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的三候是什么
古人将二十四节气中的每个节气都等分为三,每五日为一候,从而以三候来描述每个节气的气候变化特点。那么立冬的三候是什么呢?
1、立冬的三候是指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
2、一候水始冰。在北方,冷空气势力较强,常常南侵,形成大风降温并伴有雨雪寒潮。一般地,立冬一过,我国就逐渐进入寒冷季节。而此时,在北方,水通常已经能结成冰了。记忆中,无数个冬日的早晨,凝结在建筑以及植物上的露水像变魔术一样成为了各种造型的冰凌、冰渣,透明晶亮,颇有趣味;而睡觉前,孩童们最爱在庭院里放上一桶净水,待清晨起床,拿起那明净的冰块把玩。还有不谙世事、顽皮的孩童将冰块放入嘴里,咬得“嘎嘣”作响。在冬日,小小的冰块为孩子们带来无限的乐趣和惊喜。
3、二候地始冻。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立冬之时,便是冰冻之始。此时,北方的秋收早已结束,空旷的原野上,裸露出一片片红黄的土地。一场雨下来,经过霜冻,泥土的表层往往会出现一层薄冰,脚踩上去,“咯吱”作响。可别小看了这薄薄的冰层,它们是在包裹并保护着泥土。因为土地是民生之本,有了它,人们才可耕耘,才有粮种,有饭吃。而被冰冻的每一寸土地都在以它自己的方式告诫人们:地冻将息,好比人之将省,以接地气而不忘本也。
4、三候“雉入大水为蜃”。雉是指野鸡一类的大鸟,蜃为大蛤。立冬后,野鸡一类的大鸟便不多见了,而海边却可以看到外壳与野鸡的线条、颜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认为立冬后雉便变成大蛤了。这样的说法充满想象且极富戏剧性。在古代,由于科技不发达,人们只能凭想象和猜测来解释大自然中的许多现象。事实上,冬来,候鸟南迁,雨水减少,海水与河流的水位也就相应减退,于是,人们便常常可以在裸露的沙滩上看见大蛤了。
本知识点介绍到这里,上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立冬的三候是什么的全部内容了,如果想了解更多知识点,请继续关注伯乐人生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