实现突破,建立了上下游贯通的完整产业链。尤其是动力电池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数据显示,今年10月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装机量21.4GWh,同比增长60.1%。今年1~10月,累计装机量193.6GWh,同比增长99.9%。值得一提的是,前十企业配套量占比超95.9%。作为其中的龙头,宁德时代电池装机量占比达45.2%,份额环比减少4.2%。而紧随其后的弗迪动力份额则增至29.1%。曹鹤指出,由于动力电池技术尚集中在少数几家企业手中,造成了当前动力电池领域头部集中趋势明显。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宁德时代一家独大的状态将不复存在。“5年之后,宁德时代的市场份额能占30%就不错了,其他同样拥有先进技术的电池企业,市场份额会逐渐扩大。”他说道。

与相对成熟的动力电池领域不同,正处于发展初期的智能驾驶领域,未来前景颇为扑朔迷离。近来,Argo AI关闭、图森未来罢免首席执行官、Mobileye IPO估值缩水超一半等负面消息持续曝出,给智能驾驶行业吹起一阵寒风,不确定性也愈发明显。对此,曹鹤认为,智能驾驶发展尚处于混沌之中,格局难定。在他看来,现有的智能驾驶赛道的参与者将来或许只能占据一半左右市场份额,未来5~6年,还将有更多企业涌入自动驾驶、车路协同等细分赛道,占据另一半份额。

3

跨界融合成主旋律

“展望未来5年,产业内企业数量目前还不够,随着行业发展日渐成熟,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会有更多强者出现,技术水平、产品质量会逐步提升,产业整体发展更加健康。”曹鹤说。在曹鹤看来,当前新能源汽车产业在技术、能源结构等方面都还有很大发展空间,随着新型动力电池、新的能源形态等不断出现,产业集中度提升的同时,也将有更多新兴企业进入。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黄学杰指出,化学体系的迭代将是下一步动力电池领域发展的关键。目前,动力电池多以磷酸铁锂电池、三元锂电池为主流,为控制电池成本,保证高能量密度,动力电池产业将持续减少对锂、钴等贵金属的依赖,通过高镍或半固态、固态的方式提升能量密度。钠离子电池则将更多应用于电动两轮车、低速电动车和储能等领域。针对动力电池技术路线的不断细化,各大电池企业已然有所行动。宁德时代正在全力推进钠离子、M3P、凝聚态、无钴电池、无稀有金属电池等电池技术布局。孚能科技则计划在2023年推出钠离子电池、磷酸铁锂、磷酸锰铁锂等第一代产品。

此外,上述专家均表示,智能化趋势让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边界日渐扩大,跨界融合将成为未来产业发展的主旋律。石金漫指出,在软件定义汽车时代,华为、小米、苹果等跨界巨头纷纷选择进入汽车行业,这在加快汽车智能化步伐的同时,也给产业链带来了多重融合。同时,“车路协同+单车智能”中国智能网联方案的发展,对汽车与电子、通信、人工智能、交通、大数据等多个产业的跨界融合也提出了巨大挑战。正如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所言:“如何联通车能、车路、车云,推动三者的跨界融合,并以绿色低碳推动产业升级,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迈向电动、智能、低碳的可持续发展新征程,是当下和未来一段时间内急需思考的问题。”

在石金漫看来,边界的扩展、生态的丰富,将给原有的汽车产业参与者带来更大的竞争压力。“新能源汽车时代的竞争,要比传统燃油车时代更为激烈。”她说。

文:张奕雯 编辑:黄蓓 版式:赵方婷

给小编加个鸡腿!

声明:伯乐人生活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ttn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