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属水笔画10的汉字 10画属水的字有哪些

12-03 学习教育 投稿:清风予我
五行属水笔画10的汉字 10画属水的字有哪些

大家在取名字的时候,有的人喜欢把八字命理和汉字的五行属性结合起来,比如八字里缺水就取用五行属性为水的字来平衡。下面为大家整理五行属水笔画为10画的汉字及解释,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五行属水笔画10的汉字

馬、脅、舫、紡、涌、舨、臭、逢、俸、峰、俾、浸、浹、倍、涑、浠、挾、浦、冥、俯、華、紗、殺、俵、趵、紐、浼、屑、畢、狴、毙、袍、蚌、亳、捕、哺、耘、涛、涡、涂、娑、涕、悔、粑、紛、眠、陪、豹、悯、砵、病、宾、浜、颁、般、班、畝、绥、晚、氨、涔、部、浞、涩、圃、蚍、陴、郫、疲、消、瓶、哱、娉、旁、袢、畔、浯、涉、饽、浙、秤、涨、润、庯、流、逋、訓、效、蚊、紋、訖、胼、俳、旆、皰、疱、們、旄、秘、敉、配、舭、涟、倴、袯、浚、涓、贾、酒、涇、浆、恚、贿、晖、珲、涣、浣、换、唤、珩、哼、髟、莫、秣、釜、蚨、浮、匪、畚、娥、被、狽、悖、捌、浡、害、诽、涤、唇、唄、罢、海、胲、氦、航、颃、蚝、浩、耗、盍、候、涧、较、涞、浪、涝、脈、涅、烫、務、浴、浛、唛、勐、脒、毪、凄、脎、涠

五行属水笔画10的汉字解释

解释:馬读音:mǎ。名词 动物名。脊椎动物门哺乳纲奇蹄目。四肢强健,每肢仅有一蹄,善跑,能载重行远草食性,性温和。名词 计数的工具。通「码」。【组词】:「筹马」、「法马」。名词 姓。如汉代有马融,元代有马致远。名词 二一四部首之一。

解释:脅读音:xié。名词 胸部两侧,由腋下至肋骨尽处的部位。亦指肋骨。《说文解字.肉部》:「胁,两膀也。」《楚辞.屈原.天问》:「平胁曼肤,何以肥之?」《史记.卷七九.范雎蔡泽传》:「魏齐大怒,使舍人笞击睢,折胁摺齿。」名词 侧、旁边。汉.刘熙《释名.释车》:「胁驱,在服马外胁也。」唐.顾况〈广陵白沙大云寺碑〉:「沧海之胁,有白沙之墟焉。」动词 以威力逼迫。【组词】:「威胁」。《礼记.乐记》:「强者胁弱,众者暴寡。」《汉书.卷七零.常惠传》:「使使胁求公主。」动词 收敛、收缩。《墨子.兼爱中》:「楚灵王好士细要,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然后带。」《文选.司马相如.长门赋》:「翡翠胁翼而来萃兮,鸶凤翔而北南。」

解释:舫读音:fǎng。名词 并连的两船。《尔雅.释言》:「舫,舟也。」晋.郭璞.注:「并两船。」《太平御览.卷七七零.舟部.舸》:「遂解舫为单舸,一日一夜行五六百里,遂得免。」名词 船的通称。【组词】:「游舫」、「画舫」。唐.韦应物〈夕次盱眙县〉诗:「落帆逗淮镇,停舫临孤驿。」

解释:紡读音:fǎng。名词 柔软细密的丝织品。【组词】:「杭纺」。《仪礼.聘礼》:「宾裼,迎大夫贿,用束纺。」动词 将丝、麻、棉等抽成线纱。《晋书.卷九零.良吏传.吴隐之传》:「裁留身粮,其余悉分振亲族,家人绩纺以供朝夕。」

解释:涌读音:yǒng。同「涌」。

解释:舨读音:bǎn。名词 舢舨:小船。也作「舢板」。参见「舢板」条。

解释:臭读音:chòu。名词 难闻的气味。与「香」相对。【组词】:「腥臭」、「口臭」、「铜臭」。名词 恶名,不好的名声。【组词】:「遗臭万年」。《晋书.卷九八.桓温传》:「不足复遗臭万载邪!」形容词 味道难闻的。【组词】:「臭汗」、「臭屁」、「好臭喔!」。形容词 丑恶的、令人厌恶的。【组词】:「别摆一副臭架子!」、「她整天摆着一张臭脸。」副词 狠狠的。【组词】:「臭骂一顿。」《儒林外史.第六回》:「揪着头发,臭打一顿。」其他字义臭读音:xiù。名词 气味。【组词】:「水是一种无色无臭的液体。」《易经.系辞上》:「其臭如兰。」动词 闻。通「嗅」。《荀子.礼论》:「三臭之,不食也。」

解释:逢读音:féng。动词 遭遇、碰上。【组词】:「逢年过节」。《诗经.邶风.柏舟》:「薄言往愬,逢彼之怒。」动词 遇见。【组词】:「相逢」、「久别重逢」。动词 用言语或行动讨好别人。【组词】:「逢迎」。《孟子.告子下》:「今之大夫皆逢君之恶。」《辽史.卷一零一.萧胡笃传》:「胡笃长于骑射,见天祚好游畋,每言从禽之乐,以逢其意。」名词 姓。如汉代有逢萌。其他字义逢读音:péng。状词 参见「逢逢」条。名词 姓。如夏朝有逢蒙。

解释:俸读音:fèng。名词 薪资。以前单指官员所得的薪资、酬劳。【组词】:「薪俸」、「月俸」、「高官厚俸」。《儒林外史.第七回》:「到七日上,李老爷果然奉旨出狱,只罚了三个月的俸。」

解释:峰读音:fēng。名词 高而尖的山头。【组词】:「顶峰」、「高峰」、「颠峰」。宋.苏轼〈题西林壁〉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总不同。」名词 形似山头高起的部分。【组词】:「驼峰」、「波峰」。

解释:俾读音:bì。动词 使。【组词】:「俾能自立」。《左传.成公十三年》:「俾我惠公,用能奉祀于晋。」《楚辞.屈原.九章.惜诵》:「俾山川以备御兮,命咎繇使听直。」动词 服从。《书经.武成》:「华夏蛮貊,罔不率俾。」《文选.汉武帝.贤良诏》:「日月所烛,罔不率俾。」其他字义俾读音:bēi。上述[一]的另一种读音。

解释:浸读音:jìn。动词 渍、泡在液体中。【组词】:「浸泡」、「浸渍」。动词 渗透。《淮南子.原道》:「上漏下湿,润浸北房。」唐.杨烱〈送丰城王少府〉诗:「离亭隐乔树,沟水浸平沙。」副词 渐渐、逐渐。【组词】:「浸渐」。《后汉书.卷八八.西域传》:「虽有降首,曾莫惩革,自此浸以疏慢矣。」《金史.卷八三.张浩传》:「其后奢用浸广,盖汝霖有以导之云 。」其他字义浸读音:jīn。上述[一]的另一种读音。

解释:浹读音:jiá。动词 透澈、浸透。《淮南子.原道》:「不浸于肌肤,不浃于骨髓。」《后汉书.卷一零.献帝伏皇后传》:「操出,顾左右,汗流浃背。」动词 通达。《荀子.解蔽》:「其所以贯理焉,虽亿万已不足浃万物之变,与愚者若一。」动词 循环一周。如天干由甲日至癸日称为「浃日」;地支由子日至亥日称为「浃辰」。形容词 融洽。唐.韩愈〈新修滕王阁记〉:「其岁九月,人吏浃和。」副词 遍。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卷一零上.滇游日记十二》:「山雨忽来,倾盆倒峡,浃地交流。」

解释:倍读音:bèi。动词 违背、反叛。《说文解字.人部》:「倍,反也。」《礼记.缁衣》:「信以结之,则民不倍。」动词 背向、背着。《战国策.赵策三》:「天子吊,主人必将倍殡柩。」《史记.卷九二.淮阴侯传》:「兵法右倍山陵,前左水泽。」动词 增加与原数相等的数。《孟子.公孙丑上》:「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熔裁》:「虽翫其采,不倍领袖。」名词 量词。计算照原数再加上一个或几个全数的单位。【组词】:「十倍」、「六是三的两倍」、「年所得增加一倍。」副词 更加、益增。【组词】:「勇气倍增」、「倍受恩宠」。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解释:涑读音:sù。参见「涑水」条。

解释:浠读音:xī。参见「浠水」条。

解释:挾读音:xié。动词 夹在腋下、怀夹。《国语.齐语》:「时雨既至,挟其枪、刈、耨、鎛,以旦暮从事于田野。」《孟子.梁惠王上》:「挟太山以超北海。」动词 从旁箝夹。《文选.王粲.登楼赋》:「挟清漳之通浦兮,倚曲沮之长洲。」动词 胁持。【组词】:「要挟」。《三国志.卷三五.蜀书.诸葛亮传》:「挟天子而令诸侯。」《水浒传.第三六回》:「若是如此来挟我,只是逼宋江性命,我自不如死了。」动词 持握、持有。《战国策.赵策四》:「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楚辞.屈原.九歌.国殇》:「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动词 倚仗、倚持。【组词】:「挟恃」。《孟子.万章下》:「不挟长,不挟贵。」清.洪昇《长生殿.第三零出》:「况且弟兄姊妹挟势弄权,罪恶滔天。」动词 夹带、夹杂。宋.辛弃疾〈浣溪沙.梅子熟时到几回〉词:「晚云挟雨唤归来。」动词 怀藏、隐藏。【组词】:「挟怨」。《汉书.卷五六.董仲舒传》:「秦继其后,独不能改,又益甚之,重禁文学,不得挟书。」元.关汉卿《望江亭.第二折》:「挟这雠气,朦胧奏过圣人,要标取我的首级。」其他字义挾读音:xiá。上述[一]的另一种读音。其他字义挾读音:jiá。动词 通达。《诗经.大雅.大明》:「天位殷适,使不挟四方。」动词 夹取。通「夹」。《庄子.骈拇》:「问臧奚事,则挟策读书。」《旧五代史.卷一二七.周书.卢文纪传》:「旭旦以箸挟之,首得文纪之名。」形容词 周匝、周遍。《荀子.礼论》:「于是其中焉方皇周挟,曲得其次序,是圣人也。」唐.杨倞.注:「浃,匝也。」

解释:浦读音:pǔ。名词 河岸、水边。《吕氏春秋.孝行览.本味》:「江浦之橘,云梦之柚。」宋.王安石〈题燕侍郎山水图〉:「往时濯足荡湘浦,独上九嶷寻二女。」名词 泛指池塘等水面。【组词】:「荷浦」、「莲浦」。宋.苏轼〈澄迈驿通潮阁〉诗二首之一:「贪看白鹭横秋浦,不觉青林没晚潮。」宋.姜夔〈念奴娇.闹红一舸〉词:「只恐舞衣寒易落,愁入西风南浦。」名词 河川主、支流汇合处或入海口。唐.李白〈荆门浮舟望蜀江〉诗:「流目浦烟夕,扬帆海月生。」宋.柳永〈煮海歌〉:「年年春夏潮盈浦,潮退刮泥成岛屿。」名词 姓。如三国时魏国有浦仁裕。

解释:冥读音:míng。形容词 幽暗。【组词】:「幽冥」。《汉书.卷二七.五行志下之上》:「夷伯,世大夫,正昼雷,其庙独冥。」形容词 愚昧、不明事理。【组词】:「冥顽不灵」。形容词 与人死后有关的。【组词】:「冥婚」、「冥器」。动词 远离。晋.陶渊明〈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中〉诗:「闲居三十载,遂与尘事冥。」动词 暗合、默契。魏.高允〈徵士颂〉:「神与理冥,形随流浪。」名词 地狱。【组词】:「唐太宗入冥记」。《后汉书.卷二八下.冯衍传》:「伤诚善之无辜兮,齎此恨而入冥。」名词 海。《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名词 姓。如汉代有冥都。

