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饮食的误区有哪些

12-05 健康养生 投稿:森与雨露心
健康饮食的误区有哪些

一、健康饮食的误区有哪些

 饮食误区一:不吃荤菜更利健康

想要健康和减肥,最好多吃蔬菜,不吃荤菜?这绝对是个误区,也是不科学的。因为荤菜可为我们人体提供蔬菜无法提供的优质蛋白。荤菜主要指鱼、蛋肉等动物性食物。虽然含有一定量的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如果摄入过多可能增加肥胖、心脑血管和肿瘤疾病的发病风险。但是,千万别忽视动物性食物的营养价值。荤菜的营养价值高,是优质蛋白、脂类、脂溶性维生素、B族维生素和钙、铁、锌矿物质等营养素的重要来源。蔬菜主要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等营养,但这些营养素并不能完全满足人体的需要。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美人每天吃300-500克蔬菜就可以。

 饮食误区二:多吃胡萝卜引起维A中毒

“黄金大米”实验让通过食物摄取β-胡萝卜素以补充维生素A成为热议的话题,有传言说胡萝卜吃多了会造成维生素A中毒。这样的传言是否可信?疾控专家说,过量摄入维生素A可以引起急性、慢性中毒症状。正常吃胡萝卜不会出现中毒症状,胡萝卜中含有的β-胡萝卜素,必须在体内先转化维生素A才能发挥其生理功能,而β-胡萝卜素在体内转化维生素A的速度较慢,需6个分子的β-胡萝卜素才能转化为1个分子的维生素A。另外,随着β-胡萝卜素摄入的增加,机体对其吸收也会明显减少。因此,尚未发现由β-胡萝卜素摄入而导致维生素A中毒的报道。

饮食误区三:汤的营养比汤中食物好

煲的汤比汤中菜更有营养,喝汤就是有益健康?对于菜汤比汤中食物营养更好的说法是片面的。用鸡肉、猪肉等动物性食物煲的汤,只会有少量的维生素和部分脂肪及蛋白质分解后的氨基酸溶入汤里(占食物的10%~12%),大量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都留在原来食物里。

在烹调的蔬菜汤里,会溶进水溶性的维生素C、叶酸、维生素B,等营养素。但不等于菜汤的营养就比蔬菜更好,因为大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还留在蔬菜里,再说膳食纤维只有吃蔬菜才能获得。

另外,吃烫泡饭对健康不利。吃汤泡饭时,饭和汤水混在一起,食物在口腔内还未嚼烂,就滑到胃里去了。食物的消化将受到影响,营养也不能完全被吸收。

二、健康饮食的生活小常识有哪些

1、鸡汤抗感冒。母鸡汤中的特殊养分,可加快咽喉部及支气管膜的血液循环,增强黏液分泌,及时清除呼吸道病毒,缓解咳嗽、咽干、喉痛等症状,煲制鸡汤时,里面可以放一些海带、香菇等。

2、猪蹄汤不宜常吃。由于其中的胶原蛋白不能完全利于吸收,会给胃肠消化系统带来麻烦,即使要吃,也要与青菜、莲藕放一起煮。

3、简单三步让鸡肉吃起来更加滑嫩。

一是鸡肉切好,加入少许水,用手不停摔打,使水分浸入肉片中,至有粘性;

二是加入一颗蛋清,将水分裹住,同样用手不按摩,让蛋清裹住鸡片;

三是加入少许淀粉抓匀,再次将蛋清和水分同样裹在里面。三步完成,鸡片炒出来会非常滑嫩哦。

4、5种常见食物抵御电脑辐射

绿色蔬菜:人体内的“清洁剂”;

海带:放射性物质的“克星”;

猪血:可与进入人体的粉尘、有害金属微粒发生反应,变成新物质沉淀,排出体外;

绿豆:帮助排泄体内毒物,加速新陈代谢,有效抵抗污染;

