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树 以色列“天天都是植树节”
我国有句古话说“上善若水”,而在以色列,这句话或许要改为“上善若树”,因为以色列人对树木充满敬意,种树甚至如同一种信仰,可以说在该国,不仅每年公历2月左右的传统植树节要种树,其余的每一天人们都愿意植树。那么就让老黄历为你介绍,以色列这种“天天都是植树节”的盛况。
以色列人是根据犹太历来设立他们的植树节的,换算为公历,大约是在2月上旬。他们还称植树节为“树的新年”,实际上植树节就是为千千万万株树木过新年。而以色列人逢植树节,也确实比其他国家的植树节更要热闹、隆重,除了种树,还有不少丰富多彩的传统习俗。
按照传统,以色列人(大多系犹太人)在植树节也要聚餐:先是分别喝白酒,白酒混红酒和红酒;接着食用以色列的7种主要作物——小麦、大麦、葡萄、无花果、石榴、橄榄和椰枣或其制品;最后摆上15种以色列盛产的水果。其间人们以吟诗、诵经或歌唱的方式高声赞美上苍和大自然,感谢树木对以色列的“福佑”,使百姓富足康乐、百年不衰。
这一天,以色列的学校通常会放假一天用来植树,此后,孩子们还会给树木除虫、施肥、浇水,甚至张开双臂拥抱、亲吻路边或公园里的大树,以表示感恩之情。
由于植树节意味着春之莅临,不少以色列的机关、公司、企业纷纷将这一天定为“开业纪念日”。比如1918年的植树节,是以色列著名学府希伯莱大学建校日,1925年的植树节是以色列理工学院建校日,而以色列议会是在1949年的植树节宣布成立的。
如果说中国人认定“上善若水”,那么与之相映成趣的是,以色列人认定“上善若树”。以色列人对树的热爱是众所周知的。实际上逢植树节这一天,以色列人不分男女老少几乎人人都在种树,艺术家们纷纷登台演出为树木评功摆好,歌舞的主题多是“颂树”或“谢树”。
以色列的环保主义者还将“树的新年”这一概念提升到“环保可以决定国家命运”的高度。以色列自然资源相对贫乏、自然环境异常恶劣,但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举世瞩目的现代农业日趋成熟,每年冬季这片荒漠竟然能奇迹般地向欧洲供应大量花卉和新鲜水果——实际上以色列在向“富国”迈进的过程中,树木堪称“第一功臣”。
此外,以色列人并不满足于“地球上最热衷植树的民族”之誉,而提出了一个更为响亮的口号:天天都应是我们的植树节!
其实在历史上,以色列早就在实行“天天都是植树节”:阳光明媚的初春他们在植树,寒风呼啸的冬日也在植树;安居乐业时他们在植树,战火纷飞时他们也在植树;平头百姓为爱国在植树,政客们为亲民也在植树;本地人为美化家园在植树,前来定居或即将离去的移民按照相关法规也在植树……来以色列旅游的外国人不禁感叹:以色列人为植树,可以忘却隆隆炮火,可以忘却饥饿干渴,可以忘却异国人的讥笑嘲讽。
以色列的植树热显然还激发了一些来访外国政要的灵感——在国内遭到一片嘘声、口碑不佳的意大利领导贝卢斯科尼当年在访问以色列时灵机一动,曾作秀般地一口气种下了10株橄榄树,结果在以色列赢得了巨大声誉,一时被尊为“植树英雄”。这是因为在以色列人眼里,外人只要在以色列这片土地上植树,就都是善人,都是以色列人的朋友。
对以色列人而言,植树不仅仅是一种美好的“理念”,而且还是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一部分。他们植树,还种下了梦想和希冀。他们植树,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为了保卫自己的家园免遭越来越强悍的沙漠的蚕食,就像古代中国人一代接一代地修筑、加固长城,以抵御外敌侵袭。
以色列水资源异常稀缺,南部内盖夫地区更是完全被大沙漠覆盖,面积约占整个国土面积的一半,年降水量仅区区180毫米。因此以色列特别重视种树以涵养水源,而在一代代以色列人全民植树的努力下,也确实起到了一定效果。
数十年来,以色列的植树造林,还一直受到法律的保护。无论是成片造林,还是家庭门前屋后零星种树,依法都只许种不许砍,哪怕是砍伐私有树林也要经过批准,否则就要受到重罚甚至制裁。
以色列能够成为如今全世界为数不多的几个森林覆盖率高于100年前的国家之一,或许原因就在于此。目前以色列的森林覆盖率达5%—6%,而且均是“人造林”,这在沙漠国家是极为难能可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