解释:俯读音:fǔ。动词 低头、低下。与「仰」相对。《易经.系辞上》:「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孟子.尽心上》:「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副词 旧时公文书信中请求允许的谦辞。【组词】:「俯允」、「俯念」。

解释:華读音:huá。名词 中国、华夏的简称。《左传.定公十年》:「裔不谋夏,夷不乱华。」名词 光彩、光泽。唐.李白〈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诗:「黄鹤楼前月华白,此中忽见峨眉客。」吴代十国南唐.李煜〈秋莺〉诗:「莫更留连好归去,露华凄冷蓼花愁。」名词 时光。【组词】:「年华」、「韶华」。唐.刘方平〈秋夜泛舟〉诗:「岁华空复晚,乡思不堪愁。」名词 文采、文饰。【组词】:「朴实无华」。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徵圣》:「然则圣文之雅丽,固衔华而佩实者也。」名词 化妆用的粉。《文选.曹植.洛神赋》:「芳泽无加,铅华弗御。」名词 文章、事物精要的部分。【组词】:「精华」。唐.韩愈〈进学解〉:「沉浸醲郁,含英咀华。」形容词 中国的。《汉书.卷八八.西域传.赞曰》:「不率华礼,莫有典书。」《北史.卷三六.薛辩传》:「于是风化大行,有同华俗。」形容词 美丽有光彩的。【组词】:「华灯初上」。三国魏.锺会〈孔雀赋〉:「五色点注,华羽参差。」《隋书.卷二三.五行志下》:「于仙都苑穿池筑山,楼殿间起,穷华极丽。」形容词 繁盛。【组词】:「繁华」、「荣华」。《史记.卷六八.商君传》:「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形容词 虚空不实的。《晋书.卷七五.范汪传》:「饰华言以翳实,骋繁文以惑世。」形容词 (头发)花白。《墨子.修身》:「华发隳颠,而犹弗舍者,其唯圣人乎!」宋.陆游〈适闽〉诗:「功名塞外心空壮,诗酒樽前发已华。」其他字义華读音:huā。名词 植物的花朵。同「花」。【组词】:「春华秋实」。《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其他字义華读音:huà。名词 参见「华山」条。名词 姓。如汉代有华佗。

解释:紗读音:shā。名词 轻软细薄的丝织品。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六》:「亳州出轻纱,举之若无,裁以为衣,真若烟雾。」《红楼梦.第一零五回》:「绸缎一百三十卷,纱绫一百八十卷。」名词 经纬线稀疏或有小孔的纺织物。【组词】:「窗纱」、「铁纱」。名词 用绵、麻纺成的细丝。【组词】:「棉纱」、「纺纱」。唐.王维〈洛阳女儿行〉:「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纱。」形容词 用纱制成的。【组词】:「纱帽」、「纱罩」。

解释:殺读音:shā。动词 以刀或武器使人或禽兽等失去生命。【组词】:「杀人放火」、「杀猪宰羊」。动词 战斗。【组词】:「杀出重围」。《三国演义.第五回》:「杀至天明,雄方引兵上关。」动词 败坏。【组词】:「杀风景」。动词 减省。【组词】:「杀价」。其他字义殺读音:shài。名词 等差。《礼记.文王世子》:「其族食世降一等,亲亲之杀也。」 汉.郑玄.注:「杀,差也。」动词 减、削。《周礼.地官.廪人》:「若食不能人二釜,则令邦移民就谷,诏王杀邦用。」汉.郑玄.注:「杀,犹减也。」动词 衰微。《吕氏春秋.恃君览.长利》:「是故地日削,子孙弥杀。」汉.高诱.注:「杀,衰也。」形容词 细小。《吕氏春秋.士容论.审时》:「先时者,大本而华,茎杀而不遂,叶稿短穗。后时者,小茎而麻长,短穗而厚糠,小米钳而不香。」其他字义殺读音:shà。副词 甚、极。同「煞」。【组词】:「愁杀人」。元.张养浩〈咏江南.一江烟水照晴岚〉曲:「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颭,爱杀江南。」

解释:俵读音:biǎo。动词 分给、分派。《集韵.去声.笑韵》:「俵,分与也。」宋.苏轼〈奏浙西灾伤第一状〉:「巡门俵米,拦街散粥,终不能救。」元.刘时中〈端正好.众生灵套.倘秀才〉曲:「比及烧昏钞先行摆布,散夫钱僻静处俵与。」

解释:趵读音:bào。动词 跳跃。《集韵.去声.效韵》:「趵,跳跃也。」【组词】:「趵突」。其他字义趵读音:bō。状词 形容脚踏地的声音。《玉篇.足部》:「趵,足击声。」动词 用脚踩踏。《广韵.入声.觉韵》:「趵,足击。」

解释:紐读音:niǔ。名词 器物可抓住的提柄、系带。【组词】:「印纽」、「秤纽」、「门纽」。《淮南子.说林》:「龟纽之玺,贤者以为佩。」名词 衣服的扣子。【组词】:「纽扣」、「衣纽」。名词 控制事物的关键或机键。【组词】:「枢纽」。名词 声纽的简称。【组词】:「帮纽」、「滂纽」、「非纽」。名词 姓。如隋代有纽士雄。动词 绑、系结。《文选.孔稚珪.北山移文》:「至其纽金章,绾墨绶,跨属城之雄,冠百里之首。」

解释:浼读音:měi。动词 玷污。《孟子.万章下》:「尔为尔,我为我,虽袒裸裼裎于我侧,尔焉能浼我哉!」动词 请托、请求。《聊斋志异.卷二.聂小倩》:「妾少诵《楞严经》,今强半遗忘,浼求一卷,夜暇,就兄正之。」

解释:屑读音:xiè。名词 碎末、粉碴。【组词】:「木屑」、「铁屑」、「粉笔屑」。动词 研磨成碎片。《礼记.内则》:「屑桂与姜。」动词 顾惜、在乎。《后汉书.卷二四.马援传》:「尽心纳忠,不屑毁誉。」动词 认为值得的。多与「不」连用,有轻视之意。【组词】:「不屑一顾」。形容词 细碎的、微小的。《管子.地员》:「五沙之状,粟焉如屑尘厉。」《文选.木华.海赋》:「崩云屑雨,浤浤汩汩。」

解释:畢读音:bì。名词 古代用以捕捉鸟、兔的长柄小网。《说文解字.零部》:「毕,田网也。」清.段玉裁.注:「谓田猎之网也。」《庄子.胠箧》:「夫弓弩毕弋机变之知多;则鸟乱于上矣。」名词 简札。《尔雅.释器》:「简谓之毕。」宋.邢昺.疏:「简,竹简也。古未有纸,载文于简,谓之简扎,一名毕。」《礼记.学记》:「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名词 星座名。二十八宿之一。西方白虎七宿的第五宿。《字汇.田部》:「毕,宿名。毕八星,二星直上如柄,六星曲为两行。张其口。」《诗经.小雅.渐渐之石》:「月离于毕,俾滂沱矣。」《文选.司马相如.长门赋》:「观众星之行列兮,毕昴出于东方。 」名词 姓。如宋代有毕昇,清代有毕沅。动词 用网捕捉。《诗经.小雅.鸳鸯》:「鸳鸯于飞,毕之罗之。」汉.毛亨.传:「于其飞乃毕掩而罗之。」动词 结束、终止。【组词】:「今日事,今日毕。」《孟子.滕文公上》:「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唐.元稹《莺莺传》:「言毕,翩然而逝。」副词 全部、一齐。【组词】:「原形毕露」、「群贤毕至」。唐.韩愈〈进学解〉:「方今圣贤相逢,治具毕张。」

解释:狴读音:bì。参见「狴犴」条。

解释:毙读音:bì。动词 倒下、仆倒。《左传.成公二年》:「射其右,毙于车中。」《左传.定公八年》:「籍丘子鉏击之,与一人俱毙。」晋.杜预.注:「毙,仆也。」动词 死。【组词】:「倒毙」、「击毙」、「枪毙」。《国语.晋语二》:「骊姬与犬肉,犬毙;饮小臣酒,亦毙。」动词 倾覆、失败。《左传.隐公元年》:「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解释:袍读音:páo。名词 宽大而夹层中有棉絮的外衣。【组词】:「外袍」、「睡袍」、「长袍马褂」。《诗经.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名词 长衣。【组词】:「旗袍」、「锦袍」、「战袍」。名词 衣服前襟。《公羊传.哀公十四年》:「反袂拭面涕沾袍。」汉.何休.注:「袍,衣前襟也。」

解释:蚌读音:bàng。名词 动物名。软体动物门斧足纲。体软有壳,大者长八九寸,能产珠,壳可制器。也称为「二枚贝」、「蛤蚌」、「蛤蜊」。其他字义蚌读音:bèng。上述[一]的另一种读音。

解释:亳读音:bò。名词 地名。商汤建都于此。约在今国内河南省商邱县。名词 国名。故城在今国内安徽省亳县。《广韵.入声.铎韵》:「亳,国名,春秋时陈地。汉为沛之谯县,魏为谯郡,晋为南兖州,齐为亳州。」

解释:捕读音:bǔ。动词 捉拿、擒住。【组词】:「逮捕」、「缉捕」、「拒捕」、「拘捕」。《文选.张衡.四愁 诗.序》:「下吏收捕,尽服擒诸豪侠。」动词 猎取。《文选.扬雄.长杨赋》:「张罗罔罝罘,捕熊罴豪猪。」《文选.束晳.补亡诗六首之一》:「淩波赴汨,噬鲂捕鲤。」名词 古代的基层治安人员。【组词】:「巡捕」、「捕快」。名词 姓。如汉代有捕巡。其他字义捕读音:bù。上述[一]的另一种读音。

解释:哺读音:bǔ。动词 喂食。【组词】:「哺乳」、「嗷嗷待哺」。三国魏.陈琳〈饮马长城窟行〉:「生男慎莫举,生女哺用脯。」《文选.卢谌.赠刘琨诗》:「相彼反哺,尚在翔禽。」名词 在口中咀嚼的食物。《庄子.马蹄》:「含哺而熙,鼓腹而游。」《史记.卷三三.鲁周公世家》:「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其他字义哺读音:bù。上述[一]的另一种读音。其他字义哺读音:pǔ。上述[一]的另一种读音。

解释:耘读音:yún。动词 除草。《墨子.三辩》:「农夫春耕夏耘,秋敛冬藏,息于聆缶之乐。」《文选.张衡.东京赋》:「兆民劝于疆场,感懋力以耘耔。」

解释:涛读音:táo。名词 大波浪。【组词】:「惊涛骇浪」、「波涛汹涌」。名词 似波涛的声音。【组词】:「松涛」。其他字义涛读音:tāo。上述[一]的另一种读音。

解释:涡读音:wō。名词 旋转流动成圆形而中间下陷的水流。【组词】:「漩涡」。名词 像涡样的凹点。【组词】:「酒涡」。其他字义涡读音:guō。参见「涡河」条。

解释:涂读音:tú。名词 道路。通「涂」、「途」。《战国策.赵策三》:「鲁人投其龠,不果纳,不得入于鲁,将之薛,假涂于邹。」《汉书.卷二二.礼乐志》:「大朱涂广,夷石为堂。」名词 姓。如宋代有涂天明、涂正胜。

解释:娑读音:suō。形容词 参见「婆娑」条。助词 用于句中,无义。犹「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下官家故可有两娑千万,随公所取。」

