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属木笔画6的汉字 6画属木的字有哪些
大家在取名字的时候,有的人喜欢把八字命理和汉字的五行属性结合起来,比如八字里缺木就取用五行属性为木的字来平衡。下面为大家整理五行属木笔画为6画的汉字及解释,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五行属木笔画6的汉字
尧、芋、曲、扣、考、岂、竹、交、过、芑、仰、扡、讲、纪、芒、关、芝、朴、扤、祁、观、阮、扛、旭、许、朽、芗、芍、乔、芊、扦、企、芃、朳、戎、扩、伉、纩、匡、夸、军、幵、价、讵、臼、夹、阱、阶、伎、件、级、囝、芨、肌、玑、机、乩、吉、巩、各、纥、朵、权、庆、奸、轨、共、芏、犷、芄、伪、吓、芎、厌、吁、聿、朱、夼
五行属木笔画6的汉字解释
尧
解释:尧读音:yáo。形容词 高。《说文解字.垚部》:「尧,高也。」《墨子.亲士》:「王德不尧尧者,乃千人之长也。」名词 古帝陶唐氏的号。相传为帝喾次子,初封于陶,又封于唐,在位百年,有德政,后传位于舜。名词 姓。如明代有尧世美。
芋
解释:芋读音:yù。名词 植物名。天南星科芋属,多年生草本。地下球茎也称为「芋」,多肉,含丰富淀粉质,可供食用。叶大如短箭状,有长柄,绿色。夏日开黄白色花,花单性,呈穗状花序。根作须状生于球茎下端。俗称为「芋头」。
曲
解释:曲读音:qū。名词 拐弯的地方。【组词】:「山曲」、「河曲」。唐.李白〈惜余春赋〉:「汉之曲兮江之潭。」名词 事理不直。【组词】:「是非曲直」。《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若其不还,君退臣犯,曲在彼矣。」名词 心中的隐情。【组词】:「衷曲」、「心曲」、「互通款曲」。名词 偏僻的小地方。【组词】:「乡曲」。唐.蒋防《霍小玉传》:「住在胜业坊古寺曲,甫上车门宅是也。」名词 局部、一部分。《荀子.解蔽》:「凡人之患蔽于一曲。」名词 养蚕的器具。《史记.卷五七.绦侯周勃世家》:「勃以织薄曲为生。」名词 姓。如汉代有曲证。动词 弯折。通「屈」。【组词】:「曲膝」、「曲突徙薪」。《论语.述而》:「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形容词 不直的。【组词】:「曲线」、「曲尺」。《晏子春秋.内篇.杂上》:「曲刃钩之,直兵推之。」形容词 不正的、偏邪的。【组词】:「歪曲」、「邪曲」。《战国策.赵策二》:「穷乡多异,曲学多辩。」副词 勉强的。【组词】:「委曲求全」。《镜花缘.第四六回》:「甥女主意已定,务望舅舅曲从。」副词 周全、尽心尽力。【组词】:「曲尽孝道」。《易经.系辞上》:「曲成万物而不遗。」其他字义曲读音:qǔ。名词 乐歌。【组词】:「歌曲」、「小曲」、「舞曲」、「曲高和寡」。唐.杜甫〈赠花卿〉诗:「此曲祗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名词 文体名。中国古典韵文之一。元时最盛行,故称为「元曲」。分散曲、剧曲二种。名词 量词。计算歌曲、乐曲的单位。【组词】:「高歌一曲」。五代十国南唐.李煜〈一斛珠.晚妆初过〉词:「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
扣
解释:扣读音:kòu。动词 牵、勒住。《说文解字.手部》:「扣,牵马也。」《左传.襄公十八年》:「齐侯驾将走邮棠,大子与郭荣扣马。」动词 套住,把圈环状的东西钩结住。【组词】:「扣钮扣」、「将门扣上」。动词 抓住、贴紧。【组词】:「扣住原则」、「扣紧主题」、「扣人心弦」。动词 押解、拘留。【组词】:「扣押」、「扣留」。《喻世明言.卷四十.沈小霞相会出师表》:「那知州姓贺,奉了这项公事,不敢怠慢,即时扣了店主人到来,听四人的口词。」动词 敲、击。通「叩」。【组词】:「扣钟」、「扣盘扪烛」。《荀子.法行》:「扣之,其声清扬而远闻。」唐.皎然〈寻陆鸿渐不遇〉诗:「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动词 攻打。【组词】:「扣城不下」。《封神演义.第五回》:「扣玄关,天昏地暗;击地户,鬼泣神钦。」动词 扳动。【组词】:「打靶时,枪托抵住肩窝,瞄准准星,用食指扣动扳机。」动词 戴上、施加。【组词】:「他不知不觉被扣上一个罪名。」、「武大郎被扣了顶大绿帽。」动词 减掉、减去。【组词】:「扣钱」、「扣分」、「扣进度」、「七折八扣」。动词 一种烹饪方法。将主要材料处理好,依序装入碗里,再加上佐料或调味料等,蒸或炖至熟透,吃时再倒盖于碗盘中。【组词】:「梅乾扣肉」、「南乳扣肉」。名词 用来钩结的环状物。【组词】:「钮扣」、「鞋扣」、「绳扣」、「领扣」。也作「扣」。名词 减算价钱的比例数。【组词】:「折扣」。
考
解释:考读音:kǎo。形容词 高寿、长寿。《说文解字.老部》:「考,老也。」《诗经.大雅.棫朴》:「周王寿考,遐不作人。」宋.苏轼〈屈原塔〉诗:「古人谁不死,何必较考折?」名词 称死去的父亲。【组词】:「先考」、「如丧考妣」。《楚辞.屈原.离骚》:「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新唐书.卷一三.礼乐志三》:「或兄弟分官,则各祭考妣于正寝。」名词 考试的简称。【组词】:「高考」、「普考」、「特考」、「大学联考」。动词 稽核、检查。【组词】:「考查」、「考核」。《书经.舜典》:「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汉.孔安国.传:「三年有成,故以考功。」动词 测试。【组词】:「考验」、「招考」。动词 探究、研究。【组词】:「考古」、「生平不可考。」《书经.周官》:「王乃时巡,考制度于四岳。」《汉书.卷六五.东方朔传》:「考其文理。」动词 完成。《左传.隐公五年》:「九月考仲子之宫,将万焉。」动词 拷问。通「拷」。《南史.卷七七.恩幸传.戴法兴传》:「时建康县考囚,或用方材压额及踝胫。」动词 敲打。通「考」。《诗经.唐风.山有枢》:「子有锺鼓,弗鼓弗考。」《庄子.天地》:「金石有声,不考不鸣。」动词 终。参见「考旦」条。
岂
