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有象
视觉中国供图
举世瞩目的一群野生亚洲象自2020年3月从西双版纳栖息地出发,沿着普洱、玉溪、昆明等地北上、西进后,几经周折,跋山涉水,历时17个月,于2021年8月8日20时许,跨越元江平安回到原来的栖息地。
象在我国古代文献中多有记载。古人认为,象的出现是好兆头。东汉经学著作《白虎通》曰:“象者,象太平而作,示已太平。”《汉书·礼乐志》道:“象来致富”。宋代陆游亦赋诗云,“太平有象天人识,南陌东阡捣麦香。”
象为象形字,象耳、牙、鼻、足之形。《说文》曰:“象南越大兽,长鼻牙,三年一乳。”跟象有关的古字,有爲字,系从爪从象,表示人役象以劳动。河南省的简称“豫”,在古字里是一个人牵着一只象的图形。
象是陆地上最大的哺乳动物,体重可达3—5吨。中国除云南西双版纳有少数野生象外,其余地方多数只能在动物园中见到。
化石研究分析显示,大约在5000万年前,非洲北部生活着一种象,现被称为始祖象。这种象跟猪差不多大,没有长鼻子和大象牙,只是上唇比较发达,门齿稍大一些。在2000—3000万年前,始祖象逐渐发展成乳齿象,躯体变得高大了起来,初步形成了比较长的鼻子和门齿。到了1000万年前,乳齿象进一步发展成模样同今天相仿的真象。中国已灭绝的黄河古象以及现在仍生活在地球上的非洲象和亚洲象,均属于真象类。
区分非洲象和亚洲象,最明显的标识是:非洲象鼻端有两个指状突起,雄、雌象都有发达的象牙;亚洲象鼻端仅有一个指状突起,只有雄象才有发达的象牙。
目前,象最基本的生境条件,一是要有茂密的森林,二是要有充足的水源,三是要气候温暖湿润。没有茂盛的林木,就供应不上象群巨大的食物需求。一头象1天要吃200—300公斤嫩枝叶或草本植物,一次要喝60—70公斤水,而且还需要水浴。
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象出交、广、云南及西域诸国……番人皆畜以服重,酋长则饬而乘之。”作为役畜,象较之所有的牲畜力气大。它能驮几千斤重的货物,走几天几夜也不累。林区搬运木材,由大象用鼻子来搬,不仅能把木材放在指定的地点,还会堆放得整整齐齐。遇到长木头,它们会共同合作各卷一头,配合默契,一起搬运。在锯木厂,大象也是人们劳动的好帮手,它能准确地把巨大的木头送到电锯处,又把锯好的木板码得十分规整。用象拉犁耙地,则是许多非洲人最为乐意的。中国古代先民亦有用象耕地的。汉代王充《论衡·书虚》说:“舜葬于苍梧,象为之耕。”唐代《蛮书》记载:“象大如水牛,土俗养象以耕田。”可见,象在古代农业耕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象在古代还打过仗。最早的历史记载见于安阳殷墟发掘的商王武丁时期的卜辞,卜辞的大意是说象从仓侯归,以攻“叶”。《左传·定公四年》载:“王使执燧象,以奔吴师。”楚昭王令鍼尹固拿着火把点燃大象的尾巴,迫使大象冲入吴军阵地。《吕春秋·古乐》亦记述说:“商人服象,为虐于东夷。周公遂以师逐之,至于江南”。服字《玉篇》解释为“以鞍装马也”。因而“服象”可以理解为骑象兵或象车兵。
(作者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