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体纳甲怎么用《气功外气疗法》 月体纳甲,月体纳甲图
月体纳甲学说应用于炼丹,是东汉·魏伯阳在《周易参同契》中提出的。其目的是用来说明练功时人体内气的消长规律,其火候如同每月月亮的盈亏与方位的转移。故方士流行“有人问我修行事,遥指天边月一轮”的诗句。
[b]一、月体纳甲的内容[/b]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天干,可以代表方位。即以甲乙木代表东方,丙丁火代表南方,庚辛金代表西方,壬癸水代表北方,戊己土代表中央。在先天八卦图上,以八卦的符号代表月象,以天干代表月亮出现故名“纳甲”。它的具体内容是:干?纳甲壬,坤?纳乙癸,震?纳庚,巽?纳辛,艮?纳丙,兑?纳丁,坎?纳戊,离?纳己。其中震、巽、艮、兑、坎、离六卦各纳一干,而乾、坤两卦各纳两个天干。这是因为甲乙是十干代表阴阳的开始,而壬癸为十干代表阴阳的终结,以乾坤两卦与甲乙壬癸互相配合,表示阴阳始终的意思。即东汉·魏伯阳在《周易参同契》中所说“壬癸配甲乙,乾坤括始终”。纳甲学说中符号的涵意是:?表示初三(阴历)的月象,?表示初八的上弦月象,?表示十五的满月,这叫望前三候,象征阳息阴消;表示十六日的月象,?表示二十三日的下弦月,?表示三十的晦月,这叫望后三候,象征阳消阴息。?、?则表示药物(日月)。实际上古人将一月分为六节,一节五日,除坎离代表药物外,共他六节,每卦代表一节。如震代表每月的初一至初五的五天,但以初三的月象代表这一节的月象,其他五卦也是这样。
为什么卦象和十干这样配合呢?因为在初三黄昏时候,一弯新月出现在西方,所以说震?纳庚;在初八日的黄昏时,上弦月出现在南方,所以说兑?纳丁;在十五日黄昏时,一轮满月出现在东方,所以说乾?纳甲;在十六日早晨,微缺的月亮出现在西方,所以说巽?纳辛;在二十三日早晨,下弦月出现在南方,所以说艮?纳丙;在三十日早晨一轮晦月出现在东方,所以说坤?纳乙。
[b]二、按时定位调息[/b] 既然天地间的四季阴阳变化是日月盈亏所致,因此练功、医病应顺应天时,以月体纳甲规律制定练功的时间、方位乃至调息方法,以便更好的汲纳天地乾坤之精华,濡养身心,颐养天年。如:震?纳庚,二阴一阳,一阳初生,时值阴历的初一至初五,月亮昏时出现于西方,此时月面所受阳光较为虚少,即所谓“一阳之光”。调息时应面东,纳气稍许方长一些,用引阳以滋阴之补法。兑?纳丁,为初六至初十,月亮昏时现于南方,其形状由月牙转为半圆,月面所受日光较多,练功者应面南而行均匀之呼吸。乾?纳甲,是十一至十五,月届盈满之时,此时月面受阳光最多,系阴中之全阳,在昏时一轮明月出现在东方,故面东调息。因此时阴阳二气充盈,故用等均呼吸之调法。以上是月亮初升至上弦而盛满的三个阶段的练功方位与吐纳方法。巽?纳辛,当十六至二十日,月面的日光,由盛而衰,阳消阴长,月亮于早晨现于西方,故应面西调息。艮?纳丙,是二十一至二十五日,月亮所受之光更少,早晨现于南方,故面南调息。坤?纳乙,是二十六至三十日,月面全黑而致坤阴的阶段,故应面东调息。望后三候为阴息阳消,故吐纳时应注意益阳以助阴,滋养阴精。
[b]三、虚补实泻[/b] 月体纳甲学说说明了在宇宙中地球、太阳、月亮之间位置的变化必然影响到人,这一点可以从月亮的变化上看出来。《灵枢·岁露论》说:“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素问·八正神明论》说:“月始生,气血始精……;月郭满,则血气实……;月郭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古人看到海水的潮汐,是受着日月运行的影响,而人之气血也不能不受其影响,故提出练功和治疗疾病要“望不补而晦不泻,弦不夺而朔不济”的补泻原则。现将纳甲、月象、潮汐与人之气血、补泻的关系列表2-4于后,作为练功和治疗疾病之参考。
[img]2-4.gif[alt]月体纳甲虚补实泻表[/alt][/img]
