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毒的临床症状有哪些 预防食物中毒的措施是什么
一、食物中毒的临床症状有哪些
1、胃肠型食物中毒
胃肠型食物中毒多见于气温较高、细菌易在食物中生长繁殖的夏秋季节,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急性胃肠炎症状为主要特征。
2、葡萄球菌性食物中毒
葡萄球菌性食物中毒是由于进食被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所产生的肠毒素所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一种急性疾病。引起葡萄菌性食物中毒的常见食品主要有淀粉类(如剩饭、粥、米面等)、牛乳及乳制品、鱼肉、蛋类等,被污染的食物在室温20~22℃搁置5小时以上时,病菌大量繁殖并产生肠毒素,此毒素耐热力很强,经加热煮沸30分钟,仍可保持其毒力而致病。该病以夏秋二季为多。
3、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
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是由于食用了被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的食品或者食用了含有该菌的食品后出现的急性、亚急性疾病。副溶血性弧菌是常见的食物中毒病原菌,在细菌性食物中毒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临床上以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及水样便等为主要症状。该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具有暴发起病(同一时间、同一区域、相同或相似症状、同一污染食物)、潜伏期短(数小时至数天)、有一定季节性(多夏秋季)等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常见特点。
4、变形杆菌食物中毒
变形杆菌食物中毒是由于摄入大量变形杆菌污染的食物所致,属条件致病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变形杆菌是革兰阴性杆菌,根据生化反应的不同可分为普通变形杆菌与奇异变形杆菌,有100多个血清型。大量变形杆菌在人体内生长繁殖,并产生肠毒素,引致食物中毒。夏秋季节发病率较高,临床表现为胃肠型及过敏型。
二、预防食物中毒的措施是什么
1、加强卫生知识和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与教育,增强卫生意识和维权意识。
①加强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以及从业人员的卫生知识的培训,尤其要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单位卫生知识的培训,推行持证上岗制度,从而从源头上预防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②加强农村卫生知识宣传,提高群众的卫生安全意识。
2、落实食物中毒事件报告责任制,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①各级医疗机构在收治食物中毒或者疑似食物中毒病人时,应在用药前先行采集留取中毒病人的排泄物、呕吐物等标本,并按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在积极救治病人的同时及时向所在地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发生食物中毒事故的单位、地址、时间、中毒人数、可疑食物等有关内容。
②造成食物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事故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除立即停止生产经营活动外,应立即向所在地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同时保留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设备和现场。
3、加大卫生监督管理力度,严惩违法行为。
卫生监督机构要加大工作力度,在帮助指导餐饮经营单位提高自身卫生管理水平的同时,对严重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的经营单位应加大处罚力度,将食物中毒的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食物中毒事故发生后,对食物中毒事故迟报、漏报或隐瞒不报的收治食物中毒病人的医疗卫生机构、食物中毒肇事单位等,,应根据食品卫生法给予严肃查处。
4、建立和健全食物中毒事件处理应急预案。
成立全天候应急事件处置小组,实行24h值班制,一旦发生食物中毒事件,将在最短的时间内对事发现场进行处置和对中毒人员进行调查、救治。
三、引起食物中毒的化学性因素
1、食物中残留的农药:农业有化学物质越来越广泛,由于喷洒、熏蒸、拌种、施肥等使用不当,或用于蔬菜表面的催熟,均可使食物受到污染或有一定程度的残留成为引起食物中毒的直接原因。有机氯和有机磷农药可通过植物或动物从环境中进入食物链。
2、食物中残留的兽药:兽药(抗微生物药、抗寄生虫药、激素类药)越来越多的被用作药物添加剂,以小剂量拌在饲料中,长期喂养动物。由于兽药的广泛使用和滥用,使人们进食了该类动物肉类后对健康造成损害。
3、食品添加剂:食品中使用了不符合卫生要求的食品添加剂或滥用食品添加剂严重。如调料中发现“苏丹红”、茶叶中发现“铅铬绿”、奶粉碘超标、果脯蜜饯二氧化硫超标等等。食品添加剂种类很多,按国家规定的标准使用添加剂一般是安全的,但如果添加剂超量或含有杂质作为有害物质而进入食物中会造成污染。同时,某些食品添加剂本身,如人工色素、食用香料中的*、发色剂等本身就具有相当的毒性,如使用不当可以引起食物中毒的发生。
4、容器、器械、运输工具和包装材料的质量不符合卫生要求:质量不符合卫生要求,即其含有不稳定的有害物质,在接触食品时可被溶解而污染食物。盛装过有害化学物质的容器、包装材料,不经洗消处理即存放和运输食品的车辆造成食品污染也经常发生。
5、环境污染因素:工业三废不合理排放,特别是工业废水中某些有害的化学物质,往往能通过食物链而引起中毒。
四、食物中毒的鉴别诊断
1、霍乱及副堆乱为无痛性泻吐,先泻后吐为多,且不发热,大便呈米泔水样,因潜伏期可长达6天,故罕见短期内大批患者。大便涂片荧光抗体染色镜检及培养找到霍乱弧菌或受尔托弧菌,可确定诊断。
2、急性菌痢偶见食物中毒型暴发。一般呕吐较少,常有发热、里急后重,粪便多混有脓血,下腹部及左下腹明显压痛,大便镜检有红细胞、脓细胞及巨噬细胞,大便培养约半数有痢疾杆菌生长。
3、病毒性胃肠炎是由多种病毒引起,以急性小肠炎为特征,潜伏期24~72h,主要表现有发热,恶心、呕吐,腹胀,腹痛及腹泻,排水样便可稀便,吐泻严重者可发生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