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糕旗子的做法和来历_原是皇家令旗
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再过不久就要到来。在我国民间许多地方,重阳节要吃重阳糕,而说到传统的重阳糕,除了那花花绿绿的颜色吸引人,糕面上插的那杆子三角小旗,想必大家也印象深刻吧。别看这重阳糕旗子小小,人家也是有来头的,那么就让老黄历为你介绍,重阳糕旗子的做法和来历。
重阳节吃重阳糕
我国古时候民间传说重阳节登高可以避灾,而在一些少山、没山的地方,因“糕”和“高”谐音,就想出了一个办法,制作一块具有象征意义的糕,还会在上面插上小旗,称为花旗糕,表示登“高”消了灾。这也就是重阳节的传统美食——重阳糕了,而除了消灾之说,重阳糕还有祝愿儿女“百事俱高”的美好含义。
重阳糕主要是用按一定比例调配好的糯米粉和面粉制作的,并在里面添加豆沙、芝麻等馅料,最表层一般会撒上红色玫瑰露作为花色,也有黄、青、绿等其它色的重阳糕,口感软糯。
重阳糕花花绿绿的颜色分外好看,而它不是人工合成的,而是采用红曲、薄荷、青菜汁、蛋黄、赤豆沙等自然色素配制而成,吃了对人的身体不会有什么害处,这也是老祖宗流传下来的智慧了。
而在重阳糕的表面上,还要插上一面小旗,过去的孩子们吃完重阳糕,还会把留下来的小旗子拿在手上把玩,有时吃多了,把这些小旗子收集起来,也算是童年时的乐趣了,那么这重阳糕旗子是怎么来的,又怎么制作呢?
重阳糕旗子的来历:原为皇家令旗
据说,重阳糕上的这一面小旗子,原来很有来头,是皇家用的令旗。我国南京地区旧时称金陵,当时南京新婚第一年的女子,娘家要送“重阳盒”,盒内盛的是秋令鲜果,盒上插一面大重阳旗。
据民国潘宗鼎的传世名著《金陵岁时记》说,此风起自唐代,重阳旗本来是皇家令旗。这些旗子中间镶一个令字,旧时金陵人家买回常常插在门楣上,也插在与“重阳”的名头有关的“重阳盒”和“重阳糕”上。
重阳糕旗子制作的讲究
重阳旗的制作很有讲究,一般剪成近似于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红绿纸,切出牙边,旗面刻出水浪云丝等各色花样,中央粘一圆形金纸片,以竹篾制作旗杆。一块糕上插一杆小旗,一板几十块重阳糕插上几十面小旗,招人眼目。
当年,南京城南的纸店和香烛店也有做好的重阳旗卖,大小不等,小的是细竹竿上端贴着纸套,纸套上贴着六面小旗连缀成的大三角形,每边三个小旗;也有每边五面、七面小旗的。最正宗的是每边九面小旗,共四十五个小旗糊成,每边九个象征九九重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