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身疾病的诊断标准 如何正确预防心身疾病,心身疾病的诊断要点有哪些
如果我们的心理出现了异样,那么就会导致身体机能也会变相出现故障。现在得心身疾病的人已经越来越多。对于心身疾病的诊断标准很多人都不是很清楚。心身疾病的预防怎么样开展比较好呢?
心身疾病的诊断标准
1.有明确的临床症状、体征、和病理学改变,如: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改变。
2.有明确的心理社会因素,与上述改变构成因果关系,且疾病的发生、发展与心理社会因素相平行。
3.排除神经症、精神病和理化、生物学因素引起的疾病。
4.用单纯的生物医学的治疗措施收效甚微。
心身疾病怎么治疗
1、中医治疗
由于中医强调整体观念,对心身疾病特别适用。临床资料表明,小柴胡汤、龙骨牡蛎汤、半夏厚补汤、承气汤、甘麦大枣汤、逍遥散、建宁汤等常用方剂,对精神因素引起的躯体病理反应者有良好效果。
为了能使用得当,必须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有针对性地使用。针灸对消除症状可取得立竿见影的疗效,但应循证取穴,配合电刺激以增强效果。
2、其他治疗
此外,还有松弛训练以及理疗、水疗、体疗、气功、太极拳、催眠和暗示治疗、道家认知治疗等,对心身疾病均有一定疗效。
3、西医治疗
除了对各种具体患病器官的对症治疗外,大部分心身疾病患者是适用抗焦虑及抗抑郁药物治疗的,以控制患者的不良情绪为主要目的。
目前临床上被广泛应用的抗焦虑药物有:丁螺环酮、苯二氮窧类,抗抑郁药物如帕罗西汀、舍曲林、氟西汀、文拉法辛、米氮平等。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的患者,可服用谷维素以调节脑功能。
对于难治的病例也可以在抗抑郁药的基础上,合用小剂量抗精神病药,无利培酮、奥氮平或喹硫平。
心身疾病的治疗原则
(1)治疗躯体疾病
采用针对性药物、中医疗法、心理学技术、恰当的护理,治疗躯体疾病,保护脆弱的脏器,预防并发症。
(2)建立成熟的心理防御方式
有的人之所以会产生这种心理以及躯体功能受损的症状,很大的程度上是因为原有的心理防御方式失效或者不恰当。医护人员应该敏锐的掌握病人的心理防御方式,给予正确的指导,重建升华、幽默、韬晦、利他、压制等成熟策略。
(3)调动一切可利用的社会支持系统
医护人员不仅要在言语、肢体语言等方面体现共情、责任心,以使患者把深埋心中的郁闷倾吐出来,缓解应激性压力,还要训练自己根据病人的智力水平、认知结构、期望、人格特征和疾病特点进行有效表达和沟通的能力。
(4)重建合理认知
面对同样的应激刺激和躯体疾病,不同的认知结构往往产生不同的反应。医护工作者要善于在理解、接纳、信任的基础上,应用面质、解释、辩论等方法改变其不合理信念、态度,重新对应激源进行合理评价,应用更积极的认知方式予以应对。
疾病的预防
心身疾病是心理因素和生物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而心身疾病的预防也应同时兼顾心、身两方面;和其他躯体疾病一样,防止发病,预防复发。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预防。
一是从个体方面来讲,需要个人培养健全的性格;保持良好的情绪,建立有效的心理防御机制;锻炼应对能力;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具有良好的求医行为。
二是社会方面来讲,做好家庭预防,以积极的态度去适应和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家人之间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避免矛盾激化;做好学校预防,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塑造良好的性格、个性和素质,使学生能够身心健康地完成学业,并在各方面得以顺利发展、成熟;社会预防方面,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确保各种工作条件无损于健康,形成健康的社会风气,避免人为的精神创伤,个体间相互关照,相互照应,以良好的情感氛围确保每个人的身心健康。
具体的预防措施有:心身医学工作者积极宣传心身医学知识,搞好组织建设和人员培训,创造和谐的自然和人文环境。
专家观点
1、心身疾病是个常见的疾病,建议早预防、早治疗,心身综合治疗。
2、在遇到躯体疾病时,非精神科医生在诊治的过程中,除了注意躯体的生理病理变化外,需要注意患者的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在精神科医生的指导下,配合心理治疗,对于心身疾病的恢复效果更好。
3、建议社会各界多开展精神卫生方面的知识学习,共同创造良好的人文自然环境。
结语:对于患了心身疾病的人来说,特别容易抑郁、恐慌等等。这是非常不好的!只有心理健康,我们的身体才会健康。所以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应该积极阳光,千万不能总是消极的看待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