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全球还是中国,汽车产业(无论是全球还是中国,汽车产业都不行)
中国有可能超越汽车产业的发源地欧洲和引领汽车大众化的美国,以及主导全球化的日本,以新的方式登上世界之巅。
【疫情大背景下,中国汽车市场恢复最快!】
2001年,中国因加入WTO而开放市场,成为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中国在合资品牌的帮助下,2017年生产2902万辆,销售2888万辆,实现爆发性增长,支撑了全球经济。但2018年,由于中国P2P金融不善和与美国特朗普政府的贸易摩擦,销售下滑。但再次遇疫情之后充满变数。
因此,2018年中国市场减少7%,达到2808万辆,20年来首次逆势增长。2019年为2577万辆,下降7.3%。雪上加霜的是,2020年由于疫情原因,市场进一步萎缩。
但中国2021年新车销量为2627万辆,增长3.8%,时隔4年恢复增长势头,复苏速度快于其他国家。当然,拉动增长势头的是新能源汽车。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撰写的《2021年中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年度报告》预计,中国市场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将在2035年达到60%。
【重视知识产权保护,电池核心产业市占率超一半】
中国掌握主导权的是环保产业、可再生能源产业和知识产权。现在中国已经成为知识产权强国。中国国务院公布的《2020年推进建设知识产权强国的计划》,在五大领域提出了100个具体措施。目标是到2035年为止竞争力排名第一。也就是说,中国需要得到知识产权保护。中国政府为了保护本国企业,采取了这种政策。
尤其重要的是IT业务。中国在半导体和人工智能领域与美国处于对等地位。在这个时代的核心——电池中,世界市场占有率也达到55%。
中国的汽车生产超过2600万辆,是美国1300万辆的两倍。其中,电动车也主导着世界市场。虽然美国采取一切手段阻止中国的增长,但能否如愿还是未知数。而且重要的欧洲国家采取了优先本国利益的政策,与美国存在分歧。
在汽车产业方面,以特斯拉为首,通用汽车和福特也在大幅加强对中国的投资。日本在政治上与中国对立,但在经济上对日本企业进军中国持鼓励态度。继日本、德国之后,中国成为世界第三大汽车出口国。
【汽车出口世界第三,距离第一已经不远】
而且,中国汽车企业正以这种力量为背景进军海外市场。
中国汽车制造商协会(CAAM)今年4月预测,今年全年销量约2750万辆,比当初预测的2021年增加5.4%。实际上,据统计,中国1月至9月的汽车生产数量为1963万辆,同比增长7.4%,销售数量为1947万辆,同比增长4.4%。
虽然疫情和俄乌冲突导致供应链紧张,世界汽车产业低价汽车芯片供应急剧减少,但中国是增长的。据中国轿车协会透露,轿车产量去年8月跌至149万辆,去年12月迅速回升至247万辆。
带动其增长的是出口和电动货车(新能源车)。中国2021年汽车出口量同比增长102%至213万辆,其中增长96.7%至49.9万辆为电动货车(BEV+PHEV+FCEV),其中一半出口欧洲市场。当然,上半年电动货车出口增长130%,达到20.2万辆。今年前三季度,中国电动货车销量占全球销量的62.9%。
对此,《中国人民日报》援引专家的话报道称,预计中国今后将超过日本和德国,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出口国。特别引人注目的是中国汽车的出口。西欧和南亚是中国产新能源车的主要出口国。今年,汽车出口比利时、斯洛文尼亚和英国成为新的利好因素,对泰国、菲律宾和东南亚的出口也在顺利恢复。此外,中国对墨西哥和智利的出口也显示出强劲的推动力,新能源汽车的出口也在逐渐增加。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数量从2020年的22.3万辆大幅增加到2021年的58.8万辆。
【欧美发展的不利,给中国发展机会】
中国汽车制造商协会分析说,由于欧美汽车公司产能不足和销量下降,中国获得了发展汽车产业的机会。在欧美市场,由于汽车生产不足,整车库存严重不足,二手车价格飙升,新车及二手车出口明显减少。
美国经销商库存2020年底为274万辆,2021年为112万辆,同比下降59.1%。7月份,这一数字进一步降至102万辆。此外,由于芯片短缺,汽车的平均零售价格在2021年达到42379美元,为近8年来的最高值。
结果显示,2021年中国汽车出口201万辆,比2020年增长一倍,仅次于日本的382万辆、德国的230万辆,位居世界第三。