解释:岂读音:qǐ。副词 难道、怎么,表示反诘、疑问。【组词】:「岂敢」、「岂有此理」。《诗经.郑风.褰裳》:「子不我思,岂无他士?」唐.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诗:「曾参岂是杀人者,谗言三及慈母惊」。副词 是否、是不是,表示推测。《汉书.卷五八.卜式传》:「家岂有冤,欲言事乎?」《三国志.卷三五.蜀书.诸葛亮传》:「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 」副词 其,表示期望或命令。《国语.吴语》:「天王岂辱裁之?」《汉书.卷七四.丙吉传》:「愿将军详大议,参以蓍龟,岂宜褒显?」其他字义岂读音:kǎi。名词 军队凯旋归来所奏的乐曲。《说文解字.岂部》:「岂,还师振旅乐也。」形容词 和乐。通「恺」、「凯」。《诗经.小雅.鱼藻》:「王在在镐,岂乐饮酒。」三国魏.阮籍〈咏怀诗〉八二首之二三:「岂安通灵台,游瀁去高翔。」
竹
解释:竹读音:zhú。名词 植物名。多年生常绿植物。茎木质,有隆起之节,节间部中空,细长作管状,色绿。竹茎坚韧,可供建筑制器之用。名词 乐器名。笛、箫之属。《周礼.春官.大师》:「皆播之以八音:金、石、土、革、丝、木、匏、竹。」晋.王羲之〈三月三日兰亭诗序〉:「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名词 简册。【组词】:「竹帛」、「竹简」。汉.桓宽《盐铁论.利议》:「明枯竹,守空言,不知趋舍之宜,时世之变。」名词 姓。如汉代有竹多同。名词 二一四部首之一。
交
解释:交读音:jiāo。动词 足胫相交。《说文解字.交部》:「交,交胫也。」动词 纵横错杂。《孟子.滕文公上》:「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动词 相接、接触。《楚辞.屈原.九歌.国殇》:「矢交坠兮士争先。」晋.孔坦〈与石聪书〉:「锋镝一交,玉石同碎。」动词 来往、往来相好。【组词】:「交际」、「结交」。《论语.学而》:「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动词 两性媾合。【组词】:「交配」、「性交」。《礼记.月令》:「旦不鸣,虎始交。」《聊斋志异.卷一.贾儿》:「妇独居,梦与人交。」动词 授与、付给。【组词】:「交付」、「交代」、「这件事交给他办。」动词 使得、使令。通「教」。唐.罗隐〈铜雀台〉诗:「祗合当年伴君死,免交憔悴望西陵。」元.关汉卿《单刀会.第二折》:「我听那先生说了这一会,交我也怕上来了。」名词 相会的时候或地方。【组词】:「春夏之交」、「湘鄂之交」。《左传.僖公五年》:「其九月、十月之交乎?」名词 朋友、友谊。【组词】:「至交」、「刎颈之交」。《史记.卷八一.廉颇蔺相如传》:「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名词 买卖。【组词】:「今天成交多少数量?」名词 筋斗、跟头。同「跤」。【组词】:「跌交」、「摔了一交」。名词 姓。如周代有交父彝。副词 杂合、一齐。【组词】:「水乳交融」、「雷电交作」、「风雨交加」、「饥寒交迫」。副词 互相、彼此。【组词】:「交谈」、「交战」、「交流」。《国语.越语下》:「君臣上下交得其志,蠡不如种也。」
过
解释:过读音:guò。动词 经、历。《论语.宪问》:「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动词 度。【组词】:「过节」、「过生日」。唐.杜荀鹤〈乱后宿南陵废寺寄沈明府〉诗:「男儿仗剑酬恩在,未肯徒然过一生。」动词 超出、超越。【组词】:「过分」、「过期」。《论语.公冶长》:「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文选.曹植.白马篇》:「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动词 去。汉.曹操〈精列〉诗:「年之暮,奈何时过,时来微。」唐.杜甫〈阻雨不得归瀼西甘林〉诗:「三伏适已过,骄阳化为霖。」动词 死亡、逝世。【组词】:「过世」。《文选.曹植.赠白马王彪诗》:「存者忽复过,亡没身自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回》:「说是刘老爷子接了家报,老太太过了。」动词 转移。【组词】:「过户」、「过帐」。动词 忍受、领受。【组词】:「难过」、「心里不好过。」动词 拜访。《史记.卷七七.魏公子传》:「臣有客在市屠中,愿枉车骑过之。」清.魏禧〈大铁椎传〉:「(高信之)长子灿七岁,少同学,故尝与过宋将军。」副词 太、甚。【组词】:「过奖」。唐.韩愈〈圬者王承福传〉:「然吾有饥焉,谓其自为也过多,其为人也过少。」《红楼梦.第五六回》:「这是老太太过谦了!」名词 错误。【组词】:「不贰过」、「知过能改」、「勇于改过」。《商君书.开塞》:「夫过有厚薄,则刑有轻重。」《孟子.公孙丑下》:「然则盛人且有过与?」名词 量词。计算动作次数的单位。晋.陆云〈与兄平原书〉:「前后读兄文,一再过,便上口语。」《清史稿.卷四八六.文苑传三.何绍基传》:「初学颜真卿,遍临汉、魏各 碑至千百过。」助词 与「来」、「去」等连用,表示动作的趋向。【组词】:「走过来」、「跳过去」。助词 用于动词后,表示曾经或已经的意思。【组词】:「看过」、「听过」、「付过帐」、「吃过晚餐」。其他字义过读音:guō。名词 [一]之又音。名词 姓。如汉代有过晏。
芑
解释:芑读音:qǐ。名词 植物名: (1)禾本科稷属,一年生草本。茎秆高大,实粗硬无黏性,供食用。也称为「稷」。(2) 一种蔬菜。似苦菜,茎青白色,可生食。《诗经.小雅.采芑》:「薄言采芑,于彼新田。」
仰
解释:仰读音:yǎng。动词 抬头。唐.韦应物〈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诗:「俯饮一杯酒,仰聆金玉章。」宋.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词:「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动词 朝上、向上。《淮南子.天文》:「冬日至则阳乘阴,是以万物仰而生。」动词 敬慕。【组词】:「敬仰」、「景仰」。《儒林外史.第九回》:「如今若救出杨先生来,这一镇的人,谁不感仰。」动词 旧时公文用语。上行文中置于恳、祈、请之前,表示尊敬,【组词】:「仰恳鉴察」;下行文中,表示命令,【组词】:「令仰遵照」。《通俗编.政治》引孔平仲《谈苑》:「今公家文移,以上临下,皆用仰字。」动词 依赖。【组词】:「仰仗」、「仰赖」。《后汉书.卷一六.邓禹传》:「今吾众虽多,能战者少,前无可仰之积,后无转馈之资。」名词 姓。如宋代有仰忻。