解释:涕读音:tì。名词 眼泪。【组词】:「痛哭流涕」、「感激涕零」。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名词 鼻涕。汉.王襃〈僮约〉:「目泪下落,鼻涕长一尺。」

解释:悔读音:huǐ。动词 事后追恨。【组词】:「悔恨」、「悔不当初」。唐.李频〈春闺怨〉诗:「自怨愁容常照镜,悔教征戍觅封侯。」宋.欧阳修〈蝶恋花.独倚危楼风细细〉词:「衣带渐宽都不悔,况伊销得人憔悴。」动词 改过。【组词】:「悔过」、「悔改」。《后汉书.卷二五.鲁恭传》:「亭长乃惭悔,还牛,诣狱受罪。」

解释:粑读音:bā。名词 译音用字。参见「糌粑」条。缀词 表乾扁的食物。【组词】:「锅粑」。

解释:紛读音:fēn。名词 争执。【组词】:「纠纷」、「排难解纷」。《晋书.卷九二.文苑传.袁宏传》:「谋解时纷,功济宇内。」名词 姓。如战国时魏有纷疆。动词 扰乱、打扰。《墨子.尚同》中:「当此之时,本无有敢纷天子之教者。」《聊斋志异.卷一.娇娜》:「家君恐交游纷意念,故谢客耳。」副词 众多。【组词】:「大雪纷飞」。

解释:眠读音:mián。动词 睡。【组词】:「安眠」。唐.韦应物〈秋夜寄丘二十二员外〉诗:「山空松子落,幽人应未眠。」动词 昆虫因蜕皮或入冬后藏伏不动不食。【组词】:「蚕眠」、「冬眠」。动词 装死。《山海经.东山经》:「有兽焉,其状如菟而鸟喙,鸱目蛇尾,见人则眠。」形容词 偃伏的。【组词】:「眠柳」。形容词 横摆的、平放的。【组词】:「眠琴」。

解释:陪读音:péi。名词 重叠的土堆。《说文解字.阜部》:「陪,重土也。」名词 辅佐事业的人。《诗经.大雅.荡》:「尔德不明,以无陪无卿。」名词 陪客。【组词】:「今天能请你来作陪,十分光荣。」动词 伴随。【组词】:「陪伴」、「陪同」、「陪嫁」、「失陪」。唐.杜甫〈别房太尉墓〉诗:「对棋陪谢傅,把剑觅徐君。」唐.朱庆余〈早梅〉诗:「天然根性异,万物尽难陪。」动词 辅助。《史记.卷一零.孝文本纪》:「若举有德以陪朕之不能终,是社稷之灵,天下之福也。」动词 补偿。同「赔」。宋.苏轼〈重游终南子由以诗见寄次韵〉:「懒不作诗君错料,旧逋应许过时陪。」动词 损失、亏损。《三国演义.第五五回》:「周郎妙计安天下,陪了夫人又折兵。」

解释:豹读音:bào。名词 动物名。哺乳纲食肉目。似虎较小,毛黄褐色,背有黑圆斑。性凶猛,能上树捕食其他兽类,伤害人畜。也称为「豹子」。名词 姓。如三国时魏国有豹皮公。

解释:悯读音:mǐn。动词 哀怜。【组词】:「悲天悯人」、「其情可悯」。唐.韩愈〈圬者王承福传〉:「吾之心悯 焉,是故择其力之可能者行焉。」动词 忧伤。《孟子.公孙丑上》:「厄穷而不悯。」《资治通监.卷一七一.陈纪五.宣宗太建五年》:「帝以问陆令萱,令萱悯默不对。」

解释:砵读音:bō。参见「砵酒」条。

解释:病读音:bìng。名词 指生物体发生不健康的现象。亦指生理或心理方面产生不正常的状态。【组词】:「疾病」、「肝病」、「心病」、「相思病」、「病入膏肓」。名词 瑕疵、短处。【组词】:「语病」、「通病」、「弊病」。《三国志.卷八.魏书.张鲁传》:「皆教以诚信不欺诈,有病自首其过。」动词 生病、患病。【组词】:「她病了三天,变得相当憔悴。」《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军人有病疽者,吴起跪而自吮其脓。」清.蒋士铨〈鸣机夜课图记〉:「铨每病,母即抱铨行一室中,未尝寝。」动词 为其所苦。《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动词 损害。【组词】:「祸国病民」。《战国策.东周策》:「君若欲害之,不若一为下水,以病其所种。」动词 忧虑。《论语.卫灵公》:「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动词 恨、怨恨。《南史.卷一四.宋宗室及诸王传下.文帝诸子传》:「初,元皇后性忌,以潘氏见幸,恚恨致崩。故劭深病潘氏及濬。」动词 指责、不满。《后汉书.卷七四上.袁绍传》:「度德而让,古人所贵,诸君独何病焉?」形容词 有病的。【组词】:「病容」、「病人」、「病夫」。形容词 枯乾的。唐.杜甫〈薄游〉诗:「病叶多先坠,寒花只暂香。」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形容词 疲惫。唐.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

解释:宾读音:bīn。名词 客人。与「主」相对。【组词】:「来宾」、「贵宾」、「喧宾夺主」、「宾至如归」。《诗经.小雅.鹿鸣》:「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南朝宋.鲍照〈代东门行〉:「离声断客情,宾御皆涕零。」名词 姓。如春秋时齐国有宾须无。动词 以礼对待。《淮南子.泛论》:「乃矫郑伯之命,犒以十二牛,宾秦师而却之。」动词 归顺、服从。《国语.楚语上》:「蛮、夷、戎、狄,其不宾也久矣。」《汉书.卷六八.霍光传》:「百姓充实,四夷宾服。」其他字义宾读音:bìn。动词 摈弃。通「摈」。《庄子.徐无鬼》:「先生居山林,食茅栗,厌葱韭,以宾寡人。」《列子.杨朱》:「名固不可去,名固不可宾邪?」

解释:浜「滨」的异体字。

解释:颁读音:bān。动词 赐给、发给。【组词】:「颁奖」、「颁发」。《文选.潘岳.马汧督诔》:「司勋颁爵,亦兆后昆。」《宋史.卷三六五.岳飞传》:「凡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不私。」动词 宣布、公布。【组词】:「颁布」、「部颁课程标准」。《礼记.明堂位》:「颁度量而天下大服。」《文选.张衡.东京赋》:「乃营三宫,布教颁常。」形容词 黑白相间。通「斑」。【组词】:「头发颁白」。

解释:般读音:bān。名词 样、种类。【组词】:「那般」、「万般无奈」、「百般劝解」、「如此这般」。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一折》:「无般不晓,无般不会。」名词 人名。少皞之子。《山海经.海内经》:「少皞生般,般是始为弓矢。」动词 还、返回。通「班」。参见「般师」条。形容词 同样的。【组词】:「兄弟般的友谊」、「姊妹般的感情」。其他字义般读音:pán。动词 般桓:徘徊、流连不进。《文选.傅毅.舞赋》:「或有宛足郁怒,般桓不发。」唐.李善.注:「言马按足缓步,郁怒,气迟留不发也。」也作「盘桓」。动词 喜、乐。《荀子.赋》:「忠臣危殆,谗人般矣。」副词 大。《孟子.公孙丑上》:「般乐怠敖,是自求祸也。」名词 《诗经.周颂》的篇名。共一章。根据〈诗序〉:「〈般〉,巡守而祀四岳河海也。」指武王巡狩而祭河岳之诗。本章二句为:「于皇时周,陟其高山。」于,音乌,叹词。皇,大、美 也。时,是、此也。陟,登也。其他字义般读音:bō。参见「般若」条。

解释:班读音:bān。动词 古代将玉质的信物中分为二,双方各执其一以为信。《说文解字.珏部》:「班,分端玉。」《书经.舜典》:「既月乃日,觐四岳群牧,班瑞于群后。」动词 分开、分别。参见「班马」条。动词 分予、赠给。《后汉书.卷二四.马援传》:「(援)乃散尽(货殖财产)以班昆弟、故旧,身衣羊裘、皮裤。」动词 颁布。《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中:「秋,遣五威将王奇等十二人,班符命于天下。」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史传》:「自周命维新,姬公定法,紬三正以班历,贯四时以联事。」动词 回、还。【组词】:「班师回朝」。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遂班军而回还,一郡并获全。」动词 相等、等同。《孟子.公孙丑上》:「伯夷、伊尹于孔子,若是班乎?」汉.赵岐.注:「班,齐等之貌也。」名词 工作或学习人员的分组组别。【组词】:「甲班」、「初级班」、「才艺班」、「进修班」。名词 行业中的小团体。【组词】:「戏班」。名词 军队中编制的单位。属于排,通常由十人组成。名词 行列、行次。【组词】:「排班」。《文选.张衡.东京赋》:「然后百辟乃入,司仪辨等,尊卑以班。」三国吴.薛综.注:「班,位次也。谓尊卑有等差也。」名词 按时间分成的工作段落。【组词】:「上班」、「值班」、「加班」、「三班制」。名词 量词:(1) 计算人群的单位。【组词】:「一班人马」。(2) 计算交通工具定时开动的单位。【组词】:「这家航空公司每周有三班飞机飞往欧洲。」(3) 计算班级的单位。【组词】:「我们学校有二十五班学生。」(4) 计算工作时段的单位。【组词】:「这星期加了三班工作。」名词 姓。如汉代有班彪、班超、班昭。形容词 定时开动的。【组词】:「班机」、「班车」。清.徐珂《清稗类钞.舟车类.班船》:「江苏之称航船,曰:『班船』。喻其往来有定,更番为代也。」

解释:畝读音:mǔ。名词 量词。计算面积的单位。一公亩等于一百平方公尺,一市亩等于六千平方市尺。古代以纵横五尺为方步,二百四十方步为亩。《孟子.梁惠王上》:「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名词 田垄,田中高起的地方。《诗经.小雅.信南山》:「我疆我理,南东其亩。」其他字义畝读音:mǒu。上述[一]的另一种读音。

解释:绥读音:suī。名词 上车时用以拉引的绳索。《论语.乡党》:「升车,必正立执绥。」《史记.卷七零.张仪传》:「张仪至秦,洋失绥堕车,不朝三月。」动词 安抚。《书经.武成》:「肆予东征,绥厥士女。」《诗经.大雅.民劳》:「惠此中国,以绥四方。」动词 退却。《左传.文公十二年》:「秦以胜归,我何以报,乃皆出战,交绥。」南朝梁.任昉〈奏弹曹景宗〉:「臣闻将军死绥,咫步无却。」动词 制止。《国语.齐语》:「使民以劝,绥谤言,足以补官之不善政。」其他字义绥读音:suí。上述[一]的另一种读音。

解释:晚读音:wǎn。名词 黄昏、日落时分。《说文解字.日部》:「晚,莫也。」清.段玉裁.注:「莫者,日且冥也。」名词 夜间。【组词】:「晚间」、「昨晚」。《水浒传.第一零回》:「李小二夫妻两个,捏着两把汗,当晚无事。」名词 对长辈的自称。【组词】:「学晚」。《儒林外史.第三四回》:「极蒙台爱,恕治晚不能躬送了。」形容词 将尽的。宋.陈师道〈除夜对酒赠少章〉诗:「岁晚身何托,灯前客未空。」形容词 继任的、后来的。【组词】:「晚娘」。《淮南子.本经》:「晚世学者,不知道之所一体,德之所总要。」副词 迟。【组词】:「相见恨晚」。《孔子家语.卷三.弟子行》:「虑不先定,临事而谋,不亦晚乎。」

解释:氨读音:ān。名词 一种无机化合物,是氢与氮化合而成,为无色而有臭味的气体。常温加压即成液态氨,除去压力后又会还原回气体。可作为制造乾冰的冷却剂,此外还能用于制造硝酸、氮肥及炸药等。俗称为「阿摩尼亚」。