与强调贸易保护的美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表现出更广泛的开放政策,全球汽车公司在中国增加投资,主导增长势头。工业和信息化部为稳定供应链,国家实施汽车零部件库存不足预警系统,密切监测19种主要商品的供需动态。
中国认为汽油车赶不上西方企业,集中于电动货车的战略正在奏效。可以认为,由于中国在电机、电池等核心领域的竞争力,中国正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成长为汽车强国。特别是欧洲市场的规模和从2035年开始禁止销售汽油车的政策,为中国汽车制造商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
2021年欧洲市场电动货车销量为230万辆,占整车销量的19%。今年上半年,中国电动货车出口中34%流向西欧。
【中国从世界工厂到世界市场】
另外,2021年世界主要国家电池电动汽车(轿车)出口数量中,出口最多的国家是中国,比前一年增加2.6倍,达到49.8573万辆,其次是德国增加两倍的23万辆,韩国增加28.7%,达到15.4071万辆,美国减少30%,达到11万辆,日本增加24%,达到2.74万辆。
中国占全球电动汽车产量的60%,欧洲有23万辆,其中一半以上是在特斯拉上海工厂生产的。
英国研究公司LMC Automotive估计,2021年全球电池电动汽车生产数量为399万辆。其中,中国为229万辆,翻了一番,占总数的57.4%,欧洲为22%,美国为12%。
据调查,电动汽车总销量中85%来自中国(50%)和欧洲(35%)。中国的销量为320万辆,占15%,欧洲为230万辆,占19%。美国为53.5万辆,占有率仅为4%。
从各企业的占有率来看,特斯拉最多,占14%,其次是大众集团12%,上汽集团11%,比亚迪9%,斯特兰蒂斯6%,宝马集团5%,现代汽车集团5%。
仅凭电池就能真切感受到,市场调查公司SNE Research的数据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全球电动汽车搭载的电池电量为341.3 GWh,同比增长75.2%。其中,中国电池生产企业CATL以119.8 GWh位居世界第一,比亚迪以43.6 GWh位居第三。
彭博新闻社NEF预测,电池电动汽车自2012年突破10万辆以来,2022年将突破1000万辆,是其100倍。
【蔚来,比亚迪,小鹏,吉利,长城,上汽,多点开花】
进入今年以来,中国电动汽车企业进军海外的步伐进一步加快。蔚来、比亚迪及小鹏等企业在欧洲市场尤其下足功夫。
蔚来的电动轿车ET7在德国金方向盘上被评为中高端部门最佳车型。在欧洲上市仅一个月,ET7就获得了该奖项,蔚来成为第一家获得德国专业机构认可殊荣的中国汽车制造商。
蔚来在2020年首次投资匈牙利,这是由一带一路倡议开放的贸易和投资新平台带动的。随后,2021年作为第一个起点进军挪威,并扩展到其他四国,包括德国。
蔚来与英国壳牌合作,从中国和欧洲开始,在全球国家建立电池更换站,其中四分之一位于中国。蔚来今年下半年将加快在欧洲建设电池交换站的速度,以扩大在德国、荷兰、瑞典、丹麦等地的销售。此外,今年9月,第一家海外工厂Nio Power欧洲工厂生产的第一个电池更换站在德国市场上市。
比亚迪与德国租车公司Sixt签订了到2028年供应10万辆电动汽车的合同。比亚迪今年计划通过三款电动汽车进军欧洲市场。今年8月24日,三款车型计划通过在挪威已经销售的电动SUV 唐 EV和电动轿车汉EV及 海豚等扩大到整个欧洲市场。
比亚迪今年7月宣布进军日本电动汽车市场,并为2023年进军韩国市场做准备。值得一提的是,在2022年上半年全球电池电动汽车销量中,特斯拉排名第一,比亚迪排名第二。
比亚迪计划从2024年开始在泰国工厂生产车辆,在泰国销售,并出口到东南亚附近市场。每年15万辆的工厂将成为比亚迪第一个海外轿车制造基地。
吉利汽车集团也于2022年11月与匈牙利汽车进口商Grand Automotive Central欧洲签署了进军欧洲市场的合同。吉利品牌进军欧盟市场尚属首次,产品将于2023年春季开始上市。
小鹏去年12月进军挪威市场后,计划2022年扩大到瑞典、丹麦和荷兰市场,今年2月又签署了在这些国家的销售和服务合同。小鹏2020年底在挪威推出了G3电动SUV,2021年10月底开始还推出了P7电动轿车。小鹏长期目标是在中国以外的国家实现总销量的一半。
长城汽车也向2022巴黎车展展出了新能源汽车,并将于第四季度在德国和英国交付车型。
在出口方面,向84个国家出口的上汽集团仅今年上半年就增长47.1%,达到122.2万辆,持续爆发性增长。其中还包括海外合资公司的中国产车型。第一汽车集团今年11月也在南非工厂生产了第1万辆卡车。长城汽车也将收购巴西奔驰工厂,2023年开始生产。
因此种种迹象表明,中国汽车产业超越欧美日这些发达国家,成为全球第一已经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