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惊天动地事 ,做隐姓埋名人
图为与中国共产党同龄的“两弹一星”元勋王希季,今年101周岁。(图片由作者提供)
日前,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被中国科协、教育部、科技部等命名为“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
2021年9月,“两弹一星”精神被纳入第一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而“两弹一星”功勋获得者的名字,无时无刻不让国人想起那些令人激动的历史瞬间:
1964年10月16日,罗布泊大漠深处一声轰鸣,巨大的蘑菇云冉冉升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6年10月27日,中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爆炸成功;
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
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东方红》乐曲响彻长空。
核弹(原子弹、氢弹)、导弹合称“两弹”,“一星”指人造地球卫星。作为新中国最初几十年科技实力发展的标志性事件,“两弹一星”也时常被用来泛指中国在科技、军事等领域独立自主、团结协作、创业发展的重大成果。那个年代中国在导弹、卫星、遥感与制控等方面的成就,也为以后中国航天等高科技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基础。
1999年9月18日,在新中国成立50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中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并授予于敏、王大珩、王希季、朱光亚、孙家栋、任新民、吴自良、陈芳允、陈能宽、杨嘉墀、周光召、钱学森、屠守锷、黄纬禄、程开甲、彭桓武“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追授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这23位“两弹一星”元勋全部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西南联大、交通大学等名校本科,有的还取得了硕士、博士学位。
23位元勋中只有于敏和钱骥没有留学经历,21位元勋留学美国的有11位,其他留学英、法、德、苏;周光召和孙家栋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派出的,他们当时还很年轻,今年93岁,同101岁的王希季是现在仍健在的3位老元勋。
这21位有留学经历的元勋平均在国外时间为7年,其中时间最久的是钱学森,从1935到1955年,在美国整整20年;其次是郭永怀,在国外生活了17年;还有钱三强、陈能宽、姚桐斌,都在国外生活了10年以上。
23位元勋的外语水平普遍较高。除了较长的国外留学经历者外,他们一般在中学和大学读书时,已经具备了较强的外语听、说、读、写能力,可以阅读外语专业资料。
在当时国家经济、技术基础薄弱和工作条件十分艰苦的情况下,他们以身许国、隐姓埋名,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用较少的投入和较短的时间,突破了核弹、导弹和卫星等尖端技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如果没有“两弹一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
“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为实现高科技发展的跨越,创造了宝贵的经验。“两弹一星”的伟业,是新中国建设成就的重要象征,是中华民族的荣耀与骄傲。
将“两弹一星”精神概括为“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24个字是非常贴切的。“两弹一星”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史诗,“两弹一星”精神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生动体现,是中国人民在20世纪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对于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意义。
在“两弹一星”元勋中,钱学森、朱光亚、周光召三位都担任过中国科协主席。我在中国科技馆工作时,朱光亚、周光召主席还多次到科技馆指导工作。孙家栋担任中国科技馆基金常务理事,一季度开一次常务理事会,他从来都是早早到会入座,认真发言,积极参与讨论,使我们十分感动。于敏带着孙子参观中国科技馆,仔细询问我有关展品的科学原理,给他的孙子深入浅出地讲解,对下一代的期望溢于言表。中国科技馆举办“两弹一星”展览和“航天科技”展览,朱光亚、周光召、杨嘉墀等都来出席开幕式,与宇航员杨利伟等一起同观众见面。中国科技馆当时在安华桥,场地较小,但热情高涨,现场气氛十分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