扡
解释:
讲
解释:讲读音:jiǎng。动词 谈、说。【组词】:「讲话」、「讲故事」。动词 说明、解释义理。【组词】:「讲课」、「讲解」、「讲经」。元.张鸣善〈普天乐.讲诗书〉曲:「讲诗书,习功课。」动词 注重、顾及。【组词】:「讲效率」、「讲交情」、「讲道理」。《论语.述而》:「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礼记.礼运》:「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动词 商议、和解。【组词】:「讲价」、「讲条件」。《战国策.秦策四》:「三国之兵深矣,寡人欲割河东而讲。」动词 较量、比较高下。【组词】:「这次竞技是讲文的还是讲武的?」名词 量词。计算讲次的单位。【组词】:「民生主义第三讲」。
纪
解释:纪读音:jì。名词 丝的头绪、条理。《礼记.礼器》:「纪散而众乱。」《淮南子.泰族》:「茧之性为丝,然非得工女煮以热汤,而抽其统纪,则不能成丝。」名词 法度、准则。【组词】:「纪律」、「风纪」、「纲纪」、「违法乱纪」。《文选.扬雄.解嘲》:「吾闻上世之士,人纲人纪,不生则已,生必上尊人君,下荣父母。」名词 本纪的简称。为史书纪传体体例之一,专记古帝王的行迹。【组词】:「五帝纪」、「始皇纪」。名词 古代以十二年为一纪,今以百年为一世纪。唐.李商隐〈马嵬〉诗:「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名词 地质年代分期的单位。【组词】:「寒武纪」、「侏罗纪」。名词 姓。如汉代有纪信,清代有纪盷。动词 治理、综理。【组词】:「经纪」。《国语.晋语》:「礼以纪政。」动词 记载、记录。通「记」。南朝梁.萧统〈文选序〉:「若其纪一事,咏一物。」其他字义纪读音:jǐ。上述[一]的另一种读音。
芒
解释:芒读音:máng。名词 植物名。禾本科芒属,多年生草本。秆丛生,地下茎质硬,生须根。叶细长而尖,快利如刃,叶背有短毛分布,平行脉。秋天开穗状花序。果实多纤毛,熟则飞散如 絮。茎叶可葺屋顶,秆皮可编草鞋。名词 草木或谷实上的细刺。【组词】:「稻芒」、「麦芒」。名词 刀剑锋利的部分。《文选.司马相如.喻巴蜀檄》:「故使锋芒挫缩,厥图不果。」名词 四射的光线。【组词】:「光芒万丈」。元.虞集〈记梦中〉诗三首之一:「出海云霞九色芒,金容滉样水中央。」名词 姓。如战国时有魏相芒卯。
关
解释:关读音:guān。动词 掩闭、闭合。与「开」相对。【组词】:「关门」。《文选.陶渊明.归去来辞》:「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动词 拘禁。【组词】:「鸟被关在笼中。」、「他被关在牢里。」动词 息,使作用或功能停止。【组词】:「关机」、「关灯」。动词 牵涉、连系。【组词】:「事关紧要」。宋.欧阳修〈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词:「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动词 领取。【组词】:「关饷」。《红楼梦.第五三回》:「贾珍因问尤氏:『咱们春祭的恩赏可领了不曾?』尤氏道:『今儿我打发蓉儿关去了。』」名词 门闩。《汉书.卷六六.杨敞传》:「闻前曾有奔车抵殿门,门关折。」《聊斋志异.卷五.荷花三娘子》:「一夜,闭户独酌,忽闻弹指敲窗,拔关出视,则狐女也。」名词 国境或边险要塞的出入口。【组词】:「海关」、「山海关」、「嘉峪关」。《孟子.尽心下》:「古之为关也,将以御暴。」名词 事物或时间演进过程中的重要时刻、阶段。【组词】:「难关」、「过此一关,必无大碍。」、「百岁大关」。唐.韩愈〈题炭谷湫祠堂〉诗:「不知谁为助,若执造化关。」名词 控制机器开启或停止的机件。【组词】:「开关」。《后汉书.卷五九.张衡传》:「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名词 姓。如三国时蜀国有关羽。
芝
解释:芝读音:zhī。名词 植物名。一种真菌,寄生于枯树木根,有青、白、黄、赤等色,可入药。古人以为瑞草,服之可以成仙。
朴
解释:朴读音:pú。名词 未加工成器的木材。《说文解字.木部》:「朴,木素也。」清.段玉裁.注:「以木为质,未雕饰,如瓦器之坯然。」汉.王充《论衡.量知》:「无刀斧之断者谓之朴。」名词 本真。《老子.第二八章》:「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名词 货物的成本。《商君书.垦令》:「贵酒肉之价,重其租,令十倍其朴。」形容词 笃厚、简而厚重的。【组词】:「朴素」、「简朴」、「朴拙」。《老子.第五七章》:「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唐.杜牧〈答庄充书〉:「是以意全胜者,辞愈朴而文愈高。」
扤
解释:扤读音:wù。动词 动、摇。《诗经.小雅.正月》:「天之扤我,如不我克。」《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扬翠叶,扤紫茎。」
祁
解释:祁读音:qí。形容词 大。《集韵.平声.支韵》:「祁,一曰大也。」《书经.君牙》:「冬祁寒,小民亦唯曰:『怨咨。』」汉.孔安国.传:「冬大寒。」唐.杜甫〈木皮岭〉诗:「汗流被我体,祁寒为之暄。」名词 地名。春秋时秦国邑名,故址在今国内陕西省澄城县境内。名词 姓。如春秋时晋国有祁溪。
观
