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中元节习俗有什么特色

12-05 周易解梦 投稿:眼热
潮汕中元节习俗有什么特色

  中元节就是阴历七月半时祭奠先祖的一个传统节日。大多地区会摆上贡品以及买上各式各样的纸钱烧给先祖,表示晚辈的一份心意。那么你知道潮汕中元节有什么习俗吗?本期小编就带你去看看潮汕中元节习俗的特色。

  潮俗在中元节,也要祭祀祖先。潮汕的施孤普渡,不限定在这一天;不过这一日是正日,比较隆重。一般的,由善堂或父母会等组织善信备办三牲粿品到义冢埔去修整裸露孤骨和祭拜,隆重者举行盂兰胜会,搭孤棚(祭坛),陈列大量三牲粿品、酒饭、纸钱、纸扎衣物,请和尚、道士到来念经、主祭。

  祭品除上述食物外,还有衣帽、竹笠等等,甚至还有活猪、活羊和耕牛。祭拜之后,散发实物,或编号散发竹签牌子,让观众去抢,这就是所谓抢孤。

  “拖死鬼”即通过神巫请死去的人来对话。这个神巫通常是妇女,人们用布蒙上她的眼睛,点上香,周围的人念咒,使其入迷。当发现神巫昏昏似睡时,即念“一步催,二步催,催童姐,脚行路,手放开;一步吼,二步吼,吼童姐,脚行路,嘴开口。”于是神巫就成了人鬼对话的媒体,人们可以通过她同死去的人谈话。

  中元节此日午后,小孩子忙着赶制鲤鱼灯,他们要模仿上元(元宵)节游灯,做一个小小的游乐。有些人把家中的竹箸,竖上一个鲤鱼粿,再在粿的身上,增插各色彩旗、香枝、蜡烛,点起火来,便算是简单的小鲤鱼灯了。

  不过,七月十五早给人们认为是鬼节,故这一夜,不准孩子在附近游玩至深夜,而且要早点睡觉。这样,在游灯戏乐上,不免披上一层灰色的阴影,然而也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中元节施祭孤魂与祈望丰收又常联系在一起。施孤之夜,家家户户要在自己家门口焚香祷祝稻谷丰收,并把香枝插于地上,这叫做“布田”(插秧),插得越多越好,以此象征着秋收稻谷丰登。于是,孩子们常喜欢悄悄跑到别家门口偷割“稻谷”,并常因此而引起家长们的争吵和动武。

  你可能也喜欢:
  中元节出生的名人都有哪些,你知道吗?
  中元节晚上不出门,这是为什么呢?
  七月十五是什么节日?是中元节吗?
  中元节的诗句,关于中元节的诗句大全

声明:伯乐人生活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ttnweb@126.com