解释:涔读音:cén。形容词 水多的样子。《淮南子.说林》:「宫池涔则溢,旱则涸。」形容词 流不停的样子。《文选.江淹.杂体诗.谢法曹》:「芳尘未歇席,涔泪犹在袂。」

解释:部读音:bù。名词 中央政府院以下的行政机关名称。【组词】:「教育部」、「外交部」。名词 专指机关中分别担任不同职务的单位。【组词】:「出版部」、「编辑部」。名词 指将整体条理划分,进而归纳成的各个类别。汉.许慎〈说文解字序〉:「分别部居,不相杂厕也。」《晋书.卷九二.文苑传.李充传》:「于时典籍混乱,充删除烦重,以类相从,分作四部,甚有条贯,秘阁以为永制。」名词 全体中的一些分子。【组词】:「局部」、「部分」。名词 部首。【组词】:「二一四部首系统的第一部是『一』部,最后一部是『龠』部。」名词 军队的领导机构或其所在地。【组词】:「连部」、「营部」、「师部」、「总部」、「司令部」。名词 部队、军队。《史记.卷一一零.匈奴传》:「汉将军王恢部出代击胡辎重,闻单于还,兵多,不敢出。」《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上》:「昆阳即破,一日之闲,诸部亦矣。」名词 量词:(1) 计算书籍、影视戏剧等的单位。【组词】:「一部辞典」、「两部单元剧」、 「三部电影」。(2) 计算车辆或机器等的单位。【组词】:「一部摩托车」、「三部推土机」。动词 统率。【组词】:「所部者众」。《史记.卷七.项羽本纪》:「春,汉王部五诸侯兵,凡五十六万人,东伐楚。」动词 布置、安排。参见「部署」条。

解释:浞读音:zhuó。沾湿。《说文解字.水部》:「浞,濡也。」

解释:涩读音:sè。形容词 不滑润。【组词】:「粗涩」、「轮轴发涩」。形容词 文字生硬难懂。【组词】:「晦涩」。《宋史.卷三八零.勾龙如渊传》:「文章平易者多浅近,渊深者多艰涩。」形容词 说话迟钝不流利。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轻诋》:「王右军少时甚涩讷。」《南齐书.卷七.东昏侯本纪》:「性重涩少言,不与朝士接,唯亲信阉人及左右御刀应敕等。」形容词 味道微苦不甘滑。【组词】:「酸涩」、「这李子好涩。」。唐.李咸用〈和吴处士题村叟壁〉诗:「秋果樝梨涩,晨羞笋蕨鲜。」

解释:圃读音:pǔ。名词 种植蔬菜、花卉或瓜果的园地。【组词】:「菜圃」、「花圃」、「园圃」。唐.孟浩然 〈过故人庄〉诗:「开筵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名词 以种植蔬菜、花卉、瓜果为业的人。《论语.子路》:「吾不如老圃。」名词 泛指一般供学习的场所。【组词】:「学圃」、「书圃」、「艺圃」。

解释:蚍读音:pí。参见「蚍蜉」条。

解释:陴读音:pí。名词 城上的短墙。《文选.丘迟.与陈伯之书》:「抚弦登陴,岂不怆悢。」

解释:郫读音:pí。参见「郫县」条。

解释:疲读音:pí。形容词 劳累,困乏的样子。【组词】:「精疲力尽」。《红楼梦.第一九回》:「且说荣《管子.小匡》:「故使天下诸侯以疲马犬羊为币。」形容词 商品价格低落,买卖的情况稀少。【组词】:「外汇市场行情疲软。」动词 使劳累。《左传.成公十六年》:「奸时以动,而疲民以逞。」动词 厌倦。【组词】:「乐此不疲」。

解释:消读音:xiāo。动词 除去。【组词】:「消灭」、「消毒」。《孟子.滕文公下》:「鸟兽之害人者消,然后人得平土而居之。」宋.陆游〈秋夜怀吴中〉诗:「巴酒不能消客恨。」动词 散失。【组词】:「消失」、「烟消云散」、「香消玉殒」。动词 减退、衰退。【组词】:「此消彼长」。《易经.泰卦.彖曰》:「君子道长,小人道消也。」动词 排遣、打发。【组词】:「消遣」、「消暑」。三国魏.曹植〈感节赋〉:「登高墉以永望,冀消日以忘忧。」动词 耗损、耗费。【组词】:「消费」、「消耗」。动词 溶解。【组词】:「冰消瓦解」。《礼记.月令》:「雪不降,冰冻消释。」动词 享受。【组词】:「消受」。元.乔吉《金钱记.第一折》:「没福消轩马驷车,大纛高牙。」动词 需要。【组词】:「不消说」、「只消一天」。《西游记.第二回》:「那里消一个时辰,早看见花果山水帘洞。」动词 禁得住、禁得起。宋.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词:「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动词 配得、值得。唐.司空图〈淮西〉诗:「莫夸十万兵威盛,消个忠良效顺无。」宋.柳永〈凤栖梧.伫倚危楼风细细〉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名词 音讯、讯息。【组词】:「消息」。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三折》:「两头往来,传消寄信都是我。」

解释:瓶读音:píng。名词 古代指比缶小的取水或装食物的容器。《诗经.小雅.蓼莪》:「瓶之罄矣,惟罍之耻。」唐.白居易〈琵琶行〉:「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名词 泛指颈长、腹大的容器。可装水、酒或其他液体。一般为瓷或玻璃制品。【组词】:「花瓶」、「酒瓶」。宋.许棐〈泥孩儿〉诗:「双罩红纱厨,娇立瓶花底。」名词 量词。计算瓶装物的单位。【组词】:「一瓶绍兴酒」、「两瓶啤酒」。名词 姓。如汉代有瓶丘聚。

解释:哱读音:pò。参见「哱罗」、「哱息」等条。

解释:娉读音:pīng。参见「娉婷」、「娉娉褭褭」条。

解释:旁读音:páng。名词 侧、边。【组词】:「两旁」、「路旁」。唐.杜甫〈兵车行〉:「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名词 辅佐、帮助。《楚辞.屈原.九章.惜诵》:「吾使厉神占之兮,曰有志极而无旁。」汉.王逸.注:「旁,辅也。」名词 汉字的偏旁。【组词】:「立人旁」、「竖心旁」、「『张』是弓字旁的张,而非立早章。」名词 姓。如秦末有旁君。形容词 侧面的。【组词】:「旁边」。《史记.卷八.高祖本纪》:「老父已去,高祖适从旁舍来。」形容词 别的、其他的。【组词】:「旁人」、「没旁的话」。形容词 歧出的。【组词】:「主干旁枝」。形容词 不正的、偏邪的。【组词】:「旁门左道」。《荀子.议兵》:「旁辟曲私之属为之化而公,矜纠收缭之属为之化而调。」唐.杨倞.注:「旁,偏颇也。」副词 边侧的。表方位。【组词】:「旁观」、「旁听」。《文选.张衡.西京赋》:「徒观其城郭之制,则旁开三门。」副词 广泛、普遍的。【组词】:「旁徵博引」。《书经.太甲上》:「旁求俊彦,启迪后人。」《三国志.卷一.魏书.武帝纪》:「旁施勤教,恤慎刑狱。」其他字义旁读音:bàng。动词 依靠、临近。《汉书.卷六九.赵充国传》:「匈奴大发十余万骑,南旁塞,至符奚庐山,欲入为寇。」唐.颜师古.注:「旁,依也。」

解释:袢读音:pàn。名词 白色的内衣。《诗经.鄘风.君子偕老》:「蒙彼绉絺,是绁袢也。」形容词 炎热。宋.范成大〈夔门即事〉诗:「峡行风物不堪论,袢暑骄阳杂瘴氛。」其他字义袢读音:fán。上述[一]的另一种读音。

解释:畔读音:pàn。名词 田界。《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行无越思,如农之有畔。」名词 边侧、旁侧。【组词】:「湖畔」、「枕畔」、「桥畔」。《文选.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动词 违背、背叛。同「叛」。《论语.雍也》:「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也可以弗畔矣夫。」《汉书.卷一.高帝纪上》:「及闻汉王并关中,而齐、梁畔之,羽大怒。」

解释:浯读音:wú。参见「浯水」条。

解释:涉读音:shè。动词 徒步渡水。【组词】:「跋山涉水」。宋.陆游〈秋郊有怀〉诗四首之四:「秋山瘦益奇,秋水浅可涉。」动词 乘船渡水。《诗经.邶风.匏有苦叶》:「招招舟子,人涉卬否。」唐.韩愈〈闵已赋〉:「行舟楫而不识四方兮,涉大水之漫漫。」动词 经历。【组词】:「涉险」、「涉世未深」。《管子.兵法》:「厉士利械,则涉难而不匮。」动词 牵连、相关。【组词】:「牵涉」、「涉嫌」。《南史.卷一五.刘穆之传》:「目览词讼,手答牋书,耳行听受,口并酬应,不相参涉,皆悉赡举。」动词 进入、陷入。【组词】:「涉足」。《左传.僖公四年》:「不虞君之涉吾地也。」动词 泛读、博览。【组词】:「涉猎群书」。宋.王安石〈祭韩钦圣学士文〉:「纷百家兮并涉,超独怀兮道德。」名词 姓。如宋代有涉纬。

解释:饽读音:bō。名词 煮茶所得的精华。茶煮好后浮在表面上的泡,称为「沫」。轻的沫称为「花」,在汤中层层混合的茶沫称为「饽」。唐.陆羽《茶经.卷下.五之煮》:「凡酌置诸碗,令沫、饽均。沫、薄,汤之华也。华之薄者曰:『沫』,厚者曰:『饽』,细轻者曰:『花』。」名词 面食。参见「饽饽」条。

解释:浙读音:zhè。名词 参见「浙江」条。名词 国内浙江省的简称。

解释:秤读音:chèng。名词 度量物体重量的器具。同「称」。【组词】:「磅秤」、「弹簧秤」。动词 量轻重。同「称」。《红楼梦.第一二回》:「王夫人命凤姐秤二两给他。」其他字义秤读音:píng。名词 衡量物体轻重的工具。【组词】:「天秤」。

解释:涨读音:zhàng。动词 物体扩张。通「胀」。【组词】:「涨大」。动词 弥漫。《南史.卷九.陈武帝本纪》:「纵火烧栅,烟尘涨天。」其他字义涨读音:zhǎng。动词 上升、提高。【组词】:「涨价」、「水位暴涨」、「行情看涨」。

解释:润读音:rùn。名词 利益。【组词】:「利润」。明.张煌言〈答曹云林监军书〉:「徐兄适会弟子阮途,勿克稍为分润,何梁伯鸾偏遇范莱芜乎?一笑。」动词 使潮湿、不枯乾。【组词】:「润喉」、「润嗓」、「润泽」。唐.杜甫〈春夜喜雨〉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动词 修饰。【组词】:「润色」、「润饰」。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卷六上.滇游日记四》:「出西门,见门内有新润之房,颇丽。」动词 使得到好处、帮助。《汉书.卷五一.路温舒传》:「故桓、文扶微兴坏,尊文、武之业,泽加百姓,功润诸侯。」形容词 潮湿、不枯燥。【组词】:「湿润」、「滋润」。《文选.王襃.洞箫赋》:「吸至精之滋熙,禀苍色之润坚。」形容词 细腻光滑。【组词】:「光润」、「珠圆玉润」。《警世通言.卷三二.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两弯眉画远山青,一对眼明秋水润。」

解释: ● 庯 bū ㄅㄨˉ  1. 屋顶平。  2. 石门。详细解释详细字义 ◎ 庯 bū ——“庯峭” 同“峬峭”