例如:阴历十一至十五日,自然界阳气逐渐旺盛,至十五日望月,地球上的海水受其影响出现大潮,人体之气血也受其影响而出现气机旺盛的现象,在练功中若气虚的人则要借机而补气,偏亢的人则要不济,以免补之太过,而出现亢盛现象。
[b]一、月体纳甲的内容[/b]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天干,可以代表方位。即以甲乙木代表东方,丙丁火代表南方,庚辛金代表西方,壬癸水代表北方,戊己土代表中央。在先天八卦图上,以八卦的符号代表月象,以天干代表月亮出现故名“纳甲”。它的具体内容是:干?纳甲壬,坤?纳乙癸,震?纳庚,巽?纳辛,艮?纳丙,兑?纳丁,坎?纳戊,离?纳己。其中震、巽、艮、兑、坎、离六卦各纳一干,而乾、坤两卦各纳两个天干。这是因为甲乙是十干代表阴阳的开始,而壬癸为十干代表阴阳的终结,以乾坤两卦与甲乙壬癸互相配合,表示阴阳始终的意思。即东汉·魏伯阳在《周易参同契》中所说“壬癸配甲乙,乾坤括始终”。纳甲学说中符号的涵意是:?表示初三(阴历)的月象,?表示初八的上弦月象,?表示十五的满月,这叫望前三候,象征阳息阴消;表示十六日的月象,?表示二十三日的下弦月,?表示三十的晦月,这叫望后三候,象征阳消阴息。?、?则表示药物(日月)。实际上古人将一月分为六节,一节五日,除坎离代表药物外,共他六节,每卦代表一节。如震代表每月的初一至初五的五天,但以初三的月象代表这一节的月象,其他五卦也是这样。
为什么卦象和十干这样配合呢?因为在初三黄昏时候,一弯新月出现在西方,所以说震?纳庚;在初八日的黄昏时,上弦月出现在南方,所以说兑?纳丁;在十五日黄昏时,一轮满月出现在东方,所以说乾?纳甲;在十六日早晨,微缺的月亮出现在西方,所以说巽?纳辛;在二十三日早晨,下弦月出现在南方,所以说艮?纳丙;在三十日早晨一轮晦月出现在东方,所以说坤?纳乙。
[b]二、按时定位调息[/b] 既然天地间的四季阴阳变化是日月盈亏所致,因此练功、医病应顺应天时,以月体纳甲规律制定练功的时间、方位乃至调息方法,以便更好的汲纳天地乾坤之精华,濡养身心,颐养天年。如:震?纳庚,二阴一阳,一阳初生,时值阴历的初一至初五,月亮昏时出现于西方,此时月面所受阳光较为虚少,即所谓“一阳之光”。调息时应面东,纳气稍许方长一些,用引阳以滋阴之补法。兑?纳丁,为初六至初十,月亮昏时现于南方,其形状由月牙转为半圆,月面所受日光较多,练功者应面南而行均匀之呼吸。乾?纳甲,是十一至十五,月届盈满之时,此时月面受阳光最多,系阴中之全阳,在昏时一轮明月出现在东方,故面东调息。因此时阴阳二气充盈,故用等均呼吸之调法。以上是月亮初升至上弦而盛满的三个阶段的练功方位与吐纳方法。巽?纳辛,当十六至二十日,月面的日光,由盛而衰,阳消阴长,月亮于早晨现于西方,故应面西调息。艮?纳丙,是二十一至二十五日,月亮所受之光更少,早晨现于南方,故面南调息。坤?纳乙,是二十六至三十日,月面全黑而致坤阴的阶段,故应面东调息。望后三候为阴息阳消,故吐纳时应注意益阳以助阴,滋养阴精。
[b]三、虚补实泻[/b] 月体纳甲学说说明了在宇宙中地球、太阳、月亮之间位置的变化必然影响到人,这一点可以从月亮的变化上看出来。《灵枢·岁露论》说:“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素问·八正神明论》说:“月始生,气血始精……;月郭满,则血气实……;月郭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古人看到海水的潮汐,是受着日月运行的影响,而人之气血也不能不受其影响,故提出练功和治疗疾病要“望不补而晦不泻,弦不夺而朔不济”的补泻原则。现将纳甲、月象、潮汐与人之气血、补泻的关系列表2-4于后,作为练功和治疗疾病之参考。
[img]2-4.gif[alt]月体纳甲虚补实泻表[/alt][/img]
例如:阴历十一至十五日,自然界阳气逐渐旺盛,至十五日望月,地球上的海水受其影响出现大潮,人体之气血也受其影响而出现气机旺盛的现象,在练功中若气虚的人则要借机而补气,偏亢的人则要不济,以免补之太过,而出现亢盛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