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中医》 伤寒传足不传手,思考中医电子书
这一节我们讨论阴阳的离合机制,讨论开合枢,从《素问·阴阳离合论》里我们可以看到,它讲的是足三阴三阳,没有提手三阴三阳。而《灵枢·根结篇》里也谈到开合枢的问题,它讲开合枢也是在足经里讲,讲手经它不提这个问题。再加上《素问·热论》这样一篇论述“伤寒”的祖文,也是论足不论手,这就给后世的许多人产生一个误解,认为伤寒传足不传手,温病传手不传足。
大家都知道,中医很重要的一个观念是整体观念,人与天地都是一个整体,天地的变化都会不时地影响人体,怎么可能手足之间不会产生影响、不会相传呢?但是,《内经》、《伤寒》在谈到上述问题时,又的确是偏重在足的一面,这是什么原因呢?要弄清这个问题,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第一,我们从文化的含义上谈,人是什么东西呢?人是万物之灵。所以,大家得到这个人生着实不容易,应该真正做一些对自己、对人民有利益的事情。有些事做了对自己有利,但,对国家对人民不一定有利,而医这个行当,只要你发心不邪,对人对己都会有利。
《素问》里常说“人禀天地之气生”,所以,考察人我们应该把他放到天地这个框架里。有关天地,古人常把它与经纬联系起来谈,我们看《三国》就经常会碰到“经天纬地”这个词。天以经言,地以纬言。经贯穿南北,连接上下,纬贯穿东西,连接左右。经纬这个概念看上去很简单,可是我们是否可以透过这个简单的概念去思考一些与中医相关的问题?大家想一想,人为什么叫万物之灵?在所有的动物中,除了人之外,其他的都是爬行动物,它是横行的,只有人是直立动物。从中医观点看直立对人的意义?所以,从天地这个角度,从经纬这个角度,人是沿经线走的,而其他动物是沿纬线走的。从禀气的多寡而言,当然人禀不念最多,而余者禀不念较少。这是造就人成为万物之灵的重要因素。
第二,我们对干支的这个概念很熟悉,几乎每个人都知道天干地支。但是,大家想过没有,为什么我们不可以叫地干天支呢?因为干是直立的,而长在干上的支是横行的,所以,干象天而支象地。万物虽然都是长在地上,但是,这个地上的万物要很好的生长却离不开天,离不开太阳。文化大革命时期我们经常唱一首红歌,“大海航行靠舵手,万物生长靠太阳”,就说明了这个意思。花叶果实虽然都长在树枝(支)上,但,它必须靠树干提供营养。所以,一个干支的概念也体现了天地的含义,也体现了一个纵横的问题,也体现出人与其他动物的差别。
第三,凡属于动物这一类,不管你是直立还是爬行,从象的角度而言,头都与天相应,足都与地相应。所以,《内经》说:“圣人象天以养头,象地以养足。”怎么养头呢?圣人说得很清楚,你就去思考天是什么一个样子,你按这个去做就是很好的养头,这样头脑就会发达。但是,这些都是后天的因素,而先天的东西已经固定在那里,没有办法改变。
我们前面说了,人是走经线的,所以,从先天而言,他禀受的不念最多,而天象头。为什么人的头脑发达?为什么只有人类能够思维?为什么只有人类有智慧?为什么人类与其他动物有如此巨大的差别?根本的一个因素就在这个禀受不念的多寡。而其他的动物呢?它沿纬线走,所以,从先天而言,它禀受的地气最丰,而地象足。大家想一想,动物的脚力是不是比人好?你们有谁能跑过马?跑过老虎?跑过猴子?甚至你连猫、连狗、连鸡都跑不过。就是马家军也没办法!为什么呢?因为动物禀地气全,而人禀受地气相对要少得多。就这一点而言,人与动物是各有千秋的。当然,动物禀受地气全,脚力就好,这个问题还需相对来看。比如蚂蚁、乌龟,从行走的绝对速度上,那是没法跟人相比的,但是,从相对速度上、从耐力上,是不是也要比人强,这些问题恐怕需要大家从专门的角度来研究。
第四,也许有人会提问:人睡眠的时候不也是横卧的吗?对!这个问题提得好。所有的动物中,只有人,他的睡眠姿势与觉醒姿势不同,觉醒的时候直立,而睡觉时就放平了。人睡眠时为什么要躺着?直禀经天之气,横禀纬地之气,为什么说人禀天地之气生,不念和地气都很全,道理就在这里。所以,人不是光禀不念,他也禀地气,他是“头脑不简单,四肢也发达”。当然,从量上而言,他禀受的地气还是不如其他动物全。其他动物觉醒和睡眠的姿势有不有改变?除了这个位的高低有改变,横直并没有改变。
马家军的脚力很不错,跑一万米用不了多少时间,因为马俊仁教练知道怎么超强训练队员的体能。但是,我想如果马教练多来研究一下中医,从禀受地气的这个角度想想办法,开发队员的脚力,那么,多拿几块奥运金牌应该不成问题。
第五,以上几个方面都思考过了,我们就知道人之所以能为万物之灵,就因为他是禀天地之气而生,而且在这个天地,在这个经纬上,他又偏重于天经的一面,这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个最显著的特点。也就是说人类是重经的,偏重于经,以经统纬是人的一个特点。这也使我们想到,中医的十二经为什么不叫十二纬?这也使我们想到了圣人的东西为什么一定要叫经典!