解释:流读音:liú。名词 水的通称。《史记.卷四.周本纪》:「武王渡河,中流,白鱼跃入王舟中,武王俯取以祭。」唐.李白〈望庐山瀑布水〉诗二首之二:「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名词 像水流的东西。【组词】:「气流」、「暖流」、「电流」、「车流」。名词 派别。【组词】:「九流十家」。《汉书.卷一零零.叙传下》:「群言纷乱,诸子相腾。秦人是灭,汉修其缺,刘向司籍,九流以别。」名词 品类、等级。【组词】:「上流」、「名流」、「第一流」。动词 移动。【组词】:「人口外流」。《易经.乾卦.九五》:「水流湿,火就燥。」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孤帆远影碧山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动词 留传、散布。【组词】:「流芳万世」。《孟子.公孙丑上》:「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动词 趋向。【组词】:「流于形式」。《文选.曹丕.典论论文》:「贫贱则慑于饥寒,富贵则流于逸乐。」动词 放逐。《国语.周语上》:「王不听,于是国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宜流之海外,以正风教。」动词 放纵。《国语.晋语一》:「肆侈不违,流志而行,无所不疚,是以及亡而不获追鉴。」形容词 往来不定的。【组词】:「流云」、「流民」。形容词 快速通过的、运转不停的。【组词】:「流星」、「流年」。宋.蒋捷〈一翦梅.一片春愁待酒浇〉词:「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形容词 意外的、不明来处的。【组词】:「流矢」、「流弹」。形容词 没有根据的。【组词】:「流言」、「流誉」。

解释:逋读音:bū。动词 逃走、逃亡。《说文解字.?部》:「逋,亡也。」《左传.僖公十五年》:「六年其逋,逃归其国而弃其家。」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卷一零上.滇游日记十三》:「讯其来何以故?曰:『悉檀长老命来候相公者。』余知仆逋。」动词 拖欠。【组词】:「逋租」、「逋债」。元.周霆震〈埋怨树〉诗:「朝旴械系逮词讼,夕敝鞭扑逋税钱。」

解释:訓读音:xùn。动词 说教、教诲。【组词】:「教训」、「训诫」。《左传.桓公十三年》:「训诸司以德。」动词 教练、操练。【组词】:「训练」。《晋书.卷三十四.羊祜传》:「祜善甲训卒,广为戒备。」《宋史.卷三六一.张浚传》:「训新集之兵,当方张之敌。」动词 顺从、服从。汉.扬雄《法言.修身》:「上士之耳训乎德,下士之耳顺乎己。」动词 解释文字的意义。参见「训诂」条。名词 教训、告诫。【组词】:「庭训」。《诗经.大雅.烝民》:「古训是式,威仪是力。」《国语.周语下》:「启先王之遗训,省其典图刑法。」名词 法则、典则。《书经.胤征》:「圣有谟训,明徵定保。」名词 姓。如明代有训濬。

解释:效读音:xiào。动词 摹仿。【组词】:「东施效颦」、「上行下效」。唐.王勃〈滕王阁序〉:「阮籍猖狂,岂 效穷途之哭?」动词 致送、奉献。【组词】:「效劳」、「效力」、「效忠」。《韩非子.五蠹》:「献图则地削,效玺则名卑。」《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诚欲效其款款之愚。」名词 功用。【组词】:「功效」、「药效」、「见效」。《淮南子.修务》:「夫圣人之心,日夜不忘于欲利人,其泽之所及者,效亦大矣。」《红楼梦.第一一回》:「今日头眩的略好些,别的仍不见怎么样大见效。」名词 徵验。《淮南子.修务》:「哭者,悲之效也。」汉.王充《论衡.雷虚》:「夫论雷之为火有五验,言雷为天怒无一效。」

解释:蚊读音:wén。名词 蚊科的通称。幼虫孑孓生活在水中。成虫体呈灰褐色,喙管细长,雌虫吸食人血,能传染疾病,雄虫只吸食花果的汁液。种类甚多,如三斑家蚊、疟蚊、埃及斑蚊等。

解释:紋读音:wén。名词 锦绣上的文采。唐.李商隐〈戊辰会静中出贻同志二十韵〉:「飘颻被青霓,婀娜佩紫纹。」名词 物体呈现如线条的痕纹。【组词】:「水纹」、「指纹」、「皱纹」。唐.李商隐〈促漏〉诗:「南塘渐暖蒲堪结,两两鸳鸯护水纹。」《聊斋志异.卷八.崔猛》:「针刺其臂,作十字纹,朱涂之,俾勿灭。」动词 刺染花纹图案。【组词】:「纹身」。

解释:訖读音:qì。动词 终止、断绝。《说文解字.言部》:「讫,止也。」《书经.西伯戡黎》:「天既讫我殷命,格人元龟,罔敢知吉。」唐.元稹〈乐府古题序〉:「〈诗〉讫于周,〈离骚〉讫于楚。」动词 至、到。通「迄」。汉.马援〈诫兄子严敦书〉:「讫今,季良尚未可知,郡将下车轭切齿。」唐.白居易〈与元九书〉:「又自武德讫元和,因事立题,题为新乐府者,共一百五十首。」副词 完毕、终了。【组词】:「付讫」、「验讫」、「收讫」。副词 皆、都。《续汉书志.第四.礼仪志上》:「阳气布畅,万物讫出。」

解释:胼读音:pián。名词 手上因劳动摩擦而形成的厚茧。【组词】:「胼胝」。唐.皮日休〈鲁望昨以五百言见贻过有褒美内揣庸陋弥增愧悚因成一千言上述吾唐文物之盛次叙相得之欢亦迭和之微旨也〉诗:「苟无切玉刀,难除指上胼。」动词 手上因劳动摩擦致使皮肤形成厚茧。唐.王建〈去妇〉诗:「新妇去年胼手足,衣不暇缝蚕废簇。」宋.洪咨夔〈漩口〉诗:「两犍力不齐,手胼后者鞭。」

解释:俳读音:pái。名词 杂戏。《说文解字.人部》:「俳,戏也。」清.段玉裁.注:「以其戏言之谓之俳,以其音乐言之谓之倡,亦谓之优,其实一物也。」《史记.卷八十七.李斯传》:「是时二世在甘泉,方作觳抵优俳之观。」名词 表演杂耍或滑稽戏的人。参见「俳倡」、「俳优」等条。名词 一种注重音律、讲求字句对仗工整的文体。参见「俳体」条。形容词 滑稽、幽默。【组词】:「俳谑」。《北史.卷八十三.文苑传.李文博传》:「通侻不持威仪 ,好为俳谐杂说。人多爱狎之。」动词 参见「俳徊」条。

解释:旆读音:pèi。名词 古代旌旗末端形似燕尾的下垂饰物。《诗经.小雅.六月》:「织文鸟章,白旆央央。」《文选.沈约.锺山诗应西阳王教诗》:「君王挺逸趣,羽旆临崇基。」唐.李善.注:「旆,旌旗之垂者。」名词 旗帜的通称。南朝宋.颜延之〈请立浑天仪表〉:「值大军旋旆,浑仪在路。」明.于谦〈山行〉诗:「酒旆摇村舍,钟声出寺楼。」形容词 参见「旆旆」条。

解释:皰读音:pào。名词 面部所生的小颗粒,因皮脂腺分泌旺盛,阻塞毛细孔而产生,俗称为「粉刺」。【组词】:「面疱」。

解释:疱读音:pào。名词 面部所生的小颗粒,因皮脂腺分泌旺盛,阻塞毛细孔而产生,俗称为「粉刺」。【组词】:「面疱」。

解释:們读音:mén。缀词 常附于名词或人称代名词下,为表示多数的词缀。【组词】:「我们」、「朋友们」、「孩子们」。名词 参见「图们江」条。其他字义們读音:men。[一]之语音。

解释:旄读音:máo。名词 古代竿头上饰有犁牛尾的旗帜。《书经.牧誓》:「右秉白旄以麾。」《文选.曹植.洛神赋》:「左倚采旄,右荫桂旗。」名词 借指旄牛。《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其兽则旄貘犁。」其他字义旄读音:mào。形容词 毛长。《尔雅.释兽》:「旄毛狗足。」晋.郭璞.注:「旄,毛?长。」形容词 老。《史记.卷七八.春申君传.太史公曰》:「(春申君)后制于李园,旄矣。」形容词 昏乱。通「耄」。《战国策.楚策一》:「水浆无入口,瘨而殚闷,旄不知人。」名词 老人。通「耄」。《礼记.射义》:「旄期称道不乱。」

解释:秘读音:mì。同「秘」。其他字义秘读音:bì。上述[一]的另一种读音。

解释:敉读音:mǐ。动词 安抚、平定。【组词】:「敉乱」。《清史稿.卷八三.礼志二》:「嘉庆十八年,林清变起,计日敉平。」

解释:配读音:pèi。名词 酒的色泽。《说文解字.酉部》:「配,酒色也。」名词 夫妻。参见「配偶」条。名词 妻子。【组词】:「元配」、「继配」。《诗经.大雅.皇矣》:「天立厥配,受命既固。」《镜花缘.第一零回》:「俟他年长,代为择配,完其终身。」动词 媲美。《玉篇.酉部》:「配,匹也;媲也。」《楚辞.屈原.大招》:「德誉配天,万民理只。」动词 合、结合。《易经.系辞上》:「广大配天地,变通配四时。」《孟子.公孙丑上》:「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动词 男女结婚。【组词】:「她姊妹俩,尚未婚配。」《诗经.卫风.竹竿》「淇水浟浟,桧楫松舟」句下汉.毛亨.传:「舟楫相配得水而行,男女相配得礼而备。」动词 女子嫁人。【组词】:「许配」。《三国演义.第六回》:「丞相有女,欲配将军之子。」《儒林外史.第三七回》:「他家世兄赔嫁来的一个丫头,他就配了姓严的管家了。」动词 分发、安排。【组词】:「支配」、「分配」、「配销制度」。《旧唐书.卷九八.裴耀卿传》:「耀卿躬自条理,科配得所。」动词 流放罪人到远方。【组词】:「发配」、「刺配」。元.张国宾《合汗衫.第一折》:「改做误伤人命,脊杖了六十,迭配杀门岛去了。」动词 依适当的标准或比例,加以调和或拼制。【组词】:「配药」、「配色」、「配眼镜」。动词 补足缺失。【组词】:「配货」、「配零件」、「配块玻璃」。动词 陪衬、衬托。【组词】:「红花虽美,还需绿叶配。」动词 使牲畜交合。【组词】:「配种」、「交配」。副词 适合、够得上。【组词】:「只有他才配称世界球王。」《红楼梦.第四九回》:「这一件衣 裳也只配他穿。别人穿了,实在不配。」

解释: ● 舭 bǐ ㄅㄧˇ  1. 古书上说的一种船名。  2. 船底和船侧间的弯曲部分,起平衡稳定作用。详细解释详细字义 ◎ 舭 bǐ 〈名〉 船底平坦处与笔直向上的舷侧之间的船体水下部分;特指曲率最大点 [bilge]。如:舭(一种船的名称)

解释:涟读音:lián。名词 水面的小波纹。【组词】:「涟漪」。宋.周敦颐〈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形容词 参见「涟涟」条。