解释:观读音:guān。动词 察看、审视。【组词】:「察言观色」、「坐井观天」、「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易经.系辞下》:「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宋.程颢〈秋日偶成〉诗:「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动词 欣赏。【组词】:「观赏」、「参观」。《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请观于周乐。」宋.辛弃疾〈沁园春.三径初成〉词:「要小舟行钓,先应种柳;疏篱护竹,莫碍观梅。」动词 显示。《左传.僖公四年》:「观兵于东夷。」晋.杜预.注:「观兵示威。」《吕氏春秋.不苟论.博志》:「上二士者可谓能学矣,可谓无害之矣,此其所以观后世已。」名词 景象、情景。【组词】:「奇观」、「外观」、「恢复旧观」。《文选.司马相如.封禅文》:「皇皇哉此,天下之壮观。」名词 看法。【组词】:「人生观」、「世界观」。《后汉书.卷八十.文苑传上.黄香传》:「帝会中山邸,乃诏香殿下,顾谓诸王曰:『此天下无双,江夏黄童者也。』左右莫不改观。」名词 姓。如春秋时楚国有观起。其他字义观读音:guàn。名词 古代宫门外悬挂告示的地方。《礼记.礼运》:「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观之上,喟然而叹。」《新唐书.卷四八.百官志三》:「朝会,则率其属正百官之班序,迟明列于两观。」名词 高的楼台。《左传.宣公十二年》:「君盍筑武军而收晋尸以为京观?」《史记.卷八七.李斯传》:「二世上观而见之,恐惧,高即因劫令自杀。」名词 道教的庙宇。【组词】:「道观」。《西游记.第二十四回》:「却说这座山名唤万寿山,山中有一座观,名唤五庄观。」名词 《易经》卦名。六十四卦之一。坤(?)下巽(?)上。象先王教化风行于世之义。名词 姓。如春秋时楚国有观射父。
阮
解释:阮读音:ruǎn。名词 乐器名。一种弹拨乐器。参见「阮咸」条。名词 国名。为殷商时的小国,故城约在今国内甘肃省泾川县东南。后为周文王所灭。名词 姓。如晋代有阮籍。
扛
解释:扛读音:gāng。动词 用两手举起重物。《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褰帷断裳,危冠空履之吏;彯摇武猛,扛鼎揭旗之士。」唐.韩愈〈病中赠张十八〉诗:「龙文百斛鼎,笔力可独扛。」其他字义扛读音:káng。动词 以肩荷物。【组词】:「扛行李」、「扛锄头」。动词 顶撞。《金瓶梅.第五二回》:「你讨得头钱,分与那个一分儿使也怎的?交我扛了两句走出来,不想哥这里呼唤。」
旭
解释:旭读音:xù。形容词 太阳刚升起的样子。《说文解字.日部》:「旭,日旦出貌。」【组词】:「旭日」、「旭光」。形容词 日、月光亮的样子。名词 刚升起的太阳。【组词】:「朝旭」、「迎旭而舞」。
许
解释:许读音:xǔ。动词 答应、应允。【组词】:「许可」、「允许」。《左传.闵公二年》:「及密,使公子鱼请,不许。」《董西厢.卷六》:「虽然昨夜见许,未足取信。」动词 奉献、给予。《史记.卷八十六.刺客传.聂政传》:「老母在,政身未敢以许人也。」宋.陆游〈观长安城图〉诗:「许国虽坚鬓已斑,山南经岁望南山。」动词 允诺婚事。【组词】:「许配」、「许嫁」。《三国演义.第七十三回》:「其女尚幼,未许字人。」《红楼梦.第六十四回》:「把我二姨儿许给皇粮庄头张家,指腹为婚。」动词 称赞。【组词】:「称许」、「赞许」。《三国志.卷三十五.蜀书.诸葛亮传》:「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动词 相信。《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汉.赵岐.注:「许,信也。」动词 期待。【组词】:「期许」。《孟子.公孙丑上》:「夫子当路于齐,管仲晏子之功可复许乎?」宋.陆游〈书愤〉诗:「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名词 处所。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宋.梅尧臣〈鲁山山行〉诗:「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名词 表示约略估计的数量。【组词】:「些许」、「少许」。《后汉书.卷七十一.皇甫嵩传》:「赴河死者,五万许人。」唐.柳宗元〈至小邱西小石潭记〉:「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名词 国名。周时所分封的诸侯国,姜姓,后灭于楚。故址约在今国内河南省许昌县东。名词 地名。即今国内河南省许昌县。名词 姓。如汉代有许慎。副词 可能。【组词】:「或许」、「也许」。《乐府诗集.卷四十六.清商曲辞三.无名氏.懊憹歌十四首之二》:「掸如陌上鼓,许是侬欢归。」副词 这么、如此。【组词】:「许多」。宋.苏轼〈次韵答文与可见寄〉诗:「世间那有千寻竹,月落庭空影许长。」宋.朱熹〈观书有感〉诗:「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副词 表示疑问,相当于「何」、「什么」。唐.杜审言〈赠苏绾书记〉诗:「知君书记本翩翩,为许从容赴朔边?」助词 语尾助词,表示感叹之义,相当于「啊」。唐.韩愈〈感春〉诗四首之一:「三杯取醉不复论,一生长恨奈何许!」其他字义许读音:hǔ。参见「许许」条。
朽
解释:朽读音:xiǔ。动词 腐烂、败坏。【组词】:「朽坏」。宋.苏轼〈淮阴侯庙记〉:「将军则与草木同朽,麋鹿俱死。」动词 磨灭。【组词】:「永垂不朽」。《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虽久不废, 此之谓不朽。」形容词 败坏的。【组词】:「衰朽」。《论语.公冶长》:「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形容词 衰老。【组词】:「老朽」、「年朽齿落」。《三国志.卷九.魏书.曹真传》:「臣虽朽迈,敢忘往言?」唐.李贺〈赠陈商〉诗:「长安有男儿,二十心已朽。」名词 泛指腐败的东西。《晋书.卷七零.甘卓传》:「将军之举武昌,若摧枯拉朽,何所顾虑乎!」
芗
解释:芗读音:xiāng。名词 谷类馨香的气味。《玉篇.艹部》:「芗,谷气。」名词 用来调味的香菜。《礼记.内则》:「鲂鱮烝雏烧,雉芗无蓼。」汉.郑玄.注:「芗,苏荏之属也。」动词 使香美。《礼记.内则》:「钜镬汤,以小鼎芗脯于其中。」
芍
解释:芍读音:sháo。参见「芍药」条。其他字义芍读音:shuò。[一]之读音。
乔