明确了上面的这些原则,我们就可以来解答小节开首提出的问题。在人的十二经脉当中,我们看一看哪些经能够真正地贯穿南北,连接上下?是足经还是手经?很显然是足经。手经它只走到一半,它没有贯穿整个南北,它没有贯穿人的整个“经”,所以,手经它并不能完全的代表人的特性,惟有足经能够做到这一点。它从头到足,从天到地,走完人的整个“经”线,所以,足经才能真正地代表这个“经”。《内经》也好,《伤寒》也好,在谈到很重要的问题时都是举出足经为代表,道理就在这里。实际上,这是以足赅手,以足统手,言足经手在其中矣。并不是言足不言手,更不是传足不传手,这个问题大家应该这样来理解。
第六,上面这个问题解决了,我们可以来思考另一个相关的问题,就是六经辨证与其他辨证有什么区别?最完善的辨证方法。当然,搞温病的肯定会强调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搞脏腑的会说只有脏腑辨证、八纲辨证才行,而我们搞伤寒的是不是就要王婆卖瓜呢?我想这个不完全是王婆卖瓜,你要有依据,有道理,不要光是感情用事。为什么六经辨证有这个优越性呢?这就是刚刚谈到的,它是一个纵向的辨证,是一个贯穿天地的辨证,是一个真正的“经”的辨证。因此,这样的辨证才最符合人的本性,最能够体现人的这个特征,所以,这个辨证方法最能揭示疾病的根本。《素问》说“治病必求于本”,可以说这个辨证模式是一个最方便的求本模式。难怪后世要把六经这个辨证模式称为能“钤百病”的模式。而其他的辨证模式,像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以及脏腑辨证,这些都是横向的辨证,都是注重纬线的辨证。所以,这些辨证在某方面都有局限性,而六经辨证或者说阴阳辨证没有这个局限性。
大家都知道,中医很重要的一个观念是整体观念,人与天地都是一个整体,天地的变化都会不时地影响人体,怎么可能手足之间不会产生影响、不会相传呢?但是,《内经》、《伤寒》在谈到上述问题时,又的确是偏重在足的一面,这是什么原因呢?要弄清这个问题,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第一,我们从文化的含义上谈,人是什么东西呢?人是万物之灵。所以,大家得到这个人生着实不容易,应该真正做一些对自己、对人民有利益的事情。有些事做了对自己有利,但,对国家对人民不一定有利,而医这个行当,只要你发心不邪,对人对己都会有利。
《素问》里常说“人禀天地之气生”,所以,考察人我们应该把他放到天地这个框架里。有关天地,古人常把它与经纬联系起来谈,我们看《三国》就经常会碰到“经天纬地”这个词。天以经言,地以纬言。经贯穿南北,连接上下,纬贯穿东西,连接左右。经纬这个概念看上去很简单,可是我们是否可以透过这个简单的概念去思考一些与中医相关的问题?大家想一想,人为什么叫万物之灵?在所有的动物中,除了人之外,其他的都是爬行动物,它是横行的,只有人是直立动物。从中医观点看直立对人的意义?所以,从天地这个角度,从经纬这个角度,人是沿经线走的,而其他动物是沿纬线走的。从禀气的多寡而言,当然人禀不念最多,而余者禀不念较少。这是造就人成为万物之灵的重要因素。
第二,我们对干支的这个概念很熟悉,几乎每个人都知道天干地支。但是,大家想过没有,为什么我们不可以叫地干天支呢?因为干是直立的,而长在干上的支是横行的,所以,干象天而支象地。万物虽然都是长在地上,但是,这个地上的万物要很好的生长却离不开天,离不开太阳。文化大革命时期我们经常唱一首红歌,“大海航行靠舵手,万物生长靠太阳”,就说明了这个意思。花叶果实虽然都长在树枝(支)上,但,它必须靠树干提供营养。所以,一个干支的概念也体现了天地的含义,也体现了一个纵横的问题,也体现出人与其他动物的差别。
第三,凡属于动物这一类,不管你是直立还是爬行,从象的角度而言,头都与天相应,足都与地相应。所以,《内经》说:“圣人象天以养头,象地以养足。”怎么养头呢?圣人说得很清楚,你就去思考天是什么一个样子,你按这个去做就是很好的养头,这样头脑就会发达。但是,这些都是后天的因素,而先天的东西已经固定在那里,没有办法改变。