黑木耳:帮助排出有害纤维素物质。

三、有关健康饮食的知识

1、常吃宵夜对胃产生不好的影响,因为胃一整天都得不到休息。

2、一个星期只能吃四颗蛋。吃太多,对身体不好。

3、鸡屁股含有致癌物,不吃较好。

4、人们常认为饭后吃水果好,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观念,在饭前吃水果是好的。

5、早上吃水果是金,中午吃水果是银,晚上吃水果是铜。

6、喝豆浆时不要加鸡蛋及糖,也不要喝太多。

7、空腹时不要吃蕃茄,最好饭后吃。

8、每天早晨醒后,可以先喝一杯白开水,这样可以预防胆结石。

9、睡前三小时不要吃东西。会胖。

10、少喝奶茶。因为高热量、高油、没有营养价值可言。长期饮用,易罹患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

11、刚出炉的面包不宜马上食用!

12、远离充电座。人体应远离30公分以上。切忌放在床边。

13、天天喝水八大杯。

14、每天十杯水,膀胱癌不会来。

15、白天多喝水,晚上少喝水。

16、一天不要喝两杯以上的咖啡。喝太多易导致失眠、胃痛。

17、多油脂的食物少吃。因为得花5~7小时去消化,并使脑中血液集中到肠胃,易昏昏欲睡。

18、下午五点后,大餐少吃。因为五点后身体不需那么多能量。

19、10种吃了会快乐的食物:深海鱼,香蕉,葡萄柚,全麦面包,菠菜,大蒜,番瓜,低脂牛奶,鸡肉,樱桃。

20、空腹不要喝牛奶。

四、健康饮食有哪些不成文的规定

1、饮水宜多

老年人本身身体水分就很少,所以对于口渴的感觉不像年轻人那样的敏感。所以,在平时一定要多注意饮水,尽量在选择一些清淡或者是白开水。也不要等到自己口渴的时候在喝。老年人缺水会导致代谢混乱,甚至便秘的产生。

老年人本身身体水分就很少,所以对于口渴的感觉不像年轻人那样的敏感

 2、数量宜少

若要身体安,三分饥和寒。老人要吃多种食物,但每种食物数量不宜过多,每餐七八分饱。

 3、质量宜高

质量高不意味着价格高,如豆制品、蛋、奶等都是质量高的食品,老人应当经常食用。还要注意多吃鱼,少吃肉。糖的主要来源是主食和蔬果,尽量减少白糖、红糖、砂糖等精制糖的食用。

4、食物宜杂

在我们生活周围,可以说没有任何一种食物能够代替身体所需要的所有营养,所以我们在饮食方面,一定多吃谷物、果蔬、等多种食物。另外还要注意荤素搭配、谷物粗细搭配等众多方面。

 5、温度宜热

食物的最佳消化吸收过程是在接近体温的温度下进行的。老人对寒冷抵抗能力较差,一旦食用生、冷、硬的食品,就会影响到消化、吸收,甚至引起肠道疾病。因此,老人的食物以温热为主。

6、饮食宜淡

菜品要清淡,口味忌重。建议每日食盐量不超过6克。建议老人一日的食物组成:谷类150-250克,鱼虾类及瘦肉100克,豆类及其制品50克,新鲜蔬菜300克左右,新鲜水果250克左右,牛奶250克,烹调用油30克,食盐6克,食糖25克,少饮酒,喝足够的水分。建议每日食盐量不超过6克

 7、速度宜缓

细嚼慢咽有利于消化、吸收。尤其在吃鱼时更要注意。鱼肉由于肉质松软、细嫩,容易咀嚼、消化和吸收;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等优点,是老人的首选食品。但由于鱼刺的问题,限制了许多老人的食用。解决好这一问题,首先要选鱼刺较少的鱼类,吃鱼时,最好不要与米饭、馒头同时吃。

声明:伯乐人生活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ttn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