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布麻茶的功效与作用介绍如何正确喝罗布麻茶
一、罗布麻茶的功效与作用
一直以来,罗布麻茶就被人们看作是保健的圣品,罗布麻茶的功效与作用也是体现在多方面的。罗布麻茶在中国的产地一般都是比较集中的,主要生长在罗布泊地区,所以罗布麻茶也是一种非常珍贵的保健营养品。
1、保肝、护肝
罗布麻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对免疫系统的多环节都具有不同程度的调节能力,起到保护肝脏的解毒作用,对体液免疫有明显的调节作用,还有一定的抗过敏、抗病毒作用,因而达到清火平肝的作用。
2、降血脂降血压
罗布麻茶含有鞣质,类似于维生素P活性,能保持或恢复毛细血管的正常抵抗力,增强血管的柔韧性和弹性,能降低血清胆固醇,防止脂肪在血管壁中沉积。茶叶中的单宁酸能抑制血压升高,并对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进行降低的作用。特别是罗布麻茶对蛋白质和脂肪有很好的分解作用。茶多酚和维生素C能降低胆固醇和血脂。
3、强心利尿辅助降血压
罗布麻含有的槲皮素亦有明显的利尿作用。另外罗布麻茶含有很高的镁,每百克含镁达930毫克,而镁元素与胰腺分泌胰岛素有直接的关系,胰岛所分泌的胰岛素是由缩胆囊素刺激后释放的,而缩胆囊素则需要镁来催活,所以饮用罗布麻茶对高血压有辅助治疗的效果。
4、润肠通便,促消化抗便秘
罗布麻茶含有大量氨基酸、有机酸等多种营养成分,可以促进胃酸的生物合成,刺激胃液分泌,因而具有消食化滞、健脾养胃、利气的作用。对于消化不良、胃炎、肠炎、慢性便秘等都有一定作用。茶叶中的氨基酸能刺激胃液分泌,增强食欲,促进胃的消化功能;茶叶含有维生素B族及芳香油,也有改善食欲、促进消化的功能。
二、罗布麻茶可以长期喝吗
罗布麻茶服用注意事项有:饮用罗布麻茶必须要用沸开水,且盛茶的容器有一定的限制:首选瓷器杯、玻璃杯为宜。饮用布麻茶时最好是煎熬,煮约10-15分钟即可,其药用效果最佳。健康人饮用语罗布麻茶的剂量要求:健康人每日只需要饮1袋的一半就可以了。常饮没有任何毒副作用,反而起到预防和延缓衰老、强身健体、增强免疫力的作用。
初次喝罗布麻茶的反应:初次喝罗布麻茶有尿急/尿频/轻微拉肚子(大便发黑)的反应是正常的,因为这些是罗布麻茶的显著功效和排毒的体现。继续饮用3-4天就可恢复正常。什么样的人应少饮罗布麻茶:心脏病患者或体质较差和高龄老年人:第一周每天半包;第二周每天1包;第三周开始每日两包。胃病患者:每日饭后半个小时少量多次饮用。
经常饮用罗布麻茶能够抗辐射损害,尤其适合长期面对电脑工作的白领。罗布麻茶有助于提高身体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所以对免疫能起到一定的增产效果。血脂过高的人经常饮用罗布麻茶能够降血脂以及降胆固醇。罗布麻茶可以延缓身体衰老,有一定的养颜作用。
三、罗布麻茶怎么喝呢
罗布麻茶冲泡法取适量的新疆罗布麻茶放入茶杯中用沸水冲泡就可以饮用,要注意的是一定要用沸腾的开水冲泡,因为新疆罗布麻的生长环境是罗布泊荒原,及其干旱、高热,地表温度高时可达80℃,在高热干旱的夏季,新疆罗布麻叶也不凋落,也未见凋谢枯萎的现象。这种严酷自然环境中生长的新疆罗布麻叶,表皮结构紧实、严密。虽然在制茶过程中已进行科学的加工,仍然无法使得有效成分在开水中很好的析出。所以新疆罗布麻茶非常耐泡,可冲泡3-5次,待无色无味后再换新茶,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高血压、高血脂患者每日用量必须在15克以上,日常保健用量不限制。
什么样的人应少饮罗布麻茶:
1)心脏病患者或体质较差和高龄老年人:第一周每天半包;第二周每天1包;第三周开始每日两包。
2)胃病患者:每日饭后半个小时少量多次饮用。
在平时的时候如果身体没有什么不正常的情况一般不建议喝,如果需要通过罗布茶来进行调理或是治疗,也要根据自身的情况来决定,其中喝罗布麻茶也是有好多的禁忌的,在使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
四、罗布麻叶的副作用是什么
罗布麻分食品和药材两种。食品类罗布麻茶,正规的罗布麻茶是罗布麻叶经传统制茶工艺及科学方法严格加工而来,在加工过程中早已将各种有害成分去除,让罗布麻叶中的各种有效成分能够被更充分的利用,口感达到了传统茶的水平,使其成为了一种降压降脂作用比别的茶强、且又无任何毒副作用的茶饮,国家对其是按食品茶叶类批的,是食字,而非药字或健字。常饮对心脑血管系统及整个身体是非常有益的。
毒副作用:罗布麻叶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因为作为一种药,罗布麻茶一样具有毒副作用,是药三分毒,罗布麻茶也不例外;损伤肾脏,用罗布麻叶泡出的罗布麻茶,口感极涩,经常饮用会损伤神经系统和肾脏。其实,罗布麻茶有要用和食用两种,食用的罗布麻茶是没有毒副作用的,但是药用的罗布麻茶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些副作用,广大的高血压患者要对药用罗布麻茶的副作用有所警惕。
应该注意,如果患有肾脏疾病,或者是存在尿毒症,则不可以饮用罗布麻茶。罗布麻口感清淡,由于目前自查的水平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所以说罗布麻茶其味道已经接近普通的茶叶。虽然说这种叶子对身体有一定的副作用,但是对于人的心脑血管系统有很大的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