解释: ● 倴 bèn ㄅㄣˋ  1. 〔~城〕地名,中国河北省滦南县的旧称。  2. 古同“笨”。详细解释详细字义 ◎ 倴 bèn

解释: ● 袯 (襏) bó ㄅㄛˊ  1. 〔~襫〕a.蓑衣一类的防雨衣;b.粗糙结实的衣服。  2. (襏)详细解释详细字义 ◎ 袯 襏 bó

解释:浚读音:jùn。动词 舀取。《说文解字.水部》:「浚,抒也。」清.段玉裁.注:「抒者,挹也,取诸水中也。」动词 疏通或挖深水道。通「濬」。唐.魏徵〈论时政疏〉:「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唐.韩愈〈重答张籍书〉:「浚其源,导其所归;溉其根,将食其实。」动词 剥削、榨取。《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子实生我,而谓子浚我以生乎?」晋.杜预.注:「浚,取也,言取我财以自生。」唐.柳宗元〈封建论〉:「奸利浚财,怙势作威。」形容词 深。《诗经.小雅.小弁》:「莫高匪山,莫浚匪泉。」汉.毛亨.传:「浚,深也。」唐.柳宗元〈钴鉧潭西小邱记〉:「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

解释:涓读音:juān。名词 细流。《说文解字.水部》:「涓,小流也。」唐.王勃〈入蜀纪行序〉:「游涓浍者,发江湖 之思。」名词 姓。如汉代有涓勋。形容词 细缓的、细微的。【组词】:「涓流」、「涓尘」。《文选.陶渊明.归去来辞》:「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形容词 清洁的。参见「涓人」、「涓洁」等条。动词 选择。《文选.左思.魏都赋》:「涓吉日,陟中坛,即帝位。」《南齐书.卷一一.乐志》:「涓辰选气,展礼恭只。」

解释:贾读音:jiǎ。名词 姓。如汉代有贾谊。其他字义贾读音:gǔ。名词 做生意的人、商人。【组词】:「书贾」、「商贾」、「行商坐贾」。《论语.子罕》:「韫匮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唐.李益〈江南曲〉:「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动词 买入。《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平子每岁贾马。」动词 卖出。【组词】:「余勇可贾」。动词 招致。【组词】:「贾祸」、「贾怨」。

解释:酒读音:jiǔ。名词 用米、麦或水果等发酵酿制而成,内含酒精的刺激性饮料。【组词】:「米酒」、「葡萄酒」。宋.陆游〈假中闭户终日偶得绝句〉三首之三:「官身常欠读书债,禄米不供沽酒资。」

解释:涇读音:jīng。参见「泾河」条。

解释:浆读音:jiāng。名词 泛称较浓稠的液体。【组词】:「豆浆」、「泥浆」、「血浆」、「玉液琼浆」。《三国志.卷三五.蜀书.诸葛亮传》:「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名词 用以黏贴东西的糊状物。【组词】:「浆糊」。动词 衣服用粉汁或米汤浸洗,以使笔挺。【组词】:「浆洗」、「浆衣物」。

解释:恚读音:huì。动词 怨恨、愤怒。【组词】:「恚恨」、「恚怒」。《战国策.齐策六》:「故去忿恚之心,而成终身之名。」《三国志.卷五四.吴书.吕蒙传》:「归以告蒙母,母恚欲罚之。」

贿

解释:贿读音:huì。名词 财货、财物。《说文解字.》:「贿,财也。」【组词】:「贪赃受贿」。《左传.文公十八年》:「窃贿为盗。」晋.杜预.注:「贿,财也。」动词 赠送礼物。《仪礼.聘礼》:「宾裼迎大夫,贿用束纺。」《左传.文公十二年》:「襄仲曰:『不有君子,其能国乎?国无陋矣!』厚贿之。」动词 送人财物,企图有所请托。【组词】:「行贿」。《北史.卷一二.隋炀帝本纪》:「政刑弛紊,贿货公行。」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二三.谬误》:「溥晚年以贿败,窜谪海州。」其他字义贿读音:huǐ。上述[一]的另一种读音。

解释:晖读音:huī。名词 日光。【组词】:「春晖」、「斜晖」、「落日余晖」。《文选.王粲.公讌诗》:「凉风撤蒸暑,清云却炎晖。」宋.陆游〈晚步湖上〉诗:「云薄漏春晖,湖空弄夕霏。」动词 照耀、辉映。《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云润星晖,风扬月至。」南朝梁.元帝〈与萧挹书〉:「惟昆与季,文藻相晖。」

解释:珲读音:hún。名词 一种美丽的玉石。《集韵.平声.魂韵》:「珲,美玉。」

解释:涣读音:huàn。动词 离散、分散。《诗经.周颂.访落》:「将予就之,继犹判涣。」南朝陈.徐陵〈陈文皇帝哀册文〉:「九夷百越,雷随风涣,北俘昆邪,西戡伊靬。」形容词 散漫。【组词】:「军心涣散」。形容词 水流盛大的样子。《诗经.郑风.溱洧》:「溱与洧,方涣涣兮。」副词 盛大。唐.柳宗元〈代韦中丞贺元和大赦表〉:「涣发大号,申明旧章。」名词 《易经》卦名。六十四卦之一。坎(?)下巽(?)上。象风行于水上,波涛激动,散难释险之义。

解释:浣读音:huǎn。动词 洗涤、洗濯。《广韵.上声.缓韵》:「浣,濯也。」唐.王维〈洛阳女儿行〉:「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纱。」动词 涤除、消除。唐.马载〈岐阳逢曲阳故人话旧〉诗:「积愁何计遣?满酌浣相思。」名词 唐代官吏十天一次休息、沐浴,每月分上浣、中浣、下浣。后借作为上旬、中旬、下旬的别称。明.张自烈《正字通.水部》:「澣(浣),俗以上澣、中澣、下澣为上旬、中旬、下旬,本唐官制十日一休沐,故白居易诗:『公假月三旬。』今皆袭用之。省作浣。」其他字义浣读音:wǎn。上述[一]的另一种读音。

解释:换读音:huàn。动词 互易、对调。【组词】:「换钱」、「互换」、「交换」。《晋书.卷四九.阮籍传》:「尝以金貂换酒,复为所司弹劾,帝宥之。」动词 更改、变易。【组词】:「更换」、「变换」、「换车」、「换发型」。《墨子.备城门》:「寇在城下,时换吏卒署,而毋换亓养。」唐.王勃〈滕王阁〉诗:「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解释:唤读音:huàn。动词 喊、叫。【组词】:「唤醒」、「呼唤」、「召唤」。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桓子野每闻清歌,辄唤『奈何』!」唐.白居易〈琵琶行〉:「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动词 招之使来。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虑诸公不奉诏,于是先唤周侯、丞相入。」唐.杜甫〈愁〉诗:「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冷冷非世情。」动词 鸣。唐.杜甫〈白沙渡〉诗:「我马向北嘶,山猿饮相唤。」宋.陆游〈细雨〉诗:「美睡常嫌莺唤起,清愁却要酒阑回。」

解释:珩读音:héng。名词 古代一组玉佩上端的横玉。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壮部》:「珩者,佩首横玉,所以系组。」《国语.晋语二》:「黄金四十镒,白玉之珩六双。」三国吴.韦昭.注:「珩,佩上饰也。珩形似磬而小。」

解释:哼读音:hēng。动词 低声吟咏、歌唱。【组词】:「哼哼唱唱」、「她哼着一首催眠曲」。状词 痛苦呻吟所发出的声音。《儿女英雄传.第三回》:「公子又问:『你怎么了?』华忠说:『不怎么着,想是喝多了有些水泻。』……哼啊哼的,哼成一处。」叹词 表示不满、轻视或愤怒的语气。【组词】:「哼!有什么稀罕?」

解释:髟读音:biāo。形容词 形容毛发垂披。《文选.潘岳.秋兴赋》:「斑鬓髟以承弁兮,素发飒以垂领。」名词 二一四部首之一。其他字义髟读音:shān。名词 屋檐的角端。《广韵.平声.衔韵》:「髟,屋翼也。」

解释:莫读音:mò。副词 表示禁止的用语,相当于「勿」、「毋」。【组词】:「非请莫入」、「闲言莫说」。《三国志.卷二九.魏书.方技传.华佗传》:「君有急病见于面,莫多饮酒。」唐.李白〈将进酒〉:「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副词 没有。《论语.宪问》:「子曰:『莫我知也夫。』」《孟子.梁惠王上》:「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副词 不能、不可。【组词】:「变化莫测」、「莫测高深」。名词 姓。如北魏有莫含,清代有莫友芝。其他字义莫读音:mù。名词 「暮」的本字。指日落、黄昏时候。《诗经.齐风.东方未明》:「不能辰夜,不夙则莫。」宋.张元干〈石州慢.雨急云飞〉词:「雨急云飞,瞥然惊散,莫天凉月。」名词 一种蔬菜。《诗经.魏风.汾沮洳》:「彼汾沮洳,言采其莫。」形容词 晚、迟。通「暮」。《论语.先进》:「莫春者,春服既成。」

解释:秣读音:mò。名词 喂牛马的谷粟等饲料。【组词】:「粮秣」。《老残游记.自叙》:「马与牛,终岁勤苦,食不过刍秣。」动词 喂牲口。《左传.成公十六年》:「秣马利兵。」唐.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膏吾车兮秣吾马。」动词 牲口咀嚼食物。《荀子.劝学》:「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

解释:釜读音:fǔ。名词 古代的一种烹饪器具。即今之铁锅。【组词】:「破釜沉舟」。三国魏.曹植〈七步诗〉:「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

解释:蚨读音:fú。参见「青蚨」、「蚨蝶」等条。

解释:浮读音:fú。动词 漂在水上或飘在空中。【组词】:「漂浮」、「悬浮」。《诗经.小雅.菁菁》:「泛泛杨舟,载沉载浮。」唐.陈羽〈喜雪上窦相公〉诗:「千门万户雪花浮,点点无声落瓦沟。」动词 显现。【组词】:「浮现」、「脸上浮着微笑。」动词 超过。【组词】:「人浮于事」。《礼记.坊记》:「故君子与其使食浮于人也,宁使人浮于食。」形容词 在水上或空中的。【组词】:「富贵于我如浮云」。《文选.左思.吴都赋》:「陵鲤若兽,浮石若桴。」形容词 表面的。【组词】:「浮土」、「浮面」。形容词 虚而不实的。【组词】:「浮名」、「浮文」。形容词 轻佻、不沉着。【组词】:「轻浮」、「心浮气躁」。其他字义浮读音:fóu。上述[一]的另一种读音。

解释:匪读音:fěi。名词 形状像箧的方形竹器,可用来盛物。今作「篚」。《说文解字.匚部》:「匪,器似竹箧。」名词 强盗贼寇。【组词】:「土匪」、「盗匪」、「绑匪」。形容词 有文彩的样子。通「斐」。《诗经.卫风.淇奥》:「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副词 不。《诗经.大雅.烝民》:「夙夜匪懈,以事一人。」《诗经.邶风.柏舟》:「我心匪石,不可转也。」

解释:畚读音:běn。名词 用草绳或竹片编成的盛土器具。【组词】:「畚箕」、「畚斗」。《公羊传.宣公六年》:「赵盾已朝而出,与诸大夫立于朝,有人荷畚。」动词 用畚箕撮取东西。【组词】:「畚土」、「畚草」。

解释:娥读音:é。形容词 美好的样子。《广韵.平声.歌韵》:「娥,美好也。」《文选.枚乘.七发》:「皓齿娥眉,命曰伐性之斧。」名词 美女。【组词】:「宫娥」。《文选.陆机.拟古诗十二首.拟今日良宴会》:「齐僮梁甫吟,秦娥张女弹。」宋.梅尧臣〈牡丹〉诗:「及来江南花亦好,绦紫浅红如舞娥。」