解释:乔读音:qiáo。形容词 形容树干高大且树枝往上盘旋的。《说文解字.夭部》:「乔,高而曲也。」《诗经.小雅.伐木》:「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唐.宋之问〈题张老松树〉诗:「中有乔松树,使我长叹息。」形容词 骂人的话。恶劣的意思。元.石君宝《秋胡戏妻.第三折》:「原来是个不晓事的乔男女。」副词 假装、诈伪。【组词】:「乔装」、「乔扮」。明.张凤翼《红拂记.第一出》:「分明是长吁气,乔说是歌遶画梁飞。」名词 矛柄近刃处用来悬挂羽毛的地方。《诗经.郑风.清人》:「二矛重乔,河上乎逍遥。」名词 三国时吴国的大乔、小乔。唐.杜牧〈赤壁〉诗:「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名词 姓。如元代有乔吉。其他字义乔读音:jiāo。形容词 傲慢放肆。通「骄」。【组词】:「乔志」、「乔忿」。
芊
解释:芊读音:qiān。参见「芊芊」条。
扦
解释:扦读音:qiān。名词 细长而一端尖锐的棒形器物。俗称为「扦子」,用来插物。【组词】:「牙扦」、「铁扦」动词 插、刺。【组词】:「鱼刺扦进牙缝里。」动词 栽植法中的插枝法。【组词】:「扦插」。明.徐光启《农政全书.卷三七.种植.种法》:「于正二月上旬,取树木嫩枝扦插,胜于种核。」
企
解释:企读音:qì。动词 踮着脚尖,把脚后跟提起来。《汉书.卷一.高帝纪上》:「吏卒皆山东之人,日夜企而望归。」《文选.谢灵运.从斤竹涧越岭溪行诗》:「企石挹飞泉,攀林摘叶卷。」动词 盼望。【组词】:「企盼」、「企望」。
芃
解释:芃读音:péng。形容词 草木茂盛。《说文解字.艹部》:「芃,艹盛也。」《诗经.鄘风.载驰》:「我行其野,芃芃其麦。」《清史稿.卷九十七.乐志四》:「蓊郁元云渰宸枫,大雨时行黍稷芃。」形容词 兽毛蓬松杂乱。《诗经.小雅.何草不黄》:「有芃者狐,率彼幽草。」
朳
解释: ● 朳 bā ㄅㄚˉ 1. 无齿耙。 2. 扫除的用具。详细解释详细字义 ◎ 朳 bā 〈名〉 无齿的耙子 [toothless rake] [晒枣法]以朳聚而复散之,一日中二十度乃佳。——《齐民要术》
戎
解释:戎读音:róng。名词 兵器。《礼记.月令》:「天子乃教于田猎,以习五戎。」汉.郑玄.注:「五戎谓五兵:弓矢、殳、矛、戈、戟也。」名词 兵车。《左传.僖公三十三年》:「梁弘御戎,莱驹为右。」唐.柳宗元〈岭南节度飨军堂记〉:「其大小之戎,号令之用,则听于节度使焉。」名词 兵士。《易经.同人卦.象曰》:「伏戎于莽,敌刚也。」《国语.吴语》:「王不如设戎,约辞行成,以喜其民,以广侈吴王之心。」名词 军旅。【组词】:「投笔从戎」。唐.皮日休〈白门表〉:「监戎者以闻。上赫然大怒,命大将职正其罪。」名词 战争。《书经.说命中》:「惟口起羞,惟甲胄起戎。」《新唐书.卷一二二.魏元忠传》:「是知大将临戎,以智为本。」名词 泛指西方的少数民族。《三国志.卷三五.蜀书.诸葛亮传》:「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名词 姓。如汉代有戎赐。形容词 大。《诗经.周颂.烈文》:「念兹戎功,继序其皇之。」汉.毛亨.传:「戎,大。」代词 你、汝。《诗经.大雅.民劳》:「戎虽小子,而式弘大。」汉.郑玄.笺:「戎,犹女也。」
扩
解释:扩读音:kuò。动词 张大、放大、开拓。【组词】:「扩展」、「扩张」、「扩音器」。《孟子.公孙丑上》:「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
伉
解释:伉读音:kàng。名词 配偶。参见「伉俪」条。名词 姓。如汉代有伉喜。动词 对等、匹敌。通「抗」。《战国策.秦策一》:「横历天下,廷说诸侯之王,杜左右之口,天下莫与之伉。」动词 抵挡。通「抗」。《吕氏春秋.季冬纪.士节》:「养及亲者,身伉其难。」形容词 高、高大。通「亢」。《诗经.大雅.绵》:「皋门有伉。」汉.毛亨.传:「伉,高貌。」形容词 强壮。《汉书.卷八.宣帝纪》:「选郡国吏三百石伉健习骑射者,皆从军。」唐.颜师古.注:「伉,强也。」形容词 刚直。汉.扬雄《法言.吾子》:「事胜辞则伉,辞胜事则赋。」
纩
解释:纩读音:kuàng。名词 棉絮。《小尔雅.广服》:「纩,绵也。絮之细者曰纩。」《南史.卷七三.孝义传上.庾道愍传》:「冬日不衣绵纩,夏日不解衰絰。」宋.陆游〈九月十六日夜梦驻军河外遣使招降诸城觉而有作〉诗:「谁言铁衣冷彻骨,感义怀恩如挟纩。」
匡
解释:匡读音:kuāng。动词 改正、扶正。【组词】:「匡正」、「匡谬」。《左传.襄公十四年》:「过则匡之。」《史记.卷六二.管晏传》:「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动词 救济。【组词】:「匡救」。《左传.成公十八年》:「匡乏困,救灾患。」《管子.五辅》:「养长老,……吊祸丧,此谓匡其急。」动词 辅佐、帮助。《汉书.卷八.宣帝纪》:「有能箴朕过失,及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以匡朕之不逮,毋讳有司。」《三国志.卷八.魏书.张鲁传》:「上匡天子,则为桓文。」动词 料想。《醒世恒言.卷三.卖油郎独占花魁》:「你是个做经纪本分人儿,那匡你会温存,能软款,知心知意。」《二刻拍案惊奇.卷一零》:「方氏大怒道:『你就匡我养不出,生起外心来了!』」名词 眼眶。通「眶」。《史记.卷一一八.淮南王传》:「于是气怨结而不扬,涕满匡而横流。」名词 姓。如汉代有匡衡,清代有匡辅之。
夸
解释:夸读音:kuā。名词 奢侈。《荀子.仲尼》:「贵而不为夸,信而不处谦。」唐.杨倞.注:「夸,奢侈也。」名词 姓。如战国时有仙人夸蛾。动词 炫耀。《列子.杨朱》:「而欲尊礼义以夸人,矫情性以招名。」《史记.卷一零八.韩长孺传》:「即欲以侘鄙县,驱驰中学,以夸诸侯。」动词 称赞、赞美。唐.皮日休〈惜义鸟〉诗:「吾闻凤之贵,仁义亦足夸。」形容词 骄矜自大。唐.韩愈〈乌氏庙碑铭〉:「卢从史始立议用师于桓。乃阴与寇连,夸谩凶骄,出不逊言。」形容词 美好的。《淮南子.修务》:「曼颊皓齿,形夸骨佳,不待脂粉芳泽而性可说者,西施、阳文也。」形容词 大。《文选.左思.吴都赋》:「横塘查下,邑屋隆夸。」
军