我们前面说了,人是走经线的,所以,从先天而言,他禀受的不念最多,而天象头。为什么人的头脑发达?为什么只有人类能够思维?为什么只有人类有智慧?为什么人类与其他动物有如此巨大的差别?根本的一个因素就在这个禀受不念的多寡。而其他的动物呢?它沿纬线走,所以,从先天而言,它禀受的地气最丰,而地象足。大家想一想,动物的脚力是不是比人好?你们有谁能跑过马?跑过老虎?跑过猴子?甚至你连猫、连狗、连鸡都跑不过。就是马家军也没办法!为什么呢?因为动物禀地气全,而人禀受地气相对要少得多。就这一点而言,人与动物是各有千秋的。当然,动物禀受地气全,脚力就好,这个问题还需相对来看。比如蚂蚁、乌龟,从行走的绝对速度上,那是没法跟人相比的,但是,从相对速度上、从耐力上,是不是也要比人强,这些问题恐怕需要大家从专门的角度来研究。
第四,也许有人会提问:人睡眠的时候不也是横卧的吗?对!这个问题提得好。所有的动物中,只有人,他的睡眠姿势与觉醒姿势不同,觉醒的时候直立,而睡觉时就放平了。人睡眠时为什么要躺着?直禀经天之气,横禀纬地之气,为什么说人禀天地之气生,不念和地气都很全,道理就在这里。所以,人不是光禀不念,他也禀地气,他是“头脑不简单,四肢也发达”。当然,从量上而言,他禀受的地气还是不如其他动物全。其他动物觉醒和睡眠的姿势有不有改变?除了这个位的高低有改变,横直并没有改变。
马家军的脚力很不错,跑一万米用不了多少时间,因为马俊仁教练知道怎么超强训练队员的体能。但是,我想如果马教练多来研究一下中医,从禀受地气的这个角度想想办法,开发队员的脚力,那么,多拿几块奥运金牌应该不成问题。
第五,以上几个方面都思考过了,我们就知道人之所以能为万物之灵,就因为他是禀天地之气而生,而且在这个天地,在这个经纬上,他又偏重于天经的一面,这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个最显著的特点。也就是说人类是重经的,偏重于经,以经统纬是人的一个特点。这也使我们想到,中医的十二经为什么不叫十二纬?这也使我们想到了圣人的东西为什么一定要叫经典!
明确了上面的这些原则,我们就可以来解答小节开首提出的问题。在人的十二经脉当中,我们看一看哪些经能够真正地贯穿南北,连接上下?是足经还是手经?很显然是足经。手经它只走到一半,它没有贯穿整个南北,它没有贯穿人的整个“经”,所以,手经它并不能完全的代表人的特性,惟有足经能够做到这一点。它从头到足,从天到地,走完人的整个“经”线,所以,足经才能真正地代表这个“经”。《内经》也好,《伤寒》也好,在谈到很重要的问题时都是举出足经为代表,道理就在这里。实际上,这是以足赅手,以足统手,言足经手在其中矣。并不是言足不言手,更不是传足不传手,这个问题大家应该这样来理解。
第六,上面这个问题解决了,我们可以来思考另一个相关的问题,就是六经辨证与其他辨证有什么区别?最完善的辨证方法。当然,搞温病的肯定会强调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搞脏腑的会说只有脏腑辨证、八纲辨证才行,而我们搞伤寒的是不是就要王婆卖瓜呢?我想这个不完全是王婆卖瓜,你要有依据,有道理,不要光是感情用事。为什么六经辨证有这个优越性呢?这就是刚刚谈到的,它是一个纵向的辨证,是一个贯穿天地的辨证,是一个真正的“经”的辨证。因此,这样的辨证才最符合人的本性,最能够体现人的这个特征,所以,这个辨证方法最能揭示疾病的根本。《素问》说“治病必求于本”,可以说这个辨证模式是一个最方便的求本模式。难怪后世要把六经这个辨证模式称为能“钤百病”的模式。而其他的辨证模式,像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以及脏腑辨证,这些都是横向的辨证,都是注重纬线的辨证。所以,这些辨证在某方面都有局限性,而六经辨证或者说阴阳辨证没有这个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