辄欲易置之的易的意思 辄欲易置之翻译
易的意思:变易取代。整句的意思是:总是想替换他去下棋。该句出自清代学者钱大昕所创作的一篇散《弈喻》,此文寓意深刻,以下围棋为比喻,阐述了“人贵有自知之明,也贵有知人之明,不要妄自尊大,也不要轻视别人”的道理。全文依事取譬,抽象事理,短小精悍,议论风生。
《弈喻》原文
弈喻
清·钱大昕
予观弈于友人所,一客数败,嗤其失算,辄欲易置之,以为不逮己也。顷之,客请与予对局,予颇易之。甫下数子,客已得先手。局将半,予思益苦,而客之智尚有余。竟局数之,客胜予十三子,予赧甚,不能出一言。后有招予观弈者,终日默坐而已。
今之学者,读古人书,多訾古人之失;与今人居,亦乐称人失。人固不能无失,然试易地以处,平心而度之,吾果无一失乎?吾能知人之失而不能见吾之失,吾能指人之小失而不能见吾之大失。吾求吾失且不暇,何暇论人哉!
弈之优劣有定也,一著之失,人皆见之,虽护前者不能讳也。理之所在,各是其所是,各非其所非,世无孔子,谁能定是非之真?然则人之失者未必非得也,吾之无失者未必非大失也,而彼此相嗤无有已时,曾观弈者之不若已!
《弈喻》翻译
在朋友那里看下棋,有位朋友多次输了,我讥笑他失算,总想要替換他,认为他及不上自己。过了些时候,这位朋友要跟我对局,我很瞧不起他。刚下了几个子,他已经占先了。棋下到将近一半,我冥思苦想得更厉害了,而对方的智谋还绰绰有余。最后点数,他净胜了我十三个子。我羞愧得满脸通红,说不出一句话。这以后有人招呼我看下棋,我就整天坐在一旁默默无语。
现在的学者,读古人书,多非议古人的失误;跟现在的人相处,也喜欢数说人家的过失。一个人本来不可能没有过错,然而换一个位置设身处地、平心静气地想一想,我果真没有一点过失吗?往往我能够知晓别人的过失而不能够看到自己的过失,我能够指出别人的小毛病却不能看到自己的大过错,我找自己的过失尚且顾不过来,哪里还有空闲去议论别人呢!
下棋的优劣,有一定的标准,一着棋的失误,人们都能清楚地看到,即使领先的人,也不能避忌。有道理存在,人们便能根据这道理来肯定正确的,否定错误的,若世上没有孔子那样的圣人,哪一个人能够判定是非的标准?既然这样,那么别人的失误,未必没有收获;我没有过错,未必不是大的损失,而彼此相互讥笑,没完没了,这就还不如看棋的人了!
《弈喻》注释
①弈:下棋。所:处所,住的地方。
②数(shuò):屡次,多次。
③嗤(chī)其失算:讥笑他谋划不当,不会算计。嗤,讥笑。
④辄欲易置之:总是想替换他去下棋,意思是替人下。
⑤逮(dài):及,比得上。
⑥顷之:过一会儿。
⑦对局:下棋。局,棋盘。下棋一次叫一局。
⑧易之:(轻视它)认为它很容易。
⑨甫:刚刚。
⑩先手:下棋时主动形势。
⑪益苦:更加艰苦。意思是难于想出招数。
⑫竟局数(shǔ)之:终盘计算棋子(以定胜负情况)。竟,完毕。
⑬赧(nǎn)甚:很惭愧。赧,羞愧得脸发红。
⑭学者:求学的人。
⑮訾(zǐ):诋毁,说人坏话。
⑯居:相处。
⑰固:本来。
⑱易地:彼此交换地位。
⑲平心而度(duó):心平气和的、冷静的推测,估计。
⑳果:真。
㉑不暇:没时间,忙不过来。
㉒优劣:(棋艺)高低。定:定准,公认的准则。
㉓一著(zhāo):走一步棋。著,“着”的本子,指下棋落子。
㉔护前:回护以前的错误,袒护所为,绝不认错。
㉕各是其所是,各非其所非:赞成自以为正确的,反对自以为不正确的。
㉖无孔子:意思是没有大智的圣人。
㉗是非之真:真正的是非。
㉘失:意思是表面看来是错误。得:意思是道理正确。
㉙无有已时:没完没了。
㉚曾(zēng)观弈者之不若已:简直连看棋的人都赶不上了。曾,乃,竟。不若,不如。已,同“矣”。
《弈喻》赏析
《弈喻》借事议论,用浅近易懂的事例,非常生动地说明了一个人观他人之失易、观自己之失难,应当“易地以处平心而度之”才能客观公正地评价客观事物的哲理。全文依事取譬,抽象事理,短小精悍,议论风生,能给读者以许多教益。
文章第一自然段生动简洁地叙述了一次观弈、对弈的经历。观弈时,作者对客是“嗤其失算”“欲易置之”“以为不逮已”;对弈时却是数子先失,中盘苦思冥想,终局惨败,最后落得个“赧甚,不能出一言”的结果。观弈和对弈时,作者对自己和对客人的棋技判断差距如此之大,这引起了作者的深思。“后有招予观弈者,终日默坐而已。”“默坐”正是作者弈败后冷静反思的表现。
由此引出第二段发人深省的议论。以“弈”喻“学”,提出学者应辩证客观地看问题,要像下棋一样,多从对方的角度看,冷静地思考问题。这一段首先列举“今之学者”不正确的治学态度。“多訾古人之失”,“乐称今人失”,“多訾”“乐称”,形象地刻画了那些“能知人之失,而不能见吾之失”“能指人之小失,而不能见吾之大失”的学者的浮躁情态。然后提出作者的主张,看问题应当“易地以处,平心而度”。
第三段,扣住弈棋情况深入一层议论,指出下棋的好坏有标准,大家能评判。事理方面的问题由于各人都认为自己正确,是非标准就难定了。“世无孔子,谁能定是非之真”,由此,作者指出:别人的短处,可能正是自己的长处;而自认为没有短处,却正是最大的短处,于人于己,都应当正确对待、全面评价,所以绝不应该彼此嗤笑。
《弈喻》创作背景
《弈喻》是用下棋打比方、借下棋的事情讲道理的文章。钱大昕为规训其子弟、门人正确认识自己同时正确对待别人的过失,创作了这篇文章。
《弈喻》作者介绍
钱大昕,清代学者。字晓徵,一字辛楣,号竹汀,晚号潜揅老人。江苏嘉定(今属上海市)人。乾隆年间(1736—1796)进士。由编修累官至少詹事、广东学政。乾隆四十年(1775)以后主讲钟山、娄东、紫阳等书院。治学方面颇广,尤精校勘、音韵。著有《十驾斋养新录》《恒言录》等。后辑为《潜揅堂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