解释:军读音:jūn。名词 武装部队、兵种。【组词】:「陆军」、「海军」、「空军」。名词 兵士的通称。《史记.卷九二.淮阴侯传》:「军皆殊死战,不可败。」元.石君宝《秋胡戏妻.第四折》:「元来他做了官,不是军了也。」名词 野战部队中大于师而小于军团的最小战略单位,通常辖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师及必要的战斗支援与勤务支援部队。名词 阵地。唐.高适〈燕歌行〉:「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名词 古时将犯人送至边疆劳役的刑罚。【组词】:「发配充军」。《明史.卷九三.刑法志一》:「军有终身,有永远。」动词 驻扎、屯兵。《左传.桓公八年》:「楚子伐随,军于汉淮之间。」《史记.卷七.项羽本纪》:「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动词 编成军队。《左传.宣公十二年》:「晋之余师不能军,宵济亦终夜有声。」
幵
解释:幵读音:jiān。形容词 平。《说文解字.幵部》:「幵,平也。」名词 汉代羌族的别支,旧居地约在今国内甘肃省天水县南。名词 姓。如宋代有幵度。
价
解释:价读音:jià。名词 事物所值的具体金钱数。【组词】:「物价」、「市价」、「差价」、「定价」。唐.白居易〈秦中吟.买花〉:「贵贱无常价,酬直看花数。」宋.戴复古〈庚子荐饥〉诗:「休言谷价贵,菜亦贵如金。」名词 人、事、物所值的抽象地位或身分。【组词】:「身价」、「声价」、「评价」。名词 化学上用来表示一个原子与他种原子相结合时所参与的数目。【组词】:「原子价」、「氢是一价的元素。」其他字义价读音:ga。助词 吴语中的语尾助词,常附于形容词之后,用法跟「的」字相当。《老残游记.第二回》:「那荷叶初枯,挤的船嗤嗤价响。」
讵
解释:讵读音:jù。副词 岂、何,表示反问的语气。【组词】:「讵料」、「讵知」。晋.陶渊明〈读山海经〉诗一三首之一零:「徒设在昔心,良晨讵可待?」南朝陈.阴铿〈渡青草湖〉诗:「滔滔不可测,一苇讵能航?」副词 曾。《文选.陆机.叹逝赋》:「弥年时其讵几,夫何往而不残?」《文选.潘岳.悼亡诗三首之三》:「尔祭讵几时,朔望忽复尽。」副词 不料、哪知。《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零一回》:「讵接了回条,又是推辞。」连词 假若、如果。《国语.晋语六》:「讵非圣人,不有外患,必有内忧。」
臼
解释:臼读音:jiù。名词 中间下凹的舂米器具。【组词】:「石臼」、「磨臼」。汉.王充《论衡.量知》:「谷之始熟曰粟,舂之于臼,簸其粃糠。」名词 二一四部首之一。形容词 形状像臼的。【组词】:「臼齿」。
夹
解释:夹读音:jiá。动词 从相对的两方使力,使中间的物体受钳而不动。【组词】:「分从左右夹住他。」、「两腿夹紧!」、「用筷子夹菜。」动词 将东西放在腋下,以胳膊使劲带紧。【组词】:「夹着书包」。动词 用夹棍行刑。《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一》:「喝叫左右夹将起来,快快招出奸谋便罢。」动词 搀杂、杂和。【组词】:「这文章白话夹文言,似通非通。」、「狂风夹着暴雨而来。」名词 钳物的工具,有的有柄。【组词】:「发夹」、「衣夹」、「炭火夹」。名词 可包藏物品的扁平文具或皮包。【组词】:「讲义夹」、「公文夹」、「书夹」、「皮夹」。形容词 双层的。【组词】:「夹层」。副词 左右包抄的。【组词】:「左右夹攻」、「夹击」。副词 暗藏的。【组词】:「夹带毒品」。其他字义夹读音:jiā。上述[一]的另一种读音。其他字义夹读音:jià。参见「夹竹桃」、「夹生」等条。
阱
解释:阱读音:jǐng。名词 为防御或捕捉野兽而挖凿的坑洞。【组词】:「陷阱」。《周礼.秋官.雍氏》:「春令为阱擭沟渎之利于民者,秋令塞阱杜擭。」
阶
解释:阶读音:jiē。名词 用砖、石等砌成的梯形建筑物。【组词】:「台阶」、「石阶」。唐.杜甫〈蜀相〉诗:「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唐.白居易〈长恨歌〉:「西宫南苑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名词 比喻能藉以得到更高名位的事物。【组词】:「进身之阶」。名词 等级。【组词】:「官阶」、「军阶」。明.余继登《典故纪闻.卷四》:「凡及两考,而事迹显着者,皆得加授阶。」名词 途径、缘由、凭借。《易经.系辞上》:「乱之所生也,则言语以为阶。」《抱朴子.外篇.尚博》:「近弭祸乱之阶,远垂长世之祉。」
伎
解释:伎读音:jì。名词 技艺、才能。通「技」。《书经.秦誓》:「如有一介臣断断猗,无他伎,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新唐书.卷一四一.卫伯玉传》:「少习武伎。」名词 古代称以歌舞娱乐宾客为业的女子。唐.刘禹锡〈蜀先主庙〉诗:「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也作「妓」。
件
解释:件读音:jiàn。名词 物品、器具。【组词】:「零件」、「配件」。名词 量词。计算个体事物的单位。【组词】:「一件事」、「两件衣服」、「三件行李」。
级
解释:级读音:jí。名词 等第。【组词】:「高级」、「特级」、「辅导级」。名词 学校的年限班次。【组词】:「一年级」、「二年级」。名词 台阶。【组词】:「石级」、「阶级」、「拾级而上」。名词 量词:(1) 计算台阶、楼梯、塔层等的单位。【组词】:「百级石阶」。(2) 计算事物分级的单位。【组词】:「晋升三级」、「地震强度分为七级。」名词 人头。【组词】:「首级」。《后汉书.卷四七.班超传》:「吏兵斩其使及从士三十余级。」
囝
解释:囝读音:jiǎn。名词 闽南方言:(1) 称儿子。《集韵.上声.猕韵》:「囝,闽人呼儿曰囝。」【组词】:「大囝」。(2) 称儿女。【组词】:「囝孙」。或读为ㄋㄢ nān。其他字义囝读音:yuè。名词 即月。唐朝武则天所造的字。同「月」。《集韵.入声.月韵》:「月,唐武后作囝。」
芨
解释:芨读音:jí。名词 植物名:(1) 忍冬科接骨木属,灌木状草本。叶对生,有锯齿。夏日开小花,花开有杯状的黄色腺体,浆果为红色而圆。多生于原野间。茎、叶及根为驱风药,治手足偏风、腰痛等。俗称为「接骨草」。(2) 参见「白芨」条。
肌