解释:被读音:bèi。名词 被子。睡眠时盖在身上的东西。《楚辞.宋玉.招魂》:「翡翠珠被,烂齐光些。」名词 姓。如春秋时郑国有被瞻、吴国有被离。动词 覆盖。《楚辞.宋玉.招魂》:「皋兰被径兮斯路渐。」动词 蒙受、遭遇。《孟子.离娄上》:「今有仁心仁闻,而民不被其泽。」《战国策.齐策四》:「寡人不祥,被于宗庙之祟。」动词 及,达到。《书经.禹贡》:「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动词 配上。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乐府》:「诗官采言,乐盲被律,志感丝篁,气变金石。」副词 因为《水浒传.第五回》:「被此间有座山,唤做桃花山,近来山上有两个大王扎了寨栅,聚集着五七百人,打家劫舍。」助词 表被动性,用在动词前构成被动词组。【组词】:「被选」、「被害」。《史记.卷八四.屈原贾生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然涉险被创,危然后安。」其他字义被读音:pī。动词 分散。通「披」。《论语.宪问》:「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动词 加衣于身而不束带。通「披」。《楚辞.屈原.九歌.国殇》:「操吴戈兮被犀甲。」

解释:狽读音:bèi。名词 传说中的一种狼属野兽。前脚很短,与狼相附而行。参见「狼狈」条。

解释:悖读音:bó。形容词 旺盛。通「勃」。《左传.庄公十一年》:「禹汤罪己,其兴也悖焉。」其他字义悖读音:bèi。动词 违背、违反。《荀子.性恶》:「皆反于性而悖于情也。」《国语.周语上》:「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动词 冲突、矛盾。《淮南子.修务》:「圣人忧民如此其明也,而称以无为,岂不悖哉!」

解释:捌读音:bā。名词 八的大写。名词 一种农具。即无齿杷,用来推聚晒谷场上稻谷的器具。汉.史游《急就篇.卷三》:「捃、获、秉、把、插、捌、杷……。」唐.颜师古.注:「无齿为捌,有齿为杷。」动词 剥开、分开。同「扒」。

解释:浡读音:bó。动词 涌出。《淮南子.原道》:「原流泉浡,冲而徐盈。」汉.高诱.注:「浡,涌也。」动词 兴起。通「勃」。《尔雅.释诂下》:「浡,作也。」名词 即渤海。同「渤」。

解释:害读音:hài。名词 灾祸、祸患。【组词】:「灾害」、「虫害」。《诗经.鲁颂.閟宫》:「上帝是依,无灾无害。」汉.王充《论衡.感虚》:「洪水时,泛滥中国,为民大害。」名词 坏处、缺点。【组词】:「百害而无一利」。名词 关键、要地。【组词】:「要害」。《文选.张衡.东京赋》:「守位以仁,不恃隘害。」动词 损坏、破坏。【组词】:「损害」。动词 妨碍、不利。【组词】:「妨害」、「害群之马」、「害人之心不可有」。《汉书.卷五六.董仲舒传》:「贤材虽未久,不害为辅佐。」动词 杀、伤。【组词】:「杀害」、「谋财害命」。《三国志.卷一.魏书.武帝纪》:「董卓之乱,避难琅邪,为陶谦所害。」《三国志平话.卷上》:「韩信、彭越、英布,立起汉朝天下,执谋三人道反,害其性命,是何道理?」动词 染病、得病。《清平山堂话本.合同文字记》:「害了六七日,一命呜呼,已归泉下。」《喻世明言.卷三六.宋四公大闹禁魂张》:「侯兴一个儿子,十来岁,叫做伴哥,发脾寒,害在床上。」动词 觉得、感到。【组词】:「害羞」。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二折》:「怕娘娘觉饥时吃一块淡淡盐烧肉,害渴时喝一杓儿酪和粥。」《红楼梦.第四六回》:「他虽害臊,我细细的告诉了他,他自然不言语,就妥了。」动词 使人受害。【组词】:「你的无心之过,却害他伤心了好久。」动词 妒忌、忌惮。《史记.卷八四.屈原贾生传》:「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形容词 无益的、不利于人的。【组词】:「害虫」、「害处」。《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害马已去,世事都捐。」其他字义害读音:hé。副词 何不。同「曷」。《孟子.梁惠王上》:「时日害丧?予及女皆亡。」

解释:诽读音:fěi。动词 议论人非,并毁坏其名誉。【组词】:「诽谤」、「怨诽」。《后汉书.卷六七.党锢传.序》:「诽讪朝廷,疑乱风俗。」

解释:涤读音:dí。动词 洗濯。【组词】:「洗涤」。《汉书.卷五七.司马相如传上》:「相如身自着犊鼻褌,与庸保杂作,涤器于市中。」动词 清扫。《诗经.豳风.七月》:「九月肃霜,十月涤场,朋酒斯飨,曰杀羔羊。」动词 去除。【组词】:「从今以后,我要涤除恶习,奋发向上。」《文选.张衡.东京赋》:「进明德而崇业,涤饕餮之贪欲。」

解释:唇读音:zhēn。形容词 惊骇。《说文解字.口部》:「唇,惊也,从口辰声。」

解释:唄读音:bài。名词 印度咏经或唱赞都称为「呗」,在中国只有唱赞称为「呗」。南朝梁.简文帝〈吴郡石像碑〉:「顶礼归依,歌呗赞德。」其他字义唄读音:bei。助词 语尾助词。【组词】:「既然不懂,你就好好学呗。」

解释:罢读音:bà。动词 遣放有罪的人。《说文解字.网部》:「罢,遣有罪也。」动词 停止。【组词】:「罢工」、「欲罢不能」。动词 免除、废止。【组词】:「罢免」、「罢官」。动词 终了。《楚辞.屈原.离骚》:「时暧暧将罢兮,结幽兰而延伫。」副词 完毕。【组词】:「吃罢」、「做罢」。副词 表示时间,相当于「时」、「后」的意思。唐.杜甫〈怀旧〉诗:「老罢知明镜,悲来望白云。」叹词 表示失望、忿恨,常叠用。《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张员外道:『罢!罢!这样媳妇久后必被败坏门风。』」其他字义罢读音:ba。用于句末,用法同「吧」[二]。其他字义罢读音:pí。形容词 劳乏、困倦。通「疲」。《淮南子.俶真》:「神尽而形有余,故罢马之死也,剥之若槁 。」《文选.贾谊.过秦论》:「兵革不休,士民罢敝。」

解释:海读音:hǎi。名词 地球上邻接大陆而小于洋的水域。【组词】:「南海」、「黄海」、「地中海」。名词 海水。《汉书.卷四九.鼂错传》:「吴王即山铸钱,煮海为盐。」名词 内陆的大湖或人工湖。【组词】:「青海」、「中南海」。名词 积聚众广的人或物。【组词】:「棉海」、「人海」、「火海」、「花海」。名词 领域、渊薮。【组词】:「苦海无边」、「学海无涯」。宋.陆游〈休日感兴〉诗:「宦海风波实饱经,久将人世寄邮亭。」名词 荒远之地。《周礼.夏官.校人》:「凡将事于四海山川,则饰黄驹。」汉.郑玄.注:「四海,犹四方也。」名词 较宽大的器皿。【组词】:「茶海」、「酒海」。名词 姓。如金代有海里。形容词 巨大的。【组词】:「海派」、「海量」、「海口」。副词 任意的、漫无目标的。《红楼梦.第七回》:「他比不得咱们家的孩子们,胡打海摔的 惯了。」《海上花列传.第九回》:「阿珠、阿金大都跟着海骂。莲生气得怔怔的,半晌说不出话。」副词 狠狠的、严重的。【组词】:「他严重怠工,所以被老板海刮了一顿。」

解释:

解释:氦读音:hài。名词 (helium,He)化学元素。原子序 2。稀有气体元素之一。无色、无臭,是氢以外密度最小的气体,可用来填充气球、飞船等,使浮于空中。易导电,不易与其他元素化合,可用于充填灯泡、霓虹灯管。液态的氦可用作冷却剂。

解释:航读音:háng。名词 舟、船。《文选.左思.吴都赋》:「于是乎长鲸吞航,修鲵吐浪。」元.马致远〈寿阳曲.远浦帆归〉曲:「夕阳下,酒旆闲,两三航未曾着岸。」名词 连舟而成的浮桥。《淮南子.泛论》:「古者大川名谷,冲绝道路,不通往来也,乃为窬木方版以为舟航。」动词 船、飞机等的行走。【组词】:「领航」、「巡航」、「导航」。唐.韩愈〈答张彻〉诗:「叠雪走商岭,飞波航洞庭。」

解释:颃读音:háng。动词 鸟向下飞。《诗经.邶风.燕燕》:「燕燕于飞,颉之颃之。」汉.毛亨.传:「飞而上曰颉,飞而下曰颃。」

解释:蚝读音:háo。名词 动物名。即牡蛎。双壳纲牡蛎科。产于浅海中,肉味鲜美,营养丰富。【组词】:「生蚝」、「蚝油」。

解释:浩读音:hào。形容词 水势盛大。明.张自烈《正字通.水部》:「浩,大水盛貌。」【组词】:「浩瀚江河」、「水势浩淼」。《书经.尧典》:「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形容词 大、广大。【组词】:「浩劫」、「浩气长存」。唐.韦应物〈夕次盱眙县〉诗:「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明.宋濂〈谢翱传〉:「然其志汗漫超越,浩不可御。」形容词 繁多、众多。【组词】:「费用浩繁」、「浩如烟海」。形容词 参见「浩浩」条。名词 姓。如汉代有浩赏。

解释:耗读音:hào。动词 减损。【组词】:「损耗」、「亏耗」。《庄子.达生》:「臣将为鐻,未尝敢以耗气也,必齐以静心。」《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下》:「今百姓遭难,户口耗少,而县官吏职所置尚繁。」动词 消费、花费。【组词】:「耗资」、「消耗」。《文选.曹植.七启》:「耗精神乎虚廓,废人事之纪经。」李善注引〈苍颉篇〉曰:「耗,消也。」动词 拖延。【组词】:「耗时间」、「我没空跟你在这里穷耗。」名词 消息、音信。【组词】:「噩耗」、「死耗」、「音耗」、「闻耗震惊」。《董西厢.卷七》:「自是至秋,杳无一耗。」

解释:盍读音:hé。副词 何、为何,表示疑问。《管子.戒》:「中妇诸子谓宫人盍不出从乎?君将有行。」宋.苏轼〈壬寅重九不预会独游普门寺僧阁有怀子由〉诗:「花开酒美盍言归?来看南山冷翠微。」副词 何不,表示反问。《论语.公冶长》:「盍各言尔志?」《新唐书.卷八五.窦建德传》:「祭酒计甚善,王盍用之?」名词 姓。如汉代有盍延。

解释:候读音:hòu。动词 侦察、探察。《说文解字.人部》:「候,司望也。」《吕氏春秋.慎大览.贵因》:「武王使人候殷。反,报岐周曰:『殷其乱矣!』」汉.高诱.注:「候,视也。」《史记.卷一零七.魏其武安侯传》:「太后亦已使人候伺,具以告太后。」动词 等待。【组词】:「候车室」、「逾时不候」、「恭候大驾」、「稍候一会儿」。《文选.陶渊明.归去来辞》:「僮仆欢迎,稚子候门。」动词 探望。【组词】:「问候」。《后汉书.卷二四.马援传》:「援尝有疾,梁松来候之,独拜床下,援不答。」《儒林外史.第一三回》:「两公子听见,便同公孙去候姑丈。」动词 服侍。【组词】:「伺候」。《后汉书.卷二四.马援传》:「勃字叔阳,年十二能诵诗、书。常候援兄况。」《宋史.卷二四二.后妃传上.孝章宋皇后传》:「性柔顺好礼,每帝视朝退,常具冠帔候接,佐御馔。」动词 诊察。《北齐书.卷四九.方伎传.马嗣明传》:「刑邵子大宝患伤寒,嗣明为之诊,候脉。」《黄帝素问灵枢经.卷九.卫气失常》:「候病所在,骨之属者。」动词 占卜。《后汉书.卷三零下.郎顗传》:「能望气占候吉凶,常卖卜自奉。」《新唐书.卷四六.百官志一》:「二十三曰占候医卜,效验多者,为方术之最。」动词 北京方言。指支付、付清。【组词】:「候帐」、「这桌酒菜,张先生已候过钞了。」名词 时间、时令、时节。【组词】:「天候已经不早了,快回去吧!」宋.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词:「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卷一下.游太和山日记》:「山谷川原,候同气异。」名词 事物的情况或徵兆。【组词】:「症候」、「火候」、「徵候」。《列子.周穆王》:「觉有八徵,梦有六候。」《晋书.卷一二.天文志中》:「凡游气蔽天,日月失色,皆是风雨之候也。」名词 用来了望、监视敌情的碉堡。通「堠」。《史记.卷二五.律书》:「愿且坚边设候,结和通使。」《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下》:「筑亭候,修烽燧。」唐.章怀太子.注:「亭候,伺候望敌之所。」