解释:肌读音:jī。名词 肉。【组词】:「面黄肌瘦」。《汉书.卷七四.丙吉传》:「介之推割肌以存君。」名词 皮肤。《文选.宋玉.登徒子好色赋》:「肌如白雪。」《西游记.第七二回》:「佳人洗处冰肌滑,涤荡尘烦玉体新。」名词 参见「肌肉」条。
玑
解释:玑读音:jī。名词 不圆的珠子。【组词】:「珠玑」、「明玑」。《文选.李斯.上书秦始皇》:「傅玑之珥、阿缟之衣、锦绣之饰,不进于前。」名词 古代天文仪器「璇玑玉衡」上转动的部分。【组词】:「玑衡抚辰仪」(清乾隆所制的浑天仪)。《书经.舜典》:「在璿玑玉衡,以齐七政。」名词 星名。古指北斗的第三星。今称为「天玑」。《史记.卷二七.天官书》「北斗七星」句下司马贞索隐引《春秋运斗枢》云:「斗,第一天枢,第二旋,第三玑,……。」
机
解释:机读音:jī。名词 织布的器具。《史记.卷七一.樗里子甘茂传》:「其母投杼下机,踰墙而走。」唐.杜牧〈杜秋娘〉诗:「寒衣一匹素,夜借邻人机。」名词 机器的通称。【组词】:「打字机」、「发电机」。名词 飞机的简称。【组词】:「客机」、「战斗机」、「停机坪」。名词 时宜、际会。【组词】:「随机应变」、「勿失良机」。唐.骆宾王〈在狱咏蝉诗.序〉:「候时而来,顺阴阳之数;应节为变,审藏用之机。」名词 事物发生、变化的原由。【组词】:「动机」。《礼记.大学》:「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名词 存于内心的欲望、俗念。【组词】:「心机」。唐.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诗:「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形容词 重要的、秘密的。【组词】:「军事机密」、「机要秘书」。形容词 巧诈、智巧。【组词】:「机智」、「机巧」。
乩
解释:乩读音:jī。名词 一种民间藉求神占卜以解决心中疑难的方法。俗称为「扶乩」。
吉
解释:吉读音:jí。形容词 好的、善的。与「凶」相对。【组词】:「吉祥」、「吉人天相」、「大吉大利」。唐.白居易〈新乐府.草茫茫〉:「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名词 有利的事。【组词】:「凶多吉少」、「趋吉避凶」。名词 姓。如汉代有吉恪。
巩
解释:巩读音:gǒng。动词 以皮革綑束东西。《说文解字.革部》:「巩,以韦束也。」动词 牢固。【组词】:「巩固国防」。《诗经.大雅.瞻卬》:「藐藐昊天,无不克巩。」名词 姓。如汉代有巩攸。
各
解释:各读音:gè。代词 指代一定群体中的不同个体本身。【组词】:「各自」。《论语.公冶长》:「盍各言尔志?」形容词 每。【组词】:「各个」。《史记.卷一二三.大宛传》:「令外国客遍观各仓库府藏之积。」
纥
解释:纥读音:hé。名词 粗劣下等的丝。《说文解字.糸部》:「纥,丝下也。」名词 人名。孔子的父亲。《左传.襄公十年》:「郰人纥抉之以出门者。」晋.杜预.注:「纥郰邑大夫,仲尼父,叔梁纥也。」名词 参见「回纥」条。其他字义纥读音:gē。参见「纥繨」、「纥剌星」等条。
朵
解释:朵读音:duǒ。名词 植物的花或苞。【组词】:「花朵」。唐.白居易〈新春江次〉诗:「粉片妆梅朵,金丝刷柳条。」名词 量词。计算花或云彩等团状物的单位。【组词】:「一朵花」、「几朵白云」、「浪花一朵朵」。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之六:「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动词 参见「朵颐」条。
权
解释:权读音:quán。名词 古代称测量重量的砝码或秤锤。以铁或铜制成。《论语.尧曰》:「谨权量,审法度。」《庄子.胠箧》:「为之权衡以称之。」名词 变通的理念。【组词】:「通权达变」。《孟子.离娄上》:「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儒林外史.第四回》:「礼有经,亦有权,想没有甚么行不得处。」名词 势力。【组词】:「权力」、「大权在握」。《文选.贾谊.过秦论》:「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权,招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名词 因自然或人为环境(如法律规定)所产生的力量与利益。【组词】:「人权」、「政权」、「投票权」、「土地所有权」。名词 姓。如唐代有权德舆。动词 衡量。《孟子.梁惠王上》:「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副词 暂且。【组词】:「权充」。南朝梁.沈约〈晋书选举志九品论〉:「汉末丧乱,魏武时始创,军中仓卒,权立九品。」《水浒传.第八六回》:「卢俊义道:『军士厮杀了一日,神思困倦,且就这里权歇一宵,暂停战马,明日却寻归路。』」
庆
解释:庆读音:qìng。名词 可喜可贺的事情。【组词】:「校庆」、「七十大庆」、「双十国庆」。《国语.周语下》:「晋国有忧未尝不戚,有庆未尝不怡。」名词 福泽。《易经.坤卦.文言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魏书.卷六七.崔光传》:「修德延贤,消灾集庆。」名词 德、善。《书经.吕刑》:「一人有庆,兆民赖之。」汉.孔安国.传:「天子有善,则兆民赖之。」名词 姓。如汉代有庆鸿。动词 贺喜。【组词】:「庆祝」、「庆贺」、「庆功宴」。《国语.鲁语下》:「固庆其喜而吊其忧。」
奸
解释:奸读音:jiān。动词 干犯、冒犯。《左传.襄公十四年》:「君制其国,臣敢奸之。」唐.柳宗元〈湘源二妃庙碑〉:「敢或失职,以奸大刑。」动词 求见、求取。《史记.卷三二.齐太公世家》:「吕尚盖尝穷困,年老矣,以渔钓奸周西伯。」《汉书.卷八一.孔光传》:「以为章主之过,以奸忠直,人臣大罪也。」动词 奸淫。同「奸」。【组词】:「奸淫」、「奸污」。形容词 阴险狡猾的。【组词】:「奸计」、「奸商」、「奸雄」、「老奸巨滑」。名词 勾结敌人,出卖国家民族的人。【组词】:「内奸」、「汉奸」、「为国除奸」。名词 违法的事。【组词】:「作奸犯科」。
轨