解释:涧读音:jiàn。名词 山间的流水。【组词】:「溪涧」。唐.韦应物〈滁州西涧〉诗:「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解释:较读音:jiào。动词 事物相比评。【组词】:「较量」、「斤斤计较」、「长短相较」。副词 略、稍。【组词】:「较高」、「较好」、「较多」。副词 显明。《汉书.卷八五.谷永传》:「元年正月,白气较然起乎东方。」名词 概略、大概。宋.钱公辅〈义田记〉:「屏而家居俟代者与焉,仕而居官者罢其给,此其大较也。」名词 姓。如清代有较无恭。其他字义较读音:jiǎo。上述[一]的另一种读音。其他字义较读音:jué。动词 互相竞争。通「角」[一]。《孟子.万章下》:「鲁人猎较,孔子亦猎较。」《辽史.卷九九.萧岩寿传》:「上出猎较,岩寿典其事。」

解释:涞读音:lái。名词 涞水:河川名。源于国内河北省涞阳县西境,东流至易县注入易水。

解释:浪读音:làng。名词 大的水波。【组词】:「海浪」、「巨浪」。唐.李白〈行路难〉三首之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名词 凡物因振动而起伏如浪的都称为「浪」。【组词】:「声浪」、「麦浪」。唐.陆龟蒙〈樵人十咏〉一零首之五:「争推好林浪,共约归时节。」名词 姓。如晋代有浪逢。形容词 放纵不拘、放荡不正。【组词】:「浪荡」、「浪子」。《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九》:「此妇坚贞之性,数年以来,老僧颇识之,彼是不肯作浪语的。」《西湖佳话.雷峰怪迹》:「心猿意马驰千里,浪蝶狂蜂闹五更。」副词 虚妄、空。【组词】:「浪得虚名」。唐.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诗:「浪抚一张琴,虚栽五株柳。」副词 轻率、随意。【组词】:「浪费」。唐.张籍〈赠王秘书〉诗:「不曾浪出谒公侯,唯向花间水畔游。」其他字义浪读音:láng。参见「浪浪」、「沧浪」等条。

解释:涝读音:lào。名词 水灾。【组词】:「防旱防涝」。《三国志.卷一六.魏书.郑浑传》:「郡界下湿,患水涝,百姓饥乏。」唐.丁仙芝〈赠朱中书〉诗:「十年种田滨五湖,十年遭涝尽为芜。」名词 大的水波。《文选.木华.海赋》:「飞涝相磢,激势相沏。」唐.李善.注:「涝,大波也。」唐.宋昱〈樟亭观涛〉诗:「激流起平地,吹涝上侵空。」

解释:脈读音:mài。名词 分布人与动物周身,使血液流通而循环不穷的血管。【组词】:「动脉」、「静脉」。名词 像血脉一样,有条理分支的事物。【组词】:「叶脉」、「山脉」、「矿脉」。唐.韦庄〈渔塘十六韵〉:「洛水分余脉,穿岩出石棱。」名词 血统支系。【组词】:「一脉单传」。名词 脉搏。【组词】:「脉诊」、「把脉」。汉.王符《潜夫论.述赦》:「凡治病者必先知脉之虚实。」其他字义脈读音:mò。上述[一]的另一种读音。通「眽」。参见「脉脉」条。

解释:涅读音:niè。名词 可用作黑色染料的矿物,即矾石。《荀子.劝学》:「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淮南子.俶真》:「今涅染缁,则黑于涅;以蓝染青,则青于蓝。」动词 用黑色染、染黑。【组词】:「涅面」、「涅字」。《论语.阳货》:「不曰白乎,涅而不缁。」晋.陶渊明〈自祭文〉:「宠非己荣,涅岂吾缁。」

解释:烫读音:tàng。动词 被高热的东西或火所伤。【组词】:「烫伤」、「烫嘴」。《红楼梦.第三五回》:「宝玉自己烫了手,倒不觉的。」动词 用热水或火温物。【组词】:「把酒烫一烫。」动词 利用高热使物体产生变化。【组词】:「烫发」、「烫衣服」。动词 一种烹调方法。将材料在滚水中快煮后捞出。【组词】:「将鱿鱼烫熟后切片。」形容词 温度高。【组词】:「这水太烫了」、「额头好烫,一定发烧了。」

解释:務读音:wù。动词 致力从事。【组词】:「世代务农」。《论语.学而》:「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汉书.卷六八.霍光传》:「女曹不务奉大将军余业,今大夫给事中,他人壹间,女能复自救邪?」动词 追求、谋取。唐.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是故不苟为炳炳烺烺,务采色夸声音而以为能也。」唐.韩愈〈进学解〉:「贪多务得,细大不捐。」名词 事情或工作。【组词】:「家务」、「公务」、「事务」、「任务」。《韩非子.诡使》:「仓廪之所以实者,耕农之本务也。」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政事》:「望卿摆拨常务,应对玄言。」名词 古代掌管税收的单位。如宋代有市易务、榷货务。《新五代史.卷六六.十国世家.楚世家》:「乃自京师至襄、唐、郢、复等州置邸务以卖茶,其利十倍。」名词 姓。如尧时有务成子。副词 必须、一定。【组词】:「务必小心」、「务请注意」。唐.柳宗元〈断刑论下〉:「赏务速而后有劝,罚务速而后有惩。」

解释:浴读音:yù。动词 洗澡。【组词】:「沐浴」。《论语.先进》:「浴乎沂,风乎舞雩。」动词 洗涤。【组词】:「浴佛」。《礼记.檀弓上》:「圉人浴马,有流矢在白肉。」动词 浸染、浸泡。【组词】:「浴血」、「永浴爱河」。《红楼梦.第二六回》:「刚到了沁芳桥,只见各色水禽都在池中浴水。」形容词 洗澡用的。【组词】:「浴室」、「浴池」、「浴巾」。名词 姓。如明代有浴沂。

解释: ● 浛 hán ㄏㄢˊ  1. 古同“涵”(a.沉没;b.涵道;涵洞)。  2. 广大:“~天荡荡望沧沧。”详细解释详细字义 ◎ 浛 hán 〈动〉 同“涵”。沉浸 [immerse;steep] 浛天荡荡望沧沧,乘桴轻漾著日旁。——晋· 王嘉《拾遗记》 浛,《方言》:“沉也”。——《集韵·覃韵》 词性变化 ◎ 浛 hán 〈名〉 (1) 同“涵”。涵道,涵洞 [culvert]。如:渠浛(渠道的涵洞) (2) 水名。通称湟水,即今广东省的连江 [the Han River] (3) 另见 hàn 其它字义 ◎ 浛 hàn 〈动〉 (1) 水与泥、物掺和 [mix mud with water,etc.] 浛,水和泥。——《玉篇》 浛,水和物。——《广韵》 谁言畜衫袖,长代手中浛。——北周· 庾信《赠别》诗 (2) 另见 hán

解释: ● 唛 (嘜) mài ㄇㄚˋ  ◎ [~头]商标,英语mark的译音用字,也译为“嚜头”,进出口货物包装上的标记。详细解释详细字义 ◎ 唛 嘜 mà 〈名〉 (1) 译音字 (2) 〈方〉∶商标 [mark]。如:唛头

解释: ● 勐 měng ㄇㄥˇ  1. 勇猛。  2. 中国少数民族傣语称小块的平地(多用做地名);旧时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地区的行政区划单位。详细解释详细字义 ◎ 勐 měng 〈形〉 勇猛 [bravery] 勐,勇猛也。又严也;亦害也,恶也。与猛义同。——《五音类聚》 词性变化 ◎ 勐 měng 〈名〉 傣语音译,意为地方 [place]。多指平坝地区。曾是云南西双版纳傣族地区的一级行政区划单位。现仍存在于地名中。如:勐海(云南县名)

解释: ● 脒 mǐ ㄇㄧˇ  ◎ 有机化合物的一类:磺胺~。详细解释详细字义 ◎ 脒 mǐ 〈名〉 一种强碱性-碱基化合物 [amidine],含有与同一碳原子相连的一个氨基和一个亚氨基,通式为RC(=NH)NH 2 ,由氨和腈类作用或氨与亚胺酸酯反应得到

解释: ● 毪 mú ㄇㄨˊ  ◎ 〔~子〕中国西藏地区产的一种毛织品。详细解释详细字义 ◎ 毪 mú 〈名〉 中国西藏出产的一种羊毛织品。即毪子 [a woolen fabric made in Tibet] 温暖的阳光,请别藏进云霄;穿破毪衫的人,要你来温暖。——《中国歌谣资料》

解释: ● 凄 qī ㄑㄧˉ  1. 寒冷:风雨~~。~风苦雨。~清。~寒。  2. 悲伤:~惨。~恻。~楚。~怆。~然。~切。~怨。~厉。~咽。~婉。  3. 冷落静寂:~凉。~寂。~艳。详细解释详细字义 ◎ 凄 淒 qī 〈形〉 (1) (淒俗作“凄”。形声。从水,妻声。本义:云雨兴起的样子) (2) 同本义 [cloudy and rainy] 淒,雨云起也。——《说文》 有渰淒淒。——《诗·小雅·大田》 (3) 又如:凄凄(云兴起的样子) (4) 寒冷 [chill;cold] 淒其以风。——《诗·邶风·绿衣》 西南曰淒风。——《吕氏春秋·有始》 秋气潜以淒泪兮。——《汉书·外戚传》 凄神寒骨。——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5) 又如:凄其(寒冷的样子);凄凄(寒凉);凄急(寒凉而迅急);凄风(寒冷的风);凄凛(寒冷) (6) 凄凉 [miserable;be bleak and desolate] 善为凄戾之词。——钟嵘《诗品》 (7) 又如:凄断(极度凄凉悲痛);凄瑟(凄凉萧瑟);凄单(凄凉孤单);凄亮(凄凉);凄戾(悲惊;辛酸);凄神(触景生情,引起凄凉情绪) (8) 悲痛,悲哀 [sad]。如:凄绝(十分凄凉或悲伤);凄沧(凄寒沧凉);凄惋(哀伤);凄洏(悲伤流泪)

解释: ● 脎 sà ㄙㄚˋ  ◎ 有机化合物的一类。详细解释详细字义 ◎ 脎 sà 〈名〉 含两个相邻腙基的一类碱性化合物 [osazone]。由同一个分子内的两个羰基和两个分子的苯肼缩合而成

解释: ● 涠 (潿) wéi ㄨㄟˊ  ◎ 积聚的污水。详细解释详细字义 ◎ 涠 潿 wéi 〈名〉 混浊的积水 [turbid water] 世细各乘运,湍涠亦腾声。——唐· 韩愈、 孟郊《城南联句》

声明:伯乐人生活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ttn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