解释:轨读音:guǐ。名词 车行的痕迹。《广韵.上声.旨韵》:「轨,车迹也。」唐.柳宗元〈辩侵伐论〉:「周道既坏,兵车之轨交于天下,而罕知侵伐之端焉。」名词 车子两轮间的距离。《礼记.中庸》:「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名词 火车、星体等运行的路线。【组词】:「铁轨」。《淮南子.本经》:「五星循轨而不失其行。」名词 法度、常规。【组词】:「常轨」、「步入正轨」。《淮南子.原道》:「是故圣人一度循轨,不变其宜,不易其常。」名词 姓。如周代有轨革。动词 遵照、依循。《尹文子.大道下》:「心不畏时之禁,行不轨时之法,此大乱之道也。」 《后汉书.卷三零下.襄楷传》:「臣窃见去岁五月,荧惑入太微,犯帝坐,出端门,不轨常道。」
共
解释:共读音:gòng。副词 一起、一同。【组词】:「共鸣」、「共存」、「和平共处」。《史记.卷八.高祖本纪》:「天下共立义帝,北面事之。」副词 合、总计。【组词】:「共计」、「篮子里共有十颗苹果。」动词 分享、合用。《论语.公冶长》:「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形容词 相同的。【组词】:「共识」、「共相」。连词 跟、和。唐.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一折》:「姻缘簿全凭我共你,谁不待拣个称意的?」其他字义共读音:gōng。动词 供给。通「供」。《左传.僖公三十年》:「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形容词 恭敬。通「恭」。《左传.文公十八年》:「父义,母慈,兄友,弟共,子孝。」名词 姓。如黄帝时有共鼓。其他字义共读音:gǒng。动词 双手抱拳。通「拱」。《荀子.赋》:「圣人共手,时几将矣。」动词 环绕、护卫。通「拱」。《论语.为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芏
解释:芏读音:tǔ。名词 植物名。即江芏。莎草科,多年生草本。分布于亚、非、大洋洲的热带地区,及国内南部沿海各省。叶片短少,叶鞘长。生于海边或沼泽低洼地,是改良盐咸地的优良品种。其茎的纤维可制纸、织蓆。也称为「芏草」、「咸水草」。
犷
解释:犷读音:guǎng。形容词 强悍、不驯服。【组词】:「犷悍」。《后汉书.卷六五.段熲传》:「虚欲修文戢戈,招降犷敌。」
芄
解释:芄读音:wán。参见「芄兰」条。
伪
解释:伪读音:wèi。动词 人为。《荀子.性恶》:「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汉.王充《论衡.明雩》:「天至贤矣,时未当雨,伪请求之,故妄下其雨,人君听请之类也。」副词 假装。《隋书.卷七零.李密传》:「密知化及粮且尽,因伪与和,以敝其众。」形容词 假的。【组词】:「伪钞」、「伪证」。形容词 窃据的、不合法的。【组词】:「伪政权」。《文选.李密.陈情表》:「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唐.皮日休〈题后魏释老志〉:「则收之为是,媚于伪齐之君耶。」
吓
解释:吓读音:hè。动词 用言语怒叱、武力逼迫,使人害怕。【组词】:「恐吓」、「威吓」、「吓阻」。《庄子.秋水》:「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文选.鲍照.芜城赋》:「饥鹰厉吻,寒鸱吓雏。」叹词 表示惊讶、赞叹的语气。【组词】:「吓!这大厦好高哦!」、「吓!这话讲得还真好。」叹词 表示不满或疑问的语气。【组词】:「吓!他做的越来越过分!」、「吓!规矩是这样订的吗?」其他字义吓读音:xià。动词 害怕、使人害怕。【组词】:「吓唬」、「惊吓」、「吓了一跳」。《红楼梦.第一七、一八回》:「吓的宝玉倒退,不敢再说。」
芎
解释:芎读音:qiōng。参见「芎藭」条。其他字义芎读音:qióng。上述[一]的另一种读音。其他字义芎读音:xiōng。[一]之语音。
厌
解释:厌读音:yàn。动词 饱、满足。【组词】:「贪得无厌」。《左传.隐公元年》:「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论语.述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动词 憎恶、嫌弃。【组词】:「厌恶」。《左传.隐公十一年》:「天而既厌周德矣,吾其能与许争乎?」《论语.宪问》:「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其他字义厌读音:yān。参见「厌厌」条。
吁
解释:吁读音:xū。叹词 表示惊叹、疑怪的意思。《玉篇.口部》:「吁,疑怪之辞,惊语也。」《文选.张衡.东京赋》:「吁!汉帝之德,侯其褘而。」唐.韩愈〈进学解〉:「吁!子来前!夫大木为杗,细木为桷。」动词 叹息。【组词】:「长吁短叹」。唐.李白〈古风〉诗五九首之五六:「献君君按剑,怀宝空长吁。」宋.刘宰〈野犬行〉:「过者且勿叹,闻者且莫吁。」形容词 忧愁。《诗经.周南.卷耳》:「我仆痡矣,云何吁矣。」
聿
解释:聿读音:yù。名词 笔。《说文解字.聿部》:「聿,所以书也。」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履部》:「秦以后皆作笔字。」唐.柳宗元〈湘源二妃庙碑〉:「咸执牍聿,至于祠下。」名词 姓。如商代有聿速。名词 二一四部首之一。助词 发语词,用于句首或句中,无义。《书经.汤诰》:「聿求元圣,与之戮力。」《后汉书.卷八零.文苑传上.傅毅传》:「二志靡成,聿劳我心。」
朱
解释:朱读音:zhū。名词 大红色。【组词】:「近朱者赤」。《论语.阳货》:「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名词 姓。如明代有太祖朱元璋。其他字义朱读音:shú。参见「朱提」条。
夼
解释: ● 夼 kuǎng ㄎㄨㄤˇ ◎ 洼地(多用于地名):大~;马草~(均在中国山东省)。详细解释详细字义 ◎ 夼 kuǎng 〈名〉 〈方〉∶洼地 [low-lying land;depression]。多用于地名。如:大夼;刘家夼;马草夼